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交易中,永遠有你想不到的事情,會讓你發生虧損。需不需要止損的最簡單方法,就是問自己一個問題:假設現在還沒有建立倉位,是否還願意在此價位買進。答案如果是否定,馬上賣出,毫不猶豫。
交易之道,守不敗之地,攻可贏之敵。當你感到困惑時,不要作出任何交易決定。不需要勉強進行交易,如果沒有適當的行情。沒有勝算較高的機會,不要勉強進場。
1. 不打沒有準備的仗
當你進入市場,就必然承擔著風險。我們坐飛機出行,可能會出現空難,但可以快速到達目的地。我們開車出行,可能會遭遇交通事故,但得到的是效率出行。我們來提煉一下,坐飛機—空難or快速到達;開車—交通事故or效率出行。放到交易上呢?進場交易—虧or賺。
風險與報酬本來就是一體兩面,或曰盈虧同源。所以,正視風險,不必恐懼,但要給予足夠重視。
風險管理說到底就兩個,風險來臨前幹什麼,當風險真正到來以後怎麼幹。風險管理一定要有預警機制,比如,在可預計的重大風險事件來臨前做好分析,事件的可能走向,每種走向對應的方向與行情級別都要心中有數。
2. 打造炒股交易的攻防陣型
在足球場上,攻防是一對辯證的存在,它們不斷變換構成了比賽的全過程。足球那無序的滾動和飛馳的速度比人跑動的速度快,球員在場上要做的不是「追趕」而是「控制」—控球於腳下,或者從對方腳下斷搶以掌握主動。
足球比賽中嚴格的遊戲規則使得每位球員必須嚴格遵守並各司其職。在市場中搏殺的多空雙方又何嘗不是如此—面對市場價格的隨機運行,各方都想佔據優勢、爭取主動,他們時刻都面臨著何時截斷損失、何時伺機而動的考驗,他們需要知道自己的底線,還要對自己克敵制勝的優勢心知肚明。
面對不斷衍生的攻防陣型,基本的戰術核心即為進攻和防守兩大系統。球場中,除了門將,剩下的球員分別按照不同陣型排布在前中後場,如何巧妙地部署陣型是奪取比賽勝利的重要因素,無論是重犀利進攻還是重沉穩防守,最終的結果是制衡的。而在交易中,無論是個人投資者還是機構投資者都應該將交易作為一項系統工程來操控。
球場上最後一刻的逆轉和爆冷門告訴我們,勝利根本沒有秘訣,如果有,那一定是堅持到底、永不放棄。打造固若金湯的防線或是強勢犀利的進攻都需要精準而堅決地執行。
MACD指標定義:
又叫指數平滑異同移動平均線,是一種利用短期均線與長期均線之間的聚合與分離狀況,對買進賣出時機進行研判的技術指標。MACD指標是由兩線一柱組合起來形成,快速線為DIF,慢速線為DEA,柱狀圖為MACD。
根據移動平均線原理發展出來的MACD,既可以去除掉移動平均線頻繁發出假信號的缺陷,又可保留了移動平均線趨勢性、穩重性、安定性等特點。
在國內外證券市場上,MACD也被證明是一種較為有效的研判股票買賣時機、跟蹤股價運行趨勢的技術分析工具。
指標之王——MACD!
Part1 啥是MACD?
首先,我們先來看看
MACD指標的元素
這是一張MACD圖
1)DIFF,也就是圖中的黃線,DIF是短期(常用12日)指數移動平均線,與長期(常用26日)指數移動平均線的差值。因為其變動較為靈敏,又稱快線。
2)DEA,也就是圖中的紅線,DIF是M日(常用9日)的平滑移動平均線,因其變化稍慢,又稱慢線
3)MACD紅綠柱線
是DIF值與DEA差值的2倍數值,柱線的高低直接反應多空能量的強弱
4)零軸線,也是綠柱子與紅柱子長出的地方,零軸線是MACD的多空分界線,DIF和DEA在零軸之上為多頭市場,在零軸以下是空頭市場
那麼作為這麼重要的元素,它們有啥用呢?
他們可以合體,然後變化出各種形態!
形態一:金叉
DIF線自下而上穿越DEA,MACD則由綠柱轉為紅柱
代表股價由下跌開始轉為抬升,意味著多頭市場的開始,按金叉位置與零軸線關係的不同
可以分為零上金叉和零下金叉
DIF和DEA都位在零軸上方時是零上金叉,市場整體處於多頭市場,金叉錦上添花,往往意味著新一波大漲勢的開始。
DIF和DEA都位於零軸下方時是零下金叉,往往只是空頭市場中短暫的反彈,所以其穩定度和可靠性都較低,力度也不大
當DIF和DEA在零下形成二次或多次金叉時,穩定度及可靠性都會大大提高,力度也往往較大
形態二:死叉
DIF自上而下穿越DEA,MACD柱線由紅柱轉變為綠柱,代表股價由上升轉為下跌,意味著空頭市場的開始
同樣分為零上死叉和零下死叉
DIF和DEA同在零軸上方為零上死叉,往往只是多頭市場中的一個回調,可靠性不高,且調整幅度不會太大
DIF和DEA同處於零軸以下為零下死叉,往往意味著新一波下跌的開始,且可靠性極高,下跌幅度也較大。
Part2 簡單粗暴的三板斧
知道了他們的形態後
我們就來點簡單明了的技術吧~
1、第一板斧——MACD抄底術
(1)經過一波下跌後反彈
(2)股價再次下跌創新低
(3)MACD的DIF線低點不創新低
(4)MACD金叉確認底背離即是買入信號
操作要點:MACD金叉確認底背離即可買入
2、第二板斧——MACD抓主升
(1)經過一波上漲後調整
(2)股價調整不破前低
(3) MACD在略高於0軸位置金叉
(4)出中陽線即買入信號
操作要點:MACD在略高於0軸位置金叉出中陽線即可買入
3、第三板斧——MACD逃頂術
(1)經過一波上漲後調整
(2)股價第二波上漲創新高
(3)MACD的DIF線高點未創新高
(4)MACD死叉確認頂背離即賣出信號
操作要點:MACD死叉確認頂背離即可賣出
下面給大家分享MACD真假金叉選股戰法:
1、MACD零軸上方(多頭市場)-------只買第一個金叉;不買第二個金叉;不賣死叉。
零軸上方的第一個金叉往往是第三浪的開始.那麼為什麼不買第二個金叉呢? 因為後面的行情是無法確定的.第二個金叉一般都是第五浪的開始(三浪延長除外),而五浪相對複雜些,可能是衰竭浪,也可能是延長浪的。
另外還有一種情況,我們將三浪行情(ABC調整)錯判斷成五浪行情了。
結果判斷錯誤,但因為只買第一個金叉,買點很好,即使看錯,也可以賺些小錢。
很多時候我們是看對行情但沒賺錢或賠了錢,那是因為買點不對的原因.而掌握好了MACD的有效買點,可以做到看錯也能賺小錢,看對能賺大錢。
可能有的朋友現在開始著急了,「我們該如何判斷到底是真金叉還是假金叉?」那麼接下來,如果你想能及時規避這些假金叉,那麼必須要按照下面方式嚴格執行。
與上面那隻股票的截圖一樣,又是兩個假金叉。
1.根據四個假金叉在MACD指標中所處的位置我們驚奇的發現,所有假金叉都在0軸線以下沒有突破0軸
2根據金叉形成的先後順序我們發現,每一個假金叉都是macd由0軸線上方下穿後形成的第一個金叉
結論:
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下的第一個金叉初期——堅決不買;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下的第二個金叉初期——買入;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上的第一個金叉初期——果斷買入;MACD指標中0軸線以上的第二個金叉初期——慎買。
控得住風險,抓得住機會
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一句老掉牙的股市名言估計大家再熟悉不過。沒錯,交易做的越久,就越能明白風險控制的意義。
風控做不好,翻幾倍最終都會是一場空,大賺大虧到頭來失去的不只是金錢,還有寶貴的時光,甚至終生的遺憾。控得住風險就能成功了嗎?當然不會。只有在做好風控的前提下,並勇於捕捉足夠的機會,才能真正成就交易。
控制風險,顧名思義就是通過各種措施或方法,達到迴避或減小風險的目的。交易中,風險控制的具體操作就是只持有正確的倉位。這裡的正確包含兩層含義:一必須是盈利的,二必須是符合預期判斷的,或者是超預期的。
首先對於沒有盈利的持倉必須在一定的時間內儘快處理,尤其當日臨近收盤,則需立即清理,一定要讓自己牢牢掌握風險控制的主動權,絕不要把風險交給市場去處理。其次,對於雖有盈利卻不符合預期的倉位,同樣屬於不正確的倉位,同樣需要儘快的處理掉,而非等到被市場證明錯誤從而被動的觸發止損。通常當市場證明你不再正確時(可能有盈利,但已經不符預期),就要準備清理掉倉位。
設置止損並非是為了等到觸發,只是在給最初的倉位留下一定的時間和空間走出預期或超預期的行情,如果給出了比如一刻鐘的時間,仍然不能朝預期走勢發展,則要立即警惕起來,不論是否虧損、即便沒有觸發止損先做清倉處理。
所以在交易前就要考慮到所有可能性,並找到應對之策,不要過多的期望自己是正確的,甚至以聰明者自居,而是要更多的考慮錯了怎麼辦,從底線思維出發!在整個交易個過程中,一定要留意自己的意識,千萬不要迷失,而是要時時刻刻控制自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如果交易中無法自主,那註定是失敗者,遺憾的是,很多交易者都不能意識到這個問題!
捕捉機會,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內,把風險降低到最小的空間內,進而去捕捉最大的利潤。即以最小的成本付出博取自己想要的機會。捕捉機會的關鍵在於努力掌握一套能捕捉到市場中優質機會的交易方法。有了方法,就要學會空倉等待自己的交易機會,而不是靠長時間持倉等待市場的恩賜。
長時間持倉等待虧損變盈利的做法務必拋棄,終有一天虧損會把你趕出市場,原因在於:交易者沒有任何方法的隨意入場,才有了盈虧來回拉鋸的情形,以致常常陷入被動的局面;即使方向選擇對了,由於在真正的交易時機未到來之前,價格上下大幅的波動也會把你掃地出門,當然還有資金管理等方面的原因。交易不僅要判斷方向,還要選擇交易時機,做好資金管理等等。學會空倉,是為了交易機會出現時的速戰速決,以及機會延伸時的盈利持有,而非漫無目的的被市場來回愚弄。
交易中,最重要的是交易者自己,要清醒地明白什麼才是對自己最重要的問題!市場環境縱然無法控制,就只能控制自己,控制自己的意識,控制自己的行動,做好交易要做到:控得住風險,抓得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