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突破!深中通道傳新進展!廣珠中「地鐵」或將連接到人工島…

2020-12-03 騰訊網

沒錯!今天要講的就是

深中通道

最近!深中通道又傳來了新進展

11月15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隧道主體工程再次取得重大突破,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確保兩個月後即2021年1月31日前提交E32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

隨著深中通道

2024年通車的目標越來越近

「深圳、中山、珠海20分鐘可達」帶來更具體的想像

深圳市城市規劃研究院副院長單樑曾於今年8月在中山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建區30周年高質量發展研討會上透露:「未來深圳將準備400輛大巴,每天24小時往返作為深中通道的擺渡車,直接通到中山的重要大型居住區。」

可以預見的是「深中通道」通車後,必將異常繁忙,且難以滿足未來交通需求。

好在,深珠通道應運而生!

從各項規劃來看,伶仃洋通道將是一條公鐵兩用的跨海大通道,除了公路交通,更將進一步完善珠江兩岸的軌道交通。

其重要性,將超過深中通道。

前不久,珠海市自然資源局發布了《珠海北站綜合交通樞紐詳細規劃》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在文件中,意外出現了一張高新區軌道交通的示意圖。在圖上,我們可以看到:

紅色線走向及站點為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初步線位方案;藍色線為城市軌道2號線比選線位;而黑色線則為深珠高鐵線位

▲ 整體規劃範圍示意圖

此外,深珠通道將在北圍設置珠海北站(高鐵站)。

5月底,深圳官方發布了深珠通道深圳端樞紐規劃,初步線位從深圳西麗站開出,在前海設站點,穿越珠江到達珠海唐家。

作為深珠通道東起點的西麗站,計劃今年開工,規劃25條線路,集高鐵、城軌、地鐵於一身,將擔當深圳最重要的對外交通門戶和交通轉換節點

在交通上,深珠通道公鐵兩用,高速的軌道交通直達前海,繼而快速打通深圳內部、珠江東岸乃至全國各地。

深中通道則為高速公路,對接寶安機場,並非前海核心區;臨近的機場東站是輔站,層級也比不上西麗站。

在產業上,深珠通道一鍵串聯起前海自貿區、後海總部基地、深圳灣超總基地、國際科教城、高新園等重點片區,形成一條最強產業通道。

也就是說,根據《規劃》,珠海北站有望成為珠海最牛的樞紐站,包含了高鐵、城際、城市軌道等。

金琴快線 推動與橫琴直連

金琴快線的修建拉近了唐家與橫琴、拱北的距離,加上區域內現有的珠海北、唐家灣兩大輕軌站,未來唐家將形成密集化、多元化的交通網絡,輕鬆享受「港深珠澳一個小時生活圈」,成為珠三角灣區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現已全面動工的深中通道和規劃中深珠通道通車後,灣區最大的跨珠江雙通道形成,唐家灣到深圳時間將從目前的2個小時縮短至20分鐘左右,進一步推動珠三角快速交通網絡的形成,尤其是唐家片區將與深圳前海直連。

金琴快線北延段(一期)將採用城市快速路標準,雙向六車道布置,主線設計速度為60km/h,輔路設計速度為40km/h,未來可直接對接深中通道。

| 金琴快線北延段效果圖

目前金琴快線,已有部分路段通車,預計近期全線通車。

一方面,深圳和珠海作為兩大經濟特區,其中心城區之間,尚無一條直連通道。

深珠通道的建設,無疑對兩大特區協同發展及完善灣區產業布局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深珠通道的建設,能夠真正打破珠江兩岸互通的交通瓶頸,對珠中等西岸城市來說,是極為重大的發展機遇。

在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跨海通道承載下,來自深圳的產業、技術、人口、資金等,將源源不斷地輸入珠江西岸城市。

近日,11月20日,珠海公共資源中心發布了一則《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人工島規劃方案研究》採購項目公開招標公告。

其中重點研究的內容有,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上人工島通道的選擇、以及線站位方案等。

也就是說,南珠中城際在珠海的站點之一,很有可能就設立在人工島上

早前已公布珠海段走向

3個站點位置曝光

實際上,早在10月31日,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曾公布一張《廣州鐵路樞紐總平面布置圖》,其中透露了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珠海段的走向及站點。

放大圖片來看,該條城際在珠海境內設置了珠海北站,唐家灣站,珠海站三個站點。終點設為珠海站,並未延伸至人口島。

那麼,如果此次規劃方案能順利推進,南珠中城際在珠海境內已曝光4個站點。

規劃預留城市軌道接口

穿過世茂港珠澳口岸城

另外,《港珠澳大橋珠海口岸控制性詳細規劃》中亦有透露,規劃預留了城市軌道接口。

根據控規示意圖來看,該線路穿過世茂港珠澳口岸城,向下延伸。

珠海的未來,真的非常可期

相關焦點

  • 特長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深中通道開創世界先例
    摘要:與港珠澳大橋媲美的深中通道,是伶仃洋上的又一項世界級「超級工程」。 近日,跟隨省宣「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重大工程項目巡禮」採訪團的腳步,南都記者實地走訪了廣州、深圳、汕頭、惠州、中山、揭陽等六地市發現,與基礎交通相關的建設項目無疑是「重中之重」: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建設、深中通道項目、贛深鐵路廣東段、揭陽潮汕國際機場……廣東交通脈絡建設正不斷向「海、陸、空」多維度縱深,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將推動粵港澳大灣區生產要素向國內乃至國際的廣泛流動
  •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標誌著深中通道在踐行海洋強國戰略、走向深藍上邁出關鍵一步。深中跨江通道工程項目總長約24千米,是世界級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珠三角規劃綱要》確定建設的重大交通基礎設施項目,是連接廣東自貿區三大片區、溝通珠三角「深莞惠」與「珠中江」兩大功能組團的重要交通紐帶,是粵東通往粵西乃至大西南的便捷通道。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今天迎來了最新工程進展! 據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6月17日,歷經34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在40米深海下實現「深情一吻」。此次安裝剛剛經歷颱風「鸚鵡」的幹擾,克服了技術首創、船舶首制、氣象多變、長距離浮運等多個困難挑戰,為粵港澳大灣區「交通先行」助力加速。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
    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度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順利完成,也標誌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更標誌著中國在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登上了新的技術高峰。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世界首創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亮相
    6月17日,歷經34個小時的連續作業,中交集團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安裝採用的是世界首創的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作業方式,實現了世界海工領域的一次跨越,標誌著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也將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術提升到新高度。
  • 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澆築完成
    近日,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順利澆築完成。李孟波 攝11月19日,記者從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獲悉,深中通道東人工島及主線堰築段主體結構首段頂板已於近日順利澆築完成。這標誌著全線施工關鍵線路中的控制性工程實現了重大工序轉換,頂板施工的全面鋪開也為按期提供E32節沉管對接端施工條件奠定了堅實基礎。深中通道主線堰築段隧道工程位於深圳寶安機場南側、東人工島西側,緊鄰福永碼頭,西端與沉管段對接,由中鐵隧道局集團承建。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四航局深中通道項目試驗室主管孫帥介紹,要想澆築出使用壽命長達百年的沉管隧道,保證混凝土質量是關鍵,必須精確地控制好混凝土流動性、含氣量、容重及收縮間的關係,才能確保澆築質量。如何在龐然大物上做細活兒,答案就在深中通道智能攪拌站裡。四航局技術團隊研發出一套智能攪拌系統,可以監控混凝土從料倉到罐車的每個環節。
  • 杭州地鐵又有新進展,一號線將迎來三期工程,規劃與蕭山機場連接
    但是有點讓人尷尬的是,從一號線開通到現在,其以及沒有將蕭山機場等一些線路連接在一起;再加上杭州旅遊景點眾多的原因,一到節假日蕭山機場就會出現大量的擁堵,所以說一號線的新建也是迫在眉睫,而近期杭州地鐵也是迎來了新進展,那就是地鐵一號線三期即將問世,來一起看看吧。
  • 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珠海人工島規劃方案研究啟動!
    近日再次傳來利好消息,珠海市自然資源局正式啟動《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連接至人工島規劃方案研究》的項目採購。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項目的建設對珠海市的城市發展、國土空間方案、城市軌道交通線網等有重大影響,需要從珠海市的城市發展角度考慮其線站位方案,使其更好地服務於珠海市。目前,南沙至珠海(中山)城際是否有必要、是否有條件銜接人工島等問題沒有深入研究。
  • 深中通道的影響,中山房價上漲!
    優勝的地理位置,加上十分不錯的工業根底,還有在深中通道的助攻之下,中山的城市價值不可忽視。,從深圳驅車到中山僅需20分鐘,實現深中半小時經濟生活圈。深中通道的建成多少都會影響到中山房價,再加上中山房價相對於周邊大灣區房價還算偏低,升值空間很可觀。
  • 大灣區這一「超級工程」取得新進展!東人工島西端基坑圍護完成!
    深中通道是我國大灣區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世界「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省深圳市和中山市的「橋、島、隧、地下互通」集群工程,路線起於廣深沿江高速機場互通立交,與深圳側連接線對接,向西跨越珠江口,在中山市翠亨新區馬鞍島上岸,終於橫門互通。
  • 看了這個人工島後才明白,堪比前海的超級區域,真的出現了!
    因為香港澳門深圳珠海都在南端,港珠澳大橋、深珠通道和深中通道把這幾大區域聯通在一起。這個CBD的核心引擎,珠江東岸是深圳前海、珠江西岸是珠海的珠澳人工島。粵港澳大灣區的核心,應該是在珠江口,相當於大灣區的一環,值得高度關注。如下圖。
  • 南沙至珠海城際或延至港珠澳大橋人工島
    近日,廣州地鐵就大灣區城際廣州都市圈線路(廣州段)場站綜合體前期研究項目進行公開招標。招標文件透露了18號線南延線的最新走向和站點規劃。招標文件顯示,18號線南延段由萬頃沙出發,在廣州市內唯一站點為十六湧。
  • 東曉南到廣州南站將建快速通道 今年廣州還有這些高速公路將通車!
    同時,還計劃在東曉南修建一條快速通道直達廣州南站,加強市區與廣州南站之間的聯繫;研究建設南中高速(從南沙到中山),與深中通道直接對接;建設從埔(從化到黃埔)、增天(增城到天河)等高速路,加強城市組團間、城市間的聯通。
  • 深中通道靠近中山側的關鍵構築物...
    從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獲悉伶仃洋大橋建設又迎新進展!深中通道項目靠近中山側的關鍵構築物之一目前該橋的建設進展如何?【項目簡介】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樞紐互通」於一體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礎設施,項目創多個世界第一、國家第一。
  • 贛深高鐵再傳新進展,預計明年通車!
    深圳至河源、江西的——贛深高鐵又有重磅消息啦!鐵路建設贛深高鐵施工建設取得重要突破!9月11日早上6時8分,經過50分鐘的空中旋轉,贛深高鐵柳城東江特大橋雙跨京九鐵路、205國道兩個巨型連續梁同步成功轉體。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機場地位提升、四條地鐵跨城
    2、通過3—5年時間,深圳6號線支線與東莞1號線黃江至深莞邊境段完成銜接及貫通運營。西麗樞紐和機場東樞紐建設完成,形成可操作、可複製推廣的樞紐統一規劃、設計、建設、管理的一體化工作流程。相比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的軌道一體化要滯後不少,特別是地鐵跨城遲遲不見突破。
  •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10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深中通道首個鋼殼管節順利完成澆築並縱移進行下一步作業,標誌著這一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邁出關鍵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