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下水

2020-12-05 中國青年網

央視網消息 :深中通道是連接廣東深圳和中山的跨海大橋。昨天(12日)上午,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工程的首節沉管成功下水。開始了出海安裝前的最後一道工序作業,海底隧道安裝進入倒計時。

眼前的沉管長123.5米,寬46米,高10.6米,重達6萬噸。未來它將與其他31節沉管一起組成深中通道的海底隧道部分。這也將是世界上最寬的海底隧道。

「沉管下水」也意味著它將第一次經歷在水中的密封性考驗。此前,它都是在陸地上進行施工建設。而密封性驗證不僅對沉管安裝至關重要,更是未來海底隧道安全運行的關鍵因素。

研製人員介紹,首節沉管下水後將展開二次舾裝工作,計劃於5月底打通沉管出運的通道,預計年內完成首節沉管安裝。同時,第二節沉管也已預製完成,進行下水前的準備工作,深中通道海底隧道建設全面提速。

(來源:央視網)

相關焦點

  • 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智能化!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大眾日報記者 薄克國2020-06-21 11:25:26 發布來源:大眾報業·大眾日報客戶端繼港珠澳大橋工程之後,駐魯央企——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再次參建舉世矚目的世界工程和大國重器。
  •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
    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度達,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順利完成,也標誌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重大進展,更標誌著中國在沉管隧道建設領域登上了新的技術高峰。
  • 世界創舉!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海底安裝成功
    超級工程深中通道今天迎來了最新工程進展! 據廣東交通集團發布消息,6月17日11: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順利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完成了首次「海底初吻」。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
    中新社深圳6月17日電 (蔡敏婕 嶽路建)17日11時45分,歷經約34個小時的出塢、浮運、系泊、安裝,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實現與西人工島暗埋段對接。這標誌著深中通道項目關鍵線路的核心控制性工程取得進展。
  • 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安裝!世界首創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亮相
    6月17日,歷經34個小時的連續作業,中交集團承建的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鋼殼沉管隧道——深中通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西人工島實現「海底初吻」。深中通道首節沉管對接安裝採用的是世界首創的自航式沉管運輸安裝一體船作業方式,實現了世界海工領域的一次跨越,標誌著海底沉管隧道施工正式進入智能化時代,也將世界跨海通道施工技術提升到新高度。
  • 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原標題:深中通海底隧道首次完成30米深海安裝 創下月均安裝1節沉管世界紀錄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經過28個小時的浮運安裝,今天(9月26日)凌晨5點左右,正在建設的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順利完成E4管節對接,這也是深中通道海底隧道沉管首次進行30米深海對接
  • 聚焦深中:「智」造海底隧道
    深中通道是集「隧、島、橋、水下互通」四位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通道集群工程,全長約24公裡。其中,海底沉管隧道全長5035米,由32節重約8萬噸的巨型沉管組成,是目前世界上建設規模最大的沉管隧道。工程建成後,從中山直達深圳,通行時間將由原來的2小時縮短為30分鐘,有效推進兩岸產業互聯互通及粵港澳城市群深度融合發展。
  •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安裝
    我國北方首條跨海沉管隧道——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正在浮運對接(中交一航局供圖)央廣網大連12月9日消息(記者賈鐵生)12月9日,歷經17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
  • 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首節沉管對接完成完成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裡,由32個管節「搭積木」般連接而成,其斷面寬度達46至55.46米,比港珠澳大橋雙向六車道鋼筋混凝土沉管隧道斷面要寬9至18.5米,是世界上最長、最寬的鋼殼混凝土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項目全長約24公裡,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
  • 智造海底隧道
    日前,國家「十三五」重點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工程深中通道已順利完成首節非標準沉管、首節標準沉管及首節深水區沉管等5個管節浮運安裝任務。深中通道每節沉管需航行47公裡,完成7次航道轉換。
  •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合龍 系世界上最長公路沉管隧道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三十多米深的海底,港珠澳大橋5.6公裡長的海底隧道中,最後12米也就是最終接頭的安裝,5月2日完成對接。對接成功代表海底隧道全線合龍貫通。香港東方日報網2日稱,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接珠海、澳門,是集橋、島、隧道為一體的超級跨海通道。
  • 解決世界最寬海底沉管隧道基槽「整平難」 水下3D碎石整平清淤船...
    該船預計於2020年建成投產,將用於解決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所有超寬變寬沉管管節基槽碎石鋪設難題。深中通道沉管隧道長約6.8公裡,沉管段長約5.035公裡,將由32節深埋在伶仃洋海底40多米深基槽內的沉管組成。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採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形式,也是該結構在世界範圍內的首次大規模應用。
  • 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
    10月1日,隨著北岸止水鋼結構最後一塊鋼板安裝完成,由中交一航局三公司負責施工的大連灣海底隧道北岸止推段二次止水體系形成。隨後,施工方在止推段與堵口沉箱之間進行注水,接受焊縫水密檢測。至此,北岸圍堰堵口沉箱具備拆除條件,大連灣海底隧道即將迎來首節沉管安裝施工。
  •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
    深中通道8萬噸沉管完成海底對接!27日凌晨2點,世界首制運安一體船 「一航津安1」從桂山牛頭島啟航,帶E3管節逆流而上,經過近50公裡航道浮運,於下午2點抵達深中通道西人工島附近施工水域,並開展相關準備作業。晚上9點,E3管節開始沉放。
  • 海底隧道重大進展!
    ——大連灣海底隧道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並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在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中實現零的突破。大連灣海底隧道是繼港珠澳大橋之後,又一項技術條件複雜、環保要求高的跨海交通集群工程,也是我國首個採用PPP模式投資建設的跨海沉管隧道。隧道全長5.1千米,共由18節沉管組成,此次安裝的E1沉管為非標準管節,長135米,寬33.4米,高9.7米,重約4.1萬噸。
  • 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
    央廣網北京12月10日消息(記者郭翔宇)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今天(10日),粵港澳大灣區重大交通工程——深中通道首個鋼殼管節順利完成澆築並縱移進行下一步作業,標誌著這一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邁出關鍵一步。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成後將...
    大連灣海底隧道,借鑑港珠澳大橋沉管施工的成熟技術,是我國北方開建的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其建築團隊基本包括港珠澳大橋建設的原班人馬,整個工程預計2023年竣工通車。「整個工程進展順利。一個多月前,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實現了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零的突破,目前我們正在為第二批沉管安裝打基礎。」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項目總經理部總工程師張海英說。
  • 港珠澳大橋有海底隧道嗎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如何建成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 全長6.7公裡 是世界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唯一的深埋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海底部分約5664米,由33節巨型沉管和1個合龍段最終接頭組成,最大安裝水深超過40米。  港珠澳大橋海底隧道概述  2017年7月7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迎來了全線貫通的歷史時刻!
  • 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有了重大進展
    歷經17個小時的連續作業,由中交一航局負責施工的我國北方首條大型跨海沉管隧道集群工程——大連灣海底隧道工程首節沉管成功沉放海底與北岸暗埋段實現精準對接。這標誌著我國寒冷地區首條海底沉管隧道建設實現零的突破。
  • 第78集 港珠澳大橋的海底隧道
    它是我國第一條集橋梁、人工島和海底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同時也是全球總體跨度最長、世界上沉管最重、沉管隧道最長的跨海大橋。如今,港珠澳大橋的美麗、雄偉令人們讚嘆不已,但在實現這份美麗的過程中,建設者們執著奮鬥的精神,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們就共同走進海底沉管隧道,向大家講述這項超級工程背後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