近日,據俄羅斯工程科學院消息,中國五位科學家:龍騰、王立軍、張丹、莊巍、李永勝,當選為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並已進入俄羅斯工程科學院官方網站最新公布的外籍院士名單。其中,山東大學83屆校友、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李永勝教授當選為"機械工程"學部外籍院士。
李永勝,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1983年畢業於山東工學院(現山東大學)二機系熱處理工藝及設備專業。中國海洋大學和中國石油大學兼職教授,工程技術研究員,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山東省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山東天瑞重工董事長兼總工程師,主要從事鑿巖機械和磁懸浮動力裝備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獲專利230多項,對推動鑿巖機械和磁懸浮動力裝備的技術進步做出了突出貢獻,在行業上有著重要的影響力,是山東天瑞重工和山東磁懸浮智能科技的創始人。
1983年,李永勝從山東工學院(現山東大學)畢業後,被分配到了從未踏足過的甘肅邊關,來到他一生事業起步的地方——甘肅天水風動廠。迎著西北的烈風,面對堅硬的頑石,他不斷創新鑿巖機的材料和工藝,大幅度提高鑿巖機械的可靠性,從技術員一步步成為當時中國第一大鑿巖機廠總工程師,主持了行業主導產品的攻關工作,為該公司成為行業第一品牌、中國馳名商標作出突出貢獻。
在高鐵隧道施工中,大部分鑿巖機來自他的研發團隊。2005年,李永勝獲得國務院特殊津貼,成為我國鑿巖機械行業的學術帶頭人。
"每當穿過山洞的時候,我都會給大家講,很可能就是我們當時研發的鑿巖機打出來的。"談起青藏鐵路,一股自豪感便湧上李永勝心頭。"青藏鐵路,讓我享受到了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我也有了更高的追求,同時也激發了我用更大的貢獻報效國家的心願。"在李永勝心裡一直有個夢想——把單一產品做成規模產業。
2008年,李永勝來到山東濰坊高新區,開啟了"從零到一"的創業之路,先後有十幾個同事拖家帶口跟隨他來到濰坊。在這裡,李永勝創立了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主要致力於高端鑿巖裝備和磁懸浮技術產品的研發工作。
他在鑿巖機械材料選用、熱處理工藝研究與優化方面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尤其是在鑿巖機關鍵易損件使用壽命攻關中做出了重要貢獻。2015年其研發產品被評為"山東名牌產品"和"全國機械工業用戶滿意產品",2017年榮獲山東省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和隱形冠軍產品,2018年被評為了國家工信部製造業單項冠軍產品,成為了我國高鐵隧道建設的第一品牌;在液壓破碎錘和高風壓衝擊器熱處理工藝研究方面,解決了關鍵件耐磨性差、易斷裂等行業技術難題,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可替代進口。在李永勝的帶領下,公司採用國際合作方式研發的磁懸浮離心鼓風機比傳統羅茨風機節能30%-40%,噪音降低40分貝,壽命長達20年,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可以使汙水處理廠整體運營成本降低20%,已經進入產業化階段。
從一名技術工人到現任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從鑿巖機的單項領先到磁懸浮的跨界融合,十年間,李永勝帶回一個創新團隊,形成兩個頂尖產業,完成了從技術專家到成熟企業家的轉型,用實際行動闡釋了新時代企業家勇於創新、激情創業的初心和使命,展示了山大人的卓越風採。
歡迎關注"山東大學本科招生"頭條號,第一時間獲取關於山大的最新資訊!
素材來源:青塔官微、山東天瑞重工有限公司官網、濰坊高新傳媒官微、濰坊高新區發布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