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搭VPN獲利判刑 「翻牆」亂象叢生網絡淨化迫在眉睫

2020-12-13 中華網新聞

圖文無關

正義網貴港12月20日電(通訊員楊德燦)吳向洋在未取得《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的情況下,在網絡上銷售VPN代理服務,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電信條例》和《中國人民共和國刑法》等相關法律規定,吳向洋涉嫌非法經營罪。近日,經廣西平南縣檢察院提起公訴,被告人吳向洋因非法經營罪被法院判決有期徒刑五年六個月,並處罰金人民幣五十萬元。

2013年至2017年6月期間,犯罪嫌疑人吳向洋在未取得相關經營許可的情況下,為非法牟利,自己在網上搭建VPN伺服器並提供會員帳號和登錄軟體,該軟體登錄後可以瀏覽境外網站;另外犯罪嫌疑人吳向洋還把一些VPN會員帳號密碼寫到硬體路由器上,使得修改過的路由器能夠直接登錄VPN,實現能夠收聽境外網站音視頻節目的功能。

之後犯罪嫌疑人吳向洋利用「淘寶網」開設網店以及在網際網路開設「凡狗VPN」網站等方式向一般用戶出租或銷售VPN軟體、VPN路由器硬體,交易數千次,非法經營額達792638元,非法獲利約50餘萬元。

私搭VPN獲利判刑 圖片來源:北京商報。

延伸閱讀:

英國倫敦大學瑪麗皇后學院的研究者通過對14家主流虛擬專用網絡(VPN)服務提供商進行分析,發現其中11家都曾因一個名為「IPv6leakage」的漏洞而洩露了用戶的信息,從用戶訪問的網站到用戶通信的具體內容都洩露無疑,比如用戶在某一論壇發布的評論都可能被曝光。而通過HTTPS加密方式運行的網站操作內容,包括金融交易信息,則沒有洩露。

鑑於虛擬專用網絡(VPN)的合法性,很多用戶利用VPN來躲避審查、避開監控,或突破某些網站的地域限制,比如使用VPN來訪問Netflix網站(該網站只對美國IP提供服務)。歐洲有20%的網民使用VPN,VPN對用戶的網絡交流進行加密,這樣對網民的監管就更加困難。

信息洩露的原因是由於在一些地區,網絡運營商正在加速部署IPv6協議去替代地址空間枯竭的IPv4協議,但許多VPN只保護IPv4流量,因此在IPv6網絡下現有的VPN就會變得不安全。研究人員選擇了14款知名VPN軟體,將各種設備連接到WiFi接入點以模擬黑客可能使用的攻擊,來印證IPv6存在的漏洞問題。該研究使用被動監控(簡單收集通過接入點的未加密信息)和DNS劫持(偽裝成用戶經常訪問的網站,例如谷歌和臉譜,然後把瀏覽器重新定向到被控制的網頁伺服器)兩種手段獲取用戶信息,通過檢查不同的移動平臺下VPN的使用,發現蘋果的iOS系統比谷歌的安卓系統更安全。

據《北京商報》今年2月報導:工信部嚴管VPN提速,北京商報記者調查發現,在iOS與安卓的手機應用商城中,VPN App種類多樣,可以暢遊海外多國。不過,「翻牆」系違法行為,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背後,VPN App不斷上鎖。依附VPN App獲得流量的遊戲應用、廣告等也被潑冷水。

VPN App亂象叢生

「翻牆」屬於違法行為,所謂的翻牆軟體並沒有獲得電信主管部門批准。國內「翻牆」用戶眾多,根據市場研究機構Global WebIndex的調查研究估測,中國的VPN用戶可能多達9000萬。這也讓一些遊走在灰色地帶的翻牆軟體默默賺錢。

「翻牆」軟體又叫VPN軟體。北京商報記者在手機應用商城輸入VPN,下拉菜單中出現了不少「翻牆」軟體,有VPN、5VPN、Snap VPN、極速安全VPN、蝙蝠VPN、綠豆VPN、VPN333、快喵等。

打開Snap VPN App後,頁面顯示有Free(免費)和VIP(會員)兩種連接模式,分為美國、德國、荷蘭、印度、新加坡、加拿大、英國七條線,VIP需要用戶每月支付5.99美元,相較免費模式有更快的網速、不受限制的數據、沒有廣告達人。北京商報記者在連接美國線免費模式後,成功登錄Facebook,但後臺自動下載了幾個手機應用,如果不安裝到手機上隔幾分鐘就會推出一次廣告,最終將Snap VPN卸載後才停止推送廣告。

融合網CEO吳純勇指出,VPN軟體商相當於某些做第三方服務的企業,通過私自架設伺服器,利用公網網絡,通過軟體、硬體等設備,把國內與國外對應伺服器進行互連互通,使相應的用戶能夠獲取信息。

據了解,VPN一年使用費用約為60-100美元左右。電腦或手機用戶可以通過特製軟體獲得加密連結,瀏覽在國內被屏蔽的外國網站內容。這些被封鎖的網站包括社交平臺Facebook、Twitter、視頻網站YouTube、谷歌公司提供的網頁搜索、郵箱等服務。

在論壇和貼吧等地方,有網友推薦了幾款「翻牆」工具。比如,加速精靈是一家穩定運營三年的老牌VPN商,目前主營美國、中國香港、日本、中國臺灣、德國、韓國的高速線路,支持電腦各種系統、手機安卓、iOS,可流暢觀看YouTube 1080P高清視頻,手機號碼註冊即送24小時VIP體驗,同時提供永久免費試用線路。魚躍是一款瀏覽器插件,可以穩定秒開YouTube、Facebook、Twitter、Google、instagram等海量國外網站,擁有中國香港、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新加坡、加拿大、韓國、法國等多國超高帶寬伺服器。魚躍擁有智能、一直和關閉三個主模式,在特有的智能模式下打開國外網站時會默認翻牆,而在訪問國內網站時候則不翻牆,跟國內一樣正常瀏覽,這樣避免在看國內網站時也翻牆會導致訪問速度過慢,從而實現智能翻牆。

不過,有技術人員指出,發送與接收的數據會通過VPN服務提供商的機器,用戶的帳號、密碼信用卡信息等有被VPN服務提供商看到的風險。

灰色地帶不再

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指出,近年來,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蓬勃發展,我國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無序發展的苗頭也隨之顯現,亟須整治規範。為進一步規範市場秩序,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促進網際網路行業健康有序發展,工信部決定自發布通知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範工作。

工信部要求各基礎電信企業、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企業對網絡基礎設施和IP位址、帶寬等網絡接入資源的使用情況進行全面自查,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專線(含虛擬專用網絡VPN)等其他信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基礎電信企業向用戶出租的國際專線,應集中建立用戶檔案,向用戶明確使用用途僅供其內部辦公專用,不得用於連接境內外的數據中心或業務平臺開展電信業務經營活動。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這意味著一直以來用虛擬私人網絡(VPN)來「翻牆」的監管灰色地帶將被曝光取締。國內不少網民都已掌握一些「翻牆」技能,繞過相應的IP封鎖、內容過濾、域名劫持、流量限制等,實現對網絡內容的訪問。

生存空間漸窄

事實上,中國對於「翻牆」這一現象並不是第一次進行監管。2015年初,有報導稱,部分中國內地用戶反映無法正常使用國外的VPN服務。與此同時,關於VPN服務漲價的消息也開始傳出。據了解,「防火長城」開始屏蔽外國VPN服務。VPN供應商Astrill已通知用戶,由於「防火長城」的升級,使用IPSec、L2TP/IPSec和PPTP協議的設備無法訪問它的服務,「受影響的主要是iOS設備」。

之後,另一家VPN服務商VPN Tech Runo稱,從2014年12月31日開始,它的很多IP位址已被屏蔽,部分地區使用L2TP協議的用戶也連接不了它的伺服器。此外,免費VPN服務商fqrouter在當月正式宣布關閉其VPN服務。

當時,就外界紛傳的中國封殺部分VPN一事,工信部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發聲說,「在中國發展網際網路一定要按照中國的法律法規來進行,一些不良信息應該按照中國法律進行監管,所以,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新的情況出現一定會有新的監管措施跟上」。

中國網絡空間戰略研究所所長秦安也為「防火長城」指出,事關網絡空間主權,中國當然不能對這些服務視而不見。

有公安局網警透露,對於使用者來說,如果只是瀏覽沒有不良信息的網頁,一般不會被追究責任;如果是複製擴散有違法內容的帖子,一旦被查獲,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多位律師認為根據法律原則性規定,瀏覽被禁止的網頁應該涉嫌違法,但如何處罰則要視具體情節及危害程度而定。如果只是自己瀏覽沒有散布,那麼情節輕微,一般不會受罰。如果提供「翻牆」服務,肯定違法了,比如買家藉此瀏覽色情網頁,則賣家涉嫌構成傳播淫穢物品罪。

也有律師指出,《計算機信息網絡國際網際網路安全保護管理辦法》第5條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利用國際網際網路製作、複製、查閱和傳播下列信息:煽動抗拒、破壞憲法和法律、行政法規實施的;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推翻社會主義制度的;煽動分裂國家、破壞國家統一的;捏造或者歪曲事實,散布謠言,擾亂社會秩序等。境外網頁上的言論缺乏管理,一旦瀏覽到了,那就已經違反了這條規定。

除了以上規定之外,對提供「翻牆」服務的賣家而言,《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管理辦法》規定的懲罰措施更重。第4條規定:「國家對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實行許可制度;對非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實行備案制度。未取得許可或者未履行備案手續的,不得從事網際網路信息服務。」第19條規定:「違反本辦法的規定,未取得經營許可證,擅自從事經營性網際網路信息服務,或者超出許可的項目提供服務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電信管理機構責令限期改正,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處違法所得3倍以上5倍以下的罰款;沒有違法所得或者違法所得不足5萬元的,處1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責令關閉網站。」

在業內人士看來,雖然相關部門一直都對「翻牆」有所監管,但這種監管時斷時續,要求嚴的時候就封一陣,要求不嚴的時候各種翻牆工具就會再次興起,以前的各個監管部門只是將這項任務當成職能之一,但不是專屬職能,所以監管一直有所疏漏,2014年國家成立了網信辦,相當於有了專職機構來管理,監管力度也加大了,未來這些「翻牆」工具將很難存活。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同志就《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答記者問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印發《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就媒體感興趣的問題,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管理局負責同志作了回答。

問:《通知》出臺的背景情況是什麼?為何要出臺這樣一個政策?

答:近年來,我國雲計算、大數據等應用蓬勃發展,以網際網路數據中心業務(IDC)、網際網路接入服務業務(ISP)和內容分發網絡業務(CDN)為代表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面臨難得的發展機遇,但無證經營、無序發展的苗頭也隨之顯現,層層轉租、違規自建網絡基礎設施等帶來的「黑帶寬」、「下水道」等問題不容忽視,既破壞了正常的市場秩序,損害了廣大用戶的合法權益,也給國家網絡和信息安全帶來隱患。在此背景下,我部出臺了《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在全國範圍內開展清理規範工作,依法查處無證經營、超範圍經營、「層層轉租」等違法行為,切實落實企業主體責任,加強經營許可和接入資源的管理,強化網絡信息安全管理,維護公平有序的市場秩序,促進行業健康發展。

問:《通知》開展的清理規範工作的重點是什麼?

答:本次清理規範工作將在以下三方面開展重點工作:一是加強資質管理,重點查處無證經營和超範圍經營等非法經營行為,督促企業合法持證開展經營活動;二是嚴格資源管理,重點打擊「層層轉租」等違規行為,清理網絡接入服務市場存在的「黑帶寬」、「下水道」;三是落實相關要求,夯實管理基礎,推動接入服務企業加強技術手段建設,完成各項評測工作。

問:《通知》提出,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和租用專線(含虛擬專用網絡VPN)等其他信道開展跨境經營活動。這是否會對外貿企業、跨國企業的正常運轉造成影響?

答:《通知》關於跨境開展經營活動的規定,主要的依據是《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管理辦法》(原信息產業部令第22號),規範的對象是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無國際通信業務經營資質的企業或個人,租用國際專線或VPN,私自開展跨境的電信業務經營活動。外貿企業、跨國企業因辦公自用等原因,需要通過專線等方式跨境聯網時,可以向依法設置國際通信出入口局的電信業務經營者租用,《通知》的相關規定不會對其正常運轉造成影響。


相關焦點

  • 私搭VPN獲利判刑 「翻牆」生存空間漸窄
    &nbsp&nbsp&nbsp&nbsp之後犯罪嫌疑人吳向洋利用「淘寶網」開設網店以及在網際網路開設「凡狗VPN」網站等方式向一般用戶出租或銷售VPN軟體、VPN路由器硬體,交易數千次,非法經營額達792638元,非法獲利約50餘萬元。
  • VPN才是主流?比Shadowsocks和v2ray好在哪裡?
    再次聲明這個結論不是很準確,因為可供參考的數據非常有限,然後這個數據是包括了輕度翻牆用戶和日常的重度翻牆用戶,很多幾天甚至可能幾周才翻一次牆的這種用戶也統計進來了,所以當我發現採用vpn方式翻牆的用戶超過佔比一半的時候,我自己也很吃驚,後來我想明白了。
  • 男子提供「翻牆」軟體被拘:幫客戶瀏覽境外網站
    2016年,職高畢業之後,李某來到廣東東莞務工,在東莞一家網絡公司工作,由於學歷不高,加上在職高學習到的計算機技術有限,李某的收入一直不高,所以李某經常會在網上瀏覽兼職信息。原來,龔某的「公司」主要是給客戶提供vpn「翻牆」軟體,以供客戶瀏覽境外網站,李某主要負責在網上打廣告,同時幫助客戶解決技術問題。深鐵警方表示,工信部早已明確規定,未經電信主管部門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者租用vpn,如果公民私自建立vpn,並以此牟利達到一定數額或向他人提供軟體達到一定人次,均屬於情節嚴重,將受到刑事處罰。
  • 違法使用VPN或助人「翻牆」 小心被「查水錶」
    今年年初,工信部網站就發布了《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清理規範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決定自2017年1月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範工作。
  • 翻牆軟體哪家強?VPN評測報告奉上-UEESHOP
    而客服部同事也要每天用到VPN,她們在解答客戶諮詢時,常常需要翻牆查看客戶的網站、查網站排名、查谷歌流量分析等。她們之前一直用Lantern(藍燈)這款老牌加速器。Lantern是一家國外的非盈利機構開發的一款翻牆軟體,重點是現時還能用的翻牆神器,免費且穩定。個人用十分推薦,操作簡單,打開軟體就直接可以翻牆了。
  • 男子給客戶提供「翻牆」軟體,目前已被警方抓獲
    2016年,職高畢業之後,李某來到廣東東莞務工,在東莞一家網絡公司工作,由於學歷不高,加上在職高學習到的計算機技術有限,李某的收入一直不高,所以李某經常會在網上瀏覽兼職信息。今年7月,李某在網上看到一則招聘信息,浙江省台州市一家「網絡公司」招聘技術員,李某通過微信聯繫上了該公司負責人龔某,龔某簡單了解了李某的情況,沒有經過面試,也沒有辦理入職手續,就同意李某入職,並承諾給予李某高額報酬,面對高額報酬,李某並未多想,欣然接受。隨後,龔某向李某介紹了具體的工作內容。
  • VPN全面被禁,谷歌、推特、Facebook徹底「404」
    ­  1月22日從工信部網站獲悉,工信部決定自即日起至2018年3月31日,在全國範圍內對網際網路網絡接入服務市場開展清理規範工作。其中工信部的通知還特別強調,未經批准不得自行建立或租用VPN。這意味一直以來用虛擬私人網絡(VPN)來「翻牆」的監管灰色地帶,將被曝光取締。
  • 只剩下門縫的VPN何去何從
    不過,「翻牆」系違法行為,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背後,VPN App不斷上鎖。依附VPN App獲得流量的遊戲應用、廣告等也被潑冷水。  VPN App亂象叢生  「翻牆」屬於違法行為,所謂的翻牆軟體並沒有獲得電信主管部門批准。
  • 只剩下門縫的VPN何去何從-新華網
    不過,「翻牆」系違法行為,監管力度不斷加大背後,VPN App不斷上鎖。依附VPN App獲得流量的遊戲應用、廣告等也被潑冷水。  VPN App亂象叢生  「翻牆」屬於違法行為,所謂的翻牆軟體並沒有獲得電信主管部門批准。
  • 無極vpn專業的網絡加速器 讓您的網絡世界暢通無阻
    也正式因為如此,國內的vpn服務產品也是遍地開花,百花齊放,面對眾多的選擇,消費者一時間很難選定既便宜又好用的產品。那麼什麼樣的vpn服務算是滿足用戶需求的好產品呢?下面就以無極vpn(http://www.wujivpn.com)為例來詳細分析。 首先是線路。
  •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生物質能源亂象叢生凸顯標準缺失 騙補愈演愈烈 2016-01-08 11:14:12:經濟參考報 參與互動    據《經濟參考報》報導,生物質能源產業化程度和產業規模弱於其他可再生能源行業,市場亂象頻出
  • 私設VPN供他人「翻牆」上網獲利10萬元,貴州網民被網警行政拘留!
    貴州貴陽警方近日通報,上月底在南明轄區內,發現有網民通過私自架設VPN伺服器,收費供他人非法訪問境外網站,從中非法獲利 貴陽市公安局網絡安全保衛支隊指,涉案者支某自2016年起就建立名為「日本綜藝」的網站,在網站內充值成為會員,就可免費使用VPN服務。支某以此為網站增加人流及提高盈利,被查獲前已非法獲利10萬元。警方指,支某非法銷售VPN,違規展開跨境電訊業務經營活動,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多條規定,現已被依法處以行政拘留處罰。
  • 養生行業亂象叢生:借養生「大師」之名騙消費者
    借養生「大師」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養生行業亂象叢生亟待規範  從綠豆「神醫」張悟本,到生吃泥鰍的「健康教母」馬悅凌……沒有行業標準,沒有科學依據,隨著養生熱的興起,千奇百怪的「養生大師」應運而生,以「養生之名」,行欺騙消費者之實。專家建議:健康教育應「提速」,行業監管待加強。
  • 二手車交易亂象叢生 「調低裡程表數」成為行業潛規則
    【內容提要】二手車交易依然亂象叢生。其中,人為調動裡程表數似乎成為行業潛規則。消費者向《天天315》爆料,花費9萬元在大連易車精品店購買了一輛二手車。銷售員承諾這輛車是從沒過戶過的一手車,只行駛了6萬公裡,一直在正規4S店保養。
  • 中國專家:隕石歸屬有爭議 「黑市」亂象叢生
    然記者採訪多位中國業界專家表示,在中國境內,天外飛石歸屬問題存在爭議,地下交易市場亂象叢生。  「我認為隕石歸口管理應是國土資源部」,南京地質博物館館長章其華說。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研究員王思潮表示認同:「在土地上挖掘的化石,應該歸國家所有,上交給隕石專業科研機構,個人領取獎勵。」  也有人不同意。
  • 臨沂陷泥河水草叢生 管理所:淨化水質不影響洩洪
    原標題:臨沂陷泥河水草叢生 管理所:淨化水質不影響洩洪  陷泥河是臨沂市城區的主要排水通道,然而近段時間以來,一些細心的市民發現,陷泥河部分河段內水草叢生。汛期即將到來,大量的水草會否影響水質,影響洩洪能力?這讓眾多市民擔心不已。
  • 國學培訓班亂象叢生,為何離國學越來越遠
    無統一師資標準,國學培訓班亂象叢生近年來,「國學熱」逐漸吹進了少兒培訓機構。2006年,王吟默從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畢業後,便進入了這個行業,開始接觸國學教育。他幾乎經歷了「整個少兒國學培訓熱的興起」。十餘年間,他先後在兩所全國排名前十的知名教育培訓機構裡,教授國學班。課程通常集中在周六日,每次要面對200、300個學生,學生則集中在一年級至四年級。
  • 石斛:價差百倍亂象叢生 石斛好不好咬咬便知
    然而,興旺的市場背後卻亂象叢生。近日,記者對廣州市面上銷售石斛的滋補品店與批發市場進行調查,發現「掛羊頭賣狗肉」的現象非常嚴重。  文、圖/記者曾繁瑩 實習生劉展萍  市場調查  亂象一  開口埋口「鐵皮石斛」?  廣州日報記者走訪了市面上多家滋補品店,許多店鋪打出「鐵皮石斛」的招牌。
  •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隱私「裸奔」 行業混沌誰來監管
    基因檢測亂象叢生  近年來,基因檢測揭開神秘面紗,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基因檢測是指採集被檢測者的血液、口腔黏膜細胞,經提取和擴增其基因信息後,通過基因晶片等技術,對被檢測者細胞中的DNA分子的基因信息進行檢測,並從中分析出包括疾病風險、用藥安全、營養代謝等方面的信息。
  • 《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焦點訪談》曝光廠家混淆成份 冬蟲夏草亂象叢生 健康臺 央視網 2014年12月23日 09:25 A-A+   邱寶昌強調:「相關市場的亂象產生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相應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完善了法律法規和標準,相關監管部門加大執法、加大監管,我們的食品市場才能得以規範,消費者權益才能得到保障。」  不管是什麼菌什麼黴,不管能不能和冬蟲夏草扯上關係,只要傍上「蟲草」這兩個字,馬上就身價倍增。而在保健品市場上,類似現象並不只限於冬蟲夏草這一種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