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家四季歌》是一首兒歌,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描繪了農民一年的農事活動,讚美了農家人的辛勤勞動,抒發了他們收穫的喜悅。孩子學習本課,即可了解一年四季農作物生長和農事活動常識,又能感受辛勤勞動帶來的愉悅。
出示圖片,談話導入
欣賞農村風光圖片,學生交流,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談對農村生活的了解。
農村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他們一年四季都在忙些什麼呢?這節課,我們就去農村體驗農家生活。
板書課題:田家四季歌,指導寫「季」字。田家,指農村人家。
初讀兒歌,識字寫字
自由讀文,藉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標註小節。
1.識字
圖文結合識字,通過觀察圖畫,認識「蝴蝶、麥苗、穀粒」。
加一加識記「季、苗、肥、雖、辛、苦」。
聯繫生活經驗組詞識字。如「四季、肥胖、農民、農家」。
藉助課後題識字。課後第二題「讀一讀,記一記」中的詞都是關於農事的詞彙,藉助圖片,理解農事活動。如:"耕田"大意是指用犁把田土翻鬆;「打穀」是指用連枷或拖谷機給稻穀脫粒;「積肥」是指收集和貯存肥料,給農作物增加養分;」插秧「是把秧苗分插於水田中使其茁壯成長。認讀詞語,做做動作理解鞏固。
拓展:你還知道那些農事活動?
2.寫字
「季、辛、苦」是上下結構,注意觀察這三個字橫畫的距離和長短;「吹、肥、忙、歸」是左右結構,都是左窄右寬;「戴」是書寫難點,書寫時從上到下,從左到右,「土」字長橫從左上格延至右上格,左低右高,左下部分要寫的緊湊。
再讀兒歌,讀出節奏
本首兒歌一共4小節,每一節結構相似,形成了長短句交錯的明快節奏。通過範讀,劃節奏,引導學生讀出句子的節拍。如:
春季裡,春風吹,花開草長/蝴蝶飛。麥苗兒/多嫩,桑葉兒/正肥。
夏季裡,農事忙,採桑養蠶/又插秧。早起/勤耕作,歸來/戴月光。
秋季裡,稻上場,谷像黃金/粒粒香。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冬季裡,雪初晴,新制棉衣/暖又輕。一年/農事了,大家/笑盈盈。
學習第一小節,春天花開草長,麥苗嫩,桑葉肥
春天到了,春風吹過大地,小草發芽,花兒開放,讓我們一起出發,到農村去看看那裡的景色吧!
讀一讀第一小節,邊讀邊想像,你仿佛在春天的鄉村裡看到了什麼?
結合課文插圖,知道「花開草長蝴蝶飛」描繪的是春天裡小草長高、花朵開放、蝴蝶翩飛的畫面。
練讀第一句,朗讀節奏舒緩。
結合圖片認識麥苗、桑葉,感受麥苗鮮嫩,桑葉的肥美。
帶著感受讀第2句,注意「麥苗兒、桑葉兒」兩處不應讀成兒化音。
指導朗讀第一小節:春天裡小草長高、花朵開放、蝴蝶翩飛,麥苗兒鮮嫩,桑葉兒正肥,多麼生機勃勃的畫面啊,讓我們美美地讀一讀吧。
學習第二小節,夏天養蠶插秧,農事繁忙
春季裡,農民伯伯忙著播種,施肥,轉眼間,夏天到了,這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也是農民們最忙碌的日子。此時,農民伯伯在忙些什麼?自由讀第二小節。
「採桑養蠶」指採桑葉餵養蠶。「採桑養蠶」是我國的傳統農業,是古代南方勞動人民的主要農活,我國古代有不少描寫採桑婦女的詩文。如:
羅敷善蠶桑,採桑城南隅。青絲為籠系,桂枝為籠鉤。」——樂府·《陌上桑》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女兒採春桑,歌吹當春曲。」——南北朝民歌《採桑曲》
夏天,農民伯伯還要做什麼呢?
藉助課後第二題補充夏季的農事活動,插秧後還需施肥、耕田、除草等。
夏季農民伯伯要做的農事活動可真多,讀讀第二小節,你從文中的哪些詞句體會到農民的辛苦忙碌?(「又、農事忙、早起、勤耕作、戴月光」)
由」採桑養蠶又插秧「聯想到翁卷的詩句——
鄉村四月閒人少,才了蠶桑又插田。
「戴月光」是什麼意思?藉助插圖理解,「戴月光」指月光灑在了農民伯伯的身上。想一想,我們平時生活中還「戴」過什麼東西?(戴圍巾、戴手錶、戴面具)
把東西放在頭、面、頸、胸、臂等處,都用這個「戴」,如果把東西隨身拿著,就用「帶」。如」攜帶、帶行李、帶乾糧「。
指導讀第二小節:朗讀節奏略加快,體現農民伯伯的忙碌。
學習第三小節,秋天稻穀成熟,豐收在望
指名讀第3小節,說說秋天到了,農民們在忙些什麼?
「場」多音字,大多數情況下讀第三聲,表示「處所,能適應某種需要的較大的地方」,如「操場、球場、廣場」等。本課中的「場」讀第二聲,專指「平坦的空地,多半用來脫粒、曬糧食」,如「打場、場院」。
「谷像黃金粒粒香」運用了比喻的手法,寫出了稻穀顆粒飽滿,色澤金黃。
出示農民收割稻子、打穀的場景圖,直觀體會農民的勞動。
看到這樣的場景,不禁想起了《憫農》中的詩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為什麼文中說「身體雖辛苦,心裡喜洋洋」?
雖然春夏秋三季農民辛苦忙碌,但是當看到豐收的景象,想到自己的日子越過越好,他們心裡充滿了喜悅之情。讓我們通過歡快的朗讀體現農民伯伯豐收的喜悅,齊讀第三小節。
學習第四小節,冬天新雪初霽,趕製年衣
春種秋收,農民們辛苦了一年,獲得大豐收。冬天來了,這時候農家又是一副怎樣的生活場景呢?
自由讀第四小節,一邊讀一邊想像畫面。
交流,說一說自己眼前仿佛看到了什麼。
「一年農事了」指一年農事全部結束。「了」在這裡讀liǎo,表示結束的意思。它還有另外一個讀音「le」,組詞區分。
結合插圖,引導學生展開想像,農民伯伯和家人們此刻坐在家裡幹什麼?聊什麼?
從「笑盈盈」一詞感受到農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喜悅之情。
指導朗讀:節奏放緩,體現進入冬天后,農民豐年有餘的生活場景。
整體回歸,練習背誦
這個單元的四篇課文都要求背誦,前三篇我們都總結了背誦方法,這篇也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朗讀,讀出節奏,讀出韻味。在熟讀的基礎上,按照季節順序先分小節背誦,再結合課文中的四幅插圖全文背誦,逐漸熟讀成誦。
我會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