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量子計算夢之隊拿遍歐、日、美大獎,繼續保持國際領先

2020-10-10 浩海長歌



量子計算以超越人類想像力的恐怖算力被賦予「第四次工業革命」、「第二次量子革命」、「人類文明躍遷」等改變人類未來科技的各種稱號。

誰率先掌握這門技術,誰就能引力下一場科學的革命,由於這項科技的能力遠超核武器威懾,也是各國不遺餘力舉全國之力抓緊研發的問題所在。

為此,歐洲、日本、美國、中國等都相繼設立諸多獎勵量子計算領域的獎項,以鼓勵科研人員不斷奮進,積極求索,力圖在這場量子計算的競爭中最先勝出

近日,80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教授,中國量子「夢之隊」潘建偉團隊成員陸朝陽,近日再次捧得美國大獎,為表彰陸朝陽在光量子計算上的卓越貢獻授予他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拿獎了,相繼收穫眾多國際科學大獎,包括歐洲物理學會授予「菲涅爾獎」、日本「仁科芳雄亞洲獎」、美國 光學會阿道夫隆獎章、歐洲物理學會年度突破和劍橋海外獎等。



中國在量子領域繼續保持國際領先

量子力學是繼牛頓力學和相對論後又一重要的物理理論,該理論雖然還尚處於起步階段,但已經被各國提升帶到戰略層面,被視為改變未來的重要理論之一。

中華文明一直領先全球數千年,直到最近兩百年突然被打斷,錯過了三次工業革命,基礎物理、天文、化學等科學領域幾乎沒有建樹,全被國外壟斷。

人類文明高速大躍進的時候,我們完美錯過。

不過,對於即將到來的「第四次工業革命」——量子革命,我們或將後來居上,起碼目前還是處於領先地位。

10 月 7 日,美國物理學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 2021年度羅夫 · 蘭道爾和查爾斯 · 本內特量子計算獎,以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這裡給大家解釋一下,固態量子光源主要是用於光量子的產生;量子隱形傳態光量子計算既可以用於量子通信,也可以用於量子計算,總體來說是表彰量子計算。

我國中科大的量子「夢之隊」潘建偉團隊,率先發射了用於量子通信探索的「墨子號」衛星,它使中國在世界上首次實現衛星和地面之間的量子通信,構建了天地一體化的量子保密通信與科學實驗體系。

目前為止,「墨子號」也是全球唯一的量子衛星。



我國並非是提出量子通訊的國家,早在1995年歐洲科研人員在日內瓦湖底進行量子密鑰分發的最初演示時就開始了。在那以後,英國、美國、日本和中國等國家都在探索城市間的量子通信網絡,而現在這競爭從地面進入了太空,我們算不算是後來居上?

在量子計算領域也是同樣如此,量子計算的思想是國外先提出來的,美國做了最積極的探索。而後歐洲、日本、加拿大也紛紛加大了這方面的投入。

但目前為止,保持領先的仍然是我們的量子夢之隊。

  • 去年穀歌實現53個量子比特的計算機,宣布實現「量子霸權」。
  • 今年9月,中科大團隊宣布實現50個光量子操控,速度超越谷歌100萬倍。

(為什麼超越谷歌100萬倍可以大家查詢我上個月發布的科普文)

  • 並且中科大預測今年底之前實現60個光量子的操控,五年內實現1000個,十年內將保真率提升至98%。

如果該計劃成真,那目前為止是全球在量子計算領域的最高目標,沒有之一。


固態光量子計算機


這一次,是我們離夢想最近的一次。

是金子在哪裡都能發光

我國很多高科技人才外流嚴重,特別是有點成績的留學生很多人一去不回,他們的說法是國內缺乏科研的土壤。

本次獲獎的陸朝陽於 2000 年考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本科畢業後,他被保送至合肥微尺度物質科學國家實驗室,師從潘建偉院士從事光量子信息方面的研究工作,自此開啟了他的量子研究生涯。

2007 年,還在讀碩士的陸朝陽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對六光子糾纏的操縱,製備了「薛丁格貓態」和「簇態」,刷新了當時兩項世界紀錄。

同年,陸朝陽在國際上首次用光子比特演示了量子信息領域最重要的算法:肖爾大數分解算法。

2008 年,陸朝陽以全額獎學金進入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轉向固態量子光學的研究,開啟了他的海外求學生涯。


陸朝陽與潘建偉

完成博士答辯後,陸朝陽選擇了回國,以期為祖國的量子研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28 歲時,陸朝陽成為了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陸朝陽也是海外歸來的,如果缺乏科研土壤的話,他怎麼能屢獲國際殊榮?

而且他最先取得的成就,就是在國內完成的,回來後,也屢屢斬獲國際獎項。


留學生回國同樣能創造一片天地


是金子,在哪都能發光,那些缺乏土壤的說法,從某種程度看,無非不過是嫌貧愛富的藉口罷了。

任重而道遠,理論和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量子計算研究雖然我國暫時領先,但中科大畢竟只是學術機構,並非商業化公司。

理論出來了,要轉換成產業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比如量子計算的底層語言要重新編撰、計算機形態的改變、應用和生態系統跟傳統計算機完全不同,這需要整個社會的助力。

還好我國的阿里達摩院已經進入這一領域,他們負責把中科院的成果轉化成商業。


達摩院量子實驗室


中科院主要負責衝擊量子比特數,而阿里達摩院就在後面負責主攻量子計算的保真率,當保真率達到一定比例後,才可進行商業成果的轉化。



很期待中科大今年底的60個光量子操控,如果發布了,我將在第一時間為大家解讀和科普。

不知道谷歌看了後會作何感想?

相關焦點

  • 中國量子科學夢之隊,全是世界頂級科學家,撐起量子領域一片天
    10月6日,中國科技大學80後教授陸朝陽憑藉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獲得了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以此為契機,解開了我國量子科學的「夢之隊」的秘密!
  • 中科大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捧得美國大獎
    1982年出生的80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青年教授陸朝陽近日再次捧得美國大獎,為表彰陸朝陽在光量子計算上的卓越貢獻授予他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在劍橋大學博士畢業後,陸朝陽毅然回到自己的母校,在潘建偉院士量子夢之隊打前鋒。
  • 中國第1人!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將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2021 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頒給陸朝陽,獎勵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
  • 我國量子通信繼續保持領先!潘建偉等在國際上發表綜述文章
    中國科技大看點【我國量子通信繼續保持領先 !潘建偉等在國際上發表綜述文章】記者從中國科大獲悉,該校潘建偉、徐飛虎、張強等團隊在國際物理學界最權威的綜述性期刊《現代物理評論》發布綜述性論文,標誌著我國在量子通信方面繼續保持國際領先地位。有業內人士認為,物理學家在《現代物理評論》發表論文難度高於《自然》與《科學》。
  • 全球僅5人,中國第1人!浙江80後教授拿大獎
    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將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2021 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頒給陸朝陽,獎勵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
  • 中科大80後教授,突破多項量子技術,獲世界大獎,令美國羨慕
    ,我國是領跑的一方,領先世界,而美國卻成了追趕的一方,他們不止一次的表示:正取得重大突破當中,將會迎頭趕上中國!但現實是我國已經發射了世界第一顆量子衛星,而美國的量子計劃還在圖紙上,要想趕超我國,美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國量子技術領先世界,離不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一位80後教授。
  • 捷報:80後「量子鬼才」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量子計算獎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當地時間10月7日,據美國物理學會(APS)公布,授予中國科技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羅夫·蘭道爾和查爾斯·本內特量子計算獎」,表彰其「對光量子信息科學,尤其是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的突出貢獻」。國際評審委員會每年在全世界範圍內評選出一名博士畢業12年之內的青年科學家。
  • 後浪 | 中國80後科學家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巫師」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10月6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中科大教授陸朝陽獲美國物理學會量子計算獎
    (觀察者網 訊)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巫師」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10月6日,美國物理學會(APS)宣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反而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者幾十年來已經拿了很多國際大獎。那些反量子通信的文章,都是網絡文章。一邊是許多Nature、Science的論文以及許多國際大獎,另一邊是一堆網絡文章,哪邊可信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2020年10月7日,美國白宮量子協調辦公室發布了《國家量子信息科學戰略投入的量子前沿報告》(美國白宮發布量子前沿報告,量子工程學科將建立)。
  • 中國量子通信技術將保持10到15年世界領先,到底什麼是量子通信?
    而如今中國經濟崛起,不僅早在幾十年前擁有了兩彈一星等多種拳頭類科技產品。更在高鐵為代表的多個民用項目上,研發出了世界領先的獨有成果。量子通信技術就是一個全世界獨我中國一家的科學技術成果。據中國科學報10月12日報導,日前,在量子保密通信「京滬幹線」技術驗證及應用示範活動現場,「京滬幹線」項目首席科學家、中科院院士潘建偉表示,目前中國量子通信技術領先國際相關技術水平5年,並將在未來10到15年持續保持領先。
  • 《量子特攻》7.8更新內容一覽 夏日夢之隊酣暢淋漓
    為了優化遊戲體驗,給各位超能特工提供更好的戰鬥體驗,《量子特攻》於2020年7月8日下午(GMT+8)進行不停服維護。一起來看具體內容。
  • 國際領先!「天河二號」算出量子霸權標準
    記者4日獲悉,在國際上率先開啟稱霸標準研究的、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吳俊傑帶領的QUANTA團隊,聯合信息工程大學等國內外科研機構,提出了量子計算模擬的新算法。該算法在「天河二號」超級計算機上的測試性能達到國際領先水平,谷歌的工作也引用了這項結果的預印版論文。
  • 全球僅5人,中國第1人!中科大80後教授獲量子計算國際獎項
    作為量子信息領域的80後明星科學家,有「量子鬼才」美名的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授陸朝陽的研究工作再次獲得國際獎項認可。當地時間10月7日,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公布,授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陸朝陽教授2021年度「蘭道爾—本內特量子計算獎」(Rolf Landauer and Charles H. Bennett Award in Quantum Computing),表彰他「在光學量子信息科學,特別是在固態量子光源、量子隱形傳態和光量子計算方面的重要貢獻。
  • 中國的量子科技現狀:通信領先,計算和測量有待追趕
    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中國最近幾年申請量子通信相關的專利相當多,高於美國和日本。由於早期中國專利申請量較少,所以目前中國專利授權量少於美國,但未來會繼續上升。科普中國一篇文章寫道,在很長時間內,量子通信的安全傳輸距離,只有 10 公裡量級,因此學術界曾經認為量子密碼學基本已經到頭了,沒有太大前途。2003 至 2005 年期間,韓國和中國科學家提出了一種新的協議,使得安全傳輸距離可以提高到百公裡的量級。從此之後,量子通信蓬勃發展,而中國獲得了領先地位,大部分的新紀錄都是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創造的。
  • 全球領先!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12月4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宣布: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圖 | 左為陸朝陽,右為潘建偉在光量子信息處理方面,潘建偉團隊一直處於國際領先水平
  • 剛剛,這位「中國量子領域鬼才」拿下世界大獎
    >頒給了一名中國人,這是這麼多年來,我們中國,第一次摘得這項大獎的桂冠!此後,這位驚才豔豔的少年,一路在國際「過關斬將」,為中國贏得一次次科研尊榮!他帶領團隊進行了一系列重要突破,打破之前的6光子紀錄,實現8光子糾纏,在多光子糾纏領域,讓中國在世界上保持領先
  • 量子通信有爭議嗎?在科學上,根本沒有爭議 | 袁嵐峰
    從來沒人在學術期刊上發篇正經文章去推翻量子通信,反而是這個領域的研究者幾十年來已經拿了很多國際大獎。那些反量子通信的文章,都是網絡文章。一邊是許多Nature、Science的論文以及許多國際大獎,另一邊是一堆網絡文章,哪邊可信不是顯而易見的嗎?
  • 算力全球領先!中國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問世
    集微網消息,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12月4日消息,該校潘建偉、陸朝陽等組成的研究團隊與中科院上海微系統所、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合作,構建了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相關論文於12月4日在線發表在國際學術期刊《科學》。
  • 歐界丨量子計算機也實現全球領先了?"九章"出世誰與爭鋒
    而中國早已在量子通信方向上達到了領先世界的水平。至於量子計算,中國也一直以"領先"為目標,力圖實現技術突破。而現在不僅實現了自我的突破,中國"領先"的目標也已然達成。前不久,據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消息,76個光子的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被成功構建出來了,具有實用前景的"高斯玻色取樣"任務的快速求解成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