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2021-01-09 搜狐網

  往屆回顧: 2009年10月12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宣布,將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埃莉諾·奧斯特羅姆和奧利弗·威廉森。  

20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日將揭曉 最終花落誰家

  2010年諾貝爾經濟獎將於今日揭曉,最終花落誰家,各方預測不同。美聯社和路透的預測各有側重,圍繞行為經濟學、決策心理;經濟周期理論;社會經濟學等三大焦點。

  美國媒體和經濟學家對諾貝爾經濟獎獲得者進行了預測,其中美國著名的行為經濟學家--芝加哥大學的理察-泰勒(Richard Thaler)和耶魯大學的羅伯特-席勒(Robert Shiller)獲得了諾貝爾經濟獎預測的最高支持度。

  除此之外,湯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預測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卻另有得主。路透預測的焦點集中在四個經濟學家。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奧利弗·威廉森

  威廉森是"新制度經濟學"的著名學者。他的研究表明,市場和諸如公司等層級組織代表著不同的治理結構,在解決利益衝突方面採取不同的方法。

  200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艾利諾-奧斯特羅姆

  奧斯特羅姆是有史以來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女性。她因為「在經濟管理方面的分析,特別是對公共資源管理上的分析」獲獎。

  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保羅-克魯格曼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經濟學家保羅·克魯格曼在分析國際貿易模式和經濟活動的地域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20 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赫維奇 馬斯金 邁爾森

  這三位美國經濟學家因為他們為機制設計理論奠定基礎而共同分享 200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埃德蒙·費爾普斯

  美國經濟學家埃德蒙·費爾普斯在加深人們對於通貨膨脹和失業預期關係的理解方面作出了巨大貢獻。

  200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奧曼和託馬斯·謝林

  他們通過博弈理論分析增加了世人對合作與衝突的理解。他們的理論被廣泛應用在解釋社會中不同性質的衝突、貿易糾紛、價格之爭以及尋求長期合作的模式等科學領域。

  200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芬恩·基德蘭德和愛德華·普雷斯科特

  這兩位經濟學家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兩個方面,即有關宏觀經濟政策的「時間一致性難題」和商業周期的影響因素。

  200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恩格爾和克萊夫·格蘭傑

  他們分別用「隨著時間變化的易變性」和「共同趨勢」兩種新方法分析經濟時間數列,從而給經濟學研究和經濟發展帶來巨大影響。

  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丹尼爾·卡尼曼和弗農·史密斯

  卡尼曼把心理學分析法與經濟學研究結合在一起,為創立新的經濟學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史密斯則開創了一系列實驗法,為通過實驗進行可靠的經濟學研究確定了標準。

  200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克爾洛夫 斯彭斯 斯蒂格利茨

  喬治·阿克爾洛夫、麥可·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由於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所作出的重要貢獻。

  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麥克法登和赫克曼

  美國經濟學家詹姆斯·赫克曼和丹尼爾·麥克法登在微觀計量經濟學領域所作出了傑出的貢獻。

  199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蒙代爾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教授羅伯特·蒙代爾對不同匯率制度下的貨幣與財政政策以及最優貨幣區域做出了影響深遠的分析。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阿馬蒂亞·森

  阿馬蒂亞·森對福利經濟學幾個重大問題做出了貢獻,包括社會選擇理論、對福利和貧窮標準的定義、對匱乏的研究等作出精闢論述。

  199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邁倫·斯科爾斯和羅伯特·默頓

  前者給出了著名的布萊克·斯科爾斯期權定價公式,該法則已成為金融機構涉及金融新產品的思想方法;後者對布萊克·斯科爾斯公式所依賴的假設條件做了進一步減弱,在許多方面對其做了推廣。

  199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詹姆斯·米爾利斯和威廉·維克瑞

  前者在信息經濟學理論領域做出了重大貢獻,尤其是不對稱信息條件下的經濟激勵理論的論述;後者在信息經濟學、激勵理論、博弈論等方面都做出了重大貢獻。

  199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盧卡斯

  他倡導發展了理性預期與宏觀經濟學研究的運用理論,深化了人們對經濟政策的理解,並對經濟周期理論提出了獨到的見解。

  199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約翰·海薩尼、約翰·納什和萊因哈德·澤爾騰

  他們在非合作博弈的均衡分析理論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的貢獻,對博弈論和經濟學產生了重大影響。

  199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福格爾和道格拉斯·諾斯

  前者用經濟史的新理論及數理工具重新詮釋了過去的經濟發展過程;後者建立了包括產權理論、國家理論和意識形態理論在內的"制度變遷理論"。

  199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加裡·貝克

  他將微觀經濟理論擴展到對人類相互行為的分析,包括市場行為,獲得諾貝爾獎。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納德·科斯

  他揭示並澄清了經濟制度結構和函數中交易費用和產權的重要性,獲得諾貝爾獎。

  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威廉·夏普、默頓·米勒和哈裡·馬科維茨

  他們均為美國人,由於他在金融經濟學方面做出了開創性工作,獲得諾貝爾經濟獎。

  198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特裡夫·哈維默

  他建立了現代經濟計量學的基礎性指導原則。

  198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莫裡斯·阿萊斯

  他在市場理論及資源有效利用方面做出了開創性貢獻。對一般均衡理論重新做了系統闡述。

  198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伯特·索洛

  他對增長理論做出貢獻。提出長期的經濟增長主要依靠技術進步,而不是依靠資本和勞動力的投入。

  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詹姆斯·布坎南

  他將政治決策的分析同經濟理論結合起來,使經濟分析擴大和應用到社會、政治法規的選擇。

  198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弗蘭科·莫迪利安尼

  他第一個提出儲蓄的生命周期假設,這一假設在研究家庭和企業儲蓄中得到了廣泛應用。

  198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理察·約翰·斯通

  他是國民經濟統計之父,在國民帳戶體系的發展中做出了奠基性貢獻,極大地改進了經濟實踐分析的基礎。

  198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羅拉爾·德布魯

  他概括了帕累拖最優理論,創立了相關商品的經濟與社會均衡的存在定理。

  198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喬治·斯蒂格勒

  他在工業結構、市場的作用和公共經濟法規的作用與影響方面,做出了創造性重大貢獻。

  198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詹姆士·託賓

  他闡述和發展了凱恩斯的系列理論及財政與貨幣政策的宏觀模型。在金融市場及相關的支出決定、就業、產品和價格等方面的分析做出了重要貢獻。

  198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克萊因

  他以經濟學說為基礎,根據現實經濟中實有數據所作的經驗性估計,建立起經濟體制的數學模型。

  197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威廉·阿瑟·劉易斯和西奧多·舒爾茨

  他們在經濟發展方面做出了開創性研究,深入研究了發展中國家在發展經濟中應特別考慮的問題。

  197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赫伯特·亞·西蒙

  他對於經濟組織內的決策程序進行了研究,這一有關決策程序的基本理論被公認為關於公司企業實際決策的創見解。

  197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詹姆斯·米德與戈特哈德·俄林

  他們共同對國際貿易理論和國際資本流動作了開創性研究。

  197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米爾頓·弗裡德曼

  弗裡德曼創立了貨幣主義理論,提出了永久性收入假說。

  197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列奧尼德·康託羅為奇和佳林·庫普曼斯

  康託羅為奇創立享譽全球的線形規劃要點,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貢獻。美國人庫普曼斯將數理統計學成功運用於經濟計量學,對資源最優分配理論做出貢獻。

  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弗·馮·哈耶克和綱納·繆達爾

  他們深入研究了貨幣理論和經濟波動,並深入分析了經濟、社會和制度現象的互相依賴。

  197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華西裡·列昂惕夫

  他發展了投入產出方法,該方法在許多重要的經濟問題中得到運用。

  197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肯尼斯·約瑟夫·阿羅和約翰·希克斯

  他們深入研究了經濟均衡理論和福利理論。

  197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西蒙·庫茲列茨

  他在研究人口發展趨勢及人口結構對經濟增長和收入分配關係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  

197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保羅·安·薩默爾森

  他發展了數理和動態經濟理論,將經濟科學提高到新的水平。他的研究涉及經濟學的全部領域。  

196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簡·丁伯根和拉格納·弗裡希

  簡·丁伯根是經濟計量學模式建造者之父。拉格納·弗裡希是經濟計量學的奠基人,他發展了動態模型來分析經濟進程。

(責任編輯:克偉)

相關焦點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中國故事
    諾貝爾經濟學獎作為經濟學界最重要的世界獎項之一,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雖然目前未有中國經濟學家獲得諾獎,但此前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中,不少人與中國有一定淵源,或是對中國經濟社會問題有較多研究,或是在中國的組織機構中有所任職,或與中國經濟學家有一定聯繫。
  • 近1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覽
    來源:中國新聞網原標題: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2名經濟學家 近10年得主一覽中新網10月12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消息,當地時間12日中午,瑞典皇家科學院將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資料圖:2017年諾貝爾獎得主在斯德哥爾摩皇家科學院舉行新聞發布會,他們分別獲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化學獎以及物理學獎。【獲獎者平均55歲,最年輕的25歲】截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獲獎者平均年齡為55歲。
  • 諾貝爾物理學獎歷屆得主一覽:最年輕獲獎者僅25歲
    (原標題: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揭曉 歷屆得主一覽) 中新網10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51年84人,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本篇為上篇,將系統介紹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1980年至今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一攬表
    中新網10月9日電 據美聯社報導,自1980年以來,諾貝爾經濟學獎頒獎儀式共舉辦了27屆,歷屆獲獎人員名單如下:  2006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經濟學博士埃德蒙-菲爾普斯因研究宏觀經濟政策的傑出貢獻能夠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通貨膨脹及其對失業影響之間的關係而獲此殊榮。
  • 歷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1901—2015)
    1960年 艾伯特·約翰·盧圖利(Albert John Lutuli,南非)  1961年 達格·哈馬舍爾德 (瑞典)  1962年 萊納斯·卡爾·鮑林 (美國) ,曾經獲得過諾貝爾化學獎  1963年 紅十字國際委員會,League of Red Cross Societies (瑞士日內瓦)  1964年 馬丁·路德·金
  • [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成就
    丹尼爾-卡赫內曼將源於心理學的綜合洞察力應用於經濟學的研究,從而為一個新的研究領域奠定了基礎。維農-史密斯為實驗經濟學奠定了基礎,他發展了一整套實驗研究方法,並設定了經濟學研究實驗的可靠標準2001年 三位美國學者喬治-阿克爾洛夫、麥可-斯彭斯和約瑟夫-斯蒂格利茨。他們在「對充滿不對稱信息市場進行分析」領域做出了重要貢獻。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會是誰?
    諾貝爾經濟學獎是諾獎中最年輕的獎項,自1969年開始頒發,僅有51年歷史,其他獎項自1901年開始頒發。「引文桂冠獎」至今已經成功預測了57位諾獎得主,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和化學獎均曾獲得「引文桂冠獎」。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理察·塞勒獲獎
    【環球網綜合報導】10月9日,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出爐。諾貝爾獎官網顯示,來自美國芝加哥大學的理察·H·泰勒(Richard H. Thaler)憑藉其為「行為經濟學所做的貢獻」獲得2017諾貝爾經濟學獎。諾貝爾獎官網公布的資料顯示,理察·泰勒將對心理現實的假設融進經濟決策分析。通過探索有限理性、社會偏好、自制力缺乏所導致的結果,他揭示了人類特徵如何系統性地影響個人決定和市場結果。
  • 盤點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及其貢獻(1969-2019)
    來源:新浪美股新浪美股訊 北京時間14日消息,諾貝爾經濟學獎是瑞典國家銀行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而設立的獎項,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經濟學獎並非根據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的遺囑所設立的,但在評選步驟、授獎儀式方面與諾貝爾獎相似。
  • 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下)
    本文共分上中下三篇,全景式回顧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的生平和主要思想貢獻,梳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與演進脈絡。我們在《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上)》中介紹了現代經濟學的發展歷程以及1969-198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歷屆諾貝爾經濟學獎思想全景(中)》中介紹了1987-200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本篇將系統介紹2001-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
  • 諾貝爾物理學獎將揭曉:歷屆得主僅有2位是女性
    中新網10月2日電 據外媒報導,2018年諾貝爾物理獎將於北京時間17時45分揭曉。以下為有關諾貝爾物理獎的一些趣味數字:資料圖片:2017年諾獎現場。1.根據諾貝爾獎官網,從1901年至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已頒發111次。2.其中,僅1位得主獲獎有47次;2位得主共享有32次;3位得主共享有32次。3.此前歷屆得主,僅有2位是女性。
  •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將揭曉 這些趣味數字你應該知道
    中新網10月8日電 據「中央社」報導,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今天將揭曉。2017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是美國學者塞勒(Richard H. Thaler),得獎原因是「對行為經濟學的貢獻」。諾貝爾獎獎牌。圖片來源:諾貝爾官網截圖。
  • 諾貝爾經濟學獎:不一定是經濟學家折桂?踩過界摘冠不罕見
    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將在10月12日揭曉,這個獎項較其他諾貝爾獎「年輕」,它沒有百年歷史,自1969年才開始頒發,且特別的是,別以為得主一定是經濟學家,原來過去就有多位其他界別的專家「踩過界」獲享殊榮。
  • 背景資料:諾貝爾經濟學獎
    中新網10月12日電 綜合報導,根據瑞典著名化學家、硝化甘油炸藥發明人阿爾弗雷德·伯恩哈德·諾貝爾1895年立下的遺囑,諾貝爾獎項最初只包括化學獎、物理學獎、文學獎、醫學獎與和平獎。隨後在1968年,瑞典銀行為紀念諾貝爾而增設了經濟學獎,全稱為「紀念阿爾弗雷德-諾貝爾瑞典銀行經濟學獎」,也稱瑞典銀行經濟學獎。該獎項於1969年首次頒獎。
  • 2015諾貝爾化學獎獲獎人員名單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2015諾貝爾化學獎獲獎人員名單 歷屆化學獎得主一覽  中新網10月7日電 據諾貝爾獎官網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爾摩當地時間7日中午11時45分(北京時間17日下午5點45分),2015年諾貝爾化學獎在當地的瑞典皇家科學學院揭曉,託馬斯•林道爾(Tomas Lindahl)、保羅•莫德裡奇(Paul Modrich)以及阿奇茲
  • 今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發明的新拍賣形式到底與你我有什麼關係?
    Wilson)因「對拍賣理論的改進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成為了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保羅·米爾格羅姆(左)和羅伯特·威爾遜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圖據諾貝爾委員會官網「我們對此非常高興,」接到消息的威爾遜博士在現場連線中表示。「拍賣形式作用非常大,我非常驕傲能為這一領域作出貢獻。」
  • 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傲慢與偏見
    奧弗爾與索德伯格合著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的邏輯》一書,講述的就是經濟學獎誕生的背景、發展的過程,以及背後涉及的社會民主主義與市場自由主義的博弈。藉助首次公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檔案,兩位作者還在書中對獎項的評選原則、流程等細節進行了披露。本質上,「諾貝爾經濟學獎就是一個為了理解和控制20世紀金融和商業周期這種要求而姍姍來遲的人工產物」。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來月將赴上海共話疫情下經濟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於北京時間17:45公布,保羅·米爾格龍(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威爾遜(Robert B. Wilson)因「完善拍賣理論和發明新的拍賣形式」成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史上第85位和第86位個人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