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阿里山,不知臺灣的美麗。又到深秋,正是前往臺灣嘉義欣賞阿里山「五奇」——雲海、日出、晚霞、森林與高山鐵路的好時光。阿里山的無限魅力,不是半天片刻就能領略的,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標誌性的景點,共由十八座高山組成,群峰環繞、巨木參天。大陸遊客到臺灣的必遊景點,其實這裡主要就是看大樹。
阿里山風景區是臺灣標誌性的景點。阿里山整體範圍不是特別大,有兩天全能看完。所有景點基本都是用木頭棧道連接起來的,有上有下,都是臺階,臺階也都不高,但落差可能會比較大,老年人要量力而行,一些著名景點老年人就基本都能到達。山裡只有阿里山賓館一家酒店,其他都是民宿。住在阿里山賓館的好處是本身就是一個景點,有展覽館,可以了解歷史。
姐妹潭,距離阿里山入口不遠,上山必經之路。據說,很久以前,有姐妹倆同時愛上了一個男子,但彼此又不忍心橫刀奪愛。於是姐妹情、男女情折磨著她們。最後不能從痛苦中解脫的她們,只好帶著莫名的抑鬱和悲傷將自己花季的生命交託給潭水,雙雙以死殉情。實際上這裡就是兩個小湖,只不過有了神話的渲染,感覺它向有了生命一般。妹潭真的很小,如果是沒有風的天氣的話,潭邊高聳的樹木倒是會在潭水上形成清澈的倒影,而姐潭因為立了兩個相思亭所以更好看些。這裡的潭水倒真的很碧綠很清澈,倒影非常清晰,在這拍兩張照片紀念一下也挺不錯的。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阿里山的少年狀如山…」中所唱的姑娘和少年,正是阿里山原住民鄒族人。「優遊吧斯」是鄒族原住民的鄉語,代表著四季富有、內心富足與擁有一顆喜樂、善良、分享及平安的心。位於阿里山的半山腰,去鄒族文化部落用餐,順便看表演。這裡也是個景點。真是山路十八彎啊,從山上開了一個多小時到達,挺累的。 有一些建築和當地以前的生活模擬環境參觀,有人員講解,還種植了一些植物和蔬菜,環境挺不錯的,在這裡還可以品嘗阿里山的茶葉,坐著喝喝茶,也挺愜意的。
阿里山森林小火車是去阿里山觀光必不缺少的遊覽項目之一。30分鐘一列,車程8分鐘,共有阿里山站、沼平站、神木站。小火車是由蒸汽氣缸驅動的,起初建造小火車的目的是為了搬運阿里山上的資源(主要是木頭),雖然動機不純,但是由於山路崎嶇,小火車建造的水平還是很高的。木製的火車在狹窄的鐵軌讓慢慢行駛,發出嗚嗚的響聲,帶給遊客復古的體驗,沿途可以觀賞到熱帶、暖帶、溫帶三種林相之植物變化,及山脈、溪谷等景觀。對於坐慣了高鐵和飛機的我們來說,真的很享受。
位於森林小火車神木站邊,就是阿里山三千年神木焚毀後的遺址——阿里山神木遺蹟,現在在原地種植了紅檜樹苗,以傳承象徵阿里山神木生生不息的精神。這棵神木見證了阿里山三千多年的發展歷史啊,也是阿里山是臺灣最著名的景點之一,這是一棵生長了上千年的樹木,是整個阿里山當中就有一棵,是全個阿里山當之無愧的第一大神木,就是神木紅檜大樹。這棵據說有三千多年歷史的神木王,著實的壯觀。樹特別粗,幾個人都抱不過來。
山頂上有一家「阿里山博物館」可以進去參觀了一下,博物館的類型雖然不是奇珍異寶,但是真實的記錄了阿里山的鐵路、林木、聚落等歷史情況,讓初到阿里山的內地人可以有個大概的了解,雖然不能細緻的參觀,但是有很多模型一目了然,讓你不得不敬佩過去人的智慧。在這裡我還搞清楚一件事,也是從當地人口中得知的,原來高山族只是一個統稱,他一共包含當地的九個少數民族。是不是又知道了一些小知識呢。
阿里山奇觀,不僅僅在於傲然擎天的千年神木、變化萬千的四季林相、絢麗多彩的晚霞美色、壯麗絕倫的雲海日出和盤雲繞霧的高山鐵路,還有堅貞不屈的高山族人民,以及底蘊深厚的鄒族部落文化,以及數不盡的神奇傳說請來一趟寶島吧,阿里山就像一個依戀母親的含情少女,一直期待著與你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