獸藥抗菌藥減量化行動——看看專家怎麼說
正大康地獨家冠名第三屆(2018)東北養豬論壇暨東北豬業博覽會互動論壇
2018年5月22日,農業農村部決定開展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同時組織制定了《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方案(2018-2021年)》。該方案工作總體目標為力爭通過3年時間,實施養殖環節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試點工作,推廣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模式,減少使用抗菌藥類藥物飼料添加劑,獸用抗菌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獸藥殘留和動物細菌耐藥問題得到有效控制。
該方案發布後,在業內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反響,長期以來,獸用抗菌藥在動物疫病防控中使用極為廣泛,在動物細菌性疫病防控,混合感染,預防用藥,促生長等方面均發揮極為重要的作用。但是,受畜禽動物疫病複雜性影響,大量抗菌素在養殖場的不合理使用,帶來了一系列問題,耐藥性的產生,動物糞便排放帶來的環境汙染,最終導致藥物療效越來越差,最重要的是大量動物源食品的藥物殘留,給人類食品安全帶來了極大的隱患。
農業農村部基於現狀制定的該工作方案對於解決以上問題,具有極強的現實意義和重要性。目前的問題在於,抗菌素減量化使用,動物疫病防控的複雜性和多樣性依舊,甚至逐年變化和嚴重,各養殖場面臨的形勢將會更加嚴峻,如何破?
值此第三屆(2018)東北養豬論壇暨東北豬業博覽會召開之際,由正大康地集團獨家冠名的互動論壇,雲集行業各路精英,共同探討獸藥抗菌藥減量化行動後,對我們行業帶來了哪些變化與影響。
互動論壇由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魏國生教授主持,中國畜牧業協會秘書長何新天先生,瀋陽農業大學邊連全教授,正大康地技術部鍾永興博士,哈爾濱鴻福養殖有限責任公司技術總監邸光國先生,浙江惠嘉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張習平博士,廣州立達爾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程宗佳博士共同參與。
互動論壇開始之前,由正大康地吳畏總經理致辭。吳總表示,這是一次「面對新形勢,迎接新挑戰,找出新方法,開創新局面」的盛會,必將對白山黑水的東北地區產生重要影響,甚至對中國養殖業產生深遠影響。正大康地是中國改革開放後第一家外資企業,編號為「0001號」。近年來跨長江躍黃河,一路北上。現在,正大康地走進東北肥沃的黑土地,希望能夠與各位行業精英一起為振興東北出力獻策。吳總提到,養殖業在東北的發展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養殖業在東北的發展也順應了國家振興東北的大方向,在發展的同時,我們更要保護好東北的白山黑水,這也是本次論壇的宗旨。
魏老師首先向何新天秘書長提出了第一個問題:
農業農村部獸用抗菌藥減量化通知,目前已經全面開展起來,針對此,您對方案出臺後的飼料減抗工作有哪些指導意見;對當下養殖場有哪些好的推廣方案。
何新天秘書長:獸用抗菌藥的減量化行動是近年農業農村部的重點工作,黨的十九大,鄉村振興戰略綠色發展要求。當下,我們迫切需要面對養殖環節濫用抗生素的問題,這關係到人民健康安全,以及公共安全和生態安全。能夠延緩耐藥性,使我們畜牧業生產實現綠色發展,給人民群眾提供更多的優質安全綠色的畜產品,是當前制定這個方案的主要背景,更現實的是,現在整個國際大背景下,獸用抗菌藥的問題是全球關注的問題。2016年聯合國的會議上就提出了這個問題。可看出,國際高度關注抗生素的使用問題,中國更敏感。因為我國是全球抗生素抗菌藥生產以及使用最多的國家。這個抗菌藥在我國使用很大一部分是在養殖環節,所以我們要未雨綢繆,及早做出應對措施。
2018年-2021年開展獸藥抗菌藥減量化工作。選取試點單位,力求用三年時間,探尋出獸用抗菌藥使用的最佳模式。我們力爭做到如下幾點:
①規範合理使用獸用抗菌藥。嚴格執行處方藥的制度真正
②審慎科學的使用抗菌藥。今後的養殖環節科學用藥。
③逐步減少促生長類的獸用抗菌藥的使用。
④建立受用抗菌藥應用的可追溯制度。
今年是第一批在全國選100家建立首批的示範場,各省積極性很高。5月18日在重慶畜博會這個活動正式啟動,到目前首批100家名單已經報導了獸醫局,獸醫局已經委託各省協會以及獸藥監察所進行檢測。目前中國獸藥監察所按照農業農村部的要求,正在制定評價和使用的標準。
這個標準一旦獲得審批,協會將配合各個部門,組織若干個專家所,去我們上報的100個示範場進行檢查確認,2018年我們這些示範場作為首批的試點示範場。2019年100家,2020年100家。
我們計劃,養殖大省最多報5個企業。以大中型養殖企業為主,範圍涵蓋奶牛、生豬,家禽等。
2019-2020年,計劃納入中型小型的養殖企業作為試點示範,實現全覆蓋,真正讓這個行動對全行業起到試點示範作用。
第二個問題,魏國生老師提給了邊連全教授。
問題二:歐盟飼料減抗禁抗的經驗,在禁抗初期的時候,死亡率下降,成本上升,後期才能看到成果。針對目前這個活動的實施,可否向養殖場推薦一些適用的養殖模式和建議。
邊連全教授:減抗是勢在必行的大趨勢。最初抗生素的使用是防病,促生長,給養殖行業帶來了很大的效益,但是隨著而來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已經到了不得不進的程度,而歐盟就是先例。
我國的禁抗工作是一個系統的工程。我認為,相關機構應該在抓養殖場試點的同時,重點監督飼料企業,從源頭做到不添加抗生素。飼料企業想把這個事做好,首先要改變飼料原料的種類。飼料原料變成易消化的東西。是一個解決方案。
提到養殖模式和建議,我認為,要想在無抗的前提下提高生產性能,首先要改變的是給動物吃什麼。第二個要改變的是動物的生存環境。而到目前為止,黃河以北還沒有一家企業能夠把養豬企業的通風做好。因此需要改變環境迫在眉睫,建議國家支持一些生產環境控制的企業。
環境搞好,飼料搞好,減抗沒有問題。我們需要明確的是,藥是治病的不是防病的,防病靠的是疫苗!
總而言之,減抗從技術上是沒有問題的,只要下功夫,能夠得到滿意的效果。丹麥在減抗的情況下PSY仍然很高,因為環境,飼料的發生而變化,只有這些改變了,飼料發展才有更好的未來。第三個問題提給了程宗佳博士。
問題三:基於這個獸藥抗菌藥減量化方案,在飼料添加劑名錄裡有一個藥物飼料添加劑在2020年底即將取消。根據您的理論和技術實踐,您認為,減抗或者替抗有哪些新產品能夠在未來發揮作用。從動物營養領域來講,怎麼樣進行一些新的創新研究,做一些技術儲備。
程宗佳博士:在當前減抗、替抗的大背景下,植物提取物很有發展前景,例如牛至油,酸化劑,辣椒素,中草藥等。我認為,只要人能用的,動物都能用。本草綱目上對人有用,對動物也有用。中短鏈脂肪酸,對幼齡動物殺菌等也能夠發揮作用。
辣椒鹼可以提高動物的免疫力,
另外現在有一種新型的添加劑——水飛薊素,有的企業正在研究,不過當前僅是小規模實驗。提到創新的技術,最近的發酵技術,它本身就產生酶,對動物的消化是非常有用的東西。
事實上,目前企業研究還有一定難度,希望能夠和科研研所多多合作。
第四個問題提給了正大康地鍾永興博士
問題四:以前很多配方師營養師,為了防止幼齡動物腹瀉,大量使用獸用抗菌藥,甚至在中後期的生長階段,為了取得表觀效果也會加一些藥物。基於目前減抗的大環境,針對這一現狀,正大康地做了哪些思考,有哪些應對策略?
鍾永興博士:減抗限抗趨勢不可逆轉。從農業農村部政策來說,逐漸取消飼料中添加抗生素以實現促生長作用,是健康養殖的新目標。在此大環境下,如果飼料營養配方一點都不變的話,就會導致豬的死亡率發病率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這幾年來,我們一直做些相應研發,降低或者取消抗生素的使用,同時開展營養替代方案。比如,飼料中的蛋白質含量做一些優化,對原料提出更多要求。在添加劑組合方面考慮酸化劑,效果比價好的酶製劑和益生元,來改善腸道健康,這是正大康地正在做的工作。精準的營養才是最好的免疫,這是我們開展技術研發的理念指引。
另外就是做好和養殖終端的溝通,比如,養殖環節設備優化。一些關鍵環節的改造,如保育階段的保溫通風,在飼養管理方面做一些優化,如保育階段的少餵多餐。這些從飼料營養方面,設施設備,飼養管理方面,綜合做好生物安全,疫苗安全等,通過好的飼料、好的環境讓豬好養、少生病。從而實現豬健康,人輕鬆。
第五個問題提給邸光國總監。
問題五:鴻福集團在無抗養殖方面做了一系列探索實踐,那麼集團在無抗養殖方面做了哪些措施,又有哪些好的經驗做法和大家分享。
邸光國總監:鴻福多年來在豬場建立了一個微生態車間,在飼料中加入微生態製劑。以前是採用發酵料的形式,弊端是不利於集約化養殖,因此我們採用飲水加菌的方式。從效果來看,無抗是能夠做到的。
2018年春節期間,我們選取了幾頭豬做了無抗檢測,有一項不不合格是卡他黴素超標。但是我們每頭豬都有詳細的養殖記錄,有據可查,因此追溯到了問題的根源,並加以改正。再次檢測的時候就全部通過。
我認為,要想做到無抗,首先就是從管理做起。管理嚴格,尤其是在母豬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仔豬健康了,後續才會少生病。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就是環境、飼餵等。我們豬場在環境控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採取了地下通風,地下進風的措施,這樣使豬舍整體環境有了很好的改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做到無抗,就要把獸藥使用制度完善,要建立良好跟蹤機制,並要建立嚴格的休藥期和停藥期。總結起來,我們從管理,到環控到保健,這幾方面共同作用來降低抗生素用量。
第六個問題提給張習平博士
問題六:獸藥抗菌藥減量化通知明確規定飼料2020年底禁抗。前面我們提到,根據歐盟經驗禁抗對於動物的生長而言是有一段困難期的,針對這個問題,您認為在養殖端治療方面如何控制,飲水添加是在飼料中還是養殖端。
張習平博士:減抗勢在必行,但是他的趨勢是短期逐漸減少,最終達到無抗的結果。可以肯定,禁抗以後肯定獸藥在終端的使用將會有所上升。我認為,我國應該制定相應的標準,即提高藥物的評價標準,從而提高藥物質量,最終達到用好藥的目的。在養殖端應做到提高管理水平,實現少用藥。作為動保企業我認為還是要做好研發,真正的從動物的需求出發,最終達到健康養殖的目的。
養殖記錄,有據可查,因此追溯到了問題的根源,並加以改正。再次檢測的時候就全部通過。
我認為,要想做到無抗,首先就是從管理做起。管理嚴格,尤其是在母豬管理方面多下功夫,仔豬健康了,後續才會少生病。
另外還需要注意的就是環境、飼餵等。我們豬場在環境控制方面做了一些探索,比如採取了地下通風,地下進風的措施,這樣使豬舍整體環境有了很好的改善。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想做到無抗,就要把獸藥使用制度完善,要建立良好跟蹤機制,並要建立嚴格的休藥期和停藥期。總結起來,我們從管理,到環控到保健,這幾方面共同作用來降低抗生素用量。
第一階段定向提問環節結束後,是嘉賓與參會代表互動的時段,代表們踴躍發言,場面熱烈。
代表問題一:邸光國總監,針對您剛提到的發酵飼料不適合集約化生產,您認為發酵飼料問題在哪?可以分享以供各生產廠家借鑑?
邸光國總監:從飼料角度來講,採用發酵飼料,採食量明顯提高,日增重也隨之上升,出欄時間縮短,飼料轉化率增加,整體效果明顯。但是液體飼料使用停滯的主要原因事管線內的殘留的料如何處理?是否會黴變?尤其高溫季節,如果用水衝掉,後續環保壓力也會隨之提高,導致成本提高。另一種槽拌料則需要增加槽位,擺放又成為問題。
我認為,如果能把管道清洗乾淨,保證工料管線的安全則集約化生產不會有問題。而針對這樣額問題,我們採取把菌液直接添加到水裡的方式。這樣做雖然浪費了一部分水,但水中含有菌液,可以降低豬舍中的有害氣體。
因此,我認為要想做好液體料,環保,自動化程度都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代表問題二:鍾永興博士,根據您的經驗,您對於預消化液體產品有什麼好的建議。
鍾永興博士:提到預消化液體飼餵我了解最早是在英國,英國比較早,歐洲比較多,中國比較少。目前限制預消化使用的因素也有很多,包括如何保證預消化產品質量的穩定性、預消化溫度、含水量、pH值等。其中的菌種、微生態製劑、預消化的時間這些因素都會影響預消化的質量。另外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如前面邸光國總監說的,如何保障管線清潔。這些問題如果得到很好的解決,那麼預消化產品的品質也就能夠得到保障。
代表問題三:邊連全教授,您目前推廣的陽光豬舍是否能夠解決液體飼料溼度較大的問題。
邊連全教授:我個人非常支持粥料飼喂,我曾經在德國學習四年,其中有兩年在研究粥料飼喂。
陽光豬舍無抗養殖沒有問題。而液態料的飼餵也讓豬的飲水器的飲水減少了,飼槽飲水增加了。事實上,中國飼槽飲水器存在大量的浪費,設置也並不合理。目前國外很少使用乳頭式飲水器。
我認為,液體飼餵沒有問題,且在歐美已經很普遍,我們國家當前還沒有完全實現是管理問題,是設備生產廠家的問題,是沒有認識到液態飼餵優勢的問題。陽光豬舍如果設備合適,完全可以使用粥料,並且更加合適。
代表問題四:邸光國總監,減抗和無抗對飼料環控方面要求更高。那麼您能否從時間出發,為大家解答下對環控這方面有哪些具體的要求,開放性的豬場將會面臨哪些問題。
邸光國總監:南北方養豬存在一定差異,南方一年四季溫度適宜,降溫不是問題;北方四季分明,建築設計首先考慮冬天保溫,夏季防暑。事實上,北方最大的問題是溫度的問題。既要排風,又要保溫,這兩個問題協調不好,豬就很難養。
首先是圈舍的問題,如何在冬季保持乾燥。在北方,我們會加一些額外設施,如地熱源取暖、電地熱解決冬季溫度問題;夏季還要解決高溫問題。因此,溫度、通風這幾方面做不好,則容易引發生病,無抗就無從談起。
代表問題五:邊連全教授,有人總結,減少抗生素使用最重要的兩個問題就是環境、水。陽光豬舍下一步推廣過程中,是否有計劃把水和空間概念引入其中。
邊連全教授:水要看是豬場的水自己的地下水,還是城市用水,地下水需要檢測,如果符合要求應該沒有問題 。
東北養豬最重要的豬舍內的氧氣,第二是水。水必須要符合質量,然後才是飼料。
歐美地區養豬密度都非常大,需要養的多,但是通風非常好。溫度控制好,通風換氣非常好的話,密度就不會問題。
事實上,要想控制呼吸道疾病,需要足夠的氧氣;控制消化道疾病,則必須有地熱,這是已經被證明的,沒有地熱想要無抗是不可能的。這裡僅是一家之言,僅供大家參考。請點擊輸入圖片
代表問題六:何新天秘書長,農業農村部開展的獸藥抗菌藥減量化行動實施後,會有哪些其他相關的技術、產品、或者標準,來供企業參考?
何新天秘書長:農業農村部推出這個行動,包括我們第一批確定的100家示範場進行試點示範,目的是在全行業樹立一個標杆,為以後獸用抗菌藥的使用探索一套好的辦法。在養殖發展環節,探索一套有效的、因地制宜,各方有效的辦法。
下一步,希望示範場能夠引領整個行業,覆蓋所有的養殖企業。
從農業農村部今後會做兩個方面的工作,一個是給示範場政策方面的扶持,包括還需要出臺哪些政策需要探索。第二是鼓勵更多的企業生產無抗的畜產品,目前,我們正在向這個方向努力。今後,國家將為上述相關企業提供更多的政策扶持。
另外,科技方面,要靠創新來推動我們的獸用抗菌藥的減量化行動,取得很好的成效。事實上,我們看到,如今正有很多企業,在自己自覺地在進行減少使用。
希望通過啟動這個獸藥抗菌藥減量化行動,有更多的發現、總結,最終探索更多更好的發展有效的模式。
我們需要從政策,科技創新的層面,發揮企業的主動性。從飼料,動保生產企業,開始減量,嚴格使用過程的管理。最終從產出方面達到無抗。
我們要明確,抗菌藥最終效果是為了治病,並且要實行嚴格的休藥期、停藥期,在無抗的基礎上,保證畜牧業生產安全和供給。
結語
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對正大康地這樣規範、專業的飼料企業而言,毫無疑問是一大利好。正大康地提出的「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很好地體現了正大康地對行業發展的洞察力。一直以來,正大康地堅持走專業化發展道路,通過精準營養的配方設計,提供優質、穩定的飼料,幫助養殖場提高動物機體免疫力,降低疫病風險,有效減少抗生素使用,從而實現高效、健康養殖。現在來看,這跟農業農村部主導的方向不謀而合。
「營養免疫 正大康地」,過去這八個字指引了正大康地的可持續發展。那麼從現在起,這八個字將為行業提供新經驗、新選擇。
本次互動論壇由正大康地集團獨家冠名,諸位專家為我們深度解讀了獸藥抗菌藥使用減量化行動在實踐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解決方案,以及對行業的影響。隨著無抗時代的臨近,「產好藥」「用好藥」「少用藥」甚至「不用藥」,將是大勢所趨。身處行業其中,我們更應該與時代同行,才不會落後,才能活得更好。
在此,分享張泉靈前陣子很火的演講:時代拋棄你時,連一聲再見都不會跟你說。
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在行動!抗生素時代即將過去,無抗大時代正在來臨。你準備好了嗎?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