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學:析萬物之理

2020-09-05 四川升學規劃專家

為什麼說物理學是當今最精密、最基礎的自然科學?艱深的公式定律和現實生活有什麼聯繫?我們特別邀請了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杜紅林老師來談一談物理學專業


一、專業解析

物理學是揭示和闡述物質世界基本屬性、基本構成、相互作用和運動規律的自然科學。更廣義地說,物理學是探索、研究大自然現象及其規律的學問。它是當今最精密、最基礎的自然科學之一,也是眾多技術學科的支柱。

物理研究的是什麼?

在兩千年前,物理學與哲學、化學等等經常被混淆在一起稱為「自然哲學」,直到十六世紀才單獨成為一門現代科學,至今經歷了自然哲學時代、經典力學時代和現代相對論、量子力學三個階段。

科學界流傳著一個段子:19世紀末,由於牛頓力學和麥克斯韋電磁理論趨於完善,一些物理學家認為,「物理學的發展實際上已經結束,物理學已經走到盡頭,後人能做的只是進行一些越來越精確的測量。」然而,這句話說了不到30年,量子力學和愛因斯坦的相對論就顛覆了物理學領域。相對論徹底改變了人們對時間、空間、重力以及宏觀宇宙的理解;而量子力學則揭示出一個奇異的微觀宇宙。時空是扭曲的,物質是由大量微觀粒子構成的。這兩大發現使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識,發生了深刻的變革,由此而發展的各種科學技術改變了整個世界的面貌。直至現在,這種變革仍然沒有結束,無數物理學家仍然在努力拓展人類對自然界的認知。

據杜老師介紹,物理學的研究大致可以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研究物質的狀態、變化及應用,形形色色的物理理論與精妙的物理器件,關係著人類能否享受更加便捷、智能的生活;第二類則是看上去更加形而上的領域,純粹是滿足人類的好奇心,這些研究可能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都不能直接應用,卻能使我們更好地認識這個世界。很少有哪個學科的研究領域,在時間和空間的尺度上像物理學科這樣寬廣,小到原子、夸克、中微子,大到星系和宇宙,短至阿秒,長至百萬億年。因此,物理學及相關學科是探究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前沿學科,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

本科階段主要課程

說到物理基礎學科的地位,從大學的課程設置可見一斑。在高校裡除物理類專業外,理、工、農、醫、林等各類非物理專業的基礎課中普遍設有《大學物理》。與大學其他非物理類專業相比,物理專業所學的知識更加體系化。

物理學本科階段的課程主要是以數學和物理為主,數學主要包括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物理最主要的是五門普通物理學(力學、熱學、電磁學、光學和原子物理)和四大力學(理論力學、電動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量子力學)。還有一些如固體物理學、數學物理方法和工具課程(如電腦程式設計、語言編程等)。

杜老師認為,物理學最大的魅力在於樸實。樸實有兩方面的含義,一是簡單的原理蘊含著豐富的推論,二是忠於事實的嚴謹態度。一般而言,能學好物理的人都是純粹的人,踏實嚴謹、睿智勤奮,有一顆充滿好奇的心。從學習的角度來說,要學好物理離不開數學手段的支持,因為物理學研究強調精確定量和數學建模,這就需要數學方法和物理思維的緊密結合,所以數學基礎顯得尤為重要。當然,具有一定的實驗技能對學習也大有裨益。


二、專業與就業

對口就業率並不高

陽光高考平臺統計數據顯示:物理學畢業生規模為18000-20000人,應用物理學畢業生規模在7000-8000人;兩個專業的就業率連續兩年都在80%-85%之間。物理學男女比例為1.7:1;應用物理學為4.5:1。

物理學就業與大多基礎性專業相同,主要在高校、國防部門、科研機構等從事教學研究及相關科研管理工作。中國有很多與物理相關的研究所,如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理論物理研究所、近代物理研究所、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等,這都是物理學畢業生深造和就業的好去處。

有報導顯示,物理學專業對口就業率並不高,畢業生半年後的工作與專業相關度僅為37%。這恐怕和大多數基礎學科的就業特點有關。因為並不是每個學物理的人都能成為物理學家或搞科研工作。雖然表面上看,直接與物理對口的行業很少,但是事實上物理學的畢業生就業範圍很廣。許多以物理為基礎的學科領域都閃爍著該專業畢業生的身影,如信息、能源、航天、軍工、材料、交通、經濟、生命科學,等等。

基礎學科適用領域廣

物理學專業既是活躍的物質世界基礎研究前沿,又是現代高新技術的基礎和源泉。物理學史上每一次巨大的發現都帶來人類對世界的全新認識以及社會的巨大發展,最新研究很容易會引起其它學術領域的共鳴。

2014年10月丁肇中在上海某學院大師課堂上說:「100年前,最尖端的科學是光學、力學,現在被用在電視、無線電、航空航天工程;20世紀30年代,最尖端的科學是量子力學和原子物理,當時所有人都不理解它的用處,現在被用在IT上;20世紀40年代最尖端的科學是原子核物理,現在被用在核聚變。物理是一座由基礎研究轉變為應用技術的金字塔,金字塔不斷的增高,因為研究不斷擴大它的底部。」

雖然物理學專業對口就業率並不高,但俗話說的好「學好數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深厚的知識功底讓物理學畢業生無論在哪個行業工作都能很快上手。北大物理學院對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物理學專業的本科畢業生進行的問卷調查,得到他們的就業領域分布百分比為:科研、教育32%;IT業28% ;金融、貿易、商務、諮詢13%;半導體14%;生物產業2%;傳統工業類6%;文體、衛生2%;律師1%;新聞媒體1%……他們都認為物理學習為他們後來的發展打下了終生受用的牢固基礎。

深造轉專業有優勢

物理學專業畢業生具有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很多同學會選擇考研或出國深造,深造的專業大部分為物理學相關專業。國內考研,物理有許多課程是其他專業的主幹學科或考試科目,考研率很高,這也是物理學專業的優勢所在。

出國深造,重點大學的申請國外獎學金的比例較高,每年也有一定比例的同學選擇非物理學專業進行學習。如到國外讀工科、生命科學甚至金融、商科等專業。如南開大學每年有超過40%的物理學基地班學生被推薦免試攻讀碩士研究生,近75%的學生到國內外高校或研究所進行研究生學習,其中30%到國外學習。北京大學物理學專業最近幾年的本科畢業生50%在國內攻讀碩士或博士學位,30%以上獲得美國、歐洲的著名大學的獎學金出國深造,本科畢業時直接參加工作的學生約有10%。


三、報考指南

近300所院校開設物理專業

物理專業是傳統的基礎專業之一,很多院校都開設了這個專業,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北京師範大學等院校的物理學專業都是國家級重點學科。陽光高考平臺數據顯示,目前全國開設物理學專業的院校295所,招生大多分布在綜合類院校、理工類院校、師範類院校的一批招生專業中。

按照教育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的劃分,理學門類下設有物理學類,其中包含了4個專業:物理學、應用物理學、核物理、聲學。各高校又根據自身情況和發展需要設置了不同的專業和方向,如理論物理、凝聚態物理、生物物理、光學、粒子物理與原子核物理、信息技術與儀器物理等。

看清招生形式找準專業方向

具體到招生方式和招生專業,考生家長可以查看當年下發的《招生專業目錄》,從近幾年的《招生專業目錄》中我們可以看到,物理學專業的招生方式主要有兩種:一是按物理學專業招生,二是按物理大類招生。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院校開始以物理大類招生,入學後經過一到兩年的培養,再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情況,分流到具體的專業,如北京大學、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

北大的物理學科擁有全國最多的國家級精品課程,分支齊全,名師薈萃。學生按物理學大類入學後第一、二年級不分專業,從三年級起以物理學類入校的同學在物理學科、大氣與海洋學科中再分別選課、研修。

南京大學物理學類含3個(物理學、應用物理學、聲學)專業分8個培養方向:「理論物理與計算物理」、「基本粒子、核物理與宇宙學」、「超導、量子調控與量子計算」、「晶體、光學與光電子學」、「磁學與磁電子學」、「聲學、聲信息技術與工程」、「生物物理與軟物質科學」、「新能源物理與納米科學」。招生時不分專業,本科二年級下學期到三年級上學期進行專業分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物理學類包括應用物理、核物理兩個本科專業。從2013年開始增設「愛因斯坦」實驗班,新生入學後優選20名左右學生重點培養。其中凝聚態物理為北京市和原國防科工委重點學科,理論物理和光學為工信部重點支撐基礎學科,核能科學與工程為國防緊缺學科。

另外,還有一種大類招生是以實驗班的形式,但其中所包含的專業不全是物理學的專業方向。如北京師範大學的理科試驗班可自主選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學;復旦大學的「自然科學實驗班」包括物理學、理論與應用力學、化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15個專業。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分數情況,結合院校的專業方向綜合考慮。

了解院校章程及報考條件

雖然在《普通高等學校招生體檢工作指導意見》中對報考物理學專業的考生沒有提出身體限制,但有的高校對報考該專業的考生有單科成績的要求,如首都師範大學在《招生章程》中規定:「數學單科成績要求:數學科學學院、物理系和信息工程學院的各專業以及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在錄取時對數學單科成績有一定要求,具體分數視當年考生總體水平而定。」有意報考物理專業的考生還需留意相關高校當年的招生章程。

相關焦點

  • 物理學:析萬物之理
    因此,物理學及相關學科是探究物質結構和運動的基本規律的前沿學科,是科學發現與技術創新的基礎和源泉。 本科階段主要課程 說到物理基礎學科的地位,從大學的課程設置可見一斑。在高校裡除物理類專業外,理、工、農、醫、林等各類非物理專業的基礎課中普遍設有《大學物理》。與大學其他非物理類專業相比,物理專業所學的知識更加體系化。
  • 物理學存在萬物之理嗎?除了弦理論,還有一個圈量子引力理論候選
    換句話說,當今人類科技發展所依賴的兩大物理學支柱理論廣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只能描述和解釋宇宙中5%的物理現象,而宇宙中另外的95%,當代物理學是無法理解的,這也說明了當代物理學遠未完善。粒子概念圖正因為如此,人們才渴望出現一個「萬物之理」,它可以用最簡潔、最基本的方式描述宇宙中的萬事萬物,即使宇宙宏大至無限
  • 北理工專業科學日探索「天地之美 萬物之理」
    11月7日,「天地之美 萬物之理」北理工物理學院專業科學日活動在北京理工大學良鄉校區舉行為了向全校學生展示物理學的魅力,活動精心設計了「咖啡沙龍」、「物理密室逃脫」、「物理大電影」、「物理集市」、「圖書展會」五大板塊。「物理學是非常重要的基礎學科,是科研創新、科技發展的源頭之水。」開幕式上,物理學院黨委書記姜豔表示,作為一門基礎學科,物理學既是科學技術的「源頭水「 ,也是創新研究的「發動機」!
  • 掌控最深層次的真相,萬物之理可以解釋宇宙中所有的謎團
    要討論這個問題,我們就得聊聊——「萬物之理」。既然我們已經定義了萬物之理,下面就來說說人類在理解自然的過程中所取得的最深層次進展。萬物之理,以最簡潔最基本的方式描述宇宙中的萬事萬物,這就意味著只要宇宙有最小距離存在,萬物之理就能在這個最小尺度上成立,它必須把宇宙中最小的體積也納入它的管轄範圍,它還必須以一種最統一的方式描述所有零件之間所有可能產生的相互作用,也就是——「力」。
  • 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萬物之理的一絲曙光
    自然體系的數學原理 萬物之理的一絲曙光(簡略稿)吳義彬摘要: 自然界是由廣義「能量量子」自然聚集形成的無限多樣的自然體系所構成的自洽世界引言人們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從把萬物都用「水、火、氣、土」來加以說明的亞裡斯多德時代到現在,經歷了漫長的歲月,只是在近四百年來,特別是近一兩百年才走上真正科學的道路.現在雖有了一個用量子電動力學來說明普通物質結構的理論,但對各式各樣的基本粒子及其相互作用來說,到底什麼才是最基本的?愛因斯坦堅信的「大統一理論」,路在何方?至今仍然是未解之謎!
  • 宇宙法則,萬物之理
    所以科學家先後將電磁力和弱互相作用力統一,又將強力統一進去,並把這個理論叫統一理論,而引力卻遲遲無法統一進來,人們甚至把引力統一進來的理論名字都想好了,叫超大統一理論,也叫萬物之理。至此,人們認為力是通過交換能量子來完成的,簡單來講力就是能量的傳遞。
  • 國內頂尖高校科研院所物理學實力之我見
    為了避免這類盲目的問題帶來的後果,我把國內目前物理學的發展現狀和各頂尖高校的物理學相關情況做個粗略的介紹,希望給新高一的家長和學生帶來幫助。如果您的孩子高考後進行志願填報的時候想考慮物理學,也請認真閱讀這篇文章。想中國物理學的現狀,首先要知道世界物理學的現狀,因為中國物理學一直落後於西方,它的現狀和發展很基本上是由世界物理學現狀及發展所決定的。
  • 物理學中的「萬物理論」究竟意味著什麼?物理學家給出了專業解釋
    難道「萬物理論」不應該被稱為某些事物的理論而非一切麼?答:在物理學上,通常被稱為「萬物理論」的東西(儘管口語化)就意味著一切事物的理論:所有物理場的統一理論,包括我們通常認為與各種形式的物質相關聯的場,以及我們通常認為是力的場,後者包括重力。
  • 共析鋼、亞共析鋼、過共析鋼
    1.共析鋼碳溶解在鐵的晶格中形成固溶體,碳溶解到α——鐵中的固溶體叫鐵素體
  • 科學之謎:物理學五大待解之謎
    物理學是研究自然現象、探索自然規律的一門基礎科學,物理學的發展對認識宇宙、科技發明起到舉足輕重的作用現如今,自然新發現少之又少,物理學發展陷入緩慢階段。雖然目前科學發展緩慢,但宇宙尚有許多待解之謎。只要科學繼續發展,未來科學家必然要踏入這些領域。
  • 「萬物理論」是什麼?這個宇宙的終極答案
    歷史告訴我們,對終極真相的每一次追問都有所收穫,只不過收穫到的並非如我們預期。包括霍金在內的幾代物理學家已經為之傾盡畢生心血,可我們甚至都不知道這樣一個理論是否存在。(文/MacGregor Campbell,編譯/kingmagic)超引力、大統一場論、終極理論、萬物至理,物理學家用各種名稱來稱呼他們歸自然萬象於一統的嘗試。
  • 王陽明心學|心即理是什麼意思?什麼是心?什麼又是理
    朱熹與王陽明1、什麼是心孟子說:「心之官則思」。心的功能是思考。王陽明說:「這視聽言動,皆是汝心。汝心之視發竅於目。汝心之聽發竅於耳。汝心之言發竅於囗。汝心之動發竅於四肢。」這個心,人得之則生,失之則死。2、什麼是理什麼是理?這個理是天理,不是歪理。那什麼是天理?這要追溯到北宋程顥的說法:「吾學雖有所授受,天理二字,卻是自家體貼出來。」他說自己也是師從於老師,他的老師是那個寫《愛蓮說》的周敦頤,至於「天理」這兩個字,是自己體悟而創造出來的。那就是說北宋二程(程顥和頤兄弟)之前,沒有天理這一說法。
  • 萬物質量的起源是什麼?現代物理學的解釋很簡單!
    這篇文章打算從現代物理學中「場」的概念出發,做一個框架上的回答。「場」的概念是現代物理學中最重要的一個理論框架。例如電磁場就是自然界中大家最熟悉的一種場,無線電、電視信號、手機通訊、太陽光組成的電磁場的海浪,是我們所有人每時每刻都沉浸其中的天然浴場。
  • 熱表面處理之共析鋼為什麼不能用於完全退火
    熱表面處理之共析鋼為什麼不能用於完全退火 發布時間:2015/6/6 10:35:20 點擊次數:2216次 完全退火簡稱退火,是將亞共析鋼加熱到Ac3以上30~50℃,保溫一段時間,隨後緩慢冷卻(隨爐、埋入砂、石灰中),以獲得接近平衡狀態組織的退火方法。實際生產時,為了提高生產率,退火冷卻至600℃左右即可出爐空冷。
  • 專欄F|Cora單詞120物理:判天地之美,析萬物之理
  • 物理學九大未解之謎
    原標題:物理學九大未解之謎   今年10月8日,2013年諾貝爾獎物理學獎揭曉,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比利時理論物理學者弗朗索瓦·恩格勒和英國理論物理學家彼得·希格斯因預測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而獲得2013年諾貝爾物理學獎。
  • 能量是萬物的尺度——麥克斯韋妖隨筆之七
    "萬物的存在、運動與變化 ,都可以用能量來量度。"在這組文章之二中,說到了能量的定義,能量的各種形式,以及人們認識能量及能量守恆定律的歷史概要,這篇文章要從更深的層面上對能量作一些分析。牛頓認為虛空中運動的不可摧毀的原子是構成萬事萬物的磚塊;量子場論則認為由相互作用與運動的場才是一切實物包括原子在內的基本存在,是萬物的根源。看來,原子構成的物質世界已經過時,物理學對宇宙的看法變了:宇宙從堅實的原子幻化成了飄渺的場;從粒子綿延成波,從一個點彌散成一個區域;各種場的組合才是我們感知到的實物,其質量僅僅是由這些場的能量結出的果實。
  • 科學網—物理學之美美在哪?
    為什麼楊振寧先生也總結說「物理學存在三種美:現象之美、理論描述之美、理論結構之美」? 也許,上述這些疑問,讀者都可以在《物理學之美》書中找到答案。 緣起 2008年,《科技日報》原副總編王直華與北京大學出版社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雁翎,開始策劃《物理學之美》,目的是讓普通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認識到物理學這門學科的美好一面,進而熱愛物理學,投身物理學。當年,與此一併啟動的是一整套的「科學之美叢書」,擬包括數學、物理、化學、天文、地理、生物六門學科。
  • 人為萬物之靈還是萬物之賊呢?
    人為萬物之靈:說的是人是萬物最有智慧的,最頂端的。人為萬物之賊:說的是當人膨脹了,他的手伸向了不該的地方,就成了盜賊一般。我們人是萬物之靈,我們有思想,也有悟性。這就是我們被稱為萬物之靈。被稱為萬物之賊:是因為我們的欲望,導致了我們的思想,我們的行為超出了我們為萬物之靈的界限,例如:我們在生活中,對於野生動物的迫害,對於壞境的破壞,對於情感的破壞,對於人性的破壞。這些都可以稱為萬物之賊。當我們成了萬物之賊,我們就缺少了靈性,缺少了善念,缺少了知恩和感恩。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