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計在於晨,起床後,做哪些事,會影響你一天的身體狀態、情緒狀態,乃至工作狀態!每日起床後,這5件事最起碼堅持一個月,培養身體養成這些好的養生習慣,身體會有神奇變化,精力更加充沛。
早晨起床適合做哪些事?
1、排宿便
宿便是萬病之源,宿便存留在體內的危害眾多,不僅影響身體機能,還對皮膚和身材保持都有很大的影響,每天早晨5:30~7:30是最適合排便的時間,很多男性朋友在這方面做得特別好,早晨起來就鑽進衛生間排便,及時排出宿便,清理腸毒是保持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
2、洗臉
不要認為晚上睡覺什麼也沒做,臉是乾淨的,因此對洗臉動作馬馬虎虎,甚至有一些人起床時間太晚,乾脆省略了洗臉的步驟,晚上雖然身體睡眠狀態,但是皮膚在呼吸,在新陳代謝,大量毒素會通過皮膚排出,停留在皮膚表面,這個時候用溫涼水洗臉可以將皮膚表面的排洩物洗淨,洗臉促進面部血液循環,神清氣爽,精氣神十足,對情緒、身心大有好處。
但提醒大家:寒冷的冬天,慎用冷水洗臉,避免皮膚凍傷。
3、喝溫開水
清晨的第一杯水也至關重要。經過一夜休息,身體細胞經過一夜的代謝,清晨身體處於嚴重的缺水狀態,在早上喝杯溫熱水,就可以達到降低血液粘稠度、糾正高滲透壓缺水的目的,達到水鹽平衡,清洗腸胃,促進排出宿便,對健康非常有利,清晨喝水動作千萬不能少。
4、做小幅運動
清晨起床後,緩緩的走到陽臺上,做些舒展筋骨的動作,拉拉筋,可以讓身體快速恢復到活躍狀態,讓四肢為一天的活動做好準備,就像我們在開啟一天工作之前的熱身一樣,通過適當的拉伸,還可以促進身體血液循環,讓心情更加愉悅,這一天在美麗的心情中開始。
5、吃早餐
人經過一夜睡眠,早晨腸內食物已消化殆盡,急需補充。如果早餐不吃,空腹時間較長,膽汁分泌過少,日積月累,更容易患膽結石疾病,另外,早飯不吃,午飯必然大增,對胃腸造東區成極大幅度,也加重患胃炎、胃潰瘍、腸炎等腸胃系統疾病。
早上起床後,最不該做哪些事?
1、懶床憋尿
被窩太暖和,總是捨不得離開,哪怕尿意很明顯了,還是一拖再拖,憋尿對腎臟極為不利,尿液中含有多種人體代謝後的廢棄物,長時間積存體內,對膀胱造成較大傷害,日久,患膀胱炎、尿道系統疾病的機率大增!另外,清晨已睡醒,總是懶床不起,會造成大腦皮質過長時間地抑制,從而導致大腦的供血不足,於是賴床醒來後會感到頭昏腦漲,沒有精神,影響身心健康。
2、起床太急、太快
醫學上,清晨到上午10點之前被稱為「魔鬼時間」,意思是,很多心腦血管病會在此時發作,如果清晨起床太急、太快,等於一下子把身體調遣到激動狀態,心率加速,血壓升高,這些都可能促發心腦血管的栓塞,極有可能發生意外。因此,每天最好可在床上伸伸懶腰,舒展一下四肢關節,躺在床上休息兩三分再下床。當然清晨起床後也不適宜做劇烈運動,也容易發生心、腦血管的意外。
3、起床後就工作
現代社會,人的工作壓力大,好多人爭分奪秒,和生命在賽跑,起床後,馬上就進入工作狀態,這樣對健康極為不利,影響工作效率不說,反而會讓身體更容易產生疲勞感。起床後對身體應有一個緩衝時間,這一段時間處於半甦醒的狀態,需要過渡下,才能夠讓大腦逐漸恢復清晰。
好的習慣養成至少要堅持21天,那麼上述對健康有利的事,如果我們能堅持一個月以上,就會慢慢的形成一種好的習慣,健康、養生不是唱高調,存在於我們生活的點滴之中,堅持這些細節,每個人的身體都會棒棒的!
以上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