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上海黃浦江畔,將很快掀起一場匯聚世界頂級智慧的頭腦風暴。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將有140位全球頂尖科學獎項得主出席,其中包括61位諾貝爾獎得主。今年參與論壇的諾貝爾獎得主有哪些獨特魅力?不少諾獎得主還兼具多重角色,如冷幽默「段子手」物理學獎得主鄧肯·霍爾丹、曾客串《生活大爆炸》的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直言俠」麥可·羅斯巴什……
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即將迎來開幕之際,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獨家採訪論壇組委會參與連線諾獎得主的小編,了解那種與「科學天團」智慧碰撞的魅力。
現實版「阿笠博士」量子拓撲學大咖
你想了解現實版的「阿笠博士」嗎?在科學界,也存在這樣一位「阿笠博士」,量子拓撲學大咖鄧肯·霍爾丹曾獲得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他將參加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WLF)。
現實版的「阿笠博士」鄧肯·霍爾丹還有著逆襲的物理學之路。去年接受青年報·青春上海記者專訪時,他坦言道,「我剛學物理的時候,成績一般。直到後來我遇到了一位非常好的物理老師。」
「他是位很真摯而又具冷幽默的人。」直接連線鄧肯·霍爾丹的組委會小編陳愷告訴記者,採訪鄧肯·霍爾丹是所有採訪中時間最長的,他接受採訪時非常耐心。學國際關係專業的陳愷,坦言道採訪諾獎得主的過程極富有挑戰性,採訪中會出現不少專業名詞。但令陳愷感到十分暖心的是,鄧肯·霍爾丹得知是頂尖科學論壇的採訪時,他非常樂意接受採訪。隨著話匣子打開,鄧肯·霍爾丹分享了很多他的理論研究和現在關注的話題。
作為知名量子物理學家,當問及是否認為真的存在這樣可以囊括世界一切的物理學理論時,霍爾丹笑著回答說:「我可不這麼認為。人類永遠對自己很自信,每當他們認為他們了解所有的事情時,真相卻是:他們只是揭開了事情的表層。不得不說,有很多過分自大的物理學家,他們總是認為他們在任何領域都能提供有用的指導意見。但是誰又能輕鬆地用一條理論解釋未知的一切呢?」
曾客串《生活大爆炸》的物理學獎得主
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曾客串《生活大爆炸》,編劇曾經借男主角謝爾頓之口表達了對斯穆特的讚美:「斯穆特對於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的黑體和各向異性研究鞏固了我們對宇宙起源的了解。
「喬治·斯穆特三世也是我最喜歡的科學家之一,採訪時會聊很多最新、最熱的天文物理相關的新聞。包括全球頂尖導演諾蘭最新力作《信條》、金星上的大發現、黑洞合併等。他的有趣來自於思想深處。」 陳愷回憶道。談及電影《信條》「逆轉熵」的設定,也就是時空倒流的劇情設定,喬治·斯穆特三世坦言,「這件事情想在現實中做到是很難的,所以我是不會太擔心這個問題的。但對於電影來說,這無疑是一個有趣的假定。」
雖然喬治·斯穆特三世目前並不認為逆轉熵可以實現,但他從科學研究的角度仍保持包容開放的態度。「我們也在逐漸接受這種觀點,可以通過不斷修復身體的細胞來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我認為只要我們有足夠的智慧來更好地構建這個社會,並且有睿智合適的人帶領著我們前進,那麼未來我們的壽命都會越來越長,並且進一步抗衰老。」
直言不諱、敢說敢言的醫學獎得主
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生物鐘揭秘者麥可·羅斯巴什可謂是當之無愧的「直言俠」。「麥可·羅斯巴什的魅力在於他不會迴避什麼話題,也不會用花裡胡哨的言語包裝話題,他會告訴你他對這個話題真正的看法。」 陳愷回憶道。
夏令時是為了節約能源,人為規定的時間。一般在天亮得早的夏季人為將時間調快1到2小時,可以使人早起早睡,減少照明量,充分利用光照資源,從而節約照明用電。當談及從健康角度考慮,人類是否需要夏令時,羅斯巴什教授斬釘截鐵地回答:「不需要。夏令時並不是一個好主意。我認為應該取消這個規定。」隨後,羅斯巴什教授展開解釋說:「首先,一年兩次調整本身對人類的晝夜節律就有破壞性。其次,採用夏令時這種模式,會讓夜間的光照過於充足,但是早上的光照卻不足。這樣也有違自然規律。」
「很多諾獎得主都是大牛,但是可以在採訪中感覺到他們仍然保持對科學的好奇心,以及還有非常堅持的做人態度。他們非常真摯,願意向青年人分享自己的所思所想。」 陳愷坦言道。
據了解,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鄧肯·霍爾丹、200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喬治·斯穆特三世以及2017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麥可·羅斯巴什已確認參加第三屆頂尖科學家論壇。
青年報·青春上海見習記者 陳泳均
編輯:張紅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