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肝「,中國人曾談之色變,在B肝疫苗出現之前,其發病率約佔全國人口的10%。在甲乙丙丁戊等五型中,B肝的發病率約為25%。自1992年國家開始推行接種B肝疫苗以後,中國人B肝的發病率才出現逐年下降的趨勢。據統計,在2006年,中國人B肝表面抗原攜帶率約為7.18%,也就是說,那年的中國人約有9300萬左右是慢性B肝病毒感染者,相對於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這已經是相對理想的數字了。
即便在相關藥物比較充分的當代,也要時刻警惕B肝的出現。因為B肝病毒仍然是中國乙類傳染病之一,其危害程度不可小視。那麼,B肝究竟是怎樣的呢?怎樣才算正常呢?
B肝是由B肝病毒引起的傳染病,發病後會以肝區痛、噁心、食慾減退、上腹部不適、乏力等症狀為主要表現,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發熱、黃疸的情況,檢查時會發現肝功能明顯受損。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發展成為肝硬化,甚至肝癌。
在醫院檢查時,醫生一般會採取抽血化驗作為首選方法。檢查的內容也以B肝5項作為指標,包括表面抗原、表面抗體、e抗原、e抗體、核心抗體。下面,本文將會為大家列舉B肝5項的內容作為參考:
1.B肝表面抗原(HBsAg)正常值應該小於0.5ng/ml。這是診斷HBV感染的常用指標,若檢查結果超出正常值範圍,只能說明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或已經感染了B肝病毒,但不能代表被檢查者具有傳染性。
2.B肝表面抗體(HBsAb)正常值應該小於10miu/ml。若檢查值大於10miu/ml,說明被檢查者體內存在B肝病毒的抗體,即曾感染過B肝病毒,但已治癒;或注射過B肝疫苗。
3.B肝e抗原(HBeAg)正常值應該小於0.5PEIU/ml。這項內容需要注意,因為B肝e抗原屬於B肝病毒的結構成分,若結果升高則表示血液中有B肝病毒的存在並會複製,被檢查者也會有傳染性。檢查結果越高,傳染性越強。
4.B肝e抗體(HBEAB)正常值應該是0-0.2PEIU/ml。此抗體的升高,說明B肝病毒複製低下,傳染的可能性很少,這項指標是B肝病毒感染時間較長的標誌。
5.B肝核心抗體(HBCAB)正常值應該是0-0.9PEIU/ml。數值升高表明曾經感染過B肝病毒,或感染後現在正處於恢復期。抗HBc是提示過去或現在感染HBV的指標。
B肝5項的基本內容,上文已對大家進行了介紹,若檢查結果均在正常值範圍內,則是最好的結果。即便B肝抗體陽性,也不必擔心。相反,如果檢查結果超出正常值範圍,說明自身存在患有B肝病毒的可能。但具體的情況,還需要醫生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