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爾法射線 貝塔射線 蔬菜 伽馬射線 科學家發現 宇宙射線 希...

2020-12-05 東方網

  約在100年前,科學家發現某些物質能放出三種射線:阿爾法射線、貝塔射線和伽馬射線,統稱電磁輻射。

  輻射無色無味,無聲無臭,看不見,摸不著。不過輻射卻可用儀器來探測和量度。度量輻射劑量的單位是希沃特,簡稱希。1毫希等於千分之一希。

  輻射無處不在,我們吃的食物、住的房屋、天空大地、山川草木,乃至人的身體都存在著放射性。據國家原子能機構網站介紹,我國某些高本底地區每年3.7毫希;磚房每年0.75毫希;宇宙射線每年0.45毫希;水、糧食、蔬菜、空氣每年0.25毫希;土壤每年0.15毫希;胸部透視一次0.02毫希。

>>>點擊進入專題:日本附近海域發生9.0級地震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宇宙中有伽馬射線暴?卻沒有阿爾法射線暴和貝塔射線暴?
    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會自發的衰變,比如鈾和鐳等,原子核的衰變按所釋放出的射線可以分為三種方式,即α衰變、β衰變和γ衰變。(上圖為放射性元素鈾238的衰變之旅)α射線、β射線和γ射線本質上是高速運動的高能粒子流。阿爾法衰變射出的是α粒子,而貝塔衰變射出的是電子,伽馬衰變射出的是光子。
  • 迄今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被發現了!就在我國西藏!
    科學家發現了迄今為止最高能量的宇宙伽瑪射線!宇宙伽馬射線理論上是由巨大恆星在燃料耗盡時塌縮爆炸或者兩顆鄰近的緻密星體比如黑洞或中子星合併而產生的。它們會在短時間內釋放出巨大能量。如果與太陽相比,它在幾分鐘內釋放的能量相當於萬億年太陽光的總和,其發射的單個光子能量通常是典型太陽光的幾十萬倍。
  • 天文小知識:伽馬射線暴是什麼?它會不會降臨地球?
    這張伽馬射線暴的X射線餘輝由NASA(美國宇航局)的錢德拉X射線天文臺於2001年7月12日拍攝,圖源:NASA/GETTY IMAGES亦或是一股在一顆恆星爆炸時向地球釋放的超強輻射,又將是什麼樣?這將是伽馬射線暴發生時的情形: 當一顆巨型恆星爆炸時,會發出多束能量極大的射線,如果其中的一束不巧正射中了地球的話,它將破壞整個臭氧層。然後將出現全球性的降溫和酸雨。這對地球上的生命而言將不是一副美好的畫面。而事實上,伽馬射線暴毀滅地球這一微乎其微的事件需要一系列的因素結合在一起才有可能發生。
  • 核裂變的另一種形式:阿爾法射線,量子隧穿效應起到了關鍵作用
    ,阿爾法射線的發生並沒有原子彈那麼的恐怖,但卻十分有趣,量子隧穿效應在核裂變的過程中起到了關鍵作用。阿爾法射線是什麼?阿爾法射線與伽馬射線不同,伽馬射線是一種高能電磁波,而阿爾法射線卻是由粒子組成的高速物質流,準確來說:阿爾法射線其實就是高速運動的氦原子核,氦原子核由兩個質子與兩個中子組成,由於質子帶正電、中子不帶電,所以氦原子核是帶正電的,一個氦原子核攜帶的能量是4.20兆電子伏(軸238衰變),阿爾法射線運動速度是每秒15,000公裡。
  • 科普:γ射線,法國科學家發現一種能量極高、穿透力極強的射線!
    1800年,赫胥爾用溫度計測試三稜鏡分出各種顏色光的溫度,發現紅光在「七彩虹」中溫度最高,及紅光一端沒有光的部分溫度高過紅光,第一次提出了不可見光的概念:紅外線(科普:紅外線是這樣被發現的)。隨後一年,也就是1801年,德國人裡特用感光材料,發現了紫外線(科普:紫外線是這樣發現的)。1895年,菸酒陰極射線的德國人倫琴,發現了X光(科普:特斯拉發現了一種不知名的射線,取名X光。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強宇宙伽瑪射線
    這次的高能射線是從哪裡來的呢?科學家們通過分析確認這些宇宙伽瑪射線輻射來自大名鼎鼎的蟹狀星雲。蟹狀星雲距離地球6500光年左右,是位於金牛座的超新星遺蹟。成名已久的「蟹狀星雲」,宛如盛開在宇宙中的璀璨煙花。圖片來源:NASA判斷宇宙線的來源,需要依賴不帶電的光子。
  • 地球曾遭遇過伽馬射線暴,這種強大的破壞射線,為何放過了地球?
    宇宙中存在著無數的輻射,但是我們人類因為處在地球磁場的保護下,這些宇宙射線很難對我們造成什麼影響。地球用磁場抵禦著宇宙中的射線,用大氣層保護著地球的氣體不外洩,不會流失到宇宙中,讓我們能夠有可以呼吸的空氣。
  • 射線造句和解釋_射線的例句有哪些 - 小孩子點讀
    射線(shè xiàn)。波長較短的電磁波, 包括紅外線、 可見光、 紫外線、 愛克斯射線、 丙種射線等。速度高、 能量大的粒子流也稱射線, 如甲種射線、 乙種射線和陰極射線等。數學上指從一個定點向單一方向引出的直線。
  • 超長伽馬射線暴餘輝X射線熱輻射起源確定
    最新發現與創新科技日報昆明6月24日電 (記者趙漢斌 通訊員陳豔)記者24日從雲南天文臺獲悉,國際期刊《天體物理學雜誌》最新在線發表了該臺劉傑英博士和毛基榮研究員的一項研究成果,他們對超長伽馬射線暴源——GRB 130925A餘輝的X射線熱輻射起源進行了理論解釋
  • 脈衝星周圍出現伽馬射線光暈,反物質之謎與其有何關係?
    就在最近,國外科學家們在某太空區域內發現了圍繞著脈衝星的光暈,一般情況下,脈衝星在高速旋轉中確實會放出伽馬射線,但生成光暈的概率很小,所以這是一種比較特殊的情況。NASA的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在其探索的某太空區域內發現的脈衝星,居然在周圍發現了微弱但蔓延的高能光。
  • 伽馬射線如何揭示月球的變化,並將其作為理解宇宙射線的手段?
    月球伽馬射線的強度和變化規律與地球的行為有所不同,月球反而會保護大多數宇宙射線,以讓這些高能粒子在到達其表面之後產生伽馬射線,儘管其中的一些射線會從月亮上反射回去。雖然,伽馬射線的觀察靈敏度無法達到看清月球的更多特徵,比如月球的表面特徵和其盤的形狀,但科學家們通過LAT(費米的大面積望遠鏡)探測到了以月球為天空中心位置的突出發光現象。從收集到的觀測數據分析來看,LAT收集到的伽馬射線數據超過了3100萬電子伏特的能量,相當於達到了可見光能量的一千多萬倍。並且,隨著曝光時間的延長,隨著時間堆積起來的能量能讓我們的視野變得更加清晰。
  • 宇宙中隨機伽馬射線暴能量堪比宇宙大爆炸,外星文明或因此而滅絕
    伽馬射線能量巨大,本質是電磁波伽馬射線(γ射線),它是人類發現的第三種射線,第一種是阿爾法射線,是由氦的原子核組成的粒子流,第二種是貝塔射線,是由高能電子組成的粒子流,而伽馬射線最特殊,因為伽馬射線既不是氦原子核,也不是電子,伽馬射線是由伽馬光子組成的粒子流,因為光子是電磁力的傳播子,所以我們也可以將伽馬射線理解成是一種電磁波
  • 科學家發現迄今最高能量宇宙伽瑪射線
    次方電子伏特)的宇宙伽瑪射線,這是科學界迄今為止發現的能量最高的宇宙伽瑪射線。這一發現標誌著超高能伽瑪射線天文觀測進入到100 TeV以上的觀測能段。該發現是由中日合作的西藏ASgamma實驗團隊完成,相關觀測結果將於7月下旬作為亮點文章在學術期刊《物理評論快報》上發表。超高能伽馬射線觀測,是研究高能帶電粒子加速過程及其發生的極端環境的獨特途徑,也是探索極端宇宙的重要探針之一。
  • 從伽馬射線到x射線:新方法可精確定位不被注意到的脈衝星發射
    科學家們利用一個理論模型發現了這顆脈衝星和兩個類似來源的x射線脈衝發射,該模型根據觀測到的伽馬射線亮度預測脈衝星的非熱x射線亮度。這顆脈衝星的周期為110.2毫秒,當它的輻射波束指向和遠離地球時,它的亮度和亮度交替出現。為了便於說明,這顆脈衝星的閃爍速度比這張動畫圖像中的實際速度慢10倍。圖片:ESA/XMM-Newton/J.
  • 費米氣泡和星系中心X射線,中國科學家首次證明了它們有共同起源
    10年前,費米伽馬射線太空望遠鏡發現了一對巨大的伽馬射線氣泡,它們位於銀河系的核心。但這些所謂的「費米泡泡」是如何產生的卻一直是個謎。然而,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的研究人員提出了一個新的模型,首次同時解釋了費米氣泡和在2003年發現的星系中心雙錐X射線結構的起源。
  • 勇敢者的遊戲,宇宙射線輻射
    看過漫威電影的人都知道,最厲害的超級英雄是驚奇隊長,綠巨人,他們是被宇宙射線輻射而產生變異,從而獲得了超能力,還有神奇四俠,同樣是因為宇宙射線輻射導致變異,這個宇宙射線真的那麼神奇嗎?我們生活的宇宙是一個充滿各種輻射的宇宙,包括紅外線、可見光、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等。
  • 什麼是宇宙射線以及它們來自何處?
    當瑪麗·居裡和亨利·貝克勒爾首次發現物質的「放射性」時,科學家們認為這僅僅是大氣電離 (電子從空氣分子中剝離) 的作用,是存在於地面巖石中的放射性元素或大氣中的放射性氣體本身所產生的輻射而已。然後,另一位名叫維克多·赫斯(Victor Hess)的物理學家用綁在氣球上的三個靜電計做了一個實驗。
  • 銀河系中發現新的高能伽馬射線源
    Credit:HAWC 合作組織研究人員在銀河系中發現了九種新的高能光子源,其中包括一些迄今為止探測到的能量最高的伽馬射線。這些伽馬射線源似乎都起源於被稱為脈衝星(pulsars)的自旋中子星附近,通過研究這些伽馬射線源,物理學家們正在試圖理解被稱為宇宙射線的神秘高能粒子的起源。
  • 宇宙無奇不有,科學家們如何研究並「捕捉」有奇怪特質的宇宙射線
    科學家們觀測時發現,宇宙射線的通量會隨著能量下降而下降,所以科學家們可以通過檢測次級粒子(宇宙射線與大氣相互作用的產物)從地面完成對宇宙射線的測量。這可以直接完成,也可以通過其電磁輻射觀測完成,這是高能宇宙射線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尤其是在Pierre Auger天文臺中,科學家們使用了這種方法,該探測器陣列覆蓋了3000平方千米的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