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項國際性的設計與工程大獎,戴森設計大獎旨在嘉獎、鼓勵和啟發新一代的設計工程師。它面向所有工程專業或設計專業的大學生和新近畢業生開放徵集。該獎項由戴森公司設立的慈善機構詹姆斯·戴森基金會主辦,基金會的目標是激發更多的年輕人從事設計工程行業。
戴森設計大獎的主旨是針對某一特定問題設計解決方案。這個問題可以是困擾普通人日常生活的小麻煩,也可以是全球性的重大難題。最重要的是,解決方案需要切實有效並展現巧妙的設計構思。
它在全球27個國家或地區進行評選。有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加拿大、中國、法國、德國、中國香港、印度、義大利、愛爾蘭、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墨西哥、荷蘭、紐西蘭、菲律賓、俄羅斯、新加坡、西班牙、瑞典、瑞士、中國臺灣、阿拉伯聯合大公國、英國和美國。
參賽者首先在國家或地區範圍接受評選,入圍者可以晉級國際賽。由戴森工程師組成的評審團將從中選出20項作品,再將國際20強遞交詹姆斯·戴森爵士評審,最終從中選出國際大獎冠軍、亞軍和可持續發展獎得主。
2020年,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大陸地區參賽作品數量創下歷史新高,共收到300多項創新發明作品,作品總數在27個參賽國家及地區中排名第一。來自中國重慶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劉森昊及其團隊設計、研發的「Start Now一觸即發」,憑藉獨特的創新性和可持續性脫穎而出,摘得2020年中國大陸地區戴森設計大獎冠軍。這批年輕工程師,設想利用人體與外界溫差發電,解決可穿戴設備的供電問題。獲獎作品主打一款新型柔性高效溫差發電器,能夠自行充電,高效發電,長時間續航,大幅節省設備功耗,與相關技術對比單位功率成本降低約為51.56%,同時降低廢棄一次性電池帶來的環境汙染。
目前,全球電池市場都面臨原料資源枯竭、價格昂貴且消耗迅速、對環境造成嚴重汙染等痛點。與此同時,全球範圍內可穿戴設備使用量逐年攀升,《全球可穿戴設備季度跟蹤報告》指出,僅2020年第一季度即出貨7260萬臺。佔據市場主流的鋰電池生產量與使用量隨之驟增,但仍無法解決可穿戴設備內置電池容量小、續航能力差、需頻繁更換等問題,尤其針對助聽器和人工耳蝸一類需長時間工作的小型設備。此外,可穿戴設備在柔性器件等領域也受限於技術瓶頸。
劉森昊說:「現有市場上許多醫療設備都需持續性供電,但現有電池耗電速度快、持續成本高昂、一次性電池使用造成的環境汙染嚴重。我們團隊便思考利用人體生物能,為醫療設備持續性供電,解決殘障人士、老幼群體、運動愛好者、邊遠地區人群等目標受眾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戴森設計大獎中國區評審對獲獎作品評價道:
同濟大學設計創意學院院長婁永琪教授:「這項設計關注到社會對可穿戴設備使用需求的增加和使用過程中的實際問題,也綜合考慮了續航、安全、環保等各方面的因素。」
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副院長趙超教授:「我認為這項設計具有推動可穿戴醫療設備迭代發展的潛能,在技術專利的支撐下,能夠將電池產品適配到更多的可穿戴設備中,符合大賽解決實際問題的主旨。」
上海交通大學設計學院副院長韓挺教授:「我所了解的戴森,一直致力於解決他人容易忽視的問題,鼓勵設計驅動創新。我很高興首次參與戴森設計大獎的評審,就看到這樣兼具實用性、可持續性和可實現性的創新設計。」
浙江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柴春雷教授:「從這個作品中可以看出,學生在『解決問題』上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它不僅將技術和設計融合,更是提出了很有意義的解決方案。」
東南大學工業設計系主任薛澄岐教授:「我認為工業設計實際上就是關注人,一方面我們要通過技術、科技來解決問題,另一方面,我們的產品和服務最終抵達的用戶是人。這項設計很好地照顧到殘障人士、老幼群體等弱勢人群的使用體驗,具有改善人們生活的潛力。」
Start Now團隊表示,目前他們已經完成第二代技術研發。未來,他們計劃繼續打造醫療穿戴設備系統電源中心端,讓溫差發電能夠應用於人體植入醫療器械、需要較大功率的醫療設備等,產品形態也將由現有對稱式蝶形結構貼合肩胛的背部穿戴設備發展到,充電腰帶、充電手環等其他可穿戴設備。
設計的工作原理
利用塞貝克效應,熱源和冷源之間形成溫差,會使n型和p型銻化鉍中的載流子發生定向遷移現象,當加上外電阻,即實際運用的電子設備時,就會形成迴路而產生電流。Start Now新型柔性高效溫差發電器即利用了該原理——將溫差發電器放置在人體皮膚(熱端)和環境形成的外界冷空氣(冷端)之間,從而產生連續的電功率輸出,進而給設備進行供電。
在實際應用中,將製作好的溫差發電器與人體背部皮膚貼合,再將溫差發電器輸出端與助聽設備的充電接口相連,助聽設備充電指示燈亮起,即開始充電,再中斷連接,發現充電指示燈熄滅,設備即停止充電。在產品的具體造型上,Start Now團隊選擇溫感較為明顯又靠近耳部的肩胛骨位置,製作了一款能夠緊密貼合背部肩胛骨位置的產品,利用溫差發電,通過較短的一根電線就能夠為人工耳蝸持續供電。
進入中國五年來,戴森設計大獎見證了中國青年發明人才在冉冉升起,他們充滿野心,要憑藉智慧和才能在廣闊的舞臺閃閃發光。本屆獲獎者們面對中老年群體腦卒中、孤獨症兒童呼吸障礙等問題,貢獻了優秀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