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之旅,阿里山奇遇記

2021-01-08 藍色星座

到嘉義那天陽光和煦,一出火車站便有大叔上前招攬,問是不是要去阿里山。

坐我的車只要230(新臺幣),坐公車也要200 nei,怎麼樣欸小姐要不要考慮看看喔 !

是要去,要坐公車去。

出發前15天,我發郵件詢問遊大哥上山的辦法。他說坐7322路公車(嘉義-阿里山)到石棹站下,他會開車來接我們到民宿。

車慢慢開離嘉義市區,半小時後開始盤著蛇狀公路上山。7322路公交實際是大型客運車,全程站點很多,約80餘個,但需要車站招手或車上提前按鈴下車才會停靠。巨大的車輛在盤山爬坡甩尾,我一邊緊盯Google地圖顯示著離石棹站的剩餘距離,一邊因為窗外由於緯度升高慢慢變開闊的視野而屏住了呼吸。

一個半小時,一個小時,25分鐘,5分鐘:「等到剩下300米的距離時我就按下車鈴。」

「叮鈴~ 下一站 石棹(zhuo)..」(播報聲)

全票下車,悠遊卡扣了大概80餘臺幣。

從臺南火車站到嘉義火車站

【民宿老闆遊大哥】

石棹站邊上有著半山腰的唯一一間的7-11便利店,我們兩個人守著兩個行李,眼神不斷探索著來往的車,直到一輛黑色稍髒的五座車在對面停下來,搖下了車窗。

他看起來大概55-60歲之間,皮膚黝黑,牙齦有大面積的發紅髮腫,能看出來有嚼食檳榔的習慣。他往前開調了個頭,解開安全帶,迎下來。深色帶領t恤和及膝短褲,卡其色涼拖,給我的感覺就像我鄉下的老舅一樣。沒等這個想法飛過,行李箱瞬間已經到了他手裡,放上了車。

沒有車,在山上就是寸步難行,從石棹到奮起湖開車約10分鐘,從石棹到阿里山景區門口要一個多小時,而公車約40分鐘才有一班,班次時刻表也只是大概預計到達時間,提前二十分鐘到站等待是基本,中間滿座還不一定停站。帶著不安,我一上車就提了出行問題。

一般民宿主人會告訴你,從A點到B點,搭什麼,約幾點,要花費多久,地圖畫重點,那邊有什麼看,end of duty,就很感激了。

而遊大哥,面對我的七七四十九問,有條不紊地告訴我以下行程:我們可以提前入住、下午到奮起湖(約10分鐘車程)、傍晚去茶園步道散步觀景看日落、6點去村莊吃飯、晚上出發去螢火蟲秘境,來阿里山玩,就是要慢,不要著急,慢下來。

全部,他都接送,只要發訊息打電話給他。

民宿二樓陽臺

【臺灣鐵路文化】

雖然臺灣現在城市之間都可以通過高鐵實現快速接駁,但由於高鐵站與市中心存在一定距離,短距離跨市行程的使用率並不高。 所以,在臺灣遊玩,要成為在地人,那麼搭臺鐵是不可缺少的一個體驗。

臺灣文化有很大程序上是基於鐵路文化。車次頻繁,區間距離短,區間車、非熱門路線均可以刷悠遊卡進站,隨刷隨走。除了臺北、臺中、高雄等比較大的城市,其餘小地方臺鐵車站刷卡進站後站臺就在面前,像是露天的、速度稍慢的地鐵。

受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影響,當時日本人在臺灣設計、修建了很多鐵路,直接或間接導致了如今臺鐵車站都仍然保留著濃厚的日式風格。但各個臺鐵車站隨發展、隨地域不同,又有獨自特色:有通過插畫表現的文藝風的(宜蘭站),有通過輝煌建築新舊混搭的(臺中站),更有位於東海岸能同時把大海、山巒、公路收進眼裡底的最美火車站,多良火車站 ...

因為名字被帶紅的臺鐵站也很多,像是「暖暖」站(位於基隆市,梁靜茹歌曲。)、「追分」站(位於臺中,學子祈禱學業順利。)、「成功」站(追分的下一站。)等,因此來臺灣遊玩的也有一部分是鐵路迷,一站站慕名前往,純粹為了收集火車票。

臺南保安車站,有「保平安」的意思

【阿里山小火車】

臺灣阿里山小火車本線(嘉義-阿里山)需要提前15天(翻牆)到阿里山森林鐵路官網購票,屬於熱門線路,旺季時搶票難易程度堪比回老家的春運火車票。

我淡季去,心想不可能吧,遲幾分鐘搶能搶不到?OK,沒搶到,賣盡。

舊時,坐阿里山的蒸汽小火車可以直達到阿里山景區。21大地震過後(1999年,該次地震20世紀臺灣最大地震),直接把阿里山鐵路掀地而起,後半段(奮起湖到阿里山景區)由於鐵道嚴重損壞,至今沒有再通車。

遊大哥載我們到奮起湖的時候,我詢問關於鐵道為何不修繕、重新通車的問題,他表情仿佛仍然心有餘悸,說:「那一年地震,我們在山上斷水、斷電,與外界完全隔離,失聯了15天...後來,當然政府也有多次勘探啊。 當時這條鐵路是日本人修的,技術要求高,現在當地很難做到這個水平... 當然主要還是阻撓的部門也很多,學者是判定處於「不宜開發」狀態,重新通車風險大,是沒什麼可能性了啦。 」

阿里山小火車進站,下圖為膠片。

【奮起湖站】

所以,奮起湖就從4小時的火車本線(嘉義-阿里山)的中繼站,變成了如今阿里山本線(嘉義-奮起湖)的尾站,仍然負責售賣便當、小食、紀念品,以及回憶。

鐵軌通知禁止指示燈沒有亮的時候,遊客可以到鐵路上拍照。奮起湖還有一個火車文化展示館,裡面展示著一些舊式蒸汽式火車的模型,兩側印著一些「你最不能錯過的世界美麗鐵路」的宣傳圖,多數是在瑞士、俄羅斯或日本。

門口最醒目的是展示板上,是在仔細講述—— 臺灣某火車與日本某火車於某年某月締結姐妹姻緣的報導,火車做好朋友也要有儀式感,作為人類我要努力努力。

遊大哥妻子(下文暫且稱為遊大嫂)也是熱情之人,上了車準備出發,叮嚀我們要嘗試的奮起湖三種set:奮起湖便當、草仔粿、手作愛玉。

奮起湖便當賣170臺幣(約40人民幣),內用(堂食)有自助的阿里山茶喝。外帶要便宜很多,約135臺幣(約30人民幣)。

我們內用,選了「奮起號 新鮮現做 茶油雞 」以及「機關手 桂花茶葉鹵雞腿 茶香限定 吮指回味蜜大腿」,味道很好,特別是配菜,臺灣高麗菜、紅姜、阿里山筍等。

草仔粿是一個阿嫲自己做的,攤位不大但客人很多,都幾盒幾盒地買走送人。在塑料保溫箱裡拿出來的時候溫熱的。我挑了原味(鹹)和紅豆(甜)各一,甜的在下午茶時間,配著一杯巨大檸檬愛玉吃掉;鹹的在隔天去往祝山的小火車上解決了。

奮起湖鐵路便當、草仔粿攤

祝山小火車?是的。

阿里山五絕第一絕,就是日出。

遊大哥強調兩點,一是,昨晚201客人,是3點20分拼車上山看日出的,上山看日出要有心理準備起早;二是,決定要不要看日出也不能糾結太久,因為祝山支線(看日出專線)車票需要提前一天購買,奮起湖車站下午4點就會停止售賣。

臨時決定,我們要上山,要看日出。

【頂石棹步道群】

民宿位於石棹,公車報站是石卓(zhuo),遊大哥糾正,正確讀法是石棹(zhao),不過沒差。

著名的阿里山茶,實際上應該是石棹茗茶。石棹茗茶是在阿里山壓倒性的名聲下,失去了姓名。民宿被一大片茶園包圍,山上也有供客人觀賞的制茶體驗課。遊大嫂說,我們明天起早去看日出,到了清晨,她們就要進行今年的第一次採茶。

住到了石棹,是在阿里山的驚喜收穫,驚喜就在於,翻遍螞蜂窩的攻略,也只有阿里山遊客園區裡面的介紹,沒有秘境之說。在茶園與茶園之間,除了採茶,石棹遊玩還可以通過五條步道群,體驗何為漫步雲端。

如果你三月底到四月初來,最適合走櫻之步道,聽在地人介紹,阿里山的櫻花數量、種類一點不比任何其他地方的遜色。已是四月末五月初,我們略過櫻之道,以茶之道為起點,穿過一片竹林沿著霧之道,最後到達雲之道,沿著參天杉林和恬靜茶園,到達日落觀賞最佳點。

阿里山五絕之一,是雲海。

原本遊大哥說今日太陽高掛,水汽不足,看到雲海機率不大。但我們誤打誤撞到達步道最高點時,雲層開始蠢蠢欲動,遮擋太陽,快速移動,美景不僅用眼睛切切實實地儲存下來,而且也錄到了極美的延時視頻,作為回憶。不一會兒,雲就飄到了我們身邊。

這是我人生第一次,被雲懷抱住。

隨著能見度降低,我們開始往回走,走到民宿路口的時候,霧氣突然退去,眼前又亮起來。我摸摸頭髮,有溼潤的水汽,嗯,不是做夢,確實被雲(或是霧)擁抱過。

雲裡霧裡,下圖圖一為膠片。

【螢火蟲秘境】

遊大哥問我會不會英語,今晚要和202房一家(夫妻帶一對小朋友,丹麥人)去看螢火蟲,能不能幫忙當翻譯。

剛好傍晚從步道往回走的時候,我們看到有外國人一家四口在路口的茶店裡體驗制茶,還看到茶店主人通過按計算器告訴他們一斤的價格。當時我跟小夥伴感嘆:「外國人來臺灣旅遊,好偉大。還帶了兩個幼兒園年紀的小朋友,絕了的偉大。」

莫非是他們?真的是!

我們在吃飯的時候見面,為了稍後的力所能及的「翻譯」工作(人家平時講丹麥語,我講粵語,英語是可以但沒有必要的存在,且人家小朋友壓根就只會丹麥語),我盡力搭話,事前親近了解一下。

還是很會侃,一家人會經常一起旅遊,這麼遠是第一次。女兒是7歲,兒子是4歲,到阿里山已經是旅行的第10天,小孩子在飛機、火車、汽車上都會睡穩,不煩人,但在夫妻想睡覺的時候會開始蹦躂。夫妻都喜歡茶,但丹麥沒有濃厚的茶文化,平時沒機會接觸。

等等,等等。

我們6個人(四大兩小),坐進了五座車。遊大哥叮囑,我們會比其他人早去一點,看到的螢火蟲會最多。樹林裡不要開燈,不要大聲說話,黑暗裡比較危險,要注意不要往深的地方走,不要糾結拍不到螢火蟲,眼睛可以儲存,如果要回去,打給他回來載我們,然後沿著步道往上走到高速公路等他。

他一直說一直說,說到最後補了一句,你翻譯給他們聽吼。

天啊!這比我看到滿森林閃爍的螢火蟲還要猝不及防(誇張!

手機拍的螢火蟲飛翔軌跡

樹林裡真的很黑,完全沒有一絲光亮,除了撲簌撲簌的螢火蟲,迎接不暇的星星點點。隨著時間,你唯一能聽到的就是黑暗中的腳步聲,越來越多。我往後要顧丹麥一家人,往前要顧我的小夥伴,她往前走,到深處拍螢火蟲。不一會兒,丹麥一家人沒了聲響,我著急地往回走,在原來下車的地方找到了他們。

小朋友就是小朋友,三分鐘後,對黑暗的害怕代替了螢火蟲的新奇,吵著要回去了。

原本被丹麥爸爸抱著沒有精神的小兒子,一下車看到民宿的狗狗又開始活躍起來。幾個小朋友圍著狗狗摸啊摸,像是黑暗從來沒有來過。

我才告知遊大哥我們買了祝山支線車票的事,讓他幫我們安排凌晨上山的拼車。遊大嫂把我們領進廳內,拿出阿里山景區的地圖講路線,回到房間後,他又送來了兩份麵包,說是隔天上山的早餐。

民宿孩子們

【祝山日出專線】

阿里山第一絕,森林鐵路。

日出的時間是5點31分,列車時間是4點20分,出門時間是3點20分,起床時間是2點45分。

天啊!瘋了吧。

確實是瘋了,而且不止我一個。當天早上4點,阿里山山頂溫度不到10度,排隊上山的人不在少數。出於突然,我沒有準備好上門衣物,只穿著一件短袖,其他遊客不是輕羽絨就是厚夾克。

正當我面對低溫茫然的時候,送我們上山的師傅把他的運動外套借給了我,並且在我們遞1000塊(新臺幣)支付600塊(新臺幣)拼車費的時候,他說身上沒有找零的零錢,但沒關係,我們可以先遊玩,等回民宿的時候把衣服和車費一併放在遊大哥那就好,到時他去取,就走了。

事後我發現,他也沒有特意去交代遊大哥這兩件事,完全就是很信任。

另一件比較瘋的是,是偶遇到沙浚漢大哥一家。

沙大哥父親是河北人,三兄弟出生在韓國,在臺灣成長,現在一人定居在桃園,一人在臺南,一人在韓國,全部都已落葉生根。

他們的這趟旅行,是為了慶祝父親80大壽而團聚在一起。距離他們的上一次見面,已經是25年前。而25年前,我才生出生。我打趣道:「看來我的出現隱隱中有讓你們團聚的魔力唷」

沙大哥很逗,韓語、國語、閩南語三種換著來,沙大哥今年50多歲了,歲月並沒有在他臉上留下什麼痕跡。他很活躍,問我們有沒有吃遊大嫂準備的麵包,然後從袋子裡面想摸點什麼出來給我們,出來就變成了韓式比心。還大玩土味情話:

「欸你今天怎麼那麼奇怪?」

「怎麼奇怪」

「怪可愛的」

心態真的很重要,旅途中真的學會很多,希望我的五十歲,也能夠那麼精彩,那麼多陪伴。

與沙大哥一家人合照

【祝山日出】

阿里山第二絕,日出。

祝山的日出是一下子,就跳出來的,非常驚豔。

祝山日出常年有志願者駐點解說,全程非常愉快。志願者是一位長者,男性,站到高處,響亮地,以講單口相聲的方式介紹著祝山、小笠原山的歷史由來,講到必要時會摻雜部分日語,說是一場表演也無妨。看日出的不乏攝影發燒友,哪個位置佳,只要看三腳架集聚地就可以了。

祝山日出平臺上,視野裡能看到單獨聳立著一棵樹,非常細,被稱為「生命之樹」,在我看來有點突兀。解說者突然提問黑壓壓的觀日出人群:

「你們這裡有人看過阿里山五絕裡的「巨木」嗎?」

「沒—有—」

「那現在你們看過了。」

「??」

「因為這棵樹!(指著,停頓)再過一千年!(停頓,舉起一根手指)就是巨木!(洪亮)」

人群裡傳來被說服的笑聲。

日出後,我們走向小笠原山,沿著小笠原山步道走回來的時候,陽光透著樹幹縫隙穿過來,特別美。由於沒有搭到下山到沼平的列車,於是我們要從阿里山頂走下園區,大大影響了原定10點回到民宿、收拾退房回嘉義市區的計劃。

但我又想到,遊大哥說的,要慢下來,不要著急。

【漫步阿里山】

阿里山第三絕,神木。

我們從祝山往下走,經過了塔山步道(總長3500m),沿途參天林裡只有我們。塔山步道沿著沼平車站方向走,才開始遊大嫂給我們畫的遊園計劃。

經過阿里山閣大飯店往前走,首先經過阿里山姐妹潭,姐妹潭確實是兩個,姐潭稍大,妹潭稍小,但水都一樣清澈見底。陽臺打在上面,如果真的有天上,那仙池應該就是長這樣。

然後路過受鎮宮,進入巨木群棧道(阿里山五絕之一)。我越來越喜歡大自然,就跟喜歡攝影、寫作一樣,他們都有一樣的力量,若干年後還會讓記憶保持鮮活。我在巨木群裡大聲喊,回聲一直飄蕩。巨木長到一千年,在倒下來巨大的根上會以強大的生命力繼續覆蓋生長。在大自然裡,千年不是不可想像的事,它就在你眼前,讓你自愧渺小,讓你嘆為觀止。

到達神木火車站的時候,偶遇兩隊結伴登山的老人家,幫他們和倒塌的神木分別拍了合照。

對了,在神木下來,慈雲寺的附近,有一條賞櫻的步道叫「櫻木花道」,真的。

左為妹潭 右為姐潭

【下山】

從小笠原山山頂一直走到景區門口,走遍阿里山八景,最快下山的公交是10點10分,下山約需要一小時。我發訊息給他,說不好意思耽誤了退房時間,他也是回,沒關係喔慢慢來。

好不容易坐到臺灣好行列車7239,繞行奮起湖,人很多,11點30分我們才到達石棹。我發訊息給他,等他來接。他接我們回民宿,等待我們收拾好行李,又送我們回石棹等,趕12點10分的7322公交下山。他繼續往前,掉了個頭,在7-11便利店門口接走了新來的那個女生,也幫她抬行李放到後備箱,我們在對面看著,像昨日重現一樣。

他總是說阿里山要慢,慢下來。對待客人,我真的就沒見過他「慢慢來」。

客人來,客人走。

石棹站邊上的那間半山腰唯一的7-11便利店,每天要見遊大哥很多面。

他從這裡接走他、她和他們,

他從這裡送走他、她和他們,

大多數都是最後一面。

相關焦點

  • 春遊臺灣 在阿里山的櫻花下海誓山盟
    美麗富繞的臺灣島,自然資源豐富,有「祖國寶島」之稱。 寶島臺灣是世界上少有的熱帶「高山之島」,除西岸一帶為平原外,其餘佔全島2/3的地區都是高山峻岭。臺東山脈、中央山脈、玉山山脈,號稱「臺灣屋脊」,海拔3997米。最著名的是阿里山,為臺灣秀麗俊美風光之象徵。
  • 來到臺灣阿里山,感受到獨有的魅力特色
    阿里山是臺灣的著名景區,有著各種不同的魅力和景象,就像是一種獨特的美好和力量,代表著臺灣的山脈和風景區,有著不同的感覺和魅力,吸引著不同的精彩感覺,就像是一種單獨的美好,帶著一種獨屬的情況,是一種固定的美好感覺,有著讓人們內心神奇的魅力點,是單獨的美好景色,給人們帶來不同的情況美好感。
  • 臺灣旅遊景點,阿里山,最美不過阿里山
    歡迎大家來看小編介紹的旅遊景點,今天給大家介紹的是最美不過阿里山。山水相和,成就了阿里山獨一無二的地理環境和迷人風貌。長久以來,阿里山一直是臺灣人避暑的好去處。由於海拔較高、山林茂密,阿里山一年的平均氣溫在10C左右,夏季的平均氣溫僅14C左右。臺灣省位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夏季漫長而酷熱,於是阿里山就成了廣受歡迎的避暑勝地。
  • 阿里山臺灣的三大林場
    整體印象:阿里山所擁有的豐富森林資源,涵蓋了不同氣候帶,呈現變幻多端的奇景。阿里山原為臺灣的三大林場之一,後來才開發為「阿里山森林遊樂區,而阿里山的原始森林群則是阿里山的核心旅遊景區。最推薦的景點:作為臺灣阿里山新旅遊地標,具有2300年樹齡的「香林神木」。
  • 寶島臺灣之阿里山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
  • 臺灣不僅有美麗的阿里山,還有玉山、雪山、大武山景色堪比阿里山
    一首高山青的歌曲在臺灣和大陸已經傳唱了50多年了,這首歌曲奠定了大陸人對臺灣的印象,還沒有到過臺灣的時候只能從這首歌曲中認識了解臺灣,認為阿里山就是臺灣最美的代表,等到了臺灣以後,我們才了解了真正的臺灣。
  • 臺灣阿里山遊記:真是不虛此行
    從日月潭去阿里山,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臺灣的土地上奔跑,藍天,白雲之間是重重疊疊的山。一群直升機在白雲,藍天之間,像一群蜻蜓輕盈旋轉。大巴車一路平穩行駛,沿途自然景觀保護不錯,往山裡的路,沒有看到工廠和汙染,大片樹木鬱鬱蔥蔥,河道開闊流水清澈,自然居住環境讓人放心。
  • 臺灣最美飯店票選阿里山賓館獲佳績
    原標題:臺灣最美飯店票選阿里山賓館獲佳績今年邁入第二屆,由臺灣旅遊業者易遊網發起「臺灣最美的飯店」票選活動,阿里山賓館獲選臺灣南區最美飯店的佳績,並被網友讚譽「深山裡的仙境」的殊榮。
  • 臺灣阿里山:不僅有樸實的阿里山原住民,也有妙趣橫生的自然風景
    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又到深秋,正是前往臺灣嘉義欣賞阿里山「五奇」——雲海、日出、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的好時光。阿里山的無限魅力,不是半天片刻就能領略的,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標誌性的景點,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群峰環繞、巨木參天。大陸遊客到臺灣的必遊景點,其實這裡主要就是看大樹。
  • 阿里山小火車瀕臨「斷炊」
    (照片由阿里山風景區管理處提供)  據臺灣媒體報導,由於頻頻遭受天災侵襲、經營權一再轉手、大陸遊客數量陡降,臺灣阿里山森林鐵路營運資金瀕臨「斷炊」。消息傳出,人們很是為這條有著百多年歷史的森林鐵路的命途擔憂。
  • 臺灣阿里山黃金桂花紮根合肥
    臺灣阿里山黃金桂花紮根合肥     新華網合肥9月23日電(記者周劍虹)47歲的臺灣同胞簡福川23日下午帶著兩株生長在阿里山的黃金桂花樹來到安徽省合肥市植物園,參加即將在這裡舉行的中國首屆桂花展覽會。
  • 臺灣阿里山,帶你感受什麼才是璀璨奪目的五大奇觀和神秘的姐妹潭
    今天我就來為大家推薦一個好去處,這裡就是臺灣的阿里山。阿里山就在臺灣的嘉義,據說這裡可是緊挨著臺灣的最高峰玉山,而且這裡在夏天的時候,這裡會十分的清爽,在加上那茂密的樹林,這裡絕對讓你感覺不到夏天的炎熱。其實這阿里山是十八座高山而組成的,據說這裡還有一個古老的傳說。
  • 臺灣必遊:雲海中「遊泳」的阿里山(圖)
    關鍵字: 旅遊 臺灣 阿里山 颱風 莫拉克     地理位置    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西靠嘉南平原,北接雲林、南投縣,南接高雄、臺南縣,阿里山「國家」森林遊樂區全部屬於「國有」林班地,總計面積高達1400公頃。    阿里山在臺灣省臺中市、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地跨南投縣、嘉義縣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
  • 臺灣創意點亮智慧生活:來一場3D奇遇記
    舌尖帶你「一秒到臺灣」  「我站在高崗上抬頭望……」,伴隨著耳熟能詳的臺灣歌曲《站在高崗上》,18日,來自臺灣的舞者以一曲精彩的舞蹈拉開了臺灣館開幕式的序幕。此次臺灣館有500個展位,展示了臺灣各地知名品牌的優質食品。悅氏、金蘭醬油、泰山、一來順貢糖等110家臺灣知名企業齊刷刷亮相博覽會,帶來了各式熱銷產品。
  • 臺灣地區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以五奇著稱
    阿里山,臺灣地區地名,是臺灣地區的著名旅遊風景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阿里山和玉山山脈與玉山公園相鄰,平均氣溫為攝氏10.6度,夏季平均14.3度,冬季平均氣溫6.4度。
  • 臺灣明珠:阿里山 不能不去的地方(圖)
    阿里山在嘉義縣東北,屬玉山山脈支脈,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拔2600多米,東靠臺灣最高峰玉山。  阿里山空間距離僅十五公裡,但由山下一層一層盤旋繞上山頂的鐵路,竟長達七十二公裡,連通各森林區的支線,總長度有一千多公裡。 沿途有八十二條隧道,最長的達一千三百公尺。火車穿過熱、亞熱、溫、寒四帶迥異的森林區。  阿里山的森林、雲海和日出,譽稱三大奇觀。這裡所產的是世界罕見的高級建築木材,如臺灣杉、鐵杉、紅繪、扁柏和小姬松,稱為阿里山特產「五木」。
  • 臺灣嘉義市阿里山,臺灣八景之一,跟你想像的一樣嗎?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相信很多人也是跟我一樣,通過這優美的旋律才知道臺灣有座阿里山。阿里山位於臺灣嘉義市的東方75公裡處,,由18座高山組成,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阿里山下到處可見細細高高的檳榔樹。往山上走,樹木的種類就不同了。
  • 老照片:臺灣風景1976年,避暑勝地阿里山
    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高度為2,216米,坐標為北緯23度31分,東經120度48分,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由於山區氣候溫和,盛夏時依然清爽宜人,加上林木蔥翠,是全臺灣最理想的避暑勝地,是臺灣省的著名旅遊風景區。
  • 臺灣遊之阿里山景點特色
    童年聽過一首《阿里山的姑娘》歌曲勾起了我對阿里山的無限嚮往。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縣東北,屬於玉山山脈的支脈,由地誇南投,嘉義二縣,是大武戀山,尖山、祝山、塔山、等十八座山脈的總稱。主峰塔山海撥,二千六百多公尺,東面靠近臺灣最高的玉峰。
  • 如果到了臺灣,你一定要這麼玩兒阿里山~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這首已經讓你耳朵聽出老繭的歌讓阿里山成為了臺灣旅遊不可免俗的必去打卡點。但是,其實對於旅行者而言,阿里山的姑娘和小夥兒除了在乎你在那裡消費多少錢之外,跟你真的沒啥關係。不如跟著筆者來看一下這裡真正美的水和山。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縣東部,北邊和東邊緊鄰南投縣(日月潭所在),南邊接壤高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