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記:上富士山的路沒有上阿里山的路險

2021-01-15 極速說故事

清晨,豐橋市12月5日。

6點半,天亮,我步出賓館大門。

這家賓館的名稱為「H0telQuincys」。

此處是愛知縣下面的「豐橋市」,相當於國內的較大的集鎮。

街道整齊,乾乾淨淨,汽車停放家前屋後,擺放有序,少量的自行車,沒有「共享單車」,幾乎看不到大陸或臺灣幾乎家家有的電動車摩託車。

日本的汽車,小型的不少,我特拍了一張照片,有自行車作參照物,可見其大小。

便利店在日本隨處可見,日夜營業,這家便利店為「FamilyMart」,中國也有。

便利店裡食品種類很多。

24小時自動售貨亭燈還亮著。

這在國內特別是在小城市、集鎮、鄉村,是不可想像的一件事,那些遊手好閒之人早就乘無人知曉之時將其砸得粉碎。

從日本漢字看出某些街邊建築的名稱「中京銀行」「竹內婦人科」「人材派送,職業紹介」「松井食器」(皆繁體)。

但文字的使用習慣跟中國有些區別。

看偉大的日出我步行至十字路口右轉,沿街直去。

這叫「東海道」。

我竟不知走到了通向大海的一條大河邊,太陽正噴薄欲出,東方的天空一片燦爛,在短短的幾分鐘時間,變化著變化著,黑的,微白的,微紅的,金黃的,火紅的,最後,一掃陰霾,全白了。

大橋在晨光中格外雄偉,那滾滾的海水湧動著,跟太平洋連在一起。

河道的兩端都有長長的橋,河對岸密密麻麻的民居,不知屬不屬豐橋市。

我在中國的東方看日出,而現在是在日本,也就是世界的更東邊看日出,人生更有意義了。

微笑,世界共通的語言日出之時,就有日本人在河岸跑步鍛鍊,我手執相機,只顧拍照,有人跟我打招呼,說的日本話,我也聽不懂,只能微笑點頭。

微笑點頭,是世界上共通的語言,現在我用上了吧!

那位日本人也向我微笑。

還有人牽狗散步。

大巴司機的工作時間餐後,8點鐘大巴準時出發。

在日本有個規定,旅遊大巴汽車司機的工作時間早8點開始,晚8點結束,旅行社還得補貼其中兩個小時的加班費。

不得超過這個時段,不然就是違法,要被投訴的。

在日本旅遊跟在臺灣一樣,一天換一個地方,司機總是鑽進行李倉裡將行李搬上搬下,很辛苦。

去富士山的路上今天主要旅遊富士山,中途遊山中湖白鳥之湖,回程遊忍野八海。

去富士山的山路蜿蜒曲折,也有不少險段。

司機必須在中黃線左側開(日本與香港都是左行),任何時候都不能越過一點點。

我發現日本的山路有個奇怪的現象,寧可讓車子轉30度的彎,也不讓車子轉60度的彎。

這就逼著車子慢下來,從而減少事故的發生率。

但總的說,上富士山的路沒有上阿里山的路險。

我又在記錄日本漢字在車上除了拍幾張風景照,我又在做一件事,記錄日本漢字:魚丸、登裡市、噴髮結婚式宴會、火木產業、賣(日本漢字如中國字「殼」,把「幾」換成「兒」)地、遠川、低速、確認、森町、車間確保(確保車距)、路肩停車禁止、規制速度、袋井、出口、作業中、森掛川、掛川市、大型左轉線、事故多(發,日字如凳)注意、走行注意、運輸、島田金谷、川根本町。

購物富士山屬山梨縣,海拔2305米,大巴在海拔近1000米的山中湖停下了。

這兒有一個免稅店,奇怪的是車上絕大多數人都是先購物,好像對玩湖不感興趣,我也只能先進免稅店「FUJITATA」了。

同團的女人多,購物的熱情高。

她們去買什麼富士山特有的化妝品,我一無所知,只想找個好玩的買一個,結果我在這一家店買到一個好玩的,在旁邊的一家非免稅店買到了一個更好玩的。

兩個都是精緻的玻璃製品,一個是6個面的長方體,一個是略扁一些的對稱14面體(把本來長方體的8個角裁去,就是14面體),中間都隱藏富士山,真是精妙絕倫!

前者907日元,後者540日元。

日本人做的小東西,很漂亮。

在免稅店二樓午餐在二樓午餐,也是每人一席,順次對面坐。

各人的料理已經擺放到桌上,包括一個火鍋,裡面有大蝦、肉片、生菜;兩個方盤,一是油炸魚塊,油炸含蝦的麵餅,直接吃,一放針菇之類,要放在火鍋燙一下吃;另有一杯蒸雞蛋,還有3個小碟,放佐料之類。

至於湯和飯各人自己去盛。

山中湖餐後,有什麼和服體驗,什麼茶道。

我和身穿和服的小楊一起去遊山中湖了。

(我沒穿和服,覺得很彆扭。

)山中湖,說白了就是高山湖,如同日月潭,如同西藏的所有湖泊。

風有些大,水浪陣陣拍擊,岸邊多小石子。

一條木棧道通向湖心,遊人多在此拍照。

水邊多鴨,也有幾隻雪白的大鵝。

在群山環抱的湖面上,戀人們劃划船,也是有幾分情趣的。

我除了跟小楊相互拍了幾張照片,就是撿了幾個小石子。

富士山五合目物也購了,中餐也吃了,湖也玩了,上車,大巴向富士山開去。

開始的一段還是沿著山中湖的湖邊走,原來山中湖是很長的,透過車窗看到入口處,建築多,停泊汽車、遊輪,遊人也多,估計不是中國人。

登富士山分一合目,二合目……我們要去的是五合目,這都是按高程區分的,能力小的上一合目,能力越大登得越高。

每一合目都有停車場。

你看,日本做事又分得很細。

大巴越爬行越高,可以從遠近的山峰和天邊的雲彩看得出來,原來跟我們的位置等高或是比我們還高的山峰漸漸到了我們的視線下面,天邊的雲朵越來越多,填補了失去遠近山頂的空間。

每逢30度的轉彎,車子必須慢,否則你就轉不過來。

時而見裸露的巖石,這是富士山特有的溶巖石,黑色的有許多小洞洞,蜂窩一般。

但總的說植被很好,松樹連片,一棵一棵從窗外一晃而過。

大概轉過了一個山頭,導遊突然說:「看,富士山。

是富士山,沒錯,山頂積雪,正中間是凹陷的洞口。

我連拍了幾張照片,只有一張是最好的。

行了,有一張就行了。

車上有的人還沒有反映過來,富士山頂就不見了。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最近的噴發時間是1707年。

導遊說,有規律的,300年噴一次,現在到噴的時候了,說不準哪一天碰上,就倒黴了。

到五合目了,大家紛紛下車看富士山。

「到了富士山看不到富士山,離了富士山看到富士山」,事情就是這樣的奇怪。

不過,大自然今天給我們看富士山的時間,還是有幾分鐘的,隨後,雲來了,富士山頂鑽到雲裡。

有幸我抓拍了幾張。

但比來比去,還是在車上拍的好!

這又應到一句話「最好的風景永遠在路上」,機會可遇不可求也。

大家都在最佳拍攝地使勁地拍照,即使不見山頂,但誰也不能否認拍的是富士山。

我和小楊互拍了幾張照片。

在五合目的商店,我買了兩把指甲剪刀。

很遺憾,幾套茶具很漂亮,又不貴,怕不好帶,但再也沒有機會了。

沒忘在山上找幾塊小石頭,那個地方有個神社,松樹好像死了,東倒西歪,沒人去。

下山,我拍到了富士山最美的雲彩!

忍野八海忍野是富士山腰的一個小村莊。

這裡保存了日本古老的農舍,人字形的草屋頂,上面還有瓦的屋脊。

河道彎彎,水流潺潺,河邊屋前屋後生長一種別具一格的光禿禿的樹,枝幹扭曲如狂草。

八海,就是八個水池,各有名稱。

「海」取自中國九寨溝的「海子」,當然其規模遠不能跟「海子」比。

我們在「泳池」前停下,導遊說,忍野的水來自富士山。

日本人對飲用水十分講究,忍野的水是國家確定的百處飲水源之一。

我們繼續向前,到了核心景點,遊人眾多。

幾個大一些的水池,上有橋梁,水池邊石頭上寫著「日本名水百選地」。

另有一塊石頭上寫著「富士山溶巖石」,就是指的地上鋪的,池子四周砌的那些石頭,黑黑的,有無數小洞的。

我離開嘈雜的人群直向村裡走去,多數為現代民居,就跟我4號清晨看的一樣,當然也有特意保留的古屋。

每一戶的綠化都很好,個子不高的直直的松樹,很像日本人種。

每一棵樹伸出的層層託盤,都是經過精心修剪的。

回程我著意尋找兩個池子,一個叫「銚子池」,一點大,一分鐘就能繞一周;一個叫「X釜池」,要走好長時間才到,更小,用力能跳過去。

我看這釜池的水流到哪裡去,順著走,撿到一塊溶巖石。

天黑了,不知怎麼走的,大巴又開到山中湖前,我們仍在原來午餐的地方晚餐。

至於住宿的地方,又得明天早上搞清楚了。

相關焦點

  • 阿里山詩路:旅行的藝術
    這是我在林語堂故居的印象,而到了阿里山,則是另外一種收穫。比起那首歌唱阿里山姑娘和小夥子的歌聲來說,環山公路帶給我的直覺猶如進入了九寨溝的美景。我們是一月進山的,霧靄繚繞,溼度很大,高山植物茂密而沉靜。
  • 臺灣阿里山遊記:真是不虛此行
    從日月潭去阿里山,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臺灣的土地上奔跑,藍天,白雲之間是重重疊疊的山。一群直升機在白雲,藍天之間,像一群蜻蜓輕盈旋轉。大巴車一路平穩行駛,沿途自然景觀保護不錯,往山裡的路,沒有看到工廠和汙染,大片樹木鬱鬱蔥蔥,河道開闊流水清澈,自然居住環境讓人放心。
  • 去一次臺灣,坐上阿里山小火車,便愛上了這裡
    主要景觀聚集在基山街,以舊式建築為主,走在狹窄的街道上就感覺是在屋頂上行走。另外,琳琅滿目的小吃店鋪也是九份的一大特色,想要吃正宗的臺灣傳統小吃就一定不能錯過此地。二二八和平公園門票:免費,地址:中正區凱達格蘭大道3號交通:搭乘捷運淡水線在臺大醫院站下車,或乘215、236、237、249、251等路公交車在二二八和平公園站下。
  • 我的遊記:臺灣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縣,其實阿里山不是一座山,而是由十八座高山組成的阿里山山脈,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隔陳有蘭溪與玉山主峰相望。群峰環繞、山巒疊翠、巨木參天。相傳以前,有一位鄒族酋長阿巴裡曾隻身來此打獵,滿載而歸後常帶族人來此,為感念他便以其名為此地命名。
  • 寶島臺灣之阿里山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 我們可能也曾走過的路——《少有人走過的路8:尋找石頭》
    《少有人走的路8:尋找石頭》也是一段旅途,在這段為期21天的旅途裡,作者斯科特·派克和他的妻子莉莉一路邊走邊看,他把路途中看到的風景、關於風景的一些解讀、通過觀看風景獲得的感動或者是無動於衷、這種感動或者無動於衷的由來等等,揉碎在整本書的文字裡,慢慢講給我們聽。
  • 趣遊記:阿里山的雲海
    阿里山雲海阿里山位於嘉義縣境,系玉山西峰的一條主要支脈,包括大小塔山、視山、石水山諸峰。平均海二千四百一七十五公尺,最高主峰達二千九百零五公尺。阿里山的美麗風光,最著名的是四大是雲海觀。登臨祝山頂上的觀目樓。可以看到遠的王山輪那。在晨曦中逐新地顯現出來。天空忽而墨藍,忽而灰白,忽而緋紅,不大會兒,墨綠色的山影緩緩地清晰起來。接著,紅橙橙的一輪朝陽烘託升起,騰向空中,發射出金黃色的光芒,給危巖、山坡、森林和花草塗上一層瑰麗的色彩,真是令人難忘。三是豔紅櫻花。倘是三、四月間,在阿里山上,幾乎漫山遍野都是如火的櫻花。
  • 中國這條路幾乎沒花錢,卻是世界上最昂貴的路,1英裡2個墓碑
    中國修了很多公路,有世界最美的京新高速、有最險的川藏公路,但是修得最艱難的無疑是滇緬公路。對於沒有修路器械的中國,想要修建一條一千多公裡的公路,我們只有靠人力,靠一英裡兩個墓碑,一點一點的堆出這條路。對於修建這條路的人,很多人了解得並不多。
  • 阿里山花園價格,周邊交通配套測評,阿里山花園優劣勢分析
    綜合評分3.86分/5分阿里山花園價格待定。毛坯交房。物業費:物業費1.5元/平方米·月。阿里山花園位於:馬鞍山中路300號。項目為小高層塔樓。價格3.66分/5分後續還有地塊待開發,新房源具體推出時間待定。
  • 臺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最美不過阿里山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最美不過阿里山。山水相和,成就了阿里山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和迷人風貌。長久以來,阿里山一直是臺灣人避暑的好去處。由於海拔較高、山林茂密,阿里山一年的平均氣溫在10C左右,夏季的平均氣溫僅14C左右。臺灣省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夏季漫長而酷熱,於是阿里山就成了廣受歡迎的避暑勝地。
  • 阿里山山脈
    地質構造與形成推定  阿里山山脈的巖層大多是由地質年代較年輕的砂巖、頁巖和砂頁巖互層所組成;而位於東方與阿里山山脈平行的玉山山脈,其組成的巖層地質年代卻較老。所以,有些學者依據這兩條平行山脈在組成巖層地質年代上連續的特性,和兩條山脈之間有多條大斷層的地質證據,認為阿里山山脈原本位於玉山山脈之上。
  • 阿里山臺灣的三大林場
    整體印象: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才開發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而阿里山的原始森林群則是阿里山的核心旅遊景區。最推薦的景點:作為臺灣阿里山新旅遊地標,具有2300年樹齡的「香林神木」。
  • 富士山五合目:觀看富士山頂的絕佳地點,伸手可及的富士山
    美麗的富士山是日本的象徵,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山峰,日本人奉它為聖嶽、不二山,多少年來一直是日本文學家、藝術家們謳歌的主題。在日本,人們認為登上富士山頂是英雄,這和中國的不到長城非好漢遙相呼應。富士山由山腳到山頂分為十合,由山腳下出發到半山腰稱為五合目,由五合目再往上攀登,便是六合目、七合目,直至山頂的十合目。
  • 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這些臺灣特有的高貴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造...
    一直嚮往阿里山。朋友說,阿里山美景多了,你最想看什麼呢?是呀,是什麼讓我這麼牽掛阿里山呢?多少年來一直在傳唱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我當然知道這只是文人的描述。但是,阿里山確實拽著我的心。這是日本殖民者第一次登上玉山主峰,經測量,摩裡遜山比日本富士山高出170米,遂被認定為「日本版圖」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日本殖民者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測定摩裡遜山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資源考察。他們在海拔1200米至1300米高度附近發現了沸騰的硫磺溫泉及落差30多米的瀑布。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發現了阿里山擎天的檜樹林。
  •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富士山下》富士山
    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富士山下》富士山誰能憑愛意要富士山私有,硬化的前塵只是石頭。陳奕迅略帶沙啞的聲音還在耳畔飄蕩「我絕不竿有,往街裡繞過一周,我便化為烏有便已成了「浪遊」路上最美麗的「流」……說不清是因為愛上了《富士山下》才喜歡富士山,還是因為喜歡富士山才戀上了《富士山下),但,這又有何妨?
  • 巍峨巨木的尊崇阿里山是臺灣經典景區
    三月二十九日,嘉義——阿里山,公車。「春季為何如此年輕,山雀和蜜蜂究竟對櫻花說了什麼」——余光中正值櫻花季,我們來到阿里山!一:阿里山的路二:阿里山森林小火車————為田田圓一個多多島「託馬斯」之夢!不能光照像,要捧場哦!
  • 藍白粉天空,富士山白雪
    藍白粉天空,富士山白雪。藍白粉,那是很柔性的配色。藍是天空的藍,白是山上沉積的雪,粉是 日本 櫻花獨特的魅力,沒錯,頭蓋白雪的山就是 富士山 ,第二天的行程為了不再做暴走一族,我們選擇了參加當地一日遊旅行團,跟著 中國 司導,毫無溝通障礙地完成了 富士山 打卡行動。
  • 日本富士山下的小城:沒有特色,文化古蹟也不多,卻靠乾淨成名
    富士吉田的環境十分優美,雖然觸目所及是擠在一堆的尋常普通的算不上漂亮的半舊建築,但小鎮的綠植覆蓋率很高,房屋掩映在一片片的茂林中,整個小城熱鬧中藏有幾分清幽,十分和諧。因為環境優美乾淨,這裡的空氣也異常清新,說這裡是天然氧吧一點也不為過,因為每吸入這裡的一口空氣,對體內的五臟六腑而言,都是一次療養與治癒。
  • 北大學者羅新徒步元朝輦路 用史學情懷書寫《從大都到上都》
    53歲的他,要做一件他惦記了15年的事——從大都走到上都。隨後,他自北京健德門啟程,沿著古代輦路北行,用了15天的時間,一步一步用腳丈量了450公裡的河山,抵達上都——內蒙古錫林郭勒盟正藍旗。11月30日,兩位歷史學家——羅新與陸揚,與大家熟知和喜愛的學者蒙曼,一起暢談新書,暢談這段旅途,暢談了由這段旅程牽扯的歷史與今天。為什麼要走這條路?
  • 臺灣阿里山我來了!眼前的景色真是太美啦!
    接著上次我們品嘗了「奮起湖便當」後,我們從奮起湖車站乘坐公車繼續向前......本次的目的地便是兒時的經典記憶點-阿里山!等車的間隙,我們參觀了車站旁邊的小型博物館,裡面展示的是阿里山小火車的蒸汽車頭。這裡的公車是隨上隨下,所以我們提前去到乘車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