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氣象局 發布時間:2020年02月21日10:53
本報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要求編制,所列數據的統計期限自2019年1月1日起至2019年12月31日止。本報告電子版可在中國氣象局門戶網站(www.cma.gov.cn)下載。如對本報告有任何疑問,請與中國氣象局辦公室聯繫(地址:北京市海澱區中關村南大街46號;郵編:100081;聯繫電話:010-68407071)。
一、總體情況
2019年,中國氣象局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認真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和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進一步完善政府信息公開制度,著力深化主動公開,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加強政策解讀和政務輿情回應,努力提升工作質量和水平。
(一)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組織召開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工作研討會,認真學習《條例》精神,研討氣象部門貫徹落實措施,交流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經驗;結合氣象部門實際開展制度建設工作,修訂《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辦法》,編制《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印發《中國氣象局2019年政務公開工作要點》,指導各級氣象部門做好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
(二)深入推進主動公開。全年在CMA網站公開政府信息519條。其中,規範性文件3條,氣象行業標準31條,行政審批7條,財政資金和招標採購265條,項目信息16條,招聘招錄125條,建議提案辦理8條,其他信息64條。
(三)認真做好依申請公開。全年接受政府信息公開申請9件,全部按照《條例》要求進行了認真辦理並答覆申請人。其中,2件符合依申請公開條件,經審查批准向申請人提供了所需信息;6件申請氣象數據,因需要統計加工,按照《條例》第三十八條規定不予提供,但告知申請人獲取氣象數據的途徑和方法;1件申請內容不明確,申請人未按要求補充更正,按照《條例》第三十條規定不予處理。
(四)積極回應社會關切。組織做好網民留言辦理和回復,全年共接收中國氣象局網站公眾留言223條,辦結218條,辦結率達97.7%,有效加強了政民互動。
(五)著力建設政府信息公開平臺。一是組織開發基於辦公網的政務公開審查推送平臺,改進欄目設置,完善平臺功能,提高信息公開審查推送效率;二是開發新一代網上互動平臺,完善中國氣象局網站局長信箱、網上留言、政府信息公開申請等事項的受理、辦理和答覆功能,確保政民互動暢通;三是統籌氣象部門政府網站政府信息公開欄目建設,按照國務院辦公廳政府信息與政務公開辦公室《關於規範政府信息公開平臺有關事項的通知》(國辦公開辦函〔2019〕61號)要求,在《氣象部門政府信息公開基本目錄》基礎上,統一設計國省兩級氣象主管機構政府信息公開專欄,推進專欄建設和維護的規範化。
二、主動公開政府信息情況
三、收到和處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情況
四、政府信息公開行政複議、行政訴訟情況
五、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改進情況
中國氣象局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工作主要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政策解讀力度比較薄弱,還沒有做到政策發布和政策解讀同步進行;二是依申請公開處理還不夠規範,辦理和歸檔制度有待建立健全;三是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有待加強,信息公開專欄有待完善。
2020年,中國氣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進一步完善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有關制度;加大主動公開和政策解讀力度,健全依申請公開程序;組織做好全國氣象部門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平臺建設,完善政府信息公開欄目,規範網上政府信息發布審查和集中推送程序,理順網上政民互動渠道,推進信息公開和政務服務深度融合。
六、其他需要報告的事項
本報告主動公開信息的數據較往年下降較大,主要原因是根據新《條例》第二條關於政府信息的定義,新聞動態類信息不再納入統計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