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大學本科生2篇創新成果被SCI期刊錄用,真牛!

2020-12-04 中國校園在線

近日,我校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2018級創新班陳煜、羅芳、邢慈湃、陳卓榮、陳樂昕等本科生的兩篇創新成果,先後被知名SCI期刊《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Information Sciences》錄用。上述期刊均為中國計算機學會重點推薦的高水平國際期刊。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政治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區塊鏈作為點對點網絡、密碼學、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多種技術的集成創新,提供了一種在不可信網絡中進行信息與價值傳遞交換的可信通道。

智能合約是區塊鏈中的核心模塊,由於區塊鏈中的數據無法篡改,智能合約保證了交易真實性。然而,一旦發布在區塊鏈上的智能合約存在漏洞,合約將無法撤回修改,因此智能合約的漏洞檢測就顯得十分重要,但現有的基於機器學習檢測方法存在正確率不高的問題。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邢慈湃、陳卓榮、陳樂昕等同學聯合中山大學和南開大學區塊鏈團隊在論文《A New Scheme of Vulnerability Analysis in Smart Contract with Machine Learning》中提出了「切片特徵」,對智能合約整體「分而治之」的思路,並在區塊鏈平臺通過大量實驗結果分析證明,他們的方案相比於已有方案檢測效果有顯著提升。目前,該成果被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重點SCI期刊《Mobile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錄用。

此外,隨著大數據的進一步發展,數據隱私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同時大多數行業數據呈現數據孤島現象,如何在滿足用戶隱私保護前提下,進行多方數據機器學是人工智慧的一大難題。而「聯邦學習」成為解決這一行業性難題的關鍵技術,但已有聯邦學習無法有效解決訓練結果的可靠性。

陳煜和羅芳兩位同學在我校李同博士後的指導下,對上述問題提出了一種可信執行環境下的解決方案,該創新成果《A Training-integrity Privacy-preserving Federated Learning Scheme with Trusted Execution Environment》被中國計算機學會推薦的B類重點SCI一區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s》錄用。

計算機科學與網絡工程學院負責人表示,創新班的學生們在完成繁重學業任務的同時,利用暑假和課餘時間開展大量調研文獻和系列實驗活動,最終完成以上創新成果並被上述高水平期刊錄用,實屬不易。

學院將以此為契機,繼續以培養優秀創新人才為目標,進一步組建導師組和研究生指導團隊,培養更多專業基礎紮實、富有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具有遠大抱負和人生理想,學術發展潛質好的創新型人才。

來源 :廣州大學 廣州大學新聞網 編輯 | 何嘉昕 責任編輯 | 楊藝 何嘉昕

相關焦點

  • 廣州大學本科生取得科研重大突破,頻頻登上SCI期刊!
    近年來,廣州大學實施教學設施開放共享,實驗室和科研平臺等面向本科生開放,大力拓展本科生參與科研的渠道和方式,鼓勵本科生積極參與開放實驗教學、參加科學研究和自選實驗課題的研究,培養本科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今年上半年,學校本科生在科研領域取得了一系列創新成果。1.
  • 廣州大學本科生在國際期刊發表七篇論文—新聞—科學網
    廣州大學大四本科生邱燕璇(右)在董文教授指導下做實驗
  •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
    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高嗎?sci期刊屬於金字塔頂尖的期刊,對於錄用論文的標準非常高,導致論文投稿sci期刊相比較其他刊物來說,錄用率更低一些。至於具體到某一篇論文投稿sci期刊錄用率是高還是低,與該篇論文的學術質量有關,質量越高,錄用率往往會越高。
  • 安徽科技學院本科生在SCI二區期刊上發表高水平學術論文
    中國教育在線訊 近日從安徽科技學院獲悉,該校化學與材料工程學院應用化學專業2014級本科生汪偉同學為第一作者的研究論文「Electrochemical Determination of Bisphenol A at Multi-walled Carbon Nanotubes
  • 牛!廣州大學連出17項科研新成果,頻頻登上國際頂級期刊!
    創新關乎命運,科技引領未來,科技創新是探索真理、造福人類的事業,偉大而又艱辛。2020年,雖然是頗為特殊的一年,但廣州大學的科研工作者們依然以夢為馬,奮楫直上,續寫著高水平大學建設新的傳奇。本期推送,就讓我們一起來回顧今年上半年,廣州大學科研工作者們的喜人成績吧!
  • sci錄用後多久可以檢索
    sci錄用後多久可以檢索?sci期刊不同,檢索的時間不同。sci論文難發表,不代表發表時間,一定比國內期刊的要長,一般順利的情況大概2-3個月左右,就能見刊。當sci論文被錄用了,離著見刊就會越近,往往會在1-2個月內見刊,但具有不確定性,與期刊排期和期刊發表周期有很大的關係。所以,每個人多關注投稿sci期刊,常見的見刊周期,依次作為主要的參考標準,尤其是著急等著sci檢索的,儘量提前投稿安排。
  • WOSCI沃斯編輯:SCI論文投稿怎樣算錄用?
    sci畢竟是國際核心期刊,對於國內作者來說對sci期刊的了解並不是很多。所以,對於sci論文發表方面的問題也知道的比較少。近期,有作者諮詢小編已經將sci論文投給雜誌社了,sci怎麼算錄用了呢? Sci期刊投稿被錄用和國內期刊被錄用是一樣的,一般收到雜誌社發表的錄用通知,就說明被錄用了。但是,並不代表就一定能發表出去。因為有的作者就遇到過已經收到sci期刊了,也放心了很多。
  • 太優秀:南科大一本科生又連發2篇SCI論文,已累計14篇SCI了!
    近日,美國化學會旗下的SCI一區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IF:8.456)及Wiley 《Solar RRL》連續在線發表以南科大化學系許宗祥課題組2016級本科生胡啟錕為第一作者的兩篇論文,報導了課題組近期在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空穴傳輸材料研究的最新成果
  • 大學生如何發表核心、EI、SCI期刊論文,關鍵靠創新和寫作
    作為一名和材料學相關的研究生,小編投過2 篇SCI(目前上了一篇。其中一篇投的化學類SCI,被拒,認真修改後改投其他的SCI,然後編輯給了修改意見,修改好就上了;另一篇在還在修改階段;),實驗過程老師給了很大的幫助,導師是一作,不過論文是我主的刀,老師就給了點修改意見。
  • 厲害:中南大學一本科生在一區SCI發表論文!
    近日,中南大學物理與電子學院15級本科生張絲雨撰寫的綜述文章「Recent Progress in the Fabrication, Properties, and Devices of Heterostructures Based on 2D Materials」在高水平SCI期刊
  • 從科研小白到發表8篇SCI,看看這位本科生分享的科研經驗
    ,獲「何鏡堂科技創新獎」「十大三好學生標兵」等榮譽稱號,保研至華南理工大學電信學院。目前已發表SCI收錄期刊論文8篇,授權專利11項,受理專利13項。於是在疼痛持續一個多月後,他來到了廣州重新檢查,才發現是術後感染,必須再做幾次清創手術進行處理。 手術前後總共花了10多萬元,這對於本就拮据的家裡無疑是雪上加霜。長達半年的四次手術也使謝燦宇不得不選擇休學一年。
  • 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
    醫生晉升正高認可論文,而公開發表論文要選擇期刊。期刊分為多個等級,包括省級期刊、國家級期刊、國內核心期刊、sci等,期刊不同導致發表的論文,參評正高有了合不合適之分。那麼,sci期刊適合醫生晉升正高嗎?當然合適。sci期刊是國際期刊,在醫學界享有的盛譽非常高。
  • 本科生發表14篇SCI論文,一作9篇發在一區top期刊
    top期刊上,4篇被選為封面論文;兩項國家專利正在資質審查中;收到劍橋大學、普林斯頓大學、多倫多大學PhD口頭offer……在南科大2019年國家獎學金答辯上,南科大化學系大四學生胡啟錕憑藉優異的表現,受到同學們的關注。
  • 期刊解析—老牌骨科SCI期刊 Bone
    ;小類學科:內分泌與代謝學2區更多:https://sci.justscience.cn/details.html?sci=1&id=636影響因子Cite score:4.47Impact score: 4.36
  • 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
    在南科大,所有本科生都有機會參與教授課題組進行科研學習,提升基礎科研能力及相關技能。近期,南科大本科生接連以第一作者在國際知名期刊上發表科研成果。今天,小編帶你一覽他們的風採。 跳轉閱讀 創建一張化學加電子名片,可受邀加入五個維度的醫藥化工群 1
  • 「3年發46篇SCI」的華西博士,已發82篇!1篇入選ESI前1%
    去年,「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 2019 屆畢業生發表 46 篇 SCI 文章」引起熱議,在過去近一年之後,近日,這個話題再度被提起。小編發現,當事人鄧漢宇博士,目前已是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肺癌中心(胸外組)醫師,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八年制本科生導師。擔任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PLOS ONE等多個SCI雜誌審稿人。
  • 把實驗室當「旅遊聖地」 湘潭大學本科生發表5篇高級別SCI論文
    紅網時刻通訊員 劉宇謙 記者 賀衛玲 報導暑期到了,有的人選擇旅遊愉悅身心,有的人選擇實習提升能力,而湘潭大學化工學院2020屆本科生易默雨則選擇了另外一種方式——他繼續呆在實驗室裡,在導師的指導下,心無旁騖地開展電化傳感方面的研究。
  • 東北大學蔣忠中教授研究成果被國際著名期刊錄用
    ; Service Operations Management錄用,實現了工商管理學院教師在該類國際期刊論文發表的零突破。該研究成果是學院高水平國際合作和高質量研究成果的重要體現和關鍵標誌,將為助力學校「雙一流」建設貢獻力量。
  • 大連理工大學本科生論文被ACM Multimedia錄用
    大連理工大學本科生論文被ACM Multimedia錄用 2018-07-05 0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sci編輯拒稿原因
    論文投稿sci期刊後,被編輯拒稿是難以避免的一種審稿結果。sci編輯拒稿,有一定的原因,而這些原因,是作者需要了解,並在以後投稿發sci過程中要避免的。關於sci編輯拒稿原因,很多很多,常見的主要是以下幾種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