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
深中通道
最近!深中通道又傳來了新進展
11月15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確保兩個月後即2021年1月31日前提交E32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
隨著深中通道
2024年通車的目標越來越近
「深圳、中山、珠海20分鐘可達」帶來更具體的想像
深圳市城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單樑曾於今年8月在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30周年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透露:「未來深圳將準備400輛大巴,每天24小時往返作為深中通道的擺渡車,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區。」
可以預見的是「深中通道」通車後,必將異常繁忙,且難以滿足未來交通需求。
好在,深珠通道應運而生!
從各項規劃來看,伶仃洋通道將是一條公鐵兩用的跨海大通道,除了公路交通,更將進一步完善珠江兩岸的軌道交通。
其重要性,將超過深中通道。
前不久,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珠海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詳細規劃》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在文件中,意外出現了一張高新區軌道交通的示意圖。在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紅色線走向及站點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初步線位方案;藍色線為城市軌道2號線比選線位;而黑色線則為深珠高鐵線位。
▲ 整體規劃範圍示意圖
此外,深珠通道將在北圍設置珠海北站(高鐵站)。
5月底,深圳官方發布了深珠通道深圳端樞紐規劃,初步線位從深圳西麗站開出,在前海設站點,穿越珠江到達珠海唐家。
作為深珠通道東起點的西麗站,計劃今年開工,規劃25條線路,集高鐵、城軌、地鐵於一身,將擔當深圳最重要的對外交通門戶和交通轉換節點。
在交通上,深珠通道公鐵兩用,高速的軌道交通直達前海,繼而快速打通深圳內部、珠江東岸乃至全國各地。
深中通道則為高速公路,對接寶安機場,並非前海核心區;臨近的機場東站是輔站,層級也比不上西麗站。
在產業上,深珠通道一鍵串聯起前海自貿區、後海總部基地、深圳灣超總基地、國際科教城、高新園等重點片區,形成一條最強產業通道。
也就是說,根據《規劃》,珠海北站有望成為珠海最牛的樞紐站,包含了高鐵、城際、城市軌道等。
金琴快線 推動與橫琴直連
金琴快線的修建拉近了唐家與橫琴、拱北的距離,加上區域內現有的珠海北、唐家灣兩大輕軌站,未來唐家將形成密集化、多元化的交通網絡,輕鬆享受「港深珠澳一個小時生活圈」,成為珠三角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現已全面動工的深中通道和規劃中深珠通道通車後,灣區最大的跨珠江雙通道形成,唐家灣到深圳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快速交通網絡的形成,尤其是唐家片區將與深圳前海直連。
金琴快線北延段(一期)將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雙向六車道布置,主線設計速度為60km/h,輔路設計速度為40km/h,未來可直接對接深中通道。
| 金琴快線北延段效果圖
目前金琴快線,已有部分路段通車,預計近期全線通車。
一方面,深圳和珠海作為兩大經濟特區,其中心城區之間,尚無一條直連通道。
深珠通道的建設,無疑對兩大特區協同發展及完善灣區產業布局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深珠通道的建設,能夠真正打破珠江兩岸互通的交通瓶頸,對珠中等西岸城市來說,是極為重大的發展機遇。
在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跨海通道承載下,來自深圳的產業、技術、人口、資金等,將源源不斷地輸入珠江西岸城市。
近日,11月20日,珠海公共資源中心發布了一則《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人工島規劃方案研究》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其中重點研究的內容有,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上人工島通道的選擇、以及線站位方案等。
也就是說,南珠中城際在珠海的站點之一,很有可能就設立在人工島上。
早前已公布珠海段走向
3個站點位置曝光
實際上,早在10月31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曾公布一張《廣州鐵路樞紐總平面布置圖》,其中透露了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走向及站點。
放大圖片來看,該條城際在珠海境內設置了珠海北站,唐家灣站,珠海站三個站點。終點設為珠海站,並未延伸至人口島。
那麼,如果此次規劃方案能順利推進,南珠中城際在珠海境內已曝光4個站點。
規劃預留城市軌道接口
穿過世茂港珠澳口岸城
另外,《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亦有透露,規劃預留了城市軌道接口。
根據控規示意圖來看,該線路穿過世茂港珠澳口岸城,向下延伸。
珠海的未來,真的非常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