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武聖,詩聖,劍聖,茶聖,草聖,兵聖,詞聖分別是誰

2020-12-05 溫七公子說

7個不同領域,7個不同的精彩的人生,這7位,在他們的領域都是佼佼者,他們用自己的才華、經歷,譜寫出一段段感人至深的華美篇章,構成了今天華夏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今天就讓我帶領大家重新認識這7位優秀的人物吧:

一、武聖——關羽(三國)

關羽(160-220年),本字長生,後改字雲長,河東郡解縣(今山西運城)人,東漢末年名將,早期跟隨劉備輾轉各地,曾被曹操生擒,於白馬坡斬殺袁紹大將顏良,與張飛一同被稱為萬人敵。

關羽(電視劇照)

關羽去世後,逐漸被神化,被民間尊為「關公」,又稱美髯公。歷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為「忠義神武靈佑仁勇威顯關聖大帝」,崇為「武聖」,與「文聖」 孔子齊名。

(中國第一代的武聖人是姜子牙)

二、詩聖-杜甫(唐)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漢族,祖籍襄陽,河南鞏縣(今河南省鞏義)人。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

杜甫

杜甫在中國古典詩歌中的影響非常深遠,被後人稱為「詩聖」,他的詩被稱為"詩史"。後世稱其杜拾遺、杜工部,也稱他杜少陵、杜草堂。杜甫創作了《春望》、《北徵》、《三吏》、《三別》等名作。

三、劍聖——裴(péi)旻(mín)(唐)

裴(péi)旻(mín),祖籍河東聞喜(今山西聞喜),唐代開元時期的人物,曾鎮守北平郡(治今河北盧龍),曾先後參與對奚人契丹吐蕃的戰事,據記載官至「左金吾大將軍」。

有傳聞稱詩人李白曾從其學劍,但並無實據。唐文宗時,稱李白的詩、張旭的草書、裴旻的劍舞為「唐代三絕」,世人稱「劍聖」。

四、茶聖——陸羽(唐)

陸羽(733—804),字鴻漸,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一名疾,字季疵,號竟陵子、桑薴翁、東岡子,又號「茶山御史」 。是唐代著名的茶學家,被譽為「茶仙」,尊為「茶聖」,祀為「茶神」。

陸羽一生嗜茶,精於茶道,以著世界第一部茶葉專著——《茶經》而聞名於世。他也很善於寫詩,但其詩作目前世上存留的並不多。他對茶葉有濃厚的興趣長期實施調查研究,熟悉茶樹栽培、育種和加工技術,並擅長品茗。

五、草聖——張旭(唐)

張旭(約675年—約750年),字伯高,一字季明,漢族,唐朝吳縣(今江蘇蘇州)人,開元、天寶時在世,曾任常熟縣尉,金吾長史。

性好酒,據《舊唐書》的記載,每醉後號呼狂走,索筆揮灑,時稱張顛,實也說明他對藝術愛好熱狂度,被後世尊稱為「草聖」。

六、兵聖——孫武(春秋)

孫武

孫武(約公元前545年—約公元前470年),字長卿,春秋末期齊國樂安(今山東省北部)人。中國春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尊稱兵聖或孫子(孫武子),又稱「兵家至聖」,被譽為「百世兵家之師」、「東方兵學的鼻祖」。

其著有巨作《孫子兵法》十三篇,為後世兵法家所推崇,被譽為「兵學聖典」,置於《武經七書》之首。

七、詞聖——蘇軾(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 。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蘇軾

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文縱橫恣肆;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其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並稱「蘇辛」 ;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歐蘇」,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亦善書,為「宋四家」之一;工於畫,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傳世。

相關焦點

  • 古代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都是指誰
    古代名人除文聖外,還有酒聖、醫聖、武聖、兵聖、詩聖、畫聖、書聖、茶聖,分別是誰?酒聖:杜康,是我國古代傳說中的「釀酒始祖」,《說文解字》記載:「杜康始作秫酒。又名少康,夏朝國君,道家名人。」我國釀酒歷史可追溯至殷商時期,殷商甲骨文裡已經有了酒的象形字,到了周朝,我國釀酒技術已經相當完善了。
  • 古代九聖:武聖關羽,詩聖杜甫,那劍聖是誰?不是蓋聶
    古人總是喜歡都給人冠予稱號,比如說武聖關羽,詩聖杜甫,他們在自己的領域創造了傲人的功績,中國古代有九聖的說法,分別是文聖、史聖、醫聖、書聖、武聖、畫聖、詩聖、茶聖、酒聖,那麼劍聖又是誰呢?2、文聖孔子孔子是春秋戰國時期魯國人,年紀輕輕便學富五車,開創的儒學更加是傳承了幾千年,在那個時期的孔子便有門下弟子三千人,《論語》更加是古代學子必讀的科目,古代的學堂更加是把孔子的畫像當成了標誌性的畫像,孔子被後世尊為至聖、萬聖師表。
  • 中國古代有詩聖,有武聖,有醫聖,那麼誰才是「劍聖」呢?
    中國古代有詩聖,有武聖,有醫聖,那麼誰才是「劍聖」呢?劍,乃是君子之器,剛正不阿之兵,寧折不屈之刃。劍在中國古代可以說一種非常重要的兵器,皇帝手執軒轅劍擊敗了蚩尤,自此開始了中華文化。自古英雄皆愛寶劍,但我們聽過詩聖杜甫,武聖關羽,但是很少聽人提起過劍聖是誰。在中國歷史上,被人稱為劍聖的並不止一個。在戰國末年,便是出現了一個著名的劍術家,叫做蓋聶。蓋聶以劍術高超聞名天下,跟荊軻是同時代的人。荊軻也是個劍術家,聽聞蓋聶劍術高超,便不遠萬裡前去跟蓋聶討教,切磋劍術。荊軻也曾經被人稱為劍聖。
  • 古代「8聖」,文聖、武聖、亞聖、詩聖,其他4聖你知道是誰嗎?
    古代「8聖」,文聖、武聖、亞聖、詩聖,其他4聖你知道是誰嗎?中華民族經歷了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更迭,給我們留下許許多多的文化,也跟我們留下許許多多的有才之人。第一個我們先介紹最熟悉的詩聖杜甫。我們在課本上學過很多杜甫的詩詞,唐朝是一個詩詞盛出的時代,出現了很多有名的詩人,杜甫就是其中之一。他的詩一般具有現實意義,不像李白多以抒情為主,他在唐詩方面的成就不必李白差,他的《三吏》《三別》等作品,表現了當時的社會現狀,以及自己希望人民能過上平穩生活的願望。所以他被後人稱作詩聖。
  • 歷史上被稱四聖:文聖、亞聖、詩聖、武聖,誰是真正「聖人」
    文章歷史上被稱四聖:文聖、亞聖、詩聖、武聖,誰是真正「聖人」系百家號文逗趣史原創,未經允許,抄襲必究。不過古人對於這些英雄好漢也是評判不已,他們的標準和我們可能也有所差距,但是但凡被他們稱為「聖人」,這個人一定在某方面的能力十分突出,古人對於「聖人」二字也是不會亂用的,而我們歷史上真就有「四聖」:文聖、亞聖、詩聖、武聖,那麼他們之間誰才是「聖人」呢?
  •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
    中國古代的7大"聖人":亞聖孟子,詩聖杜甫,文聖孔子,酒聖…在中國古代封建時期產生了很多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流傳到現在沒被人們冠以十分尊敬的稱謂。2.詩聖:與詩仙李白齊名的就是同為唐朝時期的詩聖杜甫,杜甫與李白不同,李白的大半生都生活在盛唐時期,而杜甫大概都在中唐時期。所以這就導致了兩個人的詩歌方向有所不同,杜甫是我國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他的詩歌被稱為詩史。杜甫早期仕途不得志,晚年時期也窮困潦倒。
  • 中國歷史上有八聖,其中的七聖如雷貫耳,為何唯有劍聖默默無聞?
    這裡面有文聖孔子、武聖關羽、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書聖王羲之、醫聖張仲景和茶聖陸羽七人,是為世間民眾如雷貫耳的,但是這第八聖卻名聲寥寥,籍籍無名。這第八聖就是「劍聖」裴旻。 」、「草聖」三絕。
  • 璇璣劍聖
    之前有書友問,劍聖是什麼鬼?小黑翻了下,這個可不是修煉了劍道成就聖者,就能稱之為劍聖的哦!基本條件是《劍七》修煉成功,才能封為劍聖,整個東域,只有三大劍聖!璇璣劍聖:東域三大劍聖之一,武市學宮聖院十大院主排名第二,張若塵之師七大弟子:大弟子青霄聖者,兵聖,坐鎮混沌萬界山
  • 古代詩聖是杜甫,書聖是王羲之,那畫聖是誰?作為中國人應該了解
    文|武品文史從古至今的名人志士,但凡能被世人成為「聖」的人,都在某個領域有著不凡的造詣,比如我們熟知的詩聖杜甫,書聖王羲之等。但社會對不同領域總有自己的選擇,這是因為領域之間存在其局限性和傳播性,比如愛喝茶的人都知道茶聖是陸羽,學醫的人都知道張仲景是醫聖。所以「隔行如隔山」,在行業內如雷貫耳的牛人在其他領域就名不見經傳了。
  • 至聖孔子,亞聖孟子,他們是中國古代聖人!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我國古代十大聖人。至聖孔子,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人,開創了私人講學的社會風氣,並且帶領弟子周遊列國十四年,三千弟子有七十二賢人。孔子去世後,他的弟子們將他的言行語錄整理為儒家經典《論語》。他作為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對全世界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 古代詩聖、名僧、皇帝三首臘八詩蓋古絕今,他們分別是誰?
    著名詩聖杜甫就對臘八情有獨鍾,公元757年)十二月,他到京城長安,這天正值臘日,氣溫和寒冬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冰封多日的天氣竟然化凍了,像是春天一樣溫和。杜甫有感而發,就寫了一首膾炙人口的《臘日》:「臘日常年暖尚遙,今年臘日凍全消。侵陵雪色還萱草,漏洩春光有柳條。」到了宋朝時,佛教已深入人心,於是以佛教為主題的「臘八節」漸成傳統。
  • 武林神話無名與劍聖最後誰更厲害,誰的成就更高?
    武林神話無名與劍聖最後誰更厲害,誰的成就更高?《風雲》裡面,無名被稱為武林神話,當年僅憑一人之力重創十大門派,威震天下,風雲第一部前期,無名是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但無名自遭絕無神暗算後,掉落天劍境界,一度呈現殘血狀態。從雄霸對他的態度就可以看出。
  • 中國古代詩歌完整發展史,是詩聖杜甫故居,被譽為「文學史聖地」
    詩聖杜甫是曾經語文課本裡的常駐作者,那如果想要深入的了解杜甫的話,應該去什麼地方呢?答案就是——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館。杜甫草堂博物館位於成都市青羊區,曾經在「安史之亂」時,杜甫留居於此,並在此地創作詩歌240餘首,後來唐代末期詩人韋莊來到這裡,使之得以保存下來。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為這裡題字,可謂是文學史上的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