鋰氟化碳電池讓可穿戴設備續航時間長達10年?

2020-11-25 OFweek維科網

  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一直是影響使用體驗的重大問題,從智慧型手機到流行的可穿戴設備無一例外。顯然,你不會購買一款每天都要充電的智能手錶,所以研究人員正在積極研發新類型電池,來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據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使用了鋰氟化碳(CFx)的新型電池,有望為可穿戴設備提供長達10年以上的電池壽命,並且不需要充電。

  鋰氟化碳電池原型最早由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發人員測試,並於上周將相關論文發表在美國化學學會上。電池的形態可能僅有硬幣大小,非常適合包括智能手錶、健身腕帶等可穿戴設備使用,並且能夠持續供電達10年甚至以上。

  非充電式電池

  「電池並非是充電式的,而是一次性使用,但能夠持續非常長的時間」鋰氟化碳電池的研發人員Chengdu Liang表示。通常來說,可穿戴設備並不會搭載超強的處理器,基本不會出現大量的爆發式能量需求,所以,新型電池非常適合為傳感器、心臟起搏器等小型設備供電,這也是為什麼氟化鋰碳電池並不需要充電的原因。據悉,一些商業化電池公司對鋰氟化碳電池已經表現出十足的興趣,有望在幾年內實現量產。

  當然,安全性也是用戶所關注的。目前主流的鋰電池,基本上無法使用太長時間,包括索尼、聯想等主流筆記本電腦製造商,幾乎都出現過筆記本鋰電池過熱導致的過熱甚至是起火時間,在手機行業中也屢見不鮮,所以能夠使用10年的新型電池是否能夠保證安全性呢?

  根據研究顯示,「鋰空氣」和「鋅空氣」等新型電池也正在研發中,它們都使用了更穩定的原料來替代鋰離子,也解決了銀等材質成本過於高昂的問題。另外,燃料類電池也正在迎頭趕上,有望實現更長久穩定的供電效果。

  可以肯定的是,類似鋰氟化碳這樣的非充電式的電池並不是唯一,它們擁有超高續航力的特點,一次可以使用數年時間,所以並不需要進行充電,也擁有更好的穩定性,有望在日後成為主流。

  電池技術的重大突破

  據美國陸軍的現有研究顯示,鋰氟化碳電池是目前已知擁有最高能量論的類型,相比傳統鋰電池是一項重大突破。

  在實驗中,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發人員已經成功使用了固態電解質來增加鋰氟化碳電池的容量,實現了超大電量的可能。另外,電解質不僅能夠自行工作,還可以在電解質中存儲能量,這種雙重功能的電解質有助於新型實體電池的設計。

  現在唯一的問題是成本。研發人員暫時不能評估出大規模生產後每塊電池的成本,因為在實驗室環境下測試實際上是並沒有進行成本估算的。如果能夠解決好成本問題,顯然未來的小型化電子產品會擁有超長的電池壽命,並且無需充電,有利於解決目前可穿戴設備續航力不足的狀況。
 

相關焦點

  • 10年免充電 美國研製出鋰氟化碳電池
    據外媒報導,美國能源部橡樹嶺國家實驗室的研究人員研製出一種新型電池,它基於鋰氟化碳(CFx)化學式製造,能為可穿戴設備及醫療保健設備提供運行10年電力。目前相應的論文於上周發布在《美國化學會志》。
  • 可穿戴設備四大電源管理解決方案匯總
    可穿戴設備中的電池通常非常小,設備又需要長時間工作而不用充電,因此功耗是一個關鍵的設計考慮因素。要保證可穿戴設備的時尚性,電路需要保持在極小的尺寸以內,這使電源管理等器件更傾向於採用單晶片解決方案。為應對電池技術難以解決續航時間的訴求,可穿戴設備有可能採用新型電源,例如對太陽能或熱能進行能量採集。   可穿戴設備電源的安全性也不可忽視,充電器需要考慮到各種保護措施。
  • 商業化過渡期,探尋可穿戴設備下一個前沿市場?
    得益於IoT、AI、eSIM、大數據等技術和平臺的發展及市場強勁需求,智能可穿戴設備正從概念向商業化過渡。根據IDC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3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達到3200萬臺,比上一年增長21.7%,小米、蘋果、華為、Fitbit、三星出貨量位居全球TOP5。另外,預計到2021年全球可穿戴設備的出貨量將達到2.523億臺。
  • 氚電池發布或成手機救星 續航長達20年
    《氚電池發布或成手機救星 續航長達20年》摘要:氚是氫的同位素之一,具有放射性,包含有兩個中子和一個質子,它的原子具有不穩定性,可以衰變成為質量數為三的氦,衰變的過程中會釋放大量的能夠為設備提供能源的電子。
  • 鋰氟化碳電池組為火星探測之旅提供源源能量 | 火星探測
    鋰氟化碳電池組為火星探測之旅提供源源能量 | 火星探測 2020-07-23 13: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各種可穿戴電池優劣分析
    原標題《電池的未來:各種可穿戴電池的優劣分析》,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目前,可穿戴設備集中發展的很快,形式也變得多樣化,比如手錶,腕帶,眼鏡,襪子,衣服,等等。今年,可穿戴技術的發展速度尤為明顯,因為越來越多人已經開始接受可穿戴設備。不過,相比於快速創新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電池的發展速度似乎比較緩慢。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更多功能 如今,可輔助跟蹤記錄健身計劃、監測健康狀況並提供醫療服務的可穿戴設備日益增多。 正如多數可攜式設備一樣,隨著消費者預期的增長,此趨勢會促進設備功能的增多。 如果在心率監測器中集成 GPS 裝置,跟蹤記錄圈數或跑步路線,心率監測器必將更受青睞。 目前,現代可穿戴式健康監測設備除可監測心電圖反應外,還可監測血壓、體溫、血氧含量、心率和活動量。
  • 石墨烯電池真的能拯救可穿戴續航嗎?
    近幾年來,石墨烯這種獲過諾獎的材料一直廣受社會關注,在相關媒體上也充滿了各種「石墨烯電池」等方面的新聞。  廣大群眾此時可能會好奇:石墨烯這種材料到底有多少用處,能不能依靠它來解決目前材料、電池等方面遇到的一系列技術瓶頸,幫助電動汽車、儲能、可穿戴等行業實現飛躍?
  • 挑戰想像力 幾款國內絕妙可穿戴設備
    中國的眾籌模式2011年才出現,目前有一定規模的眾籌網站已經不下十家,例如點名時間、眾籌網等。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國內的眾籌網站也在不斷的進步,通過眾籌網站募集資金的硬體項目增加不少,比如最近大熱的可穿戴設備。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最近都有哪些比較有創意的智能可穿戴設備。
  • 可穿戴設備論文精選-2020.08.15
    Algorithm - 算法 可穿戴設備通常會使用多種採樣頻率採集用戶的健康數據,通常是時間序列數據。廠家通常還會提供一些專用設備,來採集這些時間序列數據,並生成想要的健康數據,比如心率等。更好的做法是統一數據個數,將這些符合通用格式的數據提供給開源透明的第三方軟體來計算健康數據。 B.
  • 2020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區冠軍揭曉 溫差發電解決未來可穿戴設備供電...
    來自中國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劉森昊及其團隊設計、研發的「Start Now一觸即發」,憑藉獨特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脫穎而出,摘得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戴森設計大獎冠軍。這批年輕工程師,設想利用人體與外界溫差發電,解決可穿戴設備的供電問題。
  • 雷射誘導石墨烯或將取代可穿戴設備的電池
    研究人員現在提出,這種石墨烯很適合取代可穿戴電子設備目前所使用的電池。石墨烯是一種非常理想的超級導體材料,擁有超薄、強韌以及靈活柔軟的特性,而雷射誘導石墨烯除了擁有上述特性之外,其製作工藝也比普通的石墨烯要容易得多。
  • Atmosic的藍牙方案神奇了 可實現物聯網設備永久續航或無需電池
    做藍牙晶片和模塊的廠商很多,但是美國的Atmosic(謀思科技)很有顛覆性——可實現電子產品的永久續航或無需電池。這是怎麼做到的?適合哪些應用場景?為了實現能源的存儲,可以採用超級電容或可充電電池、標準電池。通過Atmosic的受控能量收集技術,只要收集到的外界能量能夠實時地保證大於設備運行所需要的超低功耗,就可實現永久續航,以及無需電池的應用場景。Atmosic有3個例子,分別是射頻能量收集,光能量收集,動能收集。●   射頻能量收集。有採用射頻能量收集技術的員工卡。
  •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
    紗線電池可以為智能衣服和可穿戴設備供電香港的研究人員創造了一種紗狀可充電鋅離子電池研究人員認為,這種新電池可以編織到裝有傳感器的智能衣服中,併集成到商業生產的紡織品中,為電子設備,可穿戴顯示器和醫療植入物供電。
  • Ampy可穿戴設備可將你的動能轉換成電能
    但手機續航始終有限,有些人只好也戴上可攜式後備電池,確保自己的手機有電,但你仍需要尋找牆式插座或者USB接口給設備充電。今天Ampy帶來了福音。  Ampy不要求你有很棒的運動能力。你只要把它戴在身上就可以了。但是,你做的運動越劇烈,你就能給Ampy泵入更多的能量。
  • 核能電池取得新突破:可續航100年,或將為一切設備提供動力!
    電池的續航時間最多可以達到多久?幾個月?還是一兩年?最近,俄羅斯科學家公布了一款可續航100年、功率是傳統電池10倍的核能電池!該電池由一種由鑽石製成的半導體,即肖特基二極體和一種為其提供燃料的放射性化學物質組成。
  •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解決方案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解決方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1 08:05:00 可穿戴設備正作為電子元件的一個重要市場領域而迅速興起。
  • 可穿戴設備的健康監護設計方案
    二十年前遇到緊急情況想打電話都找不到。二十年後,行動電話使我們能夠隨時隨地撥打電話。又經過20 年的創新後,語音通話已不再是手機這款智能設備的主要功能,它不僅可以拍攝美麗的照片、播放音頻和視頻流文件,而且還提供各種各樣的服務——現在還逐漸成為我們的私人教練。配備傳感器或者連接到穿戴式傳感器後,這些設備可用來監控日常活動和個人健康狀況。
  • 世界首塊彈性電池問世!可穿戴設備即將迎來技術革新
    據外媒Etnews報導,在韓國研究人員的努力之下,UNIST(韓國蔚山國家科學技術研究所)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世界上第一塊彈性電池。這電池在被拉伸的同時又可以保持其原有性能,安全可靠,可以廣泛應用於可穿戴設備。目前的可穿戴設備的電池的集電器是由高導電率的物質和具有良好拉伸性能的聚合物混合而成。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28 08:24:00 可穿戴電子設備實際上已有數十年的使用歷史,如助聽器、心臟起搏器和其它醫療設備在當今人們的生活中很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