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慣性反重力撲救! 國安苦難之夜再見聖楊智

2021-01-13 騰訊體育

楊智的精彩表現成為了國安勝局最大的保證

騰訊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25日,2012中超聯賽第23輪比賽全面展開,在北京國安客場挑戰上海申鑫的這場比賽中,國安用一場勝利緩解了近來尷尬的境遇。從比賽場面上來看,國安並不佔優,反倒是主場作戰的申鑫將進攻打得有聲有色,但是國安陣中有楊智這樣出色的門將,他們就離勝利更近了一步。補時階段,申鑫安東尼奧左路傳中,後點的安塞爾莫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打出一腳凌空抽射,楊智做出高難度的逆慣性反重力撲救,為國安保住了勝果。

如今國安的現狀非常不堪,在過去的連續10輪比賽中,他們僅以6負2平2勝的成績拿到8分,先後完敗上海申花和杭州綠城(微博)之後,國安又在對陣魯能的比賽中遭遇了一次少見的大比分失利。外界對於主帥帕切科和整支球隊的低迷狀態發出了強烈的質疑,可以說,國安已經到了不能繼續墮落的地步。

本場比賽客場對陣上海申鑫,賽前國安隊內表示會盡全力爭取一場勝利,帕切科也急需用贏球來穩固自己的地位,當然更重要的是穩定國安支持者的心。不過比賽的開始後的進程並不像帕切科期待的那樣發展,進攻端以快速傳遞為特點的上海申鑫,又一次將國安防線的弱點毫無保留地揭露了出來,在犀利的進攻面前,國安顯得太過狼狽。上半時比賽開始不久,徐亮利用申鑫防線的一次失誤為國安取得領先,但從8分鐘這粒入球之後,上半時比賽的剩餘時間完全被申鑫掌控了。

雙方場上優劣勢對比,從半場數據就一目了然,申鑫以58%的控球率領先國安,他們一共完成了8次射門其中有5次射正,而國安只有兩腳射門,特別是在上半時比賽臨近結束的時候,國安的球門幾度面臨險情,他們之所以能夠在半場保持住1-1的場上比分,完全依靠門將楊智的神勇表現。比賽進行到40多分鐘的時候,申鑫中場斷球發動反擊,左側送出斜傳,查爾頓接球後面幾乎形成單刀,但是近在咫尺的射門被楊智神勇化解!申鑫的攻勢沒有就此消退,緊接著,他們左路極具威脅的一次傳中,眼看國安後防已經凌亂不堪,楊智抓準時間雙拳將球打出,國安又逃過了一劫。

看到上半時比賽申鑫如潮的攻勢,恐怕很多人都認為國安本場比賽難逃一敗,不過就算踢得再差,國安還是有楊智這最後一道保險。仿佛門框也被楊智的發揮打動,在上半時比賽臨近結束的時候,申鑫右路策動進攻,安東尼奧在國安三名後衛的協防之下找到打門機會,結果球彈在門框上飛出底線。這次進攻依然未果,申鑫的勢頭也受到了不小的打擊,隨後主裁判吹響半場結束哨聲,國安才得到喘息的機會。

國安在下半時比賽重新取得領先,但是主場作戰的申鑫隊直到最後也沒有放棄。補時階段,安東尼奧左路傳中,後點的安塞爾莫在無人盯防的情況下打出一腳凌空抽射,當安塞爾莫射門的時候楊智已經向球門左側挑起,但是對方外援卻將皮球踢向了他的反方向,反應迅速的楊智突然將身體扭轉,用一記高難度的「逆慣性」外加「反重力」的撲救動作化險為夷,而正是靠著這一次撲救,他終於為國安保住了勝利,全場比賽結束,他們以2-1取得了一場寶貴的勝利。

本賽季的中超聯賽,楊智受到傷病的困擾一直無法出場,時至今日他也只為國安打了五場比賽,曾站穩國家隊主力門將位置的楊智,也因為傷病而沒能出現在前階段國家隊熱身賽的首發名單上。不過,傷病並沒有擊倒楊智,被人稱為「聖楊智」的他依然是國內頂級門將之一,深陷逆境的國安隊今天依靠楊智的發揮客場取勝,這就是最好的證明。當然,這不是楊智第一次扮演拯救國安的角色,在2011賽季的中超聯賽中,楊智多次扮演關鍵先生的角色,今夜,國安要向這位門神致敬。

(範-巴斯滕)

相關焦點

  • 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
    反物質是否遵循反重力定律?物理學家有大量理由相信反物質並不遵循反重力定律,但從來沒有人直接對這一說法進行測試。現在傑弗瑞·漢斯特(Jeffrey Hangst)與他的同事正在進行一項叫做ALPHA的實驗。他們已經找到一個測試方法,並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中展示了他們的成果。
  • 科學家們正在努力揭開反重力之謎,反重力飛船或將有望問世!
    目前通過歐洲的強子對撞機,科學家們在極端條件下已經將反物質製備出來,它是由一個反質子和一顆正電子就組成的反氫原子。現在,科學家們通過製造的反物質,已經對反物質的慣性質量、電荷、自旋、磁性、成原子與分子以及更大結構的結構方式和不同反物質中正電子躍遷等多方面特徵有了深刻的認識,它們與粒子物理學的預測完全一致,與正物質完全相反,可謂是一個「反」字了得!
  • 地球放慢旋轉速度,人類會因慣性飛出去嗎?若速度大增又會如何?
    先說答案第一個問題的答案:無論地球是突然放慢旋轉(自轉)速度還是逐漸放慢旋轉速度,人類都不會因為慣性飛出去。第二個問題的答案:假如地球旋轉速度突然(突然不突然並不重要)大增,人類在沒有因摩擦力、空氣阻力、重力和物體碰撞阻礙等因素導致改變慣性運動方向之前是飛不出去的,盡多沿著地球表面自東向西移動。
  • 什麼是反重力?未來反重力應用的猜想
    一、什麼是反重力? 首先,根據牛頓老師樹下吃蘋果的理論,從物理學上講,重力等於物體質量乘以物體的加速度g即G=mg也就是說我們之所以可以停留在地球上而沒有被甩到宇宙空間的原因。當物體的加速度不變時,重力的大小取決於物體的質量。
  • 出鞘:美海軍的「反重力引擎」到底是個啥
    有意思的是,關於「反引力」的定義,由於「引力」和「重力」在英文中是一個詞,專利提出者還煞有介事地解釋了一番:它並不是「反重力」,而是降低物體,也就是飛船的慣性質量,或者說引力質量。專利聲稱,根據量子漲落原理,利用高能電磁發生器,能夠降低飛行器的慣性質量,基於這一前提,飛行器能夠實現超光速飛行。
  • 重力是什麼?反重力又是什麼
    什麼是反重力?什麼不是反重力裝置? 氣球不是反重力裝置,它是因為質量位移而漂浮的(阿基米德原理) 螺旋槳/噴氣式發動機/火箭發動機不是反重力裝置。它通過將物體從一個地方移到另一個地方來產生推力。 離子發動機不是一種反重力裝置,它也是通過質量置換來工作的,但是在推進劑質量方面比化學火箭更有效。 能夠改變局部引力場強度或具有減輕物體重量效果的任何裝置或方法。(沒有「推進劑」)另一個術語可能只是重力控制。
  • 【施物招領】幾根吸管就能做「反重力裝置」?
    提到「反重力」,我們腦海中第一個反應出的影像是什麼?是MJ那魔幻的舞步嗎?感謝初中部校長李春雷老師,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神奇的裝置:只用細繩就能「撐」起的反重力裝置。這個裝置所需材料很少,製作起來很簡單。首先,我們準備好吸管、細線、熱熔膠槍和剪刀等。
  • 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
    重力似乎對人們的作用並不大,人們即使傾斜走路也不會摔倒。同時兩個人站在屋內,你會發現相互呈現奇怪的傾角。在這些神奇現象的吸引下,很多遊客都慕名而來體驗「失重」的感覺。這裡是個典型的引力異常點。對於反重力,科學家們一直做著不懈的努力:試圖阻斷重力,或是產生反重力。歷史上不斷有人研究反重力裝置,但均已失敗告終。
  • 70年研究反重力技術,美國欲造UFO!相關技術未來30年內實現?
    在美國海軍自己披露了與UFO不明飛行物遭遇的視頻,近期又公布了一些奇怪的專利原始報告後,這些有關反重力技術的專利似乎違反了現有物理學和航空航天推進的規則。事實上,這些專利背後的理論概念並不新鮮。事實上,美國軍方和聯邦政府從20世紀50年代就開始研究反重力推進技術。
  • 國安門將發文闢謠,下賽季他依然有能力競爭主力位置
    作為中國足壇的一支老牌勁旅,北京國安曾經擁有過無數的優秀本土球員。尤其是在守門員的位置上,國安一直都以善於培養優質門將而聞名。從甲A時代的符賓、姚健,到中超時代的楊智,再到大器晚成的侯森,他們的名字都已經在球迷當中耳熟能詳。
  • 研究者提出南極上空慣性重力波漣漪的解釋
    導致慣性重力波在南極大氣層中間層(高度為50至80千米)持續出現(每次可長達10小時)的原因多年以來一直是個謎。在地球大氣層中,出現了巨大而神秘的漣漪,這便是所謂的「慣性重力波」(inertia-gravity wave)——由地球重力和科裡奧利力共同作用而產生的大氣振蕩。  慣性重力波並不罕見,經常出現在地球大氣的不同區域,但通常會在幾小時內消失。不過,南極上空的慣性重力波卻令人驚奇地持久,從數年前第一次發現至今,研究人員的每一次觀測都可以發現這些漣漪。
  • 探秘反重力技術
    要運用反重力技術,就要懂得如何調動或調整物場、能、體(空間尺度參量)的動態量。反重力技術的本質,實際上就是物場、能、體的調控技術。    反重力技術的宏觀經典觀察,會感到是一種力的表現形式;微觀觀察會感到是一種虛場的作用,甚至會感到是一種障眼術。
  • 《泰拉瑞亞》反重力鉤怎麼用 反重力鉤使用攻略
    導 讀 玩家使用反重力鉤爪抓住平臺或者平面之後,會保持距離鉤住的那個點12格,任何方向上都是如此,玩家能夠繞著鉤住的那個點轉圈
  • TR-3B反重力飛行器:美軍的UFO
    他們研製了一種把一個超導體放在一個不鏽鋼真空罐裡的"重力修改試驗設備",他們稱之為"重力槍"。另外,"鬼怪"工程隊已經對一種由一個加利福尼亞的發明家庫克提出的"雙轉子無反作用力驅動裝置"進行了試驗。這個被稱為"庫克慣性推進發動機"的裝置,用了一對互相反轉的共軸轉子,把離心力轉換為一個沿軸向的線性力。1999年11月29日的《無限能量》雜誌上報導了試驗結果。
  • 他們的頭髮都飄飄欲仙,反重力頭髮比反重力裙子還怪
    這不算什麼,我衝刷了一遍鬥羅大陸的130集,我發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怪現象:劇情中無時無刻都有從地面吹出來的風,動漫角色的頭髮都是飄飄欲仙的,反重力頭髮比反重力裙子還常見。02如果說是反重力頭髮不合理,那麼反重力衣領如何解釋?
  • 既然反物質與普通物質狀態相反,那麼它會產生反引力嗎?
    科學的態度一向是用實驗來驗證理論,要搞清楚這個問題,似乎可以通過一個簡單的實驗就可以得到答案,即將反物質置於地球引力場中,並觀察它重力的作用下是往上飛還是往下飛,就可以知道了。實際上,2013年歐洲核子研究組織(CERN)就搞了一個實驗,通過測量反物質的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的比值,來確定反物質是否具有反引力。
  • 反重力飛行研究不可或缺的戰略制高點
    外星人究竟存在與否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話題,對外星人的好奇心也促使著我們對外星飛船的好奇,飛碟為什麼能上下左右來去自如,飛行速度之快,靈活程度之高令我們地球人望塵莫及。好萊塢大片中也有過類似的鏡頭,從外星球到地球好像只是眨眼之間。我們在觀影之餘也會疑問,他們不受宇宙引力的作用嗎?他們在地球上不受重力的作用嗎?
  • 引力質量與慣性質量
    牛頓將質量定義為物體慣性大小的量度,這裡的慣性質量在實踐(試驗)中應是指物體做平動時的慣性,在地球上可以認為是物體沿地球水平線運動時的慣性質量。從人類的發展歷史看,我們用秤稱量出的物體質量為引力質量,如果套用牛二定律,由物體自由落體時所受到的重力和產生的重力加速度求出引力質量,引力質量就具有方向性——垂直地表,指向地心,與物體平動時的慣性質量互相垂直。
  • 反重力飛行器如何反重力?配備離子體循環結構,抵消89%地球引力
    在該鐘周圍一定距離的範圍內,引力場會受到強烈的幹擾從而使重力失效。「納粹鍾」是最早的一種反重力設備,為以後美國TR-3B反重力飛行器的問世提供了一定的技術借鑑。與其他飛機不同的是,反重力飛行器在運行過程中需要耗費大量能量,因此TR-3B使用的是核反應堆作為能量來源。從相關資料獲悉,TR-3B的阿斯特拉推進系統配備三個核反應堆,最大能提供600兆瓦的電力。作為一款使用核動力的平臺,TR-3B的航程幾乎是無限的,意味著想飛多久就能飛多久。
  • 如果一位農民發現反重力原理會怎樣?科學並未完全堵死反重力之路
    今天發現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一位農民發現了反重力的原理,他該怎麼辦? 反重力原理無鬚髮現,很簡單,人人都知道,因為你時刻都在反重力。你舉手,你的手在反重力,克服重力才能抬起來;你抬腳,你的腳就在反重力,克服重力你才能走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