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日月潭去阿里山,從一座山到另一座山,在臺灣的土地上奔跑,藍天,白雲之間是重重疊疊的山。一群直升機在白雲,藍天之間,像一群蜻蜓輕盈旋轉。大巴車一路平穩行駛,沿途自然景觀保護不錯,往山裡的路,沒有看到工廠和汙染,大片樹木鬱鬱蔥蔥,河道開闊流水清澈,自然居住環境讓人放心。
阿里山位於臺灣省嘉義市東方75公裡,地處海拔2000公尺以上,東面靠近臺灣最高峰玉山。阿里山號稱臺灣八景之首,日出、雲海、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合稱「阿里山五奇」。只可惜我們匆匆來,匆匆去,不能觀賞到晨昏的美景。「高山青,澗水藍,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呀,阿里山的少年壯如山……」。
到達阿里山鄒族文化園區,從車上下來,熟悉的歌聲在山間迴蕩。同行者去尋找廁所,我驚豔於阿里山絢麗多姿的植物,好多造型奇特,在路邊隨意生長。穿戴鄒族服裝的阿里山小夥走過來,為我們做導遊講解。穿過層層疊疊的迴廊與綠色山路,進入一座木屋展廳,牆壁四周懸掛鄒族的歷史圖片與文字。阿里山上的原住民是鄒族人,最早鄒族的酋長叫阿里巴,阿里山的名字便是為紀念這位酋長而起。
導遊說原來的鄒族人種並不漂亮,黑而矮胖,後來荷蘭人入侵,與當地女子生下高鼻梁,濃眉大眼的混血兒,一代代繁衍,便成了現在歌聲中如水的姑娘與健壯的小夥。在美麗與醜陋之間,有尊嚴進化的道路。我們懷抱的水罐裡是時間的血漿。
這片大山常年雲霧繚繞,適合茶樹與咖啡。我們去山頂的木屋餐廳用餐,因是提前預訂的,我們在最好的位置坐下,欣賞著蒼茫山林與眼前花草,吃著山珍與海味,談論著山的那邊會不會有一群藍精靈。飯後,一位美麗的阿里山姑娘在門口等著我們,她微笑著,在門前跟我們合影,我們去她的茶廳喝茶,從金萱到凍頂烏龍,一樣樣品嘗,她甜美的笑若同清泉水泡出茶葉的馨香。
與鄒族部落的原生態歌舞表演相比,我更喜歡青翠山坡上一片片茶園,生活在這片山林的居民,他們安於命運賜予的一切,歌唱著,生活著,繁衍著,把茶葉送給大山外的世界,微笑著迎接世界進來。我們要去鹿港,揮手告別青山白雲,阿里山的姑娘小夥,彼此路過,世界看起來是圓的,真是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