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

2020-12-01 華禹教育網

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

http://www.huaue.com  2008年10月21日  來源:中山大學


  10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聘任儀式在南校區舉行,我校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黃達人校長、李萍副書記、陳春聲副校長出席聘任儀式。聘任儀式由李萍副書記主持。

  李萍副書記介紹了設立「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的項目情況。她說,該項目是學校為進一步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凝聚基礎學科頂尖人才而設立的,用於資助在文史哲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取得卓越學術成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項目的資助全部來自社會捐資。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源於朱教授在數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朱熹平教授在講話中誠摯感謝學校一直的關心、支持和鼓勵,感謝學校創造了這麼好的學術環境,使自己可以一直過著非常平靜、寬鬆的學術生活。他表示,中大對基礎學科的發展予以了高度重視。設立「逸仙學者」講座教授體現了學校對國內外致力於基礎學科研究的學者及其學術成果的尊重。科學研究不是個人行為,而是一批人、一個團隊的合作。自己作為基礎研究學者,很榮幸處在這樣一個年代,可以潛心研究,不受很多因素的幹擾,也很榮幸有一個非常友好和團結協作的團隊。這次自己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不單是自己的榮幸,更是自己所在學術團隊的榮幸。朱教授表示,自己一直在中大工作,一直得到學校的重視和關注,對中大有著深厚的感情,自己從事數學研究取得的成績,離不開中大營造了一個寬鬆、良好的學術環境,學術研究已經成為自己生活、生命的一部分,將繼續為中國數學研究、為中大的學術發展作出自己的貢獻。

  黃達人校長在發言中強調,這是一次可以載入中大史冊的儀式,儀式雖然簡短,但意義重大。設立「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的想法由來已久,今日終得實現。它標誌著中山大學對基礎學科建設的重視。我們強調大學要堅持「開門辦學」理念,要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但一直保持著清醒頭腦,始終堅持大學既是發動機,又是象牙塔,我們在不斷強調應用學科重要性的同時,更沒有忘記基礎學科這一立校之本,基礎學科是大學這一學術共同體的學術地位和聲譽所在。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也標誌著學校在致力於引進人才的同時,同樣在挖掘、重視本土現有的人才。也正是有諸如朱熹平教授這樣的優秀學者,我們的項目才能落到實處。黃校長對促成此次項目實現的校內同仁表示衷心感謝,尤其感謝84級物理系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校友對此項目的鼎力支持。希望通過校友會轉達母校對校友的誠摯謝意。 

  參加受聘儀式的還有黨委宣傳部部長李漢榮、人事處處長駱騰、校友總會秘書長許東黎、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黨委書記李伯軍。

相關資料:朱熹平教授簡介

  朱熹平教授, 男,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系,1984年在中山大學數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現任中山大學數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院長,兼任廣東省數學學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中心學術委員會委員,浙江大學數學科學研究中心顧問,《數學物理學報》、《偏微分方程雜誌》、《數學研究》編委。朱熹平於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於1997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 ,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列入1999年度國家人事部「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層次人選,並於2001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2004年獲得全球華人數學家大會頒發的晨興數學銀獎。

  作為一名大學教師,朱熹平教授努力工作在教學第一線,始終堅持上本科生課程。近年來他擔任過本科生一年級課程《數學分析》、二年級課程《複變函數》以及高年級課程《數理方程》、《微分幾何》及《拓撲學》等。同時每學期均講授基礎數學方面的研究生課程。他指導並於2000年取得博士學位的一位博士研究生的畢業論文於今年入選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 

  朱熹平教授在偏微分方程及微分幾何兩個領域裡造詣高深。早年他師從中國科學院
院士丁夏畦教授進行偏微分方程的研究,後應邀到法國巴黎第九大學的著名數學家、法國科學院院士、Fields獎得主P. L. Lions教授處合作訪問一年。這些使得他在偏微分方程的緊性結構及多解性方面取得了若干國際領先的工作。俄羅斯著名數學家Steklov數學研究所的 Pohozaev在1997年出版的專著《Entire Solutions of Semi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Birkhauser出版社)中用了整整兩節共23頁介紹朱熹平的一個定理及其應用。近年來他的研究興趣轉向微分幾何領域,先後解決了Grayson猜測以及 Gage公開問題,並且在 Ricci flow理論取得了重要創新。最近,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美國科學院院士、Fields獎得主、美國哈佛大學的丘成桐教授正在編輯有關Ricci flow領域的精選文集,他將朱熹平與陳兵龍於2000年發表在國際頂級數學刊物《Inventiones Mathematicae》上的一篇論文收集其中,並來信邀請朱熹平為該文集寫一篇有關完備非緊流形Kahler-Ricci flow方面的綜述文章。由於朱熹平在曲率流方面作出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工作,美國CRC/Chapman & Hall出版社主動邀請他和曹啟升撰寫的專著《The Curve Shortening Problem》已於2001年正式出版。接著在2002年美國數學會與國際出版社(AMS/IP)聯合出版了朱熹平題為《Lectures On Mean Curvature Flows》的另一本專著。

  他較長期進行國際前沿的核心數學中幾何分析領域的研究。特別地,他較專注在幾何熱流的研究當中,在實Ricci流和復Kähler-Ricci流均作出了若干重要貢獻。 朱熹平的工作特色在於利用幾何熱流作為工具解決微分幾何和復幾何當中的公開問題和猜測,他對於描述高維單值化問題的Greene-伍鴻熙-丘成桐猜測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並且徹底地解決了關於複流形上全純函數維數估計的著名丘成桐猜測。近來,他對低維流形的幾何化方面也作出了重要貢獻。

  2006年6月3日,哈佛大學教授、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丘成桐在中國科學院晨興數學研究中心宣布:在美、俄等國科學家的工作基礎上,中山大學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數學家、清華大學兼職教授曹懷東已經徹底證明 國際數學界關注了上百年的重大難題——龐加萊猜想。 
 

關於中山大學更多的相關文章請點擊查看

特別說明:由於各方面情況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華禹教育網所提供的所有信息為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僅供參考,相關信息敬請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相關焦點

  • 師生眼中的世界數學難題攻克者朱熹平教授
    新華網廣州6月4日電(記者 鄭天虹王攀)朱熹平教授攜手旅美數學家曹懷東成功破解世界數學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消息,在朱熹平所在的母校中山大學師生中引起強烈反響。記者4日採訪了朱熹平的學生和同事,他們認為,是勤奮嚴謹的治學態度和熱情執著的科學精神把朱熹平推向了科學的高峰,師生們慶賀他取得的非凡成就,更敬重他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 桑兵獲聘浙大文科資深教授 為史學領域首位
    2018-08-25 09:34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曾福泉記者從浙江大學獲悉,著名歷史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桑兵日前獲聘為浙大文科資深教授。桑兵成為浙大第10位文科資深教授,也是浙大歷史學系第一位文科資深教授。
  • 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
    西工大新聞網10月14日電(魯越)10月14日上午,材料學院在公字樓322會議室舉行了講座教授聘任儀式,香港理工大學鄭子劍教授受聘為西工大講座教授。學校高層次人才辦公室主任傅莉教授,材料學院黨委副書記(主持工作)殷小瑋教授、副院長林鑫教授等領導和教師代表參加了授聘儀式。授聘儀式由殷小瑋主持。
  •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低調面對「破龐加萊猜想」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 [資料圖片]     新華網廣州6月4日電(記者 鄭天虹 王攀) 儘管破解世界數學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成績轟動全國,但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他低調的作風,婉拒了各媒體的採訪。
  • 朱熹平:為龐加萊猜想「封頂」的人(圖)
    1982年本科畢業於中山大學數學系,1984年在中山大學數學系取得碩士學位,1989年在中國科學院武漢數學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學位。1991年獲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二等獎,於1997年入選教育部「跨世紀人才培養計劃」,1998年獲國家傑出青年基金,2001年被聘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
  •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低調面對"破解百年世界難題"
    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 [資料圖片]     新華網廣州6月4日電(記者 鄭天虹 王攀) 儘管破解世界數學百年難題「龐加萊猜想」的成績轟動全國,但中山大學教授朱熹平仍然一如既往地保持著他低調的作風,婉拒了各媒體的採訪。
  • 沈向洋,被清華大學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是什麼來頭?
    在2020年3月5日,沈向洋成為清華首次線上受聘的教授。有意思的是這份聘書是通過網絡收取的,而沈向洋也正式成為了清華大學首位線上受聘的教授。眾所周知,清華大學是我們國家最頂尖的大學之一。清華大學能夠以線上發聘書的方式聘請教授,那麼這位教授到底是什麼來頭呢?沈向洋他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01沈向洋1980年畢業於南京工學院,之後在香港大學獲得電子工程系碩士學位。獲得碩士學位之後,到美國名牌大學攻讀計算機專業博士學位。在博士畢業後加入了微軟研究院,成為微軟的一員。
  • 網絡編碼創始人李碩彥受聘為電子科技大學「特聘傑出講座教授」
    電子科大聘請李碩彥為「特聘傑出講座教授」    四川新聞網成都9月17日訊(記者 戴璐嶺)今天上午,網絡編碼創始人之一、國際電子電氣協會的最高級會員(IEEE Fellow)李碩彥教授受聘為電子科技大學「特聘傑出講座教授」(Distinguished
  • 世界著名數學家吳寶珠受聘為哈工大講席教授
    圖片由哈工大提供 本報訊(劉培香梁英爽記者衣春翔)日前,世界著名數學家、菲爾茲獎得主吳寶珠教授從哈爾濱工業大學校長周玉手中接過聘書,正式受聘成為哈工大講席教授。他將助力我省和哈工大數學學科開拓新的研究方向,助力龍江、哈工大建成國際高水平數學研究中心。
  • 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獲得PSIPW獎的首位國內學者
    2020年第九屆PSIPW獎公布,來自不同國家的共6位相關領域的科學獎分別獲得大獎,其中ES&T副主編-香港理工大學王鵬教授成為首位國內學者獲得PSIPW獎2020年為此獎的第九屆,王鵬教授成為國內首位獲得該獎的學者。
  • 英國皇家學會院士Ronald Kerry ROWE博士受聘浙大名譽教授
    Ronald Kerry ROWE受聘為浙江大學名譽教授。因其在垃圾填埋場屏障長期性能、土工合成材料和汙染場地控制等環保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被邀請做國際巖土工程界最負盛名的Rankine講座和Terzaghi講座。
  • 中國工程院院士王金南受聘浙江大學求是講座教授!
    6月12日,「浙大歡迎您」——環境與資源學院王金南院士求是講座教授受聘儀式在紫金港校區舉行。王金南院士表示,受聘浙江大學教授是緣分使然,秉持求是精神加盟浙大環資學院,將把自己的智慧和國家重大的管理決策結合起來,和大家一起推動生態文明與管理學科領域的前進,利用自己的優勢和強項做工作與貢獻。儀式上,王金南做題為《中國生態環境規劃發展歷程與展望》的報告,從發展歷程、規劃體系、學科發展、趨勢展望等方面,講述我國生態環境規劃的發展進程。
  • 沈向洋成清華首位線上受聘教授,鼓勵學生打造負責任的AI
    有意思的是,這封聘書是通過網絡收取的,沈向洋也正式成為了清華大學首位線上受聘的教授。受聘儀式後,沈向洋在清華上了第一堂課,課程演講通過網絡直播,吸引了十萬以上的人觀看。去年11月14日,作為微軟職位最高的華人高管,沈向洋博士宣布離開微軟,沈向洋正式宣布離開微軟,但會繼續擔任微軟CEO納德拉和創始人比爾蓋茨的顧問。
  • 公益講座|本周六上午,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勝為您講述全球化...
    陽明學經王陽明一生之經營,在明代正、嘉年間已成為「顯學」,其時代「意義」充分展示於中晚明日趨動蕩不安的社會狀況之中;清末民初,與西方世界遭遇,「世紀」意識覺醒,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陽明學在「東亞文化圈」邁向現代性的徵途中表現出豐富多彩的「歷史效應」;21世紀全球化時代人類處境下,如何將陽明學的精神拓展與上升至
  • 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客座教授
    5月4日下午, 國際著名統計學家、中科院納米和統計交叉中心海外主任吳建福教授受聘浙江大學數學系客座教授,並為數學系師生作了題為「statistical design and modeling of experiments with high-tech application」學術報告。
  • 諾貝爾獎得主本庶佑教授受聘華科名譽教授
    近日,2018年諾貝爾生理及醫學獎獲得者、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德國科學院院士、日本學士院會員、京都大學醫學研究院本庶佑(Tasuku Honjo)教授受聘為我校生命學院名譽教授。受聘儀式在梧桐語問學中心明德報告廳舉行,校長李元元為本庶佑頒發了聘書。
  • 郭毅可教授在線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並舉行學術報告會
    清華新聞網12月3日電 12月2日上午,「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郭毅可聘任儀式暨學術報告會」在東主樓10-316會議室及線上同時舉行。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教授郭毅可正式受聘清華大學傑出訪問教授。清華大學大數據研究中心主任孫家廣院士出席儀式,並向郭毅可教授頒發聘書。軟體學院院長王建民教授主持聘任儀式。
  • 【學術講座】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學術講座通知
    報告題目:水系電化學儲能納米材料的設計改性與器件研製報告人:盧錫洪 教授講座時間:2019年3月29日下午2:00講座地點:長安校區啟翔樓233會議室邀請人>:官操 教授承辦單位:柔性電子研究院報告簡介:水系電化學儲能器件如混合型超級電容器和金屬離子電池等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比能量的儲能和供能裝置,在軌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 中山大學醫學院郭德銀教授團隊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程根宏教授2017年聯合招聘博士後與專職科研人員
    經協商,郭德銀教授團隊擬與程根宏教授開展合作研究,現計劃聯合招聘專職科研人員(特聘研究員或副研究員)與博士後2-4名。
  • 兩位國際著名燃燒學者受聘中國科大客座教授
    近日,應中國科大國家同步輻射實驗室齊飛教授的邀請,法國國家科學研究院(CNRS)Philippe Dagaut教授和美國阿貢(Argonne)國家實驗室Stephen Klippenstein研究員訪問中國科大,並受聘為中國科大客座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