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的可穿戴電子服裝可能會通過我們自身的體溫來充電

2020-10-31 柔智燴

未來的可穿戴電子服裝可能會通過我們自身的體溫來充電

由於近十年來計算機技術的迅猛發展以及電子元件的小型化,人們可以通過佩戴微型計算機來跟蹤其運動並實時監控其健康狀況。現在,研究人員正在研究如何最好地為這些設備供電,方法是轉向用戶自己的體熱,並與服裝,波爾卡圓點和紡織行業的專門知識一起工作。

到2025年,可穿戴電子產品市場預計將增長到530億歐元,但它由一種產品-智能手錶主導。德國Fraunhofer FEP的Matthias Fahland博士說,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產品處於"起始位置"。該領域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存儲。"能源來自何處,電池在哪裡,它將持續多久(存儲)的問題是所有問題的關鍵問題。"

一個名為ThermoTex的項目 正在探索利用人體熱量為微型設備供電。瑞典查爾默斯理工大學的克裡斯蒂安·穆勒教授說,熱電效應已經有近200年的歷史了。當存在諸如人的皮膚與外部溫度之間的溫差之類的溫度差時,該效果允許將熱能轉換為電能。電子從材料的較熱部分移動到較冷的部分,電荷的這種移動會產生電勢。

他說,"熱梯度(差異)是一個重要的動力源,因為它們一直存在。"

由用戶自身的體溫提供動力的可穿戴電子設備可以幫助解決如何存儲能量的問題。

聚合物

ThermoTex有兩個軌跡:基礎科學和應用科學。在其基本軌道上,該團隊試圖設計出比目前可用的熱電性能更好的聚合物。調節聚合物的熱電效應的一種方法是摻雜,這是分子的長重複鏈。此過程會產生發電所需的電荷。

2020年,ThermoTex團隊在《自然材料》上發表了一篇論文,表明通過將具有低電離能的聚合物(釋放電子所需的能量)和具有高電子親和力的摻雜劑(添加到聚合物中的分子)結合在一起,可能使摻雜效率提高一倍。

"我認為與紡織業互動以使用他們的方法非常重要。"---瑞典查默斯科技大學的ChristianMüller教授。

但是,在摻雜劑方面存在安全隱患,尤其是在可穿戴電子設備中使用摻雜劑時。穆勒教授說,它們可能有毒。他補充說,如果它們與您的皮膚接觸,可能會毒害您。

該小組研究了大約50種不同的摻雜物,他們將進一步在一個大的歐盟資助的項目名為調查HORATES在2021年開始發展有機或碳基,熱電發生器。

ThermoTex購買了商業導電聚合物配方,他們將其用於包覆絲綢。儘管這些塗層的效率不及穆勒教授實驗室製造的某些塗層,但它們使項目團隊開始製造導電織物和設備。例如,塗層的絲綢可以為人體監測傳感器提供能量。

Müller教授說,他們將染色的絲線以長線縫合穿過織物,然後將它們繡成小的波爾卡圓點,這一點很重要。空氣。學生還可以在織機中將這些絲線編織在一起。他說,我認為與紡織業進行互動以使用他們的方法非常重要。"這是一個成熟的行業,利潤率很低,因此您無法想像出任何人都無法想像的奇特方法。"

這種絲綢繡花的熱電發電機可通過人體熱量為可穿戴設備供電。

平臺

同時,Fraunhofer FEP的Fahland博士也試圖提供可用於服裝的紡織行業解決方案。他是Smart2Go(11個成員的項目)的項目負責人,該項目旨在為可穿戴電子設備創建一個掌上型的自主能源供應平臺。

該平臺集成了能量收集功能,例如從熱電效應中獲取的能量,存儲以及該能量的應用。法赫蘭德博士說:"該平臺是一塊箔紙,具有很多功能。"他補充說,您可以將其握在手中。"這是一個接口,將能量收集器連接到應用程式。您可以指定如何將能量放入平臺中以及如何將其引入應用程式。"

在應用方面,Smart2Go正在與行業合作夥伴就兩個不同的項目進行合作。Smart2Go正在與一家紡織和服裝製造商合作,將其平臺與能量收集材料集成在一起,以提供更安全的工作服。這可能包括諸如黑暗時點亮的功能。它還與一家運動休閒服裝公司合作,製作可以收集有關性能信息的服裝。

Fahland博士說,這些解決方案對材料的重量和柔韌性施加了許多限制。而且,必須以用戶可以"插入"不同能量收集技術的方式來構建它。

Smart2Go的項目依賴於太陽能和人體熱量,但其他項目可能包括運動產生的能量或動能。芬蘭坦佩雷大學的項目同事正在研究該平臺的超級電容器,這些電容器將增加可用於不同應用的電流,從而擴大了平臺的可能用途。

行動電話

對於較小的應用(例如用於監視人的健康的傳感器,識別標籤或安全服),可以從周圍環境中汲取少量能量的微型設備作為解決方案。

迄今為止,可穿戴電子產品最大的障礙可能不是技術上的障礙,儘管這一直是阻礙其發展和普及的主要障礙。為了使可穿戴電子產品進一步發展,需要消除可穿戴設備收集和存儲人們的私人信息的能力以及由此帶來的安全隱患。法赫蘭德博士說:"有很多法律和數據安全問題需要認真對待。"

同時,他和該領域的其他人正在清除他們可能遇到的障礙,並創造出一種技術,該技術將為我們的衣物從我們的身體和環境中產生能量的未來鋪平道路。

相關焦點

  • 體溫——可穿戴計算設備的新能源?
    電池技術的瓶頸正在成為可穿戴計算設備發展的一個阻礙因素,因為其屬性決定它應該是長期伴隨人體而非需要花長一部分時間去充電的。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如今大部分可穿戴設備的廠商都在耗電量上下功夫——減少應用在後臺的運行、降低屏幕損耗等。但實際上,這些可穿戴計算設備的發展趨勢是很人體結合的越來越緊密,未來它們也很有可能成為人體的一部分。
  • 用體溫為電子設備充電是怎麼樣的體驗
    科學家用兩種不同的凝膠電解液設計出了一種可以利用人體體溫獲得能量的柔性電池
  • 你的體溫也能發電,為隨身電子裝置充電已無障礙
    我們對能源的追求,除去採用先進的科學技術,獲得比傳統能源更便宜、更環保的大量能源以外,我們更需要特殊環境下有足夠的能源保障,這些都要靠科學技術來支撐。如今,我們隨身攜帶的電子產品眾多,如手機、電腦等電子用品。我們經常外出遠行,可以帶一個充電寶之類的可攜式儲能裝置也能解決充電問題。時間一長,問題就來了。人們想到了很多利用能源的方式可以補充能源。
  • 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原標題:新型可穿戴溫差發電裝置 沒電就用體溫造)
  • 液態金屬可拉伸電路可穿戴智能服裝通過高性能洗滌試驗
    液態金屬可拉伸電路可穿戴智能服裝通過高性能洗滌試驗近日Liquid Wire Inc.宣布,其可拉伸電路已通過高性能服裝製造商要求的嚴格清洗測試。這使得複雜的傳感和數據處理功能可以直接集成到舒適的合身服裝中。該公司在塑料和紡織基材上生產先進的流體迴路,使用一種基於專利的無毒鎵合金的金屬凝膠,並使用專利添加劑進行改性。由此產生的電路由包裹在軟彈性材料中的流體互連組成,複製了運動人體的機械行為。這使得複雜的傳感和數據處理功能可以直接集成到舒適的合身服裝中。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特點及其市場挑戰
    單兵系統:集成個人網絡、傳感器、外部通信和電源來管理系統。 單兵系統的目的之一在於,讓士兵通過與子系統相連的連接器和電纜連入更廣的戰場網絡。子系統性能高、堅固耐用、重量輕,從而便於士兵徒步行動。 定義可穿戴電子設備 可穿戴電子設備可定義為可接收輸入、處理接收的輸入和提供有用輸出的智能設備。
  • 後疫情時期,體溫監測應用賦予可穿戴設備市場新機會
    每個人上班、回家或是進出公共場合時都要測量體溫,這讓人們對體溫的關注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紅外額溫/耳溫槍市場炙手可熱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製造商開始關注或嘗試在手錶、手環乃至耳機等可穿戴設備上增加體溫監測功能,這無疑給可穿戴設備市場賦予了新的機會。
  •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解決方案
    可穿戴設備的無線充電功能解決方案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3-21 08:05:00 可穿戴設備正作為電子元件的一個重要市場領域而迅速興起。
  • 可自我修復,可回收和可重構的液態金屬可穿戴電子皮膚
    " "如果我們想要一個真正可穿戴的設備,理想情況下它將是可以舒適地貼合您的身體的薄膜。,因此可以如圖2(B到E)所示,它提供了對體溫,體育活動和健康狀況的實時監控,還可以用作人機界面。多功能可穿戴電子設備可以戴在手腕上,以監控身體活動,如圖2B所示。它可以檢測步行,奔跑和跳躍的不同幅度和頻率。熱傳感器可以在不同的環境和不同的身體位置提供準確的體溫測量。
  • 中科院研製出利用溫差發電材料 通過體溫就能為智能手錶充電
    將兩種不同類型的熱電轉換材料 N 和 P 的一端結合併將其置於高溫狀態,另一端開路並給以低溫時,由於高溫端的熱激發作用較強,空穴和電子濃度也比低溫端高,在這種載流子濃度梯度的驅動下,空穴和電子向低溫端擴散,從而在低溫開路端形成電勢差。這種以熱電材料為核心的熱電轉換技術可不依靠任何外力將「熱」與「電」兩種不同形態的能量直接轉換,備受科學界和工業界的廣泛關注。
  • 堅固的纖維基壓電能量收割機使我們向可穿戴電子產品邁進了一步
    這種具有高界面粘著強度的能量收割機,將使我們在製造嵌入式可穿戴電子產品方面邁出更近的一步。洪秀芬教授率領的一個研究小組說,這個結果的新奇之處在於它的簡單性、適用性、耐用性,以及它對可穿戴電子設備的新特性。可穿戴設備正越來越廣泛地應用於從小型電子產品到嵌入式設備,如傳感器、執行器、顯示器和能源收割機。儘管它們有許多優點,但高成本和複雜的製造工藝仍然是實現商業化的挑戰。
  • 新技術能用體溫為電子裝置充電
    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開發出一種把熱轉化為電能的新熱盒裝置,藉助它可利用人體體溫為各種電子裝置充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可再生能源》雜誌上。利用體溫發電的想法並不新鮮,但以前的同類裝置都無法為充電裝置提供足夠的電量。俄羅斯學者們首次開發出採用氧化金屬電極和含水電解質的新型熱盒。這種解決方案有助於提高電流,降低內部電阻,與同類產品相比電能大大提高。
  • 通過解決不對稱應力來延長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
    通過解決不對稱應力來延長可穿戴電子設備的電池壽命WMG和華威大學物理系的研究人員發現,某些可穿戴電子設備中使用的電極內的不對稱應力為如何提高這些電池的耐用性和壽命提供了重要線索。隨著鋰離子技術的小型化,用於醫療應用和可穿戴設備的電池的尺寸和形狀不斷發展。然而,隨著電池尺寸的縮小,複合電極的製造工藝和液體電解質的使用正成為使用常規方法進行微製造的加工挑戰。鋰鈷氧化物LiCoO 2(LCO)由於其高電壓平臺和高能量密度,仍然是這些小型陰極的常見選擇。
  • 俄羅斯新技術能用體溫為電子裝置充電
    2020-09-01 07:56:16 來源:科技日報創新連線·俄羅斯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開發出一種把熱轉化為電能的新熱盒裝置,藉助它可利用人體體溫為各種電子裝置充電。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可再生能源》雜誌上。
  • 各種可穿戴電池優劣分析
    原標題《電池的未來:各種可穿戴電池的優劣分析》,IT之家編輯酌情修改。目前,可穿戴設備集中發展的很快,形式也變得多樣化,比如手錶,腕帶,眼鏡,襪子,衣服,等等。今年,可穿戴技術的發展速度尤為明顯,因為越來越多人已經開始接受可穿戴設備。不過,相比於快速創新的可穿戴設備,可穿戴電池的發展速度似乎比較緩慢。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而他想做的是一款真正可穿戴的設備,理想情況下它將是一種能舒適地貼合人們身體的薄膜。概括來說,該設備主要有五大特性。一、優良的傳感性能。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產品集成了一個熱傳感器、一個三軸加速度計和心電圖傳感器。其中,熱傳感器可在不同環境和身體不同位置的提供準確體溫測量;三軸加速度計附著在喉部時,可以捕捉到聲帶的振動特性;心電圖傳感器監測心臟的心電圖。
  • 「真正可穿戴」的電子皮膚問世,可在任意方向伸展60%
    多功能可穿戴電子產品集成了一個熱傳感器、一個三軸加速度計和心電圖傳感器。其中,熱傳感器可在不同環境和身體不同位置的提供準確體溫測量;三軸加速度計附著在喉部時,可以捕捉到聲帶的振動特性;心電圖傳感器監測心臟的心電圖。三者結合一起可精確地為人體提供實時監測體溫,身體活動和健康狀態的功能。它可以檢測行走、奔跑、跳躍的不同幅度和頻率。
  •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
    適用於可穿戴電子設備的基於織物的壓電能量收集器基於織物的可穿戴電子產品由於其連接性,耐磨性,舒適性和耐用性而在第四次工業革命(4IR)時代變得越來越重要。KAIST研究人員已經證明了基於織物的傳統可穿戴電子設備,但仍需要複雜的方法或額外的支撐物才能製成衣服並縫製在衣服上。
  •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可穿戴電子設備的能量收集應用介紹 電子設計 發表於 2019-02-06 09:40:00 能量收集主要被視為一種供電方式,用於向那些無法接入電源或除電池以外亦需要補充電源的電子設備供電
  • 用體溫給電子設備充電 科技發展要敢想敢做
    如果有一天別人告訴你,體溫就可以給手機充電,你會相信嗎?我想大多數人都會覺得這個人在說胡話,但是最近,用體溫充電的技術似乎真的被研究出來了。據科技日報近日報導,俄羅斯國家研究型工藝技術大學開發出了一種可以把熱轉化為電能的新熱盒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