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1958年出土於南京中華門外琉璃窯舊址,發掘時僅為一批殘缺的琉璃塔磚件,釉面斑駁,後根據資料組裝復原而成。琉璃塔形象在十九世紀便為外國人所熟知,被認為是世界中古時期的七大奇蹟之一。現陳列於南京博物院展廳的博物館獨立展臺旁邊。
大報恩寺琉璃塔,由明成祖朱棣發起修建,歷經三代皇帝,用了17年完成。塔高78米,九層八面。而琉璃塔的匠人們也用「三絕」坐實了天下第一塔的名聲,第一絕高聳雲日,第二絕通體琉璃,第三絕佛燈永明。這三絕將琉璃塔推向了中國古代寶塔藝術的最高峰。九層寶塔共有六十四套拱門,每套拱門燒造了兩套備件,總共一百九十二套華麗的琉璃拱門。這樣的拱門就是在塔的中間,每一層上面都有八個這樣的拱門,琉璃是一種用高低溫釉兩次燒造成的一種陶器。經歷戰爭動亂,直到今天只剩下一套完整的琉璃塔拱門。
安徒生童話裡有一則名為天國花園的故事,講述的是風媽媽的兒子飛到中國,在瓷塔周圍跳了一陣舞,然後就響起了叮叮噹噹的音樂,童話裡的這座塔就是南京的大報恩寺琉璃塔。但是遺憾的是琉璃塔在太平天國時被毀,只剩這世上僅存的一套完整的琉璃塔拱門。
大報恩寺琉璃塔被稱為「天下第一塔」,從17世紀就享譽海外,由紐霍夫的遊記傳入西方,通過安徒生的通話走進歐洲人的童年,「南京瓷塔」承載了外國友人對中華文化的嚮往。英國的錢幣上有它的圖案,許多國家也紛紛仿照它在自己的土地上建起了中國寶塔。千百年的歲月流轉,琉璃塔雖毀於太平天國的戰火,但它所代表的文化符號卻鮮明如初。在21世紀,它通過一個小小的外賣盒出現在許多熱門影視劇中(《生活大爆炸》《愛情與靈藥》《老友記》《頭腦特工隊》《怪獸電力公司》),繼續代表著中國的文化符號。南京大報恩寺琉璃塔雖消逝在歷史中,卻永遠活在世界的當下。
琉璃塔誕生的時候見證了大明王朝一個面向世界的文明帝國,今天琉璃塔又引發了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的互通交流,這才是真正的大國匠心造就的大國風範。
守護大報恩寺琉璃塔拱門,守護歷史,守護大國匠心。
(圖片來源於網絡)
責編:李一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