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講座|本周六上午,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陳立勝為您講述全球化...

2021-01-10 天眼新聞

陽明學經王陽明一生之經營,在明代正、嘉年間已成為「顯學」,其時代「意義」充分展示於中晚明日趨動蕩不安的社會狀況之中;清末民初,與西方世界遭遇,「世紀」意識覺醒,在數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陽明學在「東亞文化圈」邁向現代性的徵途中表現出豐富多彩的「歷史效應」;21世紀全球化時代人類處境下,如何將陽明學的精神拓展與上升至「世界」的意義,是當今陽明學研究者的不容推辭的時代使命。基於此,著名陽明學研究專家、中山大學哲學系陳立勝教授將做客孔學堂,分享他關於「全球化時代下的陽明學之意義」的思考。歡迎報名!

-時間-

 

2020年10月24日(周六)

09:30—12:10

-主題-

 

全球化時代下的陽明學之意義

——陽明文化系列講座(三十九)

 

主講人:陳立勝,中山大學哲學系教授,中山大學學術委員會人文社科分委會委員。著有:《入聖之機:王陽明致良知工夫論研究》、《宋明理學中的「身體」與「詮釋」之維》、《王陽明萬物一體論》等。

為配合做好新冠疫情防控工作,減少人群集聚,現每期講座僅面向社會徵集聽眾100名,先報先得!煩請報名成功的聽眾朋友攜帶有效身份證件、佩戴口罩,準時到達、測量體溫、掃碼進場、隔空就座,謝謝!

-報名方式-

 

1.微信報名:用戶在微信搜索「孔學堂」,或手動輸入微信號:gyconfucianism,添加並關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點擊底部菜單「講座報名」即可進入報名系統(適用於高校學生聽課修學分及市民網絡報名);

 2.現場報名:市民可前往貴陽孔學堂文化傳播中心推广部活動科進行現場報名;

3.市民報名諮詢電話:0851-83617687

4.微信報名後臺諮詢電話:0851-84726170

 

-報名時間-

10月20日——10月23日

(上午:09:30—12:00)

(下午:13:30—16:30)

-地點-

明德廳

 

-溫馨提示-

 

1.為更好地做好公益講座的組織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務,請各位聽眾配合做好講座報名工作,務必報名後參與,便於我們及時掌握人數。長期報名參與的聽眾,我們將不定期地饋贈溪山踏歌行系列音樂會門票。

2.報名成功的聽眾如遇特殊情況不能按時參與,請及時在微信後臺取消報名(格式為姓名+取消+講座日期,如張三+取消+10月20日)。

3.講座結束後,市民可將自己聽完講座的感悟和見解發送至孔學堂郵箱(3126902790@qq.com),優秀的文章我們將在孔學堂微信公眾號和官網進行刊登,另外還可以加入貴陽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聽眾交流QQ群進行討論,群號為:159532784。

來源 孔學堂

編輯 鄔建玲 陸維剛

編審 李屹

相關焦點

  • 本周六,著名歷史人類學者張應強教授為您講述他的「清水江研究」之旅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張應強先生秉持深入田野調查與文獻解讀有機結合的歷史人類學方法,聚焦清水江流域歷史發展過程中不同人群的交流互動,尋求對區域社會進行整體性把握和做出歷史性解釋,達致對各民族人民共同創造的黔東南民族文化的認識和理解。本期講座,張應強教授將帶您走進他的歷史人類學之旅,分享他二十年來清水江流域研究的心路歷程和所思所得。敬請關注!
  • 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
    10月20日上午,中山大學「逸仙學者」講座教授聘任儀式在南校區舉行,我校數學與計算科學學院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  李萍副書記介紹了設立「逸仙學者」講座教授的項目情況。她說,該項目是學校為進一步加強基礎學科建設、凝聚基礎學科頂尖人才而設立的,用於資助在文史哲數理化等基礎學科取得卓越學術成就的國內外專家學者。項目的資助全部來自社會捐資。朱熹平教授受聘成為首位「逸仙學者」講座教授,源於朱教授在數學研究領域所取得的傑出成就。
  • 著名歷史人類學者張應強教授為您講述他的「清水江研究」之旅
    2021年1月9日,孔學堂傳統文化公益講座第815場在孔學堂明倫堂如期舉行。中山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應強教授帶來了一場題為《「清水江研究」——我的歷史人類學之旅》的精彩講座。本場講座是孔學堂「貴州歷史文化」專題系列講座的第四場。 上午9點半,講座正式開始。
  • 冷泉港公益課 請博士開講座
    蘇報訊(駐園區首席記者 董捷)立足產業發展需要,蘇州獨墅湖科教創新區牽手專業機構為「一號產業」儲備人才。昨天,由科教創新區管委會牽手冷泉港亞洲DNA學習中心聯手打造的「生物技術創新與實踐」公益型精品課程正式開課,吸引了轄區5所高校和職業院校的50多名學生前來學習。
  • 現象學講座|德莫特·莫蘭:現象學徑路之導引——意向性
    2019年6月24日下午,德莫特·莫蘭(Dermot Moran)教授在中山大學哲學系做了題為「現象學徑路之導引:意向性」的講座。德莫特·莫蘭,國際著名現象學家、「愛爾蘭皇家科學院」院士、「國際哲學院」院士、美國波士頓學院哲學系主任、「國際哲學團體聯合會」(FISP)前主席、北京2018年第24屆「世界哲學大會」的執行主席,受中山大學哲學系的延請,作為「中大禾田哲學講座」教授,於6月24日至7月4日在中山大學舉行主題為「現象學的核心概念」系列講座。「現象學徑路之導引:意向性」為該系列講座的首講。
  • 周六來聽王中林教授講脊柱養生 - 現代快報多媒體數字報刊平臺
    本周六的健康大講堂邀請到南京中醫藥大學碩士生導師、脊柱病診療專家王中林教授,談談脊柱養生。  王中林教授擅長頸椎病、腰突症、頸性高血壓、頸心症候群、脊源性糖尿病等脊柱相關疾病的整脊推拿、針灸治療,對皮肌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過敏性鼻炎等疑難雜症的治療有獨到的見解。目前在健康城國仁堂的門診時間為每周四上午。
  • 一周文化講座|聽伊莎貝爾·於佩爾讀杜拉斯
    本場講座將幫助您觸摸到不一樣的全球性視角中的文藝復興全景。本次講座,鄧教授將結合專業知識為我們講述洪昇《長生殿》的微言:董小宛入清宮。本周日,火爆的走進敦煌系列講座又來啦,劉曉波老師將為我們詳細介紹佛教造像及石窟,大家一定不能錯過。在本周的講座中,劉老師將為我們分享:1、講解敦煌石窟的經變繪畫;2、對比的來看敦煌與新疆、內地的相應題材。北京│歷史可以這樣寫嗎?
  • 中山大學「最老」教授逝世
    思維活躍,喜歡學習,直到去世前還看報紙、電視,對最新發生的新聞了如指南方日報訊 (記者/雷雨 通訊員/黃愛成)筆者昨日從中山大學獲悉,繼上月該校中文系著名教授吳宏聰去世後,中文系再傳噩耗:著名語言學家、中國少數民族語言研究家、對外漢語教育家、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高華年(如上圖)因病於本月18日13時45分在廣州逝世,享年96歲。
  • 7.24-7.28(周二-周六)講座25場【中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NGO減貧經驗分享】【藝術,教育與環境:創新企業家的視角】
    永定河為海河流域北系最大河流,與北京城市的形成和發展關係密切,是北京的母親河。本期講座將帶領您了解永定河的歷史、與北京的關係以及被稱為「北京母親河」的緣由,一同領略其悠久的歷史文化。【地點】北京市方志館一層多功能廳(朝陽區東三環南路88號,首都圖書館南則)【報名電話】87312707
  • 量子科學與佛學 林德培教授主題講座
    量子科學與佛學主題講座
  • 聚焦|「數學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系列公益講座正式啟動!
    2020年7月8日上午,由中國工業與應用數學學會、中國知網、高等教育出版社聯合舉辦的「數學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系列公益講座正式啟動,來自全國1000餘所院校和科研單位的近2萬名專家學者和老師同學們參加了線上啟動儀式。
  • 如何看待榮辱,周六來「荀子公開課」聽聽吧
    8月10日(周六) 9:30—11:30,在山東省圖書館國學分館(濟南大明湖路275號)奎虛書藏二樓明倫堂,將舉辦荀子公開課的第七場講座。華東師範大學哲學系教授、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楊國榮,將為大家講解《荀子的榮辱觀及修身》。
  • 12.28-1.1(周五-周二)講座52場【胡適在現代中國】【基於加速器的先進光源】【中國哲學前沿研究】
    【注】公益講座,無需預約。、西南財經大學講座教授。【中國哲學前沿研究】2018年12月29日(周六)9:45-12:10【主講】陳霞(哲學系教授)【地點】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教學樓122已為中國美術館會員的,請登錄用戶中心直接進行「活動預約」。報名成功將收到簡訊回復,憑簡訊入場。報名不成功將不另行通知。 【注】1、12周歲以下兒童謝絕入場。2、由於場地限制,13:30-14:20為入場時間,截止講座開場前10分鐘我們將不再保留您的席位。講座開始後停止入場
  • 中山大學龍樂思教授做客商學院「信息資源管理論壇」
    本次活動邀請到中山大學資訊管理學院院長龍樂思(Miguel Nunes)教授作了題為「為技術變革做準備:對精心設計的信息系統變革管理的需求(Being Prepared for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Need for Carefully Designed Information Systems Change Management)」的學術報告。
  • 一周文化講座|《星球大戰》如何徵服全宇宙
    (舞蹈演員)2月23日,上海國際舞蹈中心「舞空間」公益課堂邀請國內知名青年舞蹈藝術家、上海歌舞團榮典·首席演員王佳俊,以「舞臺上的中國韻」為主題,帶領大家一起感受中國舞蹈的神採風韻。2月24日下午,毛丹青與復旦大學歷史系教授錢文忠將做客建投書局·上海浦江店,與您一起聊聊「日本文化與我們的認知」,在一個個習焉不察的生活細節裡,感知日本文化。
  • 高慶蕾教授參與2020婦科腫瘤公益直播
    2020年6月13日上午,中華醫學會婦科腫瘤學分會三大主委: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高慶蕾教授、前任主任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馬丁院士
  • 線上講座預告:劍橋大學教授解讀中樞神經系統的髓鞘再生
    、醫藥發展、生化、生物微觀世界和生物安全等)、行業大咖講座和行業創業競賽、行業競技/留學資訊等。主講人:富蘭克林教授 (Professor Robin Franklin),英國劍橋大學講座時間:本周四(2月25日)北京時間晚上8點,倫敦時間中午12點羅賓·富蘭克林(Robin Franklin)是Wellcome Trust-MRC劍橋幹細胞研究所的幹細胞醫學教授。
  • 本周六 華西眼科專家教你預防近視
    成都商報訊(記者康耕豪)本周六上午9:45,成都商報四川名醫攜手成都市血液中心聯合邀請到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眼科劉隴黔教授,為大家開展一場關於預防近視的科普講座
  • 【學術講座】中山大學盧錫洪教授學術講座通知
    報告題目:水系電化學儲能納米材料的設計改性與器件研製報告人:盧錫洪 教授講座時間:2019年3月29日下午2:00講座地點:長安校區啟翔樓233會議室邀請人>:官操 教授承辦單位:柔性電子研究院報告簡介:水系電化學儲能器件如混合型超級電容器和金屬離子電池等是目前研究的熱點,有望成為下一代高比能量的儲能和供能裝置,在軌道交通、可再生能源、和電動汽車等領域具有廣泛應用前景。
  • 一周文化講座│草原情高山戀:一位法學院教授的個人演唱會
    2月4日下午,東城區第一圖書館將邀請到張志勇先生為大家講述老北京文化縮影之東四故事,來感受那段慢悠悠的胡同時光。本周六,他將攜講座「義大利山城調研及路易吉·斯諾奇(Luigi Snozzi)在蒙特卡羅索(Monte Carasso)的建築實踐」來到PSA,向在場的觀眾們分享他對於義大利山城的一場實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