稱霸地球的恐龍,真的是由魚演變過來的嗎?聽聽科學家怎麼說
現如今在電影市場上也有不少以恐龍為主題的科幻電影,大多都受到了觀眾的喜愛。而恐龍對於大家來說是既好奇又神秘的物種,因為她早在人類出現之前就已經滅絕。但是隨著不少恐龍化石的發現,關於生物演變的過程也逐漸清晰。在電影傳達給觀眾的信息中,恐龍通常高達十幾米,可以說是有據可查的最大的哺乳動物。除此之外它們的戰鬥力也不差,粗壯的四肢能夠輕易的摧毀一顆大樹。但是又有多少人會感到疑惑,在幾千萬年前就有如此大體型的生物,它是由魚演變而成的嗎?
科學家認為,如今世界上出現的一切生物在一定程度上說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那就是廣闊無垠的海洋,因為海洋是最早出現生物的地方。但是到後來由於地球板塊發生了運動,海洋中的一些物種的生存環境受到了威脅就開始往陸地遷徙,踏上了進化演變的道路。
其次,魚類最早出現於四億年前。而在接下來的千萬年時間中,魚類開始適應海洋並大量的繁殖。而由最早的魚類所進化出來的不同物種,也逐漸成為了海洋中的主要生物。但是生物的進化又一次開始,陸生動物逐漸出現在歷史的舞臺。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說,後來出現的恐龍的確是由魚類演變而成的,但二者之間也還有許多區別。
最後,恐龍最早出現在三疊紀中,距離海洋生物來到陸地已經過了上億年的時間。在這一段時間裡,最早的單一物種已經演變進化出了許多不同分支。而目前為止,科學家能夠發現的最接近恐龍形態的物種就是鱷魚了,而在當時與鱷魚最相近的物種則是一種槽齒類生物。因此它也被認為是恐龍進化完成前的形態,而根據化石的推算,陸生生物和魚類生物的骨骼有很多相似之處美麗如脊椎,例如魚翅魚手骨,所以恐龍來之大海很可能是真的。
恐龍的出現以及存在的時間都極其的巧合。因為在恐龍出現後不久,地球就經歷了一次物種的滅絕,但是令人奇怪的是恐龍卻存活了下來,並且在接下來的千萬年時間裡一直統治者地球的生物圈,並且還進化出了能夠在天上飛行的恐龍,著實讓人驚訝。恐龍由於體型巨大,而且不同種群之間還會經常性的爆發"戰爭",因此就很容易因為外界環境的改變而迅速滅絕。但它們的化石卻長久地保存了下來,留給了人類無限的遐想。其實這也是大自然物競天擇的一個結果,試想一下當人類出現了之後,還能與恐龍共存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