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神木的百年悲情:這些臺灣特有的高貴木材,卻被運往日本建造...

2021-01-11 上觀

一直嚮往阿里山。朋友說,阿里山美景多了,你最想看什麼呢?是呀,是什麼讓我這麼牽掛阿里山呢?多少年來一直在傳唱的「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我當然知道這只是文人的描述。但是,阿里山確實拽著我的心。


1896年11月22日,由東京帝國大學的本多靜六林學博士為團長,齋藤林學士、丹羽憲兵曹長及雲林廳職員今村等人組成的登山探險隊,登上了臺灣中央山脈的最高峰摩裡遜山(即今日玉山)。這是日本殖民者第一次登上玉山主峰,經測量,摩裡遜山比日本富士山高出170米,遂被認定為「日本版圖」最高峰,被命名為「新高山」。


日本殖民者當然不僅僅是為了測定摩裡遜山的高度,更重要的是資源考察。他們在海拔1200米至1300米高度附近發現了沸騰的硫磺溫泉及落差30多米的瀑布。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發現了阿里山擎天的檜樹林。


1903年,日本殖民當局民政長官後藤新平帶領祝辰已殖產局長、河谷林學博士等人再次進入阿里山實地調查。據調查報告稱,阿里山針葉樹林是歷經幾千年,樹木高大聳立,擁有約150萬株的大森林,是尚未開發的寶庫。後藤向日本內閣提出大規模開發預算,但當時日本國內正忙於在旅順的日俄戰爭,開發計劃擱置。1907年縱貫鐵路開通後,日人開始以嘉義車站為起點修建阿里山鐵路,至1911年2月8日,全長72公裡的阿里山鐵路全線貫通。


我是在一個大雨傾盆的午後來到阿里山的,那件薄薄的雨衣勉強擋著滂沱的雨水。我們順著木道,看著那些幾百、幾千年的檜樹在木道邊孤零零地站著。朋友說,阿里山經過過度開採,成片的檜木林基本看不到了。是的,放眼望去,滿山煙雨朦朧中,都是後來種的次生林。


我注視著那株靜靜臥在鐵軌旁的三千年神木,它歷經雷電光火的樹洞,似老人深邃的眼光看著我。它似乎在向我傾訴它的前世今身,似乎想知道它的子孫們離開阿里山後現在何處。


我的心被深深地揪了起來。檜木,這個臺灣特有的樹種,這些高貴的建材,被小火車拉去了哪裡?


隨著阿里山鐵路的貫通,阿里山森林的大規模開發拉開序幕。日本殖民當局在嘉義建立加工廠,把阿里山的檜木製成木製品,在東京木材市場獲得如潮好評,臺灣特有的檜木源源不斷地輸入日本國內。從明治神宮的大鳥居(神社入口的大牌坊)開始,阿里山檜木成為日本修造神宮、神社的主材。在檀原神宮、桃山御陵、靖國神社的建造過程中,檜木都是不可或缺的材料。檜木也是日本及臺灣的溫泉旅館、傳統日式建築最優良的建材。


你若到臺灣,一定要去新北九份看看當年為迎接裕仁太子而建造的太子賓館,到淡水一定要看看從日本國內遷建而來的「一滴水」故居,以及現在在全臺多地留存下來的殖民時期溫泉旅館。這些歷經數十年、上百年的建築,充分體現了檜木的堅韌和溫潤,如單論觀賞性的話,這些建築和檜木材料真是絕配。只是,這完美的建築並不是給臺灣人享用的,殖民時代的臺灣人,永遠是低等人。


從神木站乘小火車到阿里山站,短短的距離,己沒有當年火車爬山的驚悚。當年殖民者建這阿里山鐵路的時候,可沒有想要讓今天的人上山旅遊。他們要的是阿里山的神木,他們想的是用這種美麗的木材支撐他們的神社。


出站的時候,雨停了。在站前小廣場遠眺,天邊掛著一道彩虹。是呀,日本殖民臺灣50年,在經濟、政治、文化上深深地影響了臺灣。臺灣沒有必要背負這種悲情,但也不能忘記過去。就像這些神木,當建材也是一種完美的呈現,但是,被殖民者用於裝扮他們的殿堂,又是它深深的悲哀。今天的臺灣必須清除殖民意識,告別「皇民」心態,才能像旅遊讓阿里山「重生」一樣,使臺灣社會不斷進步發展。


(本文編輯:洪俊傑 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圖片編輯:曹立媛 編輯郵箱:shzhengqing@126.com)

相關焦點

  • 臺灣寶島的阿里山神木,最老的已有叄千多歲。
    在美麗的阿里山主峰神木車站東側,生長著一棵被稱為活化石的樹木,紅檜大樹。此樹樹高52米,樹圍23米,需十幾人才能合抱。樹木蒼勁挺拔,鬱鬱蔥蔥,被尊為阿里山神木。阿里山神木又稱周公檜,約生於周公攝政時期。據專家推算已有三千多年樹齡,是名副其實的亞洲樹王。
  • 【劫掠之殤】解密臺灣千年神木怒吼之謎!
  • 臺灣寶島上特有的國家珍稀瀕危名貴樹種:紅檜
    ,又稱為臺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屬於柏科(Cupressaceae)、扁柏屬(Chamaecyparis)高大喬木,為我國特有種,與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為近緣種。
  • 臺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最美不過阿里山
    鄒族部落像是隱藏在阿里山的一-顆寶石,令人神往。在海拔1300米的地方有一一處鄒族文化部落,部落中保留著鄒族獨特的民居,民居以木材搭建,蓋著茅草,在深山老林之中,頗有原始的野味。在這裡,鄒族人穿著紅藍相間的傳統服裝,表演著傳統的節目,迎接來阿里山的每一位貴客。 五座茶棧更是別具一一格, 高山茶園的新茶配著阿里山的清泉煮出一杯杯清鮮的茶水, 令人聞之心醉。
  • 阿里山聞見錄
    由於此地多千年老樹,所以當地人已經在不遠處「物色」到了阿里山新的標誌性「神木」,此樹於東漢光武帝時面世,今年2300歲,身高43米,基幹腰圍13米,俗稱「光武木」。旅遊團的熊姓導遊是臺灣人,他說阿里山由18座山峰組成,範圍很大,相鄰的玉山更是高達3952米,這些山裡有多少古樹大樹,誰也說不清。他相信會有比老神木更大的樹,只是因為人跡罕至而沒有發現而已。
  • 臺灣阿里山神木車站,一日千裡,緩緩駛離
    神木車站位於臺灣阿里山頂峰中,名字的由來是因為那裡有一顆巨大的檜樹高高聳立在山上,好像一個頂天立地的男子漢,又仿佛一個高大威猛的巨人,它是阿里山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象徵,所以神木車站就借了神木的名,成了阿里山中的靈魂。
  • 國家重點保護植物,被稱為「亞洲樹王」,在臺灣又尊稱「神木」
    是柏科扁柏屬大喬木,又稱為臺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與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Endl.)為近緣種。已瀕臨絕種。紅檜是中國臺灣的特有樹種,產於海拔1050-2000米,氣候溫和溼潤、雨量豐沛、酸性黃壤地帶。
  • 阿里山臺灣的三大林場
    整體印象: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才開發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而阿里山的原始森林群則是阿里山的核心旅遊景區。最推薦的景點:作為臺灣阿里山新旅遊地標,具有2300年樹齡的「香林神木」。
  • 去臺灣旅遊要去的景點:阿里山和日月潭,景色秀美壯觀
    去臺灣旅遊一定要去的景點:阿里山和日月潭,景色秀美壯觀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一下臺灣的阿里山和日月潭,快點和我一起欣賞一下這處的美景吧!阿里山有「阿里四景」,即森林、晚霞雲海和日出。這裡出產有極為珍貴的高級建築木材,如臺灣杉、鐵杉、紅檜、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
  • 如果到了臺灣,你一定要這麼玩兒阿里山~
    而且要穿衝鋒衣或者防雨衣,臺灣山上的夜裡,又溼又冷,熬夜登山拍照不是一般的消耗熱量。用保溫杯帶一壺臺灣黑糖衝的熱水會是不錯的選擇。二、生態+火車其實,阿里山小火車隸屬於阿里山森林鐵路系統,是全臺灣至今仍然在運營的高山林業鐵路系統。最早是日本殖民時期殖民者用來外輸阿里山的珍貴林木的運輸鐵路,最早路段通車於大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
  • 臺灣阿里山:不僅有樸實的阿里山原住民,也有妙趣橫生的自然風景
    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又到深秋,正是前往臺灣嘉義欣賞阿里山「五奇」——雲海、日出、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的好時光。阿里山的無限魅力,不是半天片刻就能領略的,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標誌性的景點,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群峰環繞、巨木參天。大陸遊客到臺灣的必遊景點,其實這裡主要就是看大樹。
  • 臺灣的美麗:阿里山中的五大「奇」,比中國歷史還早上百年?
    臺灣的美麗:阿里山中的五大「奇」,比中國歷史還早上百年?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不到阿里由,不知臺的偉大登山鐵道、森林、雲海、日出、晚霞五者,確是阿里山的特色,可稱為「阿里山五奇」。在海拔2700-3000米間,即自平遮那至鹿林山一帶,屬溫帶林;樹種有扁柏、紅檜、華山松、臺灣杉及鐵杉等常綠針葉樹。海拔3000米以上,屬寒帶林區域;樹種有唐松、白松相及香青樹等常綠針葉樹。沿途樹種,隨地變換,一日之間,經過熱、暖溫、寒四帶地區,看見四帶的林木,不能不說是大觀罷!樹齡之高,最著名的為神木站的紅檜,所謂「阿里山神木」即指此而言。
  • 世界上最大的紅檜──阿里山紅檜
    最大的紅檜──阿里山紅檜紅檜(學名:Chamaecyparis formosensis Matsum.) 是柏科扁柏屬大喬木,又稱為臺灣紅檜、松梧、松蘿、薄皮、水古杉、Benihi。與日本花柏(Chamaecyparis pisifera (Sieb. et Zucc.)
  • 臺灣嘉義市阿里山,臺灣八景之一,跟你想像的一樣嗎?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相信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樣,通過這優美的旋律才知道臺灣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市的東方75公裡處,,由18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阿里山下到處可見細細高高的檳榔樹。往山上走,樹木的種類就不同了。
  • 臺灣地區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以五奇著稱
    而有阿里山精神地標之稱的神木在1997年7月1日下半身倒伏之後,新的巨木群隱然成形,整個阿里山區則尚有四株以上綠意盎然的紅檜神木。除了巨木群棧道外,林務局另重修對高嶽森林浴步道、塔山登山步道及自忠舊鐵道的水山支線通往特富野的狩獵古道等。在人文方面遊樂區有高山博物館、樹靈塔、琴山河合(河合鈰太郎)博士旌功碑…等,遊人至此可回憶日治時期至今的阿里山開拓史等,皆為重要的歷史遺蹟。
  • 阿里山兩位歷史人物,驗出什麼才是「大寫的人」
    吳鳳從小隨父到番社經商,懂番語、熟番俗,遂成為阿里山通事。擔任通事後,吳鳳處事公平,推動漢番交往和貿易,深得各番社信賴,從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至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任通事48年之久,為了說服番社改變「出草」惡習,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吳鳳去世後,被尊為「阿里山神」,嘉慶年間,漢番共建「阿里山忠王廟」祭祀吳鳳。蔣介石到臺灣後為吳鳳廟題「捨生取義」匾額。
  • 臺灣阿里山我來了!眼前的景色真是太美啦!
    接著上次我們品嘗了「奮起湖便當」後,我們從奮起湖車站乘坐公車繼續向前......本次的目的地便是兒時的經典記憶點-阿里山!等車的間隙,我們參觀了車站旁邊的小型博物館,裡面展示的是阿里山小火車的蒸汽車頭。這裡的公車是隨上隨下,所以我們提前去到乘車點。
  • 破解臺灣阿里山鬼故事
    這樁慘案發生的原因,被歸咎於1910年代阿里山鐵路完工後,日本人為了興建神社大肆砍伐阿里山神木。傳說中,這些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神木深具靈性,在遭到砍伐後變成樹靈向人類報復。與此同時,林間開始出現許多異象,例如砍伐到一半的樹木汩汩地流出鮮血;午餐時工人打開飯盒發現被染成紅色的米飯;深夜裡從石頭中傳出啜泣聲──這些異象無不在警告人們必須立刻停止砍伐。
  • 臺灣阿里山,帶你感受什麼才是璀璨奪目的五大奇觀和神秘的姐妹潭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推薦一個好去處,這裡就是臺灣的阿里山。阿里山就在臺灣的嘉義,據說這裡可是緊挨著臺灣的最高峰玉山,而且這裡在夏天的時候,這裡會十分的清爽,在加上那茂密的樹林,這裡絕對讓你感覺不到夏天的炎熱。其實這阿里山是十八座高山而組成的,據說這裡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 臺灣之旅,阿里山奇遇記
    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影響,當時日本人在臺灣設計、修建了很多鐵路,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如今臺鐵車站都仍然保留著濃厚的日式風格。但各個臺鐵車站隨發展、隨地域不同,又有獨自特色:有通過插畫表現的文藝風的(宜蘭站),有通過輝煌建築新舊混搭的(臺中站),更有位於東海岸能同時把大海、山巒、公路收進眼裡底的最美火車站,多良火車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