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B肝五項檢查,根據個人的身體情況的不同,結果也是不同的,有的人就是B肝五項全陰性。那麼,B肝五項全是陰性是什麼意思?打B肝疫苗要注意什麼?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B肝五項全是陰性是什麼意思
B肝五項全陰性是表面沒有感染B肝病毒,但同時也說明身體當中沒有抗體,這樣容易感染上B肝病毒,所以要接種疫苗,讓身體產生抗體,這樣避免感染。
傳統的觀點認為B肝五項全陰可排除B肝病毒感染;HBeAg陽性患者,其病毒複製力強且傳染性也強,HBeAb陰性者則反之;HBsAb出現以後則表明對HBV有免疫力,基本無傳染性。
但是隨著分子生物學的發展,誕生了許多先進的方法和技術,使人們對B肝病毒的研究更加深入。國內外眾多研究資料表明,用螢光定量PCR方法在上述六種模式中均不同程度地檢測出HBV-DNA,即有病毒的存在和複製,即便是B肝五項全陰的模式也不例外。
這是由於HBVDNA聚合酶缺乏校正功能、宿主的免疫壓力及藥物治療等因素的影響,使B肝病毒基因在B肝病毒持續感染過程中普遍存在著變異現象,導致常規試劑盒難以檢測出體內已經變異、不表達或低水平複製表達的B肝病毒血清學標誌物(如HBsAg,HBeAg)。
也就是說,B肝病毒血清免疫標誌只能反映體內抗原抗體的攜帶模式及在一定條件下機體的免疫情況,為B肝病毒感染提供間接證據;而B肝病毒-DNA的存在才是B肝病毒感染的直接證據,是診斷的金標準。
若是不確定自己有沒有感染B肝病毒,不知道會不會傳染給親人的時候,最好是做過B肝五項之後再做一下B肝病毒-DNA的檢測。它的結果可以反映身體內有沒有感染B肝病毒,會不會傳染,還可以監測藥物對肝炎的療效。
該方法作為一個極為有效的實驗,現已被廣泛地應用於臨床研究的各個領域。它較傳統的PCR不僅操作簡便、快速高效,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而且是在封閉的體系中完成擴增和實時測定,大大降低了汙染的可能性。
打B肝疫苗注意事項
注射前先進行檢查
各種急性病期間或慢性病急性發作期間均不可接種B肝疫苗,檢查肝功能異常者先不要注射B肝疫苗,查明原因,進行治療,待肝功能正常後再行接種。
目前多用的注射方法是「0、1、6月注射法」。注射第一針時間為0月,第二針於第一針後1個月注射,第三針於第一針後6個月時注射。每次皮下注射5-10ug。
第7個月檢查接種效果,只需查B肝五項。出現「B肝表面抗體」為有效。「B肝表面抗體」為保護性抗體,說明機體對B肝病毒已有免疫力。如果「B肝表面抗體」為弱陽性,則需加強注射,一般為一次,5或10ug。
如果接種B肝疫苗前檢查「B肝表面抗體」為陽性,則無需再接種。若「B肝表面抗體」為弱陽性,則需加強注射。
B肝表面抗體在人體的存在時間是不同的,這是根據個人體質來看的,一般來說,五年要複查一次,若是B肝表面抗體為陰性,就要複種。
目前所用國產和進口疫苗均為基因工程疫苗,非血源性疫苗,不會傳播B肝病毒,民眾儘管放心使用。
檢查疫苗注射效果
大部分的疫苗接種後,都不敢保證所有人都接種成功。B肝疫苗也不例外。往往由於B肝疫苗儲存不當、接種不規範或個人的免疫系統低下等原因,B肝疫苗會存在接種失敗的可能。所以B肝疫苗全程接種完畢後,必須到醫院檢查B肝五項,檢驗接種是否成功。
定期複查B肝表面抗體滴度
接種B肝疫苗,機體會產生保護性的抗體表面抗體HBsAb。但HBsAb滴度是會在體內逐年消失的,也就是存在半衰期。
研究表明,當HBsAb滴度小於10個國際單位時,表面抗體HBsAb便不足以抵擋B肝病毒的侵襲。所以,您必須在B肝疫苗接種結束之後,切忌定時到醫院檢查HBsAb滴度。
當B肝接種失敗或抗體滴度過小時,可以選擇重新接種或注射加強針,具體解決措施,可以根據檢查B肝五項結果和抗體滴度諮詢醫生。
總結:通過上文的介紹,相信大家對B肝五項全是陰性的意思都有了大致的了解。此外,文中還介紹了注射B肝疫苗的一些注意事項,僅供大家參考。我們平時要注意預防,注射疫苗的時候也要多加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