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小實驗】No. 87 植物是如何「喝水」的,一個白菜吸水實驗讓你了解毛細現象

2021-02-13 教育分享

每 晚 5 分 鍾 ,用 1 個 小 實 驗

學 1 個 小 知 識,帶 著 孩 子 探 索 新 世 界!

植物喝水

天氣越來越熱了,人、動物都要通過喝大量的水來補充水份。但是植物、蔬菜沒有嘴巴,那麼它們是怎樣獲取水份的呢?

今天我們用食用色素與大白菜的葉子,向大家展示植物如何吸收水分與營養

做實驗之前,我們需要準備:大白菜、色素、塑料杯

4. 靜置一段時間後(一般一天),會看到色素的顏色順著葉脈往上走,葉子變得有顏色了


植物是通過根部吸收水分,葉子中有很多「管道」,「管道」半徑越小,水份上升高度越大。因此可以輕鬆地把從根部吸收的水分,輸送到葉片的各個部分,這是「毛細現象」。

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許多毛細現象的例子,磚塊吸水、毛巾吸汗、粉筆吸墨水都是常見的毛細現象。在這些物體中有許多細小的孔道,起著毛細管的作用。同樣,你也可以用這個原理在白色的花上來觀察這些變化哦!

延伸閱讀(點擊可閱讀):

【有聲繪本】1-100期故事合集,每天一個小故事,陪伴孩子快樂成長!

【英語天天學】 1-100視頻合集,每天一個小知識,幫助孩子快樂學英語!

【有聲繪本】No.145《別想欺負我》教會孩子受欺負了怎麼辦

【有聲繪本】No.144《我不跟你走》

【英語天天學】No.66 磨耳朵【Hide and Seek】捉迷藏

❗ 跟著唐詩去旅行~《春夜喜雨》作者:杜甫 * No.1

【科學小實驗】No.01懸空的「硬幣拱橋」

【科學小實驗】No.02 這張小紙條到底有什麼不為人知的秘密呢?

【科學小實驗】No.03 紙張巧變「千斤頂」

【科學小實驗】No.04 紙團的「枷鎖」,破不開的水之術?

【科學小實驗】No.05 猜一猜,雞蛋能承受多重?你根本想不到!

【科學小實驗】No.06 這小小釘子,會魔法!

【科學小實驗】No.07 當牛奶遇到啤酒,會發生什麼?

【科學小實驗】No.08 可樂變啫喱

今天的科學小實驗讓你漲知識了嗎?

那就請你動動手,轉發給朋友!

相關焦點

  • 色彩接力實驗,神奇的毛細現象
    當我們用一根很細的管子插入水中時,水會通過這些細管道往上爬,這種現象叫做毛細現象。毛細現象又稱毛細管作用,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由於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現象。它決定於液體分子相互間和液體分子對固體分子的相對吸引力,這種作用在插入液體的毛細管中尤其容易觀察到,它決定了管內外液面的高度差。
  • 做這些科學小實驗 增進親子關係
    實驗六個小時後,白菜變色大白菜插入色素水中 本版圖片均由東莞時報記者 董珊玲 攝五一小長假你們怎麼過?如果宅家可以玩什麼?不如來做這些科學小實驗,長知識的同時,還能增進親子關係。大白菜、色素、牛奶等生活中常見的材料,互相碰撞的背後,往往蘊藏著大大的科學原理。
  • 6個小學生票選最高的趣味科學小實驗
    -6個小學生票選最高的趣味科學小實驗
  • 漂亮的色彩接力實驗,神奇的毛細現象
    小開心家裡養了幾盆花開心特別愛照顧這些花了有的花喜歡水需要經常澆水一旦土壤乾燥了花就有可能變黃枯萎甚至死去開心每天都會去給他們澆水但是春節要回開心爺爺家過年有十天時間不能照顧這些花如果不給花兒澆水的話它們就會死去這該怎麼辦呢
  • 成長小課堂——毛細現象
    3號早上,福運社區的氛圍突然變得朝氣蓬勃,原來是轄區裡的孩子們集中在社區活動室裡,今年暑期成長小課堂的第一次課程即將準時開展。上午九點,小課堂正式開課,這次課程的主題是毛細現象,通過一個個小實驗讓孩子走進科學,了解毛細現象的成因及原理等。
  • 毛細現象背後的科學故事
    故事的起因現在假如在你面前有一個書桌,你不小心打翻了桌子上的一瓶墨水,你該怎麼辦?生活中的例子什麼東西能夠將物體擦拭乾淨,而什麼東西則不能用來擦拭液體?大家的答案有:海綿、抹布、衛生紙等等能夠擦乾淨,保鮮膜,塑膠袋,金屬等等無法將水擦乾。
  • 親子科學小實驗|棉花秒變搬水工,一招讓你見識毛細現象的厲害
    No.3  實驗原理  棉花條可以當「搬水工」與毛細現象有關,它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由於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現象。一部分實驗需要實驗耗材,但大多數至少有超過300個僅需要家庭裡簡單的材料即可完成,不出門不用買工具就能學,更多科學小實驗,請持續關注我們,每天為您推送一條,讓您足不出戶就能學到!
  • 毛巾能吸水背後的物理知識——毛細現象
    每天洗完澡的時候我們都會用毛巾擦乾身上的水,那麼小夥伴有沒有想過毛巾為什麼可以吸水。另外,我們經常看到荷葉上的的水珠是球形的,似乎水永遠都語法打溼荷葉。今天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浸潤、不浸潤和毛細現象。分子的作用力中學的時候我們就了解過分子的作用力,作用距離的數量級非常的小,大概可以看一下圖。分子間的距離小於r0時,此時表現為斥力;當距離大於r0時,則表現為引力。
  • 宅在家裡不能出門,帶寶貝玩有趣的科學小實驗:《彩虹攀升》
    《3到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中指出,幼兒對周圍的事物、現象感興趣,有好奇心和求知慾;能運用各種感官,動手動腦,探究問題,所以這個科學小實驗特別適合3到6歲的幼兒活動目標:1.情感目標:對生活中常見事物和現象的變化產生興趣。
  • 「紙花」變「水晶花」,7個夢幻的花朵科學小實驗
    :本次實驗,我們要了解一下冷卻結晶。因為食用過量會中毒,所以這個小實驗必須在家長陪伴下進行哦!本次小實驗就是一個硼砂結晶的過程,往熱水中加入硼砂使之飽和毛細現象有關,毛細現象是指液體在細管狀物體內側,由於內聚力與附著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上升的現象。
  • 「紙花」變「水晶花」,7個夢幻的花朵科學小實驗
    你想知道這些都是怎麼實現的嗎?那就趕緊跟著爆爆一探究竟吧!- 01藍色水晶花 -實驗原理:本次實驗,我們要了解一下冷卻結晶。「冷卻熱飽和溶液結晶法」簡稱「冷卻熱飽和溶液法」,又稱「降溫結晶法」。圖中溶解度曲線的意思是:當溫度為80℃時,可以溶解55克硫酸銅;當溫度降到30℃時,只能溶解25克硫酸銅。
  • 植物才會毛細吸水?不,蜥蜴也會,魔蜥用腳吸水運到嘴裡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系列徵文賽,了不起的動物植物。棘皮蜥,澳大利亞特有的蜥蜴,沙土色的皮膚上插滿三角形的尖刺。在沙漠中,像一捆會行走的荊棘。澳洲魔蜥生活在西澳的沙漠裡,連上尾巴,身長只有20釐米,體重70克,剛好適合放在你的手掌心。個頭小身體輕的魔蜥,力氣很小,膽子比力氣還小。每天躲藏在沙堆下或是灌木叢中,只敢捉點兒小螞蟻吃。人獸無害的魔蜥,一身嚇人的裝備全為防禦敵人而配置,包括皮膚顏色、棘皮刺,還有一個假腦袋。
  • 科學小實驗|瘋狂的葡萄乾,是什麼魔法水讓葡萄乾變得上躥下跳?
    ,你們的實驗成功了嗎?,小朋友們,關於碳酸和二氧化碳的小知識,你們都明白了嗎?懂了這麼多,你還愛這快樂水嗎?請留言告訴我們吧! 往期科學小實驗推薦 1.科學小實驗|莫比烏斯環,象徵無盡和循環的莫比烏斯環有這些神奇玩法 2.
  • 科學實驗站 彩虹橋
    從小讓孩子多動手做實驗,能夠很好地開發孩子的科學潛能,發展孩子的好奇心,刺激孩子的想像力。 很多科學原理都可以通過有趣的實驗清晰明了地演示出來。 通過這些有趣的實驗,孩子將會發現,學習原來就是這麼簡單,只要動動手指用用腦,就能將科學和生活巧妙地聯繫起來。
  • 多鴿的第一個小老師視頻,獻給了她最愛的科學實驗
    多鴿的新寵,是科學隊長Home Lab科學百寶箱,涉及了生化、物理、工程與技術、地球與宇宙四大科學領域,包含36個實驗、36個重點知識點以及36次科學家講解。和多鴿的小身板對比一下,一盒東西真不少。在整個學習過程中,可以掌握多個科學名詞和原理,例如靜電、視覺暫留、電路、毛細現象、光的傳播路徑、表面張力、透鏡、二氧化碳、穩定性、槓桿、重力、摩擦力、磁力、光的合成等。
  • 科學小實驗:太神奇!衛生紙竟能讓水逆流而上?!
    (本文由知識就是力量原創首發,資料來源:山西科普網,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微信公眾號)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可以見到一種現象,那就是當你不小心將紙巾一端沾上水,而你立馬拿起來時,你手裡的紙巾已經基本全部浸溼,讓你感到很無奈,那麼你知道這種現象是什麼原因嗎?
  • 大班科學活動:神奇的小吸管
    在種植區和自然角裡,孩子們經常發現植物不澆水,葉子就會發蔫,而澆水後,植物的葉子就會慢慢地舒展、水靈。為什麼往土裡澆水,植物的葉子就能吸收水分呢?這就是生活中常見的毛細現象。教師設計了本活動,抓住了幼兒這一興趣點,意在通過遊戲活動和觀察活動,激發他們的探索興趣,使幼兒感知到身邊隨處可見的毛細現象,由此培養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並在活動中發展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
  • 寶貝們最愛的科學小實驗來啦!10個簡單又炫酷的小實驗,周末在家玩起來!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探索科學的奧秘吧!準備材料:實驗步驟:先把吸管的U字部分,用膠帶黏牢。然後用牙籤和剪刀在杯底戳一個洞,剛好能通過吸管就行。▲蠶寶寶長大了 實驗原理:【纖維膨脹】紙中含有大量微小的植物纖維,遇水就會吸水膨脹。於是看上去就像是蠶寶寶一點點長大了一樣。
  • 象頭神與毛細現象的奇蹟
    儘管毛細現象在自然界中無處不在,但直到15世紀末才被達文西正式發現確認——他在幾位關注這一現象的知名科學家中搶佔了先機。一個多世紀後的1660年,愛爾蘭化學家羅伯特·博伊爾(Robert Boyle)進行了研究毛細現象的實驗。然而,直到19世紀初,才有兩位研究人員給出了定量的解釋。
  • 5大安全又超易上手的科學小實驗,親子互動可以靠它
    實驗材料:水、食用油、玻璃杯、色素、泡騰片實驗步驟:1 在玻璃杯中倒入溫水、色素,攪拌均勻後再加入食用油。2 再在玻璃杯裡面放入準備好的泡騰片,就可以形成「火山爆發」的效果了!科學探秘:泡騰片含有有機酸和小蘇打,與水反應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氣泡把含色素的水帶到油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