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上升為粵港澳大灣區重點軌道交通規劃的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十八號線南延線)。近日再次傳來利好消息,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正式啟動《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人工島規劃方案研究》的項目採購。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項目的建設對珠海市的城市發展、國土空間方案、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等有重大影響,需要從珠海市的城市發展角度考慮其線站位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務於珠海市。
目前,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條件銜接人工島等問題沒有深入研究。為了儘快穩定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線站位方案,更好地符合珠海市發展需求,需要對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人工島方案進行深入研究,同時需要綜合考慮城市及交通發展、功能定位要求等提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建議方案。
此次項目涉及範圍為珠海市東部城區,重點研究範圍為人工島片區。
規劃內容
項目主要包括功能定位分析、現狀及規劃解析、人工島交通需求預測、通道選擇分析、連接人工島可行性分析、建議方案與對策等6部分內容。
1. 功能定位分析
分析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不同功能定位下的服務對象、對城市及交通的影響等,在此基礎上,明確提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功能定位要求。
2. 現狀及規劃解析
收集研究範圍內相關城市及交通現狀與規劃資料,重點分析以下內容:一是沿線城市及交通的現狀及規劃情況;二是分析現狀人工島建設情況、人工島口岸現狀軌道站點預留情況、周邊交通設施集散現狀情況等;三是對人工島周邊的相關規划進行解讀,包括人工島的規劃定位、綜合配套區的規劃方案、城市軌道線網規劃、周邊交通設施規劃等,為後續分析研究奠定基礎。
3. 人工島交通需求預測
基於大數據分析現狀人工島客流需求特徵,結合人工島口岸客流以及綜合配套區開發規模,預測人工島的交通出行客流規模和客流出行特徵,並結合全市交通出行結構,分析預測人工島片區軌道交通客流需求。
4. 通道選擇分析
綜合考慮珠海市各條通道的城市現狀及規劃、交通現狀及規劃、覆蓋人口崗位、工程條件等因素,研究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通道選擇。
5. 連接人工島可行性分析
梳理連接人工島的線站位相關技術指標和標準,結合人工島現狀及規劃條件,分析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上人工島的可行性。
6. 建議方案與對策
根據《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和城市發展需求,結合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人工島的可行性分析結果,對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人工島的優劣性進行分析,在此基礎上,提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建議方案及對策。
深度要求
研究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通道選擇,分析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連接人工島的可行性,提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建議方案,指導下一步項目建設。
成果要求
項目將以規劃研究方案為分析基礎,通過多角度、多層次的分析,提出解決該類研究工作的建議。即要求表達出研究的意圖、目標和解決問題的對策及建議;文字表達應當規範、準確、肯定、含義清楚。
根據8月3日國家發改委發布的《關於粵港澳大灣區城際鐵路建設規劃的批覆》,途徑中山的兩條鐵路被列入近期大灣區軌道交通近期建設項目表,其中就包擴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根據這一近期建設項目表,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總裡程79公裡,預估總投資約486億元。
從示意圖上看,十八號線南延線未來可能設站的走向為南沙樞紐站-十六湧-翠亨新區-商朗-珠海北-唐家灣-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