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世界首創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亮相

2020-12-05 國際在線

6月17日,歷經34個小時的連續作業,中交集團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安裝採用的是世界首創的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作業方式,實現了世界海工領域的一次跨越,標誌著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也將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術提升到新高度。

沉管浮運安裝作業窗口條件苛刻,安裝前恰逢颱風「鸚鵡」來襲,為有效保障工程要求,負責沉管浮運安裝的中交一航局利用自主研發的世界最大最先進自升式碎石基床整平船「一航津平2」,克服惡劣天氣影響,僅用3天時間完成基床整平,為沉管如期對接搶抓了最關鍵窗口期。

首節沉管長達123.5米,寬46米,高10.6米,重約6萬噸,相當於一艘中型航空母艦。6月16日凌晨2時,提前完成船管連接的自航式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依靠自身動力出塢進入浮運航道,同時,14艘隨行船舶組成編隊實時護航。下午6時30分,經過47公裡的長距離運輸,以及7次航道轉換,一體船順利抵達西人工島,開始系泊絞移作業。17日6時,沉管開始分步驟沉放。12時許,沉管經過拉合、水力壓接等作業工序,與西人工島隧道暗埋段成功實現對接。

為保障沉管成功對接,中交一航局經過兩年多的科研攻關,梳理出13類205個風險點,並將每個風險點都制定了相應措施。安裝前,「一航津安1」進行了3次空載演練和1次重載演練,實操演練時長近350小時。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全長約24公裡,其中沉管隧道長約6.8公裡,由32節沉管組成,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此次安裝是技術首創、船舶首制。深中通道項目的順利實施,彰顯了中交集團在跨海通道設計施工方面的一體化能力。該工程由中交集團所屬公規院負責全線總體設計及承擔跨海橋梁、沉管隧道的勘察設計和施工監控;水規院負責人工島設計;中交一航局負責西人工島施工及沉管安裝;中交四航局負責鋼殼沉管加工;中交廣航局負責航道疏浚及沉管基槽開挖;中交二航局負責伶仃洋特大橋施工;中交二公局負責中山特大橋施工。

相關焦點

  • 世界首創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亮相
    歷經34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安裝採用的是世界首創的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作業方式,實現了世界海工領域的一次跨越,標誌著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也將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術提升到新高度。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6-21 11:25: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繼港珠澳大橋工程之後,駐魯央企——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參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和大國重器。
  • 世界創舉!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深中通道作為繼港珠澳大橋後,又一集「橋、島、隧、水下互通」於一體的超級工程,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是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也是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項目共由32個管節組成,每個管節重量約8萬噸,是名副其實的海上「巨無霸」。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
    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度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順利完成,也標誌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更標誌著中國在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登上了新的技術高峰。
  •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27日凌晨2點,世界首制運安一體船 「一航津安1」從桂山牛頭島啟航,帶E3管節逆流而上,經過近50公裡航道浮運,於下午2點抵達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附近施工水域,並開展相關準備作業。晚上9點,E3管節開始沉放。
  • 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央視網消息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橋。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節沉管成功下水。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未來它將與其他31節沉管一起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這也將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沉管下水」也意味著它將第一次經歷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驗。此前,它都是在陸地上進行施工建設。而密封性驗證不僅對沉管安裝至關重要,更是未來海底隧道安全運行的關鍵因素。
  • 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原標題: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下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經過28個小時的浮運安裝,今天(9月26日)凌晨5點左右,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這也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首次進行30米深海對接
  • ...制沉管隧道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成功交付 海底沉管隧道...
    9月26日,由中交一航局研發並投資建造的世界首艘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一航津安1」在廣州舉行交船儀式。這標誌著世界上安裝能力最大、沉放精度最高、施工作業最高效、性能最先進的海底隧道沉管施工專用船舶建造完畢,具備施工作業能力。該船由上海振華重工進行船體設計、廣州黃埔文衝船廠建造。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日前,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已順利完成首節非標準沉管、首節標準沉管及首節深水區沉管等5個管節浮運安裝任務。深中通道每節沉管需航行47公裡,完成7次航道轉換。
  • 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
    10月1日,隨著北岸止水鋼結構最後一塊鋼板安裝完成,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負責施工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止推段二次止水體系形成。隨後,施工方在止推段與堵口沉箱之間進行注水,接受焊縫水密檢測。至此,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
    中新社深圳6月17日電 (蔡敏婕 嶽路建)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
  • 港珠澳大橋首節曲線沉管成功安裝 央視全程直播海底隧道與東人工島對接
    廣東省發改委原主任李春洪、廣東海事局局長梁建偉、廣東省交通廳副廳長賈紹明、三地委辦公室主任蘇建梅、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局長朱永靈到現場指導工作,賈紹明施工前做動員講話,李春洪在沉管對接後作總結,對現場施工和安裝團隊給予高度肯定和讚賞。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拼接而成,全長5664米,E1沉管與西人工島相連接,E33沉管接東人工島。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與東人工島成功對接——首個曲線段沉管精準安裝
    2016年10月8日早上7點20分,通過一年的科研,接近兩年的籌劃,半年多的施工準備,以及持續26個小時的施工作業,島隧工程建設者順利完成E33沉管安裝,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實現了與東人工島的成功對接。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由33節巨型沉管拼接而成,全長5664米,E1沉管與西人工島相連接,E33沉管接東人工島。
  • 深中通道新動作!世界首個沉管鋼殼結構辦公大樓南沙啟用
    深中通道新動作!世界首個沉管鋼殼結構辦公大樓南沙啟用金羊網  作者:王丹陽  2020-01-18 深中通道項目S08標,由保利長大工程有限公司與廣州打撈局組成聯合體。
  • 首個曲線沉管安裝成功!港珠澳大橋又一次驚動了中央!
    大橋的首個曲線沉管安裝成功啦!圖來自科普中國而兩大人工島中間,由海底隧道相接,要在深海當中插入33根鋼筋混凝土管節,通過這些沉管對接,從而形成海底隧道,已經完成安裝了29根沉管!其中就包括剛安裝完成的曲線沉管E33!作為東人工島的第一根沉管!
  • 我國跨海通道建設領域再創新紀錄!
    其中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即大連灣海底隧道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實現寒冷地區沉管隧道施工零的突破;深中通道完成E6管節安裝,世界最長最寬的鋼殼沉管隧道逼近千米大關,再創長度紀錄。專家表示,一南一北兩大超級工程同日完成關鍵節點,創造了我國乃至世界跨海通道建設領域的新紀錄,彰顯了我國在跨海通道建設中強大的綜合協調、資源統籌及科技創新實力。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創多項世界之最的沉管隧道建成通車,建設過程無與倫比!
    南昌紅谷隧道是國內內河最大的沉管隧道,也是世界首次在江河中遊修建沉管隧道。紅谷隧道穿越贛江,連接南昌紅谷灘新區與贛江東岸老城區,隧道主線長約2650米。工程按城市主幹路、雙向6車道標準設計,設計行車速度為每小時50公裡,抗震烈度達7級,限重55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