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免充電 美國研製出鋰氟化碳電池

2020-11-25 中關村在線

    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型電池,它基於鋰氟化碳(CFx)化學式製造,能為可穿戴設備及醫療保健設備提供運行10年電力。目前相應的論文於上周發布在《美國化學會志》。


美國研製出鋰氟化碳電池(圖片來自cnbeta)

    據論文的第一作者Chengdu Liang表示,CFx電池可以做到小如硬幣,可以給裝配傳感器的低功耗健身追蹤器或者可穿戴設備供電數年。可穿戴設備主要給用戶傳遞少量信息,不需要多少電量,可以延長CFx電池的使用期限。「不過該電池不能充電,是一次性電池」,Chengdu Liang稱。

    Liang還說:「這是一項概念驗證研究,但有一家私營公司對這款電池的商業化感興趣,已經和我們取得聯繫。在未來幾年,這款概念電池可能就會變成現實,取決於其商業化進程。」

    不過可以肯定的是,CFx電池不是新鮮事。Contour Energy公司已經在出售基於CFx化學式的專用電池,供軍隊用於無人機、夜視鏡和其他電子設備,同時這款電池可以有不同的尺寸。

    根據美國陸軍的現有研究,CFx化學式「已知相對於其他流行的鋰電池化學反應,是理論能量容量最高的化學式之一。」Liang說:「這款電池基於舊理論但設計是新的。這是一個大突破。」

    在實驗中,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測試一個真正的CFx電池,採用固體電解質來增加電池能量容量。現有的鋰電池採用陽陰極和負正極形式的電極,充電時鋰離子可以在它們之間的電解質移動。充電時,鋰離子從陰極移向陽極存儲。在放電時,鋰離子從陽極向陰極移動,並給設備供電。

    新的CFx電池設計中有可以作為離子導體和陰極的固體鋰硫代磷酸鹽多用電解質。電解質可以攜帶存儲電荷,有助於增加電池的能量容量。Liang說, CFx電池原型產品採用固體電解質,而普通電池採用液體電解質。

    Liang說,雙重功能的電解質可以引向新的電池設計。新的電池可能會在未來幾年推出市場。但他不確定製造這款電池的成本。「我不了解批量生產以及每個電池的成本。我們這裡使用的所有材料都是充足的。」

   最後,Liang還說,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在這款電池的技術上花了三四年時間,目前正在研究新的固體電解質材料。

news.zol.com.cn true http://news.zol.com.cn/449/4499950.html report 1749 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型電池,它基於鋰氟化碳(CFx)化學式製造,能為可穿戴設備及醫療保健設備提供運行10年電力。目前相應的論文於上周發布在《美國化學會志》。美國研製出鋰氟化碳電池(圖片來自cnbeta)據論文的第一作者Cheng...

相關焦點

  • 鋰氟化碳電池讓可穿戴設備續航時間長達10年?
    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一直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重大問題,從智慧型手機到流行的可穿戴設備無一例外。顯然,你不會購買一款每天都要充電的智能手錶,所以研究人員正在積極研發新類型電池,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據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了鋰氟化碳(CFx)的新型電池,有望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長達10年以上的電池壽命,並且不需要充電。
  • 鋰氟化碳電池組為火星探測之旅提供源源能量 | 火星探測
    鋰氟化碳電池組為火星探測之旅提供源源能量 | 火星探測 2020-07-23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
    新華網新華社合肥10月9日電(記者徐海濤)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汽車」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複合材料
    復材網新華社合肥10月9日電 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10月9日,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發表了這項成果。
  • 日本研製"震動動力充電電池" 搖動即能充電(圖)
    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最新研製的「震動動力充電電池」  【搜狐科學消息】 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日本兄弟工業株式會社最新研製一種手動充電電池技術,使人們不必電力充電,只需消耗人體卡路裡,搖動手即能完成充電。
  • 中美研製出新快速充電電池材料
    富途資訊10月9日消息,據新華網報導,近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了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約80%的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
  • 免維護蓄電池的充電方法
    虧電狀態的蓄電池應及時進行補充電,使蓄電池達到完全充電,恢復正常使用能。長時間處於虧電狀態不到恢復將造成蓄電池容幅度降或提前損壞報廢。   蓄電池充電原理   世紀60年代期,美國科學家馬斯對蓄電池的充電過程作了的試驗研究,並提出了以最出氣率為前提的,蓄電池可接受的充電曲線,如圖1所示。
  • 充電9分鐘,充電80%,新型快速充電鋰離子電池材料已面世
    我們都很清楚,在電動汽車有幾個問題嚴重製約著電動汽車的發展: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電池使用壽命短;充電樁很難找到;電池容易起火。尤其是前面兩個問題更是科學家一直在努力解決的一個方向。不過最近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速充電的鋰離子電池材料,這部分解決了前面的第一個問題:充電速度慢。
  • 中美科學家研製出可快充的鋰離子電池材料
    本報合肥10月9日電(記者常河 通訊員範瓊)充電速度慢、續航裡程短,是當前制約電動汽車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記者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季恆星教授研究組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等機構合作,研製出一種新型黑磷複合材料,充電9分鐘即可恢復電池約80%電量,使兼具快速充電、高電荷容量、長壽命優點的鋰離子電池成為可能。這項成果10月9日發表於國際權威學術期刊《科學》。
  • 英媒:比利時機構研製出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
    參考消息網4月12日報導 英媒稱,比利時校際微電子中心研製出一種創新型固態鋰離子電池,充電兩小時就達到每升200瓦時的能量密度。  據英國科學新聞網站4月10日報導,校際微電子中心是世界領先的納電子學、能源和數位技術研究創新中心,同時也是研究機構EnergyVille的合作夥伴。
  • 新電池6年衰減不到10% 公交車8分鐘充電超60%
    來源:快科技當前,對於電動車來說,最大的限制因素仍然是電池。而如果電池能夠解決充電速度慢、續航短、充放電性能衰減的弊端,電動車的普及速度也將會大大加快。據央視財經報導,「十三五」期間,中國新能源汽車呈現爆發式增長,同時,中國在新能源電池的核心技術方面也不斷傳來好消息,80歲的中國鋰電池第一人陳立泉帶著他的團隊研發出了新型的電池材料。
  • 核動力電池 手機用10年不充電?
    利用核能來開發手機電池未免還是有些新鮮,聽起來未免有些恐怖,一提到核(Nuclear)人們就會自然的想到原子彈——毀滅性殺傷武器。但是,和平的利用核能將會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很大的便利,例如核能發電。
  • 可用2.8萬年的核動力電池?美國公司稱取得進展,充電或成歷史
    給你一塊可以用28000年的電池你會要嗎?充電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一件事情,不管是手機還是其他的家用電器,每一天我們每個人都會用掉很多的電能。充電不僅麻煩,而且還不能一勞永逸,以手機舉例,我們對手機的要求從電池容量和充電速度都有了新的要求,大容量,快充、閃充都變成了買手機的關鍵詞。
  • 免維護鉛酸蓄電池加水也可以用_自己如何動手給蓄電池加水
    據了解,電動車所使用的蓄電池都是鉛酸蓄電池,對於鉛酸蓄電池的保養,下面給出了一系列的建議,共包括八個小訣竅。因此「天天用車、天天充電」,保證蓄電池隨時有充足的電壓就成為必然。   定時補充蒸餾水   用戶普遍以為,免維護蓄電池不用加水,其實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免維護蓄電池在充電和大電流放電過程中會產生熱量,有熱量就會有水分蒸發,儘管水蒸發的過程十分緩慢,但時間一長,累計水蒸發的量就不容小視。
  • 他們研製出了世界上最強的電池 | 2019 諾貝爾化學獎解讀
    1970 年代初期,斯坦利·惠廷漢姆利用鋰外層電子脫出時釋放的巨大能量研製出了首個實用的鋰電池。1980 年,約翰·古迪納夫將電池的電壓提高了一倍,從而為生產更高能量密度的電池創造了條件。1985 年,吉野彰成功地用更安全的鋰離子取代了電池中的金屬鋰,這使得電池的應用變得切實可行。
  • 美國馬裡蘭大學研製出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
    近日,美國馬裡蘭大學的研究人員就宣布他們研製出了一種效率遠高於汽油發動機的燃料電池,與其他燃料電池相似,這種燃料電池通過化學反應來產生電能,因此它的發電效率是燃燒式發電機的
  • 美國成功研發丁烷燃料電池USB充電系統
    目前,智慧型手機以及平板電腦的普及確實改變了人們的移動娛樂生活,但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電池續航問題始終是制約這類設備性能和功能發展的一大因素。儘管之前也有人提出使用燃料電池技術來製作大容量的可攜式電源來解決行動裝置的充電問題,但長久以來限於相關技術的發展而難得實現。
  • 電瓶修復—免維護電池的修複方法
    大家好,我是徐常洪,蓄電池修復專利發明人,也是蓄電池修復發起人。上一期我們講了免維護電池的一些基礎知識,今天我們來講一下免維護電池的修複方法,和操作步驟。第一步: 當我們收到電池的時候做好記錄,詢問情況,帖上標籤。第二步:接上萬用表測開路電壓,正常使用的電池、電壓不應低於11伏,如低於11伏就有斷路的可能。第三步:充電,如充電過程當中如果電池發燙。就說明該電池極板軟化。如輕微電池軟化可以修復,嚴重軟化不可以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