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水太多也能中毒?

2020-11-22 懂球帝官方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biokiwi(id:biokiwi)。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在生物、化學或是醫學領域裡,有這樣一句近乎「真理」般的話:「拋開劑量談毒性,無異於耍流氓。」文雅一點的說法來自現代毒理學的奠基人——巴拉賽爾蘇斯(Paracelsus):「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

反過來說,則是「萬物皆有毒,只要劑量足」。近日登上熱搜的#一次喝3.2L水致水中毒#事件,似乎恰好證實了這樣一種說法。

截圖自微博熱搜

H2O

從小到大,大家耳邊總少不了來自父母「多喝水」的嘮叨;女生月經期間,也免不了直男朋友「多喝熱水」的溫馨提示。

儘管這些提醒有些惱人,但水對於包括人類在內的絕大多數生物來說,的確至關重要。按目前學界的主流設想,不論是動物、還是植物,生命最初都起源於水。

對於人類而言,水分則佔到人體體重的60%左右(不同年齡、性別會有偏差),其中約2/3分布在細胞內,另外1/3左右為細胞外液,如組織液、血漿等;這些細胞內外的水參與呼吸、消化、思考等所有的生理活動。

一個正常體型的成年人,每天攝入的水量大約2000-3000ml,包括飲水量、食物含水量及體內糖及脂肪等氧化而生成的水量;通過排尿、排便、呼吸、皮膚及呼吸道蒸發等途徑輸出的水量也為2000-3000ml,從而達到一個水分的平衡和內環境的穩態。

圖源 | unsplash

當這個平衡被打破的時候,身體便會出現異樣。

脫水

如果喝的水比較少,就可能出現「口渴」的感覺,進而產生喝水的舉動;與此同時,下丘腦會分泌抗利尿激素,經循環系統作用於腎,加強水分吸收,減少尿量;通過這樣「開源節流」的方式,來減緩「缺水」對身體的影響。

圖源 | unsplash

但這其中某些環節出現問題,導致攝入水量過少排出水量過多就可能導致脫水。前者例如缺水,或因為厭食、口腔疾病難以飲水和進食;後者如長期高溫、劇烈運動導致大量出汗;或因為激素分泌異常,抗利尿激素不足導致多尿;又或是頻繁嘔吐、腹瀉等。

當身體缺水的時候,最先、也是最直接受到影響的,便是人體內的細胞外液,例如組織液、血液等。而這些細胞外液中,通常含有相對穩定濃度的鈉離子(Na+)等電解質。人體脫水的情況下,細胞外液減少,但為保持細胞內外滲透壓相同,會伴隨著鈉離子等電解質的缺失、以及細胞外液酸鹼度紊亂等變化。脫水比例越多,影響越嚴重;輕則頭昏、無力(Na+<125mmol/L),重則昏迷、甚至休克(Na+<10mmol/L)。

水中毒

另一方面,喝的水太多也會打破平衡,進而對人體造成傷害。這次上熱搜的女士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因為一次喝3.2L水導致「水中毒」,經4小時搶救才脫離危險。

圖源 | kent.co.in

通常情況下,身體能夠對攝入的多餘水分做出一系列反應進行調節,以保證體內水分的平衡狀態。但如果攝入過多、或攝入太快,導致身體來不及調整,引起血液等細胞外液增多、血漿滲透壓下降,導致「水中毒」。

同理,如果不能及時排出水分,也會誘發「水中毒」現象,例如腎功能障礙、或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等原因。

當慢性「水中毒」現象發生時,血液的滲透壓和其中的鈉離子濃度降低(115~120mmol/L),會讓人產生噁心、嗜睡、甚至神經錯亂等症狀;如果鈉離子濃度降至110mmol/L以下,還會導致昏迷或抽搐等症狀。而急性水中毒甚至可能造成神經系統永久性損傷或死亡。

Na+

通過前文不難看出,「水中毒」和脫水都會因造成鈉離子等電解質的減少,從而對身體產生影響和傷害。因為鈉離子是人體細胞外液的主要陽離子,對於保持細胞外液容量、調節酸鹼平衡、維持正常滲透壓和細胞生理功能都具有重要意義。

食用鹽的主要成分為氯化鈉 | unsplash

鈉離子雖重要,但也需要其濃度在合理範圍以內。如文首那句話:「The dose makes the poison」。若鈉離子攝入過多,細胞外液為維持正常滲透壓會增加整體容量,從而使得血壓升高,加重心臟負荷,進而引發高血壓、肥胖、心血管疾病等。

所以,請記住適量喝水固然重要,但不要一個勁的拼命喝水。

參考資料

喬永濤, 劉惠雙, 劉傑. 不同性別及年齡人群身體水分含量分析[J]. 中國衛生工程學, 2018, 017(006):871-874.

李婷, 蘇濤, 赫英舸,等. 慢性脫水中的腦甲醛代謝失調與學習遲緩[J]. 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 2016(4):429-438.

石凱, 侯麗娜. 急性水中毒的病理診斷[J]. 診斷病理學雜誌, 1995(1).

華琦, 任海榮. 高鹽和高血壓[J]. 中國實用內科雜誌, 2012(01):41-44.

Robson W L M , Shashi V , Nagaraj S , et al. Water intoxication in a patient with the Prader-Willi syndrome treated with desmopressin for nocturnal enuresis.[J]. Journal of Urology, 1997, 157(2):646-647.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喝水也能中毒?為了做B超一次喝3升水成功入院,醫生:不是個例
    對於人類來說水是非常重要的東西,如果長時間不喝水的話,人會直接死去,這也是為什麼,沙漠這種地方會被稱為生命禁區的原因,但是你知道嗎,實際上人體對於水的承受能力也有限,如果一口氣喝太多水的話,也是會喝水中毒的。
  • 喝白開水也會中毒:關於喝水的4個誤區,你一定被騙過
    飯要一口一口吃,水要一點一點喝,喝太多太急,會中毒。 01 喝水排毒美容不成,反而水中毒 有人說多喝水能延年益壽,有人宣傳喝水能排毒養顏。好像多喝水,是正確的廢話。 但多喝水,一不小心,也容易喝出毛病。
  • 喝太多水可能中毒!這10種養生的喝水方法快分享給家人
    4一天喝4L水會「中毒」嗎?世衛組織專家提出,每天攝入超過4L水可能會引起「水中毒」,但也強調,這種情況十分罕見,需要一次性攝入過量的水才會導致「水中毒」。但如果喝水太多太快時,如每小時飲入2L水,持續超過2小時,循環血量急劇增加,然而尿液排出並不能相應地快速增加,導致血液鈉離子濃度低於135mmol/L,會出現細胞水腫等現象。當攝入超過6L水時,足以使一個75kg體重的成年人死亡。
  • 喝水多比喝水少更可怕 喝水多了會「中毒」
    北京保護健康協會健康飲用水專業委員會主任趙飛虹表示,人們出汗較多時,除水分流失,以鈉鹽為主的很多電解質也會隨汗液排出,人們往往會大量喝水來補水。這是個誤區,只飲用純淨水並不能補充缺失的電解質,甚至還會進一步稀釋電解質濃度,導致人體水和電解質的比例失衡,引發身體產生不同程度的應激反應。「不過,一般情況下,多喝水不會出現嚴重『中毒』,只有腎臟、心肺功能等不好的人群需特別注意。」
  • 腸鏡前頻繁喝水突然暈倒 喝水也會中毒?
    柯阿姨說,下午做腸鏡,我從早上開始,就按照「電子腸鏡檢查病人須知」裡的要求開始喝水,每過五到十分鐘,我就喝100毫升左右的白開水,持續到檢查前。 準備做檢查時,柯阿姨剛走到腸鏡室門口,就突然感到非常不舒服,頭痛、腹脹、噁心,煩躁不安,隨後就被推入了急診搶救室。急診科主任張思泉一查,是典型的「水中毒」。「喝水也會中毒?」柯阿姨很疑惑,不就是多喝了點水嗎?
  • 喝水也「中毒」!女子一口氣喝3L水,突然意識模糊,送醫搶救4小時
    「多喝水」是直男聊天的必殺技之一是媽媽教你治療常見小病小痛的「法寶」 但是 喝水雖好,卻不能貪多水喝太多的話也是有危險的!近日,深圳的林麗(化名)就因為喝水太多而被送進醫院搶救這是怎麼回事?
  • 喝水也會把人喝死?水中毒了解一下!
    在這些事例中,看起來水中毒患者是喝下太多的水,因而「中毒」了,其實情況並不完全如此。 啥時候會水中毒?水中毒不僅因為短時間內攝取了太多水分,還包括喝了太多沒有電解質成分的水,簡單來說,就是體內水太多,鈉太少,導致體內水鈉失衡了。
  • 寶媽餵2個月寶寶喝水,卻「中毒身亡」,這種水寶寶一口也不能喝
    隨著天氣越來越熱,每個人身體中的水分都在大量的流失,而許多人都會在出門的時候必備一個水杯,而且夏天也有許多人會出去遊玩,去一些大山當中,尋找一些陰涼的地方,有寶寶的肯定也會帶上自己的寶寶,這時候有許多人覺得只要給寶寶穿得少點就沒事了,實際上有些寶寶一出門就一頭大汗,這時候多數人的反應就是給孩子擦汗,讓孩子多喝水
  • 喝水排毒 可是你水腫是怎麼回事
    為什麼會水腫,人家喝水都是為了排毒,你可倒好,喝水竟水腫了,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雖說每天要喝足8杯水,不過我們每天攝入的食物裡也有水分,如果真的喝夠滿滿8杯的話,意味著你已經超量了,喝太多小心腎臟罷工。盛夏的到來,讓多數人失去了對於汗腺的掌控權,只要不在空調房,它就會上演決堤的好戲。
  • 靈魂拷問丨多喝水真的能治百病嗎?
    聽說,又到了多喝水的季節。前段時間,《水是最好的藥》一書受到很多網民的歡迎,為F·巴特曼所著,2006年在中國翻譯出版。對於高血壓、糖尿病、失眠和抑鬱症等疾病來說,引起發病的原因可能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喝水只能解決因為暫時缺水帶來的問題,而對於非缺水造成的血壓高、血糖高以及失眠抑鬱等疾病,單單靠喝水是無法治癒的。我們知道,糖尿病人有三多一少的特徵,即多飲、多食、多尿、消瘦。
  • 腎受傷了,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很多人不清楚,你也看看吧
    那麼對於腎臟本身就不好的人來說,如果喝太多水的話會不會加重腎臟負擔,那麼這類人是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可能很多人都不清楚,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了解一下。腎受傷了,應該多喝水,還是少喝水?很多人不清楚,你也看看吧因為大部分水分都是通過腎臟代謝出去的,因此對於有腎臟疾病的人來說,儘量不要喝太多水,只要保持在正常喝水量就行,特別是對於患有尿路結石的患者來說,如果體內結石過大無法自動排出,喝水過多反而會加重腎臟負擔。
  • 原本維持生命的2種東西,竟會引發中毒?現在知道還不晚
    但不管是什麼都要掌握好度,並不是吸入或攝入的越多越好,稍微不注意,有可能會出現水中毒和氧氣中毒,簡直讓人們措手不及。為什麼會出現水中毒?1、抗利尿激素分泌過多一般失血過多、急性感染、受到恐懼以及休克、大量用止痛劑或創傷疼痛以及手術等會使得抗利尿激素增多,易出現水中毒。
  • 男童「喝水」中毒?誤將白電油當水!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劉滿元 通訊員黃豔敏三歲男童阿新(化名)隨母親高女士前往一朋友製鞋加工廠玩,其間,阿新誤將一瓶用來清洗鞋面油汙的白電油當成了礦泉水,喝下約20~30毫升,導致其出現急性白電油中毒症狀
  • 水銀中毒多久才有反應,水銀中毒竟有這些症狀
    體溫計是很多家庭都會常備的一款檢查溫度的工具,但是在使用不當的情況下會發生體溫計打碎,而我們也知道體溫計中所含有的水銀會引發中毒。常見的中毒有急性中毒、亞急性中毒以及慢性中毒,我們可以看看水銀中毒之後多久會有反應?
  • 吃了桉樹葉的考拉為什麼沒中毒?
    吃了桉樹葉的考拉為什麼沒中毒? 因為考拉只在生病和乾旱的時候喝水, 當地人稱它「克瓦勒」,意思也是「不喝水」。
  • 喝水杯子有講究 選對杯子更健康
    人在不吃不喝的情況下只能活一個星期左右,而只喝水的話就能活到半個月之久。可見,喝水對我們的生命和生存都非常重要。我們都知道,一天要喝六杯到八杯的水。而喝水的時候肯定要用杯子來喝,那麼你都是用什麼杯子來接水喝呢?其實用不同的杯子喝水有不同的講究,今天小編給大家盤點一下各種喝水杯子的優缺點。
  • 喝「水」也會中毒?別再把生命之源的「水」變成你的「毒藥」
    酒喝多了會醉,你知道水喝多了會中毒嗎?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喝水的這個問題。口渴才喝水,補水不及時造成脫水易「毀腎「據調查,我國現有腎病患者近億人,已佔到全球三分之一,並趨於年輕化。喝水的不良習慣就是產生腎病的原因之一。有些人總是口渴了才去喝水,長期以往,這樣會增加血液濃度及腎臟負擔,並導致尿液濃縮,容易引起結石、尿道炎症和腎炎。
  • 辣媽Natalie的喝水瘦身法,真這麼厲害?
    胖子圈有句廣為流傳的話,叫喝水都會長胖。然而事實是有的人卻靠喝水成功減肥!每日郵報上曾報導過這樣一個消息:澳大利亞一位名叫娜塔莉(Natalie)的單身母親,自從懷孕之後體重一路暴增至270斤,為了告別臃腫不堪的體態,她堅持鍛鍊,健康飲食,一年狂減120斤,最終變身性感女神。在不改變飲食習慣的前提下,僅靠一年時間,就成功減掉了120斤。
  • 孕期科學喝水,讓胎寶寶也「水靈靈」
    最近有一位媽媽一直在跟小編聊喝水的問題。小編感覺看到這裡的大部分人應該都在懷疑,喝水有什麼可討論的,渴了要喝水是人的本能。今天我們就來說說怎麼學會科學的喝水。喝得多不如喝的巧準媽媽不要等渴了才喝水:口渴是大腦中樞發出要求補水的禁忌信號。這是身體內的水分已經失衡,腦細胞脫水已經到了一定的程度。應每隔2個小時喝一次水,每天喝8次,大概保持每日飲水量1600毫升左右。
  • 喝水的方式不對,會對心臟產生什麼影響呢?怎樣喝水才會更健康?
    水是生命之源,當體內缺水時身體就容易出現各種不良症狀,而如果身體出現了喉嚨腫痛、感冒發燒等情況的時候,我們也會經常說多喝點水,補充水分,讓人誤以為喝水就肯定是好事。但是大家要知道,喝水雖好,可是有的時候喝水方式不正確心臟是會受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