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講座】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學術講座通知

2021-01-10 西北工業大學

報告題目:水系電化學儲能納米材料的設計改性與器件研製

報告人:盧錫洪 教授

講座時間:2019年3月29日下午2:00

講座地點:長安校區啟翔樓233會議室

邀請人:官操 教授

承辦單位:柔性電子研究院

報告簡介:

水系電化學儲能器件如混合型超級電容器和金屬離子電池等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比能量的儲能和供能裝置,在軌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然而,目前水系混合型超級電容器和金屬離子電池在能量密度、工作電壓和循環壽命等方面離實用化仍有較大的差距。提高它們的性能關鍵在於高性能、低成本電極材料的研發和器件系統的設計。最近幾年,我們針對儲能電極材料的荷質傳輸、表/界面反應和電極材料與電解液理化性質的精確匹配等儲能領域科學問題,系統研究金屬氧化物和碳基納米材料的構效關係及其調控規律,並將其應用於設計和研製高性能電極材料,通過調控氧缺陷與微觀結構、構築異質結構和改善電極/電解液界面反應動力學條件,實現儲能電極材料的理性設計合成和性能調控,構建了系列高性能的柔性準固態非對稱超電容器件和金屬離子電池,取得了重要研究進展。

報告人簡介

盧錫洪,中山大學化學學院教授,中山大學「生物無機與合成化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固定研究人員。2008年6月、2013年6月分別獲中山大學應用化學學士學位、物理化學博士學位;2011.9-2013.5美國加州大學Santa Cruz分校聯合博士培養、2013年7月聘為中山大學化學與化學工程學院講師,2015年2月晉升為副教授,2019年1月晉升為教授。

主要從事過新型能源納米材料與水系電化學儲能器件的研究工作,在功能納米碳材料與過渡金屬基儲能材料和柔性固態超級電容器及鋅離子電池研究面取得系列創新性研究成果。近五年來以第一作者/通訊作者身份發表SCI收錄論文80餘篇(包括Adv. Mater. 17篇、Angew. Chem. 2篇、Chem. Soc. Rev. 1篇、Energy Environ. Sci. 2篇、Adv. Energy. Mater. 3篇、Nano Lett. 3篇、Adv. Funct. Mater. 5篇、Chem. Sci. 2篇和Nano Energy 3篇),其中23篇入選為ESI高被引論文。論文被SCI他引11000餘次,H因子為61;申請中國發明專利16件,獲授權4項。目前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優秀青年基金項目、NSFC-山西煤基低碳聯合基金、廣東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等項目,入選為2016年「廣東特支計劃科技創新青年拔尖人才」和中國化學會2016-2018年度「青年人才託舉工程」。曾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自然科學獎二等獎等獎勵。

相關焦點

  • 北京外國語大學李莉文教授受邀來肥作專題學術講座
    2020年10月29日上午,北京外國語大學教務處處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李莉文來肥作題為《口語課堂中培養文化交際能力的行動研究》的學術講座,北京外國語大學原副校長閆國華、北外合肥國際學院副院長陳貴龍參與講座。
  • 西安交通大學朱正威教授為我校MPA研究生作學術講座
    西安交通大學朱正威教授為我校MPA研究生作學術講座本次論壇有幸邀請到西安交通大學公共政策與管理學院朱正威教授作題為《領導與領導學》的學術報告。朱正威教授的學術報告主要圍繞著六個方面展開朱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
  • 【學術講座】韓國科學技術院Ringi Kim講座通知
    報告題目:圖的星圖染色報告人:Ringi Kim講座時間:2018年>5月20日17:05講座地點:國際會議中心第一會議室邀請人:李斌龍副教授承辦學院:理學院報告人簡介:Ringi Kim,韓國科學技術院(KAIST)青年研究員,2016年獲普林斯頓大學博士學位,師從國際著名圖論專家Paul Seymour教授,主要研究結構圖論和圖染色問題,在《J.Combin.TheorySer. B》,《J.Graph Theory》等國際著名SCI期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 【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與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學術交流活動順利舉行
    為促進兩岸康復治療學作業治療領域學術交流,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康復醫學科依託學校及醫院對外交流合作平臺,邀請臺灣中山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主任陳美香教授及呂文賢副教授及其研究生團隊於
  • 打造高水平學術交流品牌平臺「吉林大學鼎新講座」首場開講
    【消息來源:校科協 攝/徐立華】近日,「吉林大學鼎新講座」首場報告會在中心校區鼎新大講堂舉辦,吸引了校內外師生700餘人參會。校長李元元、副校長孫友宏及相關單位負責人出席了活動。中國科學院院士、校科協主席、未來科學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主任于吉紅主持講座。
  • 講座預覽||下周!超多學術大牛!
    講座預覽||下周!超多學術大牛!繽紛多彩的講座是大學最顯著的特徵,也是了解一所大學的窗口。009講座題目:三維視覺信息處理:基於在線學習的SLAM主講人:查紅彬 教授
  • 華東師範大學金衡山教授來我校作學術講座
    近日,應外國語學院邀請,全國美國文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上海美國學會常務理事、華東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金衡山教授在徐匯校區三教311室作了題為「從美國文學到美國研究:跨界的緣由」的學術講座。講座由我校外國文學研究所所長陳麗教授主持。
  • 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揭曉
    ,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專業委員會決議授予三名學者「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2019年度(第一屆)中國化學會超分子化學青年創新學術講座獎獲獎者名單(按姓名拼音排序)陳國頌女教授復旦大學高分子科學系侯軍利男教授
  • 學術講座丨體育科學領域英文論文的選題與規範
    為提高體育與運動醫學相關領域青年學者的英文學術論文撰寫水平和投稿規範,《運動醫學與健康科學(英文)》(Sports Medicine
  • 【學術講座】IEEE Fellow臺灣科技大學蘇順峰教授關於自適應模糊...
    IEEE Fellow臺灣科技大學蘇順峰教授關於自適應模糊控制的講座通知報告人: 蘇順峰 教授 (IEEE Fellow)邀請人: 崔榮鑫時間: 2017年11月4講座討論了一種學習控制器的基本思想和問題——自適應模糊控制。討論了這種方法的一些缺陷。這個想法既簡潔且可以擴展到各種學習機制。事實上,這種思想也可以應用於各種學習控制方案中。Intelligent control is a promising way of control design in recent decades.
  • 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態與進化系列講座 · 夏季學期總結
    )是中山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術交流講座,現由生態學系一批優秀青年教師牽頭籌辦,下設EES alpha和EES beta兩個系列講座。本學期,EES beta講座共舉辦9場,邀請國內外主講嘉賓14名,包括國內著名學者張全國教授(北師大)、李樞強研究員(中科院動物所)、鄔建國教授(北師大)等8名,國際著名學者Adam Slipinski高級首席研究員(澳大利亞國立昆蟲博物館)、Hans-Peter Klenk教授(英國紐卡斯爾大學)、Gregory Gilbert教授(加州大學聖塔克魯茲分校)等6名。
  • 生命科學學院開展「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李鵬琳 徐平宜 周瑋婷 鍾賽越)近期,南開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第三十三期團校開展了「連線自然科學 感悟學術人生」系列講座,邀請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陳凌懿教授、生物材料與組織工程系系主任丁丹教授立足生命科學專業,線上線下相結合,面向全校「物質科學與可持續發展」大類學生分享科研經歷。
  • 新媒體學院新傳所學術工作坊——「AMOS統計分析入門」講座舉辦
    11月7日晚7點,西安交通大學新聞與新媒體學院新聞傳播研究所第十四期學術工作坊在主樓E座412辦公室舉行。本次工作坊主講嘉賓是新聞與新媒體學院陳強副教授,主題為「AMOS統計分析入門」。新聞與新媒體學院張立老師、蒙勝軍老師等參加本次工作坊。講座還吸引了來自管理學、心理學和社會學等多學科的師生參與。
  • 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教授的機器人技術講座
    3月30日上午,香港中文大學Darwin Lau(劉達銘)教授應西安交大械工程學院朱愛斌副教授的邀請,來校做有關線纜驅動機器人技術的講座,並與交大機器人方向的師生進行學術交流。 本次講座題為Generalised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Software and Hardware of Cable-Driven Robots,講座圍繞線纜驅動的機器人
  • 山東省外國專家講座暨臨沂大學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10月24日,山東省外國專家講座暨臨沂大學先進功能材料國際學術研討會在臨沂大學舉行。先進功能材料領域知名專家澳大利亞阿德萊德大學Dusan Losic教授,山東大學侯士峰教授,中科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所崔光磊研究員,西安理工大學李喜飛教授、王獻輝教授受邀參加研討會並作學術前沿報告。
  • 準實驗研究法教學學術研修班講座在線舉辦
    2020年12月10日,中國海洋大學教學支持中心與青島大學教師發展中心、青島科技大學教師教學發展中心等聯合舉辦教學學術研修班第6講,邀請北京大學教育學院博士後
  • 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
    李萍副書記介紹了設立「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的項目情況。她說,該項目是學校為進一步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凝聚基礎學科頂尖人才而設立的,用於資助在文史哲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取得卓越學術成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項目的資助全部來自社會捐資。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源於朱教授在數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 【預告】施汝為系列講座 | 武漢大學劉惠軍教授:Machine learning in the study of ...
    授權蔻享學術進行網絡直播。主題:Machine learning in the study of thermoelectric and topological materials主講人:劉惠軍 教授單位:武漢大學主辦方: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研究中心
  • 國內知名心血管病專家楊向東教授來南華附一醫院進行學術交流
    人民論壇網7月16日訊 近日,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士工作站」專家,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上海心血管病研究所楊向東教授,蒞臨該院進行學術講座。南華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黨委委員、黨務工作部主任祖旭宇教授主持,全院對科研感興趣的教職員工及研究生積極參加。
  • 今日份 | 線上講座「分時·播單」
    htm20:00 || 國(境)外文教專家系列講座一百四十四: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德魯斯分校馮海榮教授系列講... || 中國海洋大學 || http://www.ouc.edu.cn/2020/1020/c5739a303021/page.htm08:30 || 2020-11-03 數學與信息科學學院系列學術報告(二) || 陝西師範大學 || http://www.snn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