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人工智慧是一種獨立思考的生命體,人類不該創造和玩弄「生命」

2020-12-08 電子發燒友

1950年,艾倫.圖靈(Alan Mathison Turing)的一篇論文(即《計算機器與智能》)中提出了一個劃時代的問題:「機器能夠思維嗎?」此後,人們不得不直面和思考這個迫在眉睫的問題,會不會有一種自主思考和行動的機器呢?1956年的夏季,麥卡塞、明斯基、羅切斯特等人首次提出了「人工智慧」這一概念,隨著一些科幻題材作品的推波助瀾、以及計算機相關領域的突飛猛進,「人工智慧」(以及「智慧機器人」)成了萬眾矚目的科技前沿和炙手可熱的研發領域。

麥卡塞、明斯基等人乃是第一代的人工智慧領域專家,他們對計算機的潛力和前景滿懷信心,甚至意氣用事的放出了一些預言,比如赫爾伯特.西蒙說,1968年之前,先進的計算機可以戰勝人類的頂級西洋棋大師;比如明斯基也說,1973年至1978年之間,專家們可以研製出一臺具有人類平均智力的計算機,且1985年之前,計算機和智慧機器人就能夠勝任人類的一切工作。他們信誓旦旦的預言吸引了美國政府和軍方的關注,為人工智慧領域招來一筆高額的研究經費,不過,豐滿的理想又一次被骨感的現實抽了一個大耳光。

(人工智慧)

第一代的人工智慧領域專家們過於樂觀的估計了科技水平的提升速度、以及自身的創造力,且嚴重低估了計算機硬體的製造難度、以及「智能」這一概念的複雜性,因此,他們的那些預言顯得「不切實際」、幾乎無一實現。1997年,IBM公司開發的計算機象棋系統「深藍」(deep blue computer)才戰勝了西洋棋冠軍卡斯帕羅夫,2016年,DeepMind公司開發的人工智慧機器人「AlphaGo」也才戰勝了圍棋世界冠軍李世石,而且,「具有人類的平均智力」和「勝任人類的一切工作」的人工智慧,仍處於「科幻」階段。

基於人工神經網絡(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而出現的深度學習算法,讓專家們看到了「強人工智慧」的一絲希望,也引發了社會公眾的困惑和憂慮。目前,人工智慧尚處於「弱」的層面上,「弱人工智慧」在某一、某些方面展現了智能,比如「圖像識別」、「語音識別」等等,但與人類的智力和思維相差甚遠。弱人工智慧會為人們的日常生活提供一定程度的助益、具有廣闊的商業前景,因此,世界各國對弱人工智慧的研發熱情和投入非常高。

(人工智慧)

強人工智慧才有嚴格意義上的「智能」,既有卓越和獨立的思維能力、又有各種各樣的「完整人格」,若它們的外形與人類一模一樣,則人們會難以分辨二者,不過,強人工智慧的研究一直沒有突破性的進展。因強人工智慧的「獨立性」,一個棘手的問題就擺在了人們面前,即它們會不會認同人類的道德體系和社會規範、且遵循人類的道德體系和社會規範而行事呢?若人類把道德體系和社會規範強制性的寫入強人工智慧的程序中,那麼它們又談何「獨立性」呢?

基於此,一些宗教學者和哲學家反對強人工智慧的研究,他們認為強人工智慧是一種獨立思考的生命體,人類不該創造和玩弄「生命」、更不該以對待奴隸的方式對待它們。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人工智慧若能自主思考,是不是就成了一個機械生命體?未必
    這裡所說的機器製造和過往所知的機器製造並不相同,以前,我們只是把機器當作一種工具,它們存在的目的是輔助人類進行工作,它們需要人類的操作和控制,但現在不同了,很多我們所熟知產品的生產過程早已被人工智慧所取代,從最初的生產環節直至最後產出成品,整個製造過程都不需要人類參與,機器會自主完成,這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也大大節約了生產成本。這就是人工智慧所帶來的變化。
  • 人類為什麼有意識,能學習獨立思考,而機器人永遠不可能...
    為什麼人類會有意思,為什麼機器人怎樣製造都不可能有自主意識,機器人永遠都只能按照人類設置的程序去運行;為什麼人類會有自主學習的能力,機器人永遠都不可能會有,這一切的一切目前科學都無法解釋,那我們只能用宇宙的觀點來闡述,接下來結合別人及自己的觀點來說明。科學家們一直試圖對人類的意識進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人類對這種看不見又摸不到,卻能夠掌控人體活動的物質感到十分好奇。
  • 開腦洞:若意識確定生命體,或許大有不一樣,值得思考!
    然後,我就開始思考這種可能性,腦洞也就開了起來。 我們現在對生物的界定是以細胞為基礎的,無論動物、植物還是細菌,都是符合這個標準的生命,而病毒目前還沒有一個定論,是與不是都有人支持。這是我們人類定下來對生物的定義。 如果我們跳開這個定義,不以細胞作為基礎來判定,只以是否擁有意識來判定呢?
  • 人類能否創造生命?中國科學家打開「改造」生命的大門
    首例人造單染色體生物誕生我科學家打開「改造」生命的大門本報記者 王 春人類能否創造生命?「上帝」的特權能否交由人類自己掌控?Craig Venter團隊在《科學》上報導了世界上首個「人造生命」——含有全人工化學合成的與天然染色體序列幾乎相同的原核生物支原體,引起轟動。而這一次,以覃重軍研究組為主的研究團隊完成了將單細胞真核生物釀酒酵母天然的16條染色體人工創建為具有完整功能的單條染色體。該項工作表明,天然複雜的生命體系可以通過人工幹預變簡約,自然生命的界限可以被人為打破,甚至可以人工創造全新的自然界不存在的生命。
  • 宇宙可能是「獨立的生命體」,人類則是裡面的「病菌」,了解一下
    歡迎大家來到百家號小宙斯帶你看宇宙,今天小編和大家分享的是宇宙可能是「獨立的生命體」,人類則是裡面的「病菌」,了解一下。然而在近期有一些科學家提出了宇宙可能是「獨立的生命體」,如果宇宙真的是一個生命體的話,那麼這些生命體是非常巨大的,那麼我們地球只能淪為一個小細胞而已,那麼我們人類這是裡面的「病菌」,因為現如今的人們依舊還是不斷的獲取了地球上的資源,那麼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了解一下。
  • 創造出永遠不會背叛我們的愛人:人類創造人工智慧的初衷?
    在人類所渴望擁有的技術裡,人工智慧算得上是最無用的一項了。請容我解釋清楚。當我們探索遙遠的星球或者拆解炸彈時,擁有能夠獨立做決定的機器人是很有用的。然而我們對人工智慧的最終期望,絕不僅僅是讓機器人的作業系統具備自主行動的能力。人工智慧的理念不是指通過「理解各類模式」而讓計算機擁有更快的數據搜索能力,也不是指讓它使用自然語言與人類主人交流。
  • 人工智慧「革命」的「近憂」和「遠慮」——一種倫理學和存在論的分析
    在非專業界流行的一種區分是所謂弱人工智慧和強人工智慧,但科學家似乎不喜歡使用「弱」和「強」此類模糊形容詞來理解人工智慧,所以他們並不採用哲學家從知識論借用的這種說法。也許更好的區分是圖靈機和超圖靈機。由此看來,尚未存在的超圖靈機必須是一個達到自覺意識的全能系統,具有自我意識和自由意志,具有把自身系統對象化的反思能力,以及修改自身程序的能力和獨立發明新語言、新規則、新程序的創造力。概括地說,超圖靈機將具有等價於人類(相似或不相似)並且強於人類的意識能力,因此屬於超級人工智慧。
  • 地球會不會和人類一樣是生命體?科學家發現了「證據」
    人類繪製的宇宙全景圖,直徑為930億光年相對於宇宙人類渺小到什麼程度,可能比一隻螞蟻和地球比例還要小,不對,應該是一個細菌和人體的比例才合適,有時候我們想想,宇宙是不是一個巨大的生命體,而人類就是這個生命體中的細胞,人類搞不清宇宙的情況就好比細胞搞不清人體的情況一樣。
  • 人類搜尋地外文明為何無果?外星生命或只是高級人工智慧
    或許在我們的宇宙近鄰中間並不存在外星智慧生命。或許它們從未能脫離低級微生物的形態並進化出智慧。也或許,在接受到並對我們發出的信號進行研究之後,外星智慧文明認為保持沉默,不與我們聯絡才是更加安全的做法。但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的解釋,那就是:外星人或許和我們完全不一樣。「人工智慧」的外星人?
  •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
    生命是誰創造的?為什麼人類能克隆生命,卻無法製造生命呢?新生命難以被創造說到這裡很多人都會提出疑問,男女交配所產生的後代難道不是創造新生命的過程嗎?這只能算得上是人類繁衍的一種方式而已,卻無法憑空製造出一個新的生命體,而關於地球上生命起源的說法更是眾說紛紜。或許人類無法製造出生命體的原因就在這裡,在未來的某一天,如果我們可以揭開地球上生命起源的秘密,或許就可以製造出一個完整的生命體了,那麼地球生命的起源究竟來自於哪裡呢?
  • 人工智慧的下一步是什麼?我們應如何定義生命?
    他們正在對人工智慧進行改進,力圖創造出能夠實時讀取人類情緒的下一代個性化機器人。那麼,人工智慧機器人的下一步是什麼呢?如果它們能夠模擬生物,我們能否授予它們作為生物的資格?甚至能否授予它們人格呢?近年來一系列令人激動的技術進展,如能夠利用核酸鏈開展快速平行計算的生物計算機、以及索菲亞等具有人工智慧的類人機器人等,都需要科學家好好定義「生命」這一概念。
  • 人類是怎麼被「創造」出來的,人類也能創造智能生命嗎?
    生命的起源是什麼,尤其是人類?直到最近幾個世紀,科學才開始為解決這些問題作出自己的貢獻。神學家相信生命是最偉大的奇蹟,人是「上帝」的宇宙總體計劃的最大成就。「上帝」將無生命物質的分子四處擺動,創造了一個生物,並巧妙地操縱了類人猿的基因結構,從而創造了人類。進化論認為生命是純粹的、自然的物理和化學活動的結果,而人類是長期曲折進化的最終產物。隨著科學的發展。我們能用技術在實驗室裡創造生命嗎?
  • 六次元外星人:地外生命體通過改變靈長類動物基因創造了地球人類
    人類的進化來自於幾百萬年前訪問地球的存有們在靈長類類人猿身上所實行的基因工程。除了一個更早的地外生命體殖民地之外(那些先前的地外生命體在這裡降落,然後當你們的地外生命體祖先到達地球之後他們又離開了),那些(幾百萬年前到訪你們地球的)地外生命體是第一個發現了地球的智能種族。
  • 六次元外星人:地外生命體通過改變靈長類動物基因創造了地球人類
    除了一個更早的地外生命體殖民地之外(那些先前的地外生命體在這裡降落,然後當你們的地外生命體祖先到達地球之後他們又離開了),那些(幾百萬年前到訪你們地球的)地外生命體是第一個發現了地球的智能種族。那些地外生命體改變了地球上某些靈長類動物的DNA從而創造了人類種族,這無疑是令人震驚的。
  • 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並且具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而人類僅是寄生蟲?
    文/仗劍走天涯地球是一個生命體,並且具有自己的獨立意識,而人類僅僅是地球上的寄生蟲?雖然人類生活在地球上,但是對地球的了解有多少呢?地球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而要說地球唯一特別的地方就是孕育人類。就是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地球,為何可以孕育出人類呢?還是說地球本身就是很特別的呢?在上個世紀60年代的時候,英國科學家的一個關於地球的觀點,一經出來之後,就得到了很多的爭議。這位英國的科學家叫做詹姆斯洛夫洛克。他認為地球是一個有生命的生命體,而人類只是地球內部的生物而已。
  • 若宇宙是一個生命體,那人類又算什麼?答案太奇妙了
    若宇宙是一個生命體,那人類又算什麼?答案太奇妙了每當我們抬頭看著美的浩渺的星空,我們就會有一種天上地下唯我獨尊的一種佛陀即視感,佛家所說的那種先覺者的智慧寂寞感,其實和我們在面對宇宙的那種無限的孤寂和渺小感是何其的相似。
  • 霍金預言目前正在印證,人工智慧或威脅人類地位,該怎麼辦?
    不過霍金還曾經留下了對未來人工智慧的預言,雖然這條預言遲遲沒有實現,可是科學家們卻猜測,霍金的這條預言目前正在印證,有可能會威脅人類的生存地位,未來人類該怎麼辦呢?,目的就是為了阻礙天眼找到地外生命,其實外星人已經成為了很多UFO愛好者茶餘飯後的談論,無論是否存在外星生命,他們認為都不會影響人類,甚至還激發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之心。
  • 能造成人類滅亡的是人工智慧還是人造生命呢?
    書中的短篇故事各自獨立,卻擁有共同的主題,探討人類與機器人間的道德問題。這些故事結合之後,開創出阿西莫夫的機器人浩翰的虛構歷史。阿西莫夫還提出了「機器人三大法則」:一、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或袖手旁觀坐視人類受到傷害。二、除非違背第一法則,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
  • 生命是什麼?生命體的演化
    華大基因的CEO尹燁說:「1943年,有個人養了一個至今不知道死活的貓,薛丁格的貓。薛丁格寫了一本書叫做《生命是什麼》。他從物理學的角度寫,說生命是一個負殤過程,萬物會歸於虛無。化學統一在元素上,而生命統一在DNA上,但是DNA本身拆看了就是一群元素,按照經典物理和量子物理的方式所進行的組合。生命是可以感知到無機和有機分類的一個東西。」這是他的看法,我認為大家可以思考思考。生命體的演化從單細胞到多細胞到人類社會。
  • 人類可以克隆生命,為什麼不能創造生命?生命難道是神製造的嗎
    筆者-小文 以人類目前的科技,人們可以造出輕鬆毀滅幾座城市的原子彈,也可以研發出探索外星球的飛船,甚至能依靠克隆技術複製出一模一樣的生物,可是為什麼人類就是無法創造出生命呢?難道說生命真的是神創造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