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人做什麼事,這是必然

2020-12-06 金義堂

同事打電話,說她有本書,送學生了,現在要用,知道我和另一位女老師有,想用我的。我說可能在辦公室,改天我去了給你找找。她說她能不能自己找。我說你找吧。其實,我心裡很不以為然。

但是,人家既然說了,於情於理,我都不願意計較。於情,人家也是一張嘴;於理我有我的道理,她也有她的。什麼人做什麼事,這是必然。

關鍵是,於利,我用不用影響不大,需要用也可以要回來。我寫這,沒有一點兒批評她的意思,我是反思我自己。還得提高自己,到更好的環境,入更好的圈層,就不會跟低層次的人打交道了。

前面寫的《冒險者》,主要寫了兩個點:一是草根困局與草根革命,是庸人是高人是神人,就在你自己想,你認為自己是什麼那就是什麼。你對自己的神人身份有一點兒懷疑動搖,那你就不是,你堅信,你就是,跟環境與對手無關;二是庸人是樂於舒適區,懶於成長區,怯於危險區;高人呢,是樂於世俗的成長區,或者說世俗的成長區就是他的真正舒適區,懶於世俗的危險區,怯於世俗的舒適區;神人呢,是樂於世俗的危險區,懶於世俗的舒適區,怯於世俗的成長區。

這個說法,未必對,與《冒險者》裡說的也不一樣。沒啥,都是我對世界的認知,是思考的深入。什麼叫怯於成長區?因為,優秀是卓越的大敵。其實,舒適區成長區危險區,是相對的。庸人眼中的冒險,就是高人眼中的成長,也是神人眼中的享受。

我以前,不挑剔,也沒什麼太大的不滿意,因為知道自己沒真正努力,那就要接受結果,不能怨天尤人。但這幾天,忽然不滿意起來,主要是對自己不滿意。

我想,我的學生,為什麼沒有考名牌大學?我為什麼不是大官大款大腕?我為什麼沒住大房子,沒開豪車?我為什麼沒到一線大城市闖蕩?我總得佔住頭吧?怎麼哪一方面都不行?就是做學問,現在也應該成名成家了?我還想,以後,除了學生,再交人,得有硬標準,簡單說,內聖外王。就是內在素質得高,心性的高,頭腦的靈,這是內在的魅力。外王呢,得有兩個標準,特別有魅力,特別有影響力。魅力是個人的,長得好身材好也算。就是說,讓人一看,有吸引力,而且,得強大的吸引力。有人可能想,你看重人家的魅力,啥意思呀?很簡單,這就是力量,就值得重視。至於其他的,你可以隨便想,那是你的事情。再一個,影響力,有錢呀,有權呀,有勢呀!

內聖有個硬標準,至少得是本科學歷吧,這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學歷標準。外王這兩頭,至少得佔住一頭吧。至少得有個幾百萬閒錢吧,我需要的時候,好用呀。

世俗的交往,很難完全避免,但能避免就儘量避免,最起碼,不能深交,就是不能把這些人當作自己,而是敵人。我提這些標準,就是強制性的要求自己,專注於自己的成長,不要在低端層次的人事物上耗費生命!甚至有一天,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交往上億資產或縣長級別以上博士教授級別的人。

實際上,我不是在挑剔別人,我是在挑剔自己!

相關焦點

  • 起床後做什麼事最好?這5件事堅持一個月,身體有變化!
    一天之計在於晨,起床後,做哪些事,會影響你一天的身體狀態、情緒狀態,乃至工作狀態!每日起床後,這5件事最起碼堅持一個月,培養身體養成這些好的養生習慣,身體會有神奇變化,精力更加充沛。早晨起床適合做哪些事?
  • 這世上沒有奇蹟,有的是偶然和必然,還有誰做了什麼而已!
    廣野紘最終和宮子走到了一起;而在千尋那邊,因為蓮治的執著也使得千尋鼓起了面對未來的勇氣,開始了和蓮治的新的生活 在第二部裡用了插敘的手法,(這裡回憶和現實是同時進行的噢)回憶了火村他們三個人的高中時代,戀愛,對藝術的追求,回憶了火村不堪回首的往事,而在現實中又在講述到千尋她們的音羽小鎮度假的瑞希和(啊啦,忘記名字了,就是喜歡到蓮治家的那個長發男子,擅長拉小提琴)他邂逅,並且喜歡上了比她年長的這個人,
  • 無論是什麼事情都必然有自己的規則
    在我們的生活當中,無論是什麼事情他都必然有自己的一套規則。那麼你既然踏進了那一個群體圈子,那你就要遵守哪一個圈子的一些遊戲規則,這樣你才能更好的和別人相處。有一個人他打算要蓋一座房子,因此他請了很多伐木工和一個木匠,但是這些伐木工剛剛把樹木搬回來的時候,這一個人就對木匠說道,現在木材已經準備齊全了,一你可以動工了。然後這個木匠就說道,不行啊,因為木材是剛剛新砍回來的,沒有幹,如果這個時候把泥土抹上去的話會被壓彎的。
  • 做什麼事,聽什麼歌,這篇講透了
    好了,相信不同的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歌手以及喜歡的類型,甚至你在做不同事的時候,你聽的類型也不一樣。正是因為每個人的唯一,才形成了這個世界的多姿多彩。許多研究探索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受音樂影響的。人們一直在爭論這樣一個問題,「聽莫扎特的音樂會不會讓人變得更聰明?」一些人說可以,另外一些人又持有懷疑的態度。
  • 沒有什麼東西是免費的,得到什麼必然付出什麼
    沒有什麼東西是白得的,你必然付出相應的代價。越是看起來免費的東西,到最後往往付出的代價越大。以前上網很貴也不方便,那時候上網還是件正能量的事情,大多為了查閱資料方便和人溝通。可是呢,咱們付出了什麼?時間,大把的時間,把原來用來閱讀,用來鍛鍊,用來發呆的時間全部用來上網。感覺現在的人,人手一部手機,像是圈養的羊群。那群羊只要有草料吃有水喝就很滿足。咱們只要有手機,似乎也很滿足。直到一天下來,脖子很疼,眼睛很花,然後發現什麼也沒幹。天天對自己說,這樣不對,結果明天還是繼續。
  • 回學校後第一件事想做什麼?
    回學校後第一件事想做什麼?、食堂的飯菜 昔日吐槽的校園生活 此時變得格外珍貴 這讓許多人每天「吾日三省吾身」 什麼時候開學 什麼時候開學 什麼時候開學!!!
  • 襲人最悲慘的事是什麼?莫過於生理期還要被人打!
    襲人剛進賈府的時候運氣爆棚,被分到賈府身邊伺候,後來賈母將史湘雲接到了賈府,襲人又被派過去照顧史湘雲,史湘雲是一個知恩圖報的人,臨走之際必然是在賈母面前替她說了很多好話,不然襲人沒那麼容易就能到賈寶玉身邊伺候。史湘雲很小的時候就在賈府住著,她這種性格和賈寶玉十分合得來,賈寶玉也一直跟在賈母身邊,來了個史湘雲,他自然是和史湘雲廝混在一起,這期間難免和襲人有接觸。
  • 人到中年,若有這3個特點,必然大富大貴!
    人到中年,若有這3個特點,必然大富大貴!文/國學講堂大智慧人生在世,何以為貴?懂得生命的意義的人定是個不凡的人。每個人對人生的定義不盡相同。有的人追求金錢,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有的人卻追求貢獻,成功對於每個人都是一樣,每個人都想要成功,人到中年,若有這兩個特點,必然大富大貴!一、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總結:擔心別人不了解自己,不如擔心自己不了解別人。
  • 《認識自我》:你是誰,就會做什麼事
    你是誰,就會做什麼樣事。其實有這樣的感慨,源自於最近看的一本書,叫《認識自我》,這本書是由英國的作家英格麗·羅西裡尼所著,是由宇華、周希翻譯的一本書。而這本書中,作者就告訴了我們認識自我的重要性,在書中,作者說:認識自我的基本含義,其實就是:由於你賦予生命的意義就是推動你行動的動力,所以當你在問自己該做什麼的時候,先問問,自己到底是誰?
  • 王安石為變法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這件事是改革變法的試金石
    文章標題「 王安石為變法前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麼?這件事是改革變法的試金石」王安石擔任翰林學士期間,寫出著名的《本朝百年無事札子》得到了宋神宗的極大重視。宋神宗迫不及待地要讓王安石將心中的改革構想和盤託出。然而,王安石卻對此遲疑不定。
  • 優秀的人都在做著自己擅長的事!不知道自己專長是什麼?4步搞定
    關鍵詞:職業規劃 興趣愛好 特長「我的專長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僅僅是剛剛畢業的職場新鮮人會疑惑,即便是職場老司機也會在倦怠期開始反思自己的職業規劃。這個問題實際上指向了三個要素:(1)內心喜歡做的事情;(2)不定期可以得到正面反饋;(3)對於個人品牌有累積的效果。如果同時符合這三個要素,這就是未來的自己的「真正的專長」。
  • 人死前必然會留下眼淚,是因為逝者看到了什麼嗎?科學家給出答案
    人死前會有一定的機率留下眼淚,老人更是說人死前肯定會流淚,這不是一個機率問題,在老人看來這是肯定的,無一例外,實際上事實也是如此。那麼這是因為什麼呢?有不少人認為留下眼淚的人,這是因為自己心中還有很多心願未了,對許多事和人都沒有真正放下,不捨得就這樣離去。
  • 人在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去做這六件事
    本文從四個方面分析迷茫:·你為什麼迷茫·你該以什麼心態面對迷茫·你在迷茫時不該做的事·你迷茫的時候最應該去做的六件事正文開始一、你為什麼迷茫主要是因為你看不清自己的位置和未來的方向,就像一艘沒有指南針的船在大海航行一樣。
  • 「豈其餘無事之時,而已懷厭世之情」是什麼意思
    宋 陳亮 《祭呂東萊文》:「豈其於無事之時,而已懷厭世之情。」 含義是一個人怎麼能夠在無事可做的時候,產生厭世的心情呢?言下之意就是一個人最容易在無事可做,沒有職業,沒有奔頭的時間段裡產生厭世的消極心理,這樣是不應該的。
  • 突然失憶不知道要做什麼,這是什麼回事?
    生活中,你是否有過「瞬間失憶」的經歷,比如,本來想去拿一件東西,正準備去做的時候突然忘了自己要做什麼;正想和朋友說點什麼,卻突然一臉懵逼的完全記不起剛才想說的內容;打開瀏覽器忽然忘了自己剛才想查什麼……科學家給這個現象起了個非常貼切的名字「門口效應」,形容人從一個門進入到另一個門可能會忽然忘記某些東西。
  • 心理學:做什麼事都沒心情,沒動力,心力不足怎麼辦?
    你是否陷入這樣一個困境:做什麼事都沒心情,也沒有動力去做任何事,甚至是只想躺著?在我之前的認知中,認為心理不足只是單純的心理問題。在我最新的研究中發現,造成心理不足的原因是非常複雜的。其中包括感情不順,學習、工作受到較大阻力,無法在社交中找到自己的價值。
  • 熄燈後的大學生都在做什麼?這4件事不要說你沒做過!
    來到大學之後,基本每個大學生的內心都會響起一句歌詞:「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我對自由的嚮往」!然而有一個人可以,那就是宿管阿姨。阿姨要你11點熄燈,你就不能拖過12點。因為宿管阿姨能強制斷電斷網,看你還怎麼嘚瑟。
  • 假如時光能回到過去,你想做什麼事?看這8位網友的回答
    我們總想回到過去,如果時光可以倒流,我們又能改變些什麼?倘若真的能夠回到小時候,先給自己兩巴掌,臭罵一頓,然後跟他說,如果你不想讓以後的我回來打你罵你,就從現在好好讀書,找份好工作,安分守己的待在父母身邊,孝敬父母,陪他們一起到老。1.
  • 如果世界末日來了,你首先想做的事是什麼?
    在辦公樓和廠房之間的一片空地上,那裡聚集了許多從屋子裡跑出來的同事,所有人當時都是蒙圈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每個人都覺得自己像不倒翁一樣站不穩,前後左右來回搖晃著,地面好像不是平整的,像球面一樣在來回滾動。
  • 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這五件事
    每個人一輩子都是幾十年,為什麼有的人就混出了名堂,有的人一輩子都是平庸甚至窮得叮噹響。說到底,還是「定力不夠」。真正成大器的人,都在堅持做以下這五件事,如果你也能夠堅持下去,也能改變人生命運。第一件事,堅持做人的標準,守住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