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署名文章:邁出建設網絡強國的堅實步伐——習近平總書記...

2020-12-05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北京10月18日電

人民日報10月19日署名文章:邁出建設網絡強國的堅實步伐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重要論述綜述

人民日報記者 彭波 張璁 倪弋

第六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即將開幕,水鄉烏鎮又將站在世界的聚光燈下。

這是一座因網而變、因網而興的千年古鎮:舉辦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以來,烏鎮地區生產總值從28億元增長至64.6億元,網際網路相關企業從12家增長為900餘家。

「信息化為中華民族帶來了千載難逢的機遇。」「當今世界,信息化發展很快,不進則退,慢進亦退。」「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在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指引下,我國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加快建設、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核心技術「彎道超車」、數字經濟蓬勃發展、網絡安全保障能力不斷增強,網信事業取得了歷史性成就,為世界網際網路發展作出了中國貢獻、創造了中國經驗。

(1)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

「當今世界,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日新月異,數字經濟蓬勃發展,深刻改變著人類生產生活方式,對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全球治理體系、人類文明進程影響深遠。」10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向2019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博覽會致賀信,強調中國正積極推進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引導數字經濟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信息革命、數字經濟,是習近平總書記念茲在茲的一件大事。

2014年2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時就強調,當今世界,信息技術革命日新月異,對國際政治、經濟、文化、社會、軍事等領域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信息化和經濟全球化相互促進,網際網路已經融入社會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變了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我國正處在這個大潮之中,受到的影響越來越深。

2016年4月19日,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從社會發展史看,人類經歷了農業革命、工業革命,正在經歷信息革命。信息革命增強了人類腦力,帶來生產力又一次質的飛躍。

2018年4月20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召開,習近平總書記發表重要講話強調,網信事業代表著新的生產力和新的發展方向,應該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圍繞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實現高質量發展,加快信息化發展,整體帶動和提升新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發展。

科技興則民族興,科技強則國家強。1994年,網際網路誕生25年後,中國才第一次實現與國際網際網路的全功能連結。又過了25年,今天的中國數字經濟正在實現「彎道超車」。

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54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61.2%,網絡支付用戶規模達6.33億;2018年,行動支付規模達277.4萬億元,穩居全球第一,數字經濟規模超過30萬億元,佔GDP比重達1/3,居全球第二位……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大漸強,中國網際網路跨越式發展的背後,是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網絡強國的重要思想的科學引領,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推進。

(2)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甘肅隴南,素有「秦隴鎖鑰,巴蜀咽喉」之稱,高山峻岭與峽谷盆地相間,自古以來交通就十分不便。

可在「80後」姑娘梁倩娟眼裡,高山擋不住她與外部世界的聯繫。靠著一根網線,輕點幾下滑鼠,梁倩娟的網店將地裡的辣椒、樹上的花椒、山中的野菜賣到了山外,由此帶動了300多戶農戶增收,其中包括100多戶貧困戶。

梁倩娟網店的成功,正是「網信事業發展為了誰」的生動回答。

習近平總書記反覆強調:「網信事業發展必須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比城市,農村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是我們的短板。」習近平總書記對推動農村網絡發展有著深深掛念和殷切希望,強調要加大投入力度,加快農村網際網路建設步伐,「發揮網際網路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網際網路,讓農產品通過網際網路走出鄉村,讓山溝裡的孩子也能接受優質教育」。

在各地各部門的持續努力下,我國農村網際網路建設進度飛快,網絡扶貧行動取得明顯成效。截至目前,貧困村通寬帶比例達到97%,納入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的貧困縣網絡零售額超過1700億元,數字鄉村發展戰略極大地激發了農村的創新活力。

從農村到城市,今天的網際網路早已成為人們學習、工作、生活的新空間,成為人們獲取公共服務的新平臺。

「我們要深刻認識網際網路在國家管理和社會治理中的作用,以推行電子政務、建設新型智慧城市等為抓手,以數據集中和共享為途徑,建設全國一體化的國家大數據中心,推進技術融合、業務融合、數據融合,實現跨層級、跨地域、跨系統、跨部門、跨業務的協同管理和服務。」2016年10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隨著網際網路特別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社會治理模式正在從單向管理轉向雙向互動,從線下轉向線上線下融合,從單純的政府監管向更加注重社會協同治理轉變。

在杭州,「城市大腦」每天要匯入來自全市70餘個部門和企業的數據,日均新增數據達到8000萬條以上,包括警務、交通、城管、文旅、衛健等11大系統、48個應用場景,給老百姓生活帶來方方面面的新變化;在深圳,藉助網際網路大數據研判車流監測準確率達95%以上,道路通行能力提高8%以上,30分鐘就能形成交通情報精準推送。

「數字紅利」加快釋放,「網際網路+」深入生活,深刻地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越來越多的人享受到了網絡和信息化的發展成果。

(3)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

「我和我的祖國,一刻也不能分割……」國慶前夕,一段「快閃」視頻風靡網際網路,激發出全體中華兒女熱愛祖國的澎湃熱情和強烈共鳴。近年來,類似這樣滿滿正能量的作品屢屢引爆網際網路。

「網絡空間是億萬民眾共同的精神家園。網絡空間天朗氣清、生態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依法加強網絡空間治理,加強網絡內容建設,做強網上正面宣傳,培育積極健康、向上向善的網絡文化,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人類優秀文明成果滋養人心、滋養社會,做到正能量充沛、主旋律高昂,為廣大網民特別是青少年營造一個風清氣正的網絡空間。

依法治網、依法辦網、依法上網,讓網際網路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這是修復和營造良好網絡生態的關鍵環節。針對過度炒作娛樂八卦、宣揚炫富拜金等錯誤價值觀的現象,多個部門協同發力、重拳出擊,蕩滌汙泥濁水;針對網際網路黑色產業鏈猖獗,涉網犯罪案件高發的情況,「淨網」行動雷霆出擊、犁庭掃穴;針對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範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加強立法工作,從源頭堵住漏洞……

網際網路是一個社會信息大平臺,億萬網民在上面獲得信息、交流信息,這會對他們的求知途徑、思維方式、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特別是會對他們對國家、對社會、對工作、對人生的看法產生重要影響。習近平總書記強調:「為了實現我們的目標,網上網下要形成同心圓。什麼是同心圓?就是在黨的領導下,動員全國各族人民,調動各方面積極性,共同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奮鬥。」

為此,習近平總書記明確要求,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絡走群眾路線,善於運用網絡了解民意、開展工作,「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也就上了網。群眾在哪兒,我們的領導幹部就要到哪兒去,不然怎麼聯繫群眾呢?」

網際網路的迅猛發展,同樣深刻改變著輿論生成方式和傳播方式。

201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人民日報社就全媒體時代和媒體融合發展舉行第十二次集體學習。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強調,全媒體不斷發展,出現了全程媒體、全息媒體、全員媒體、全效媒體,信息無處不在、無所不及、無人不用,導致輿論生態、媒體格局、傳播方式發生深刻變化,新聞輿論工作面臨新的挑戰,「宣傳思想工作要把握大勢,做到因勢而謀、應勢而動、順勢而為。我們要加快推動媒體融合發展,使主流媒體具有強大傳播力、引導力、影響力、公信力,形成網上網下同心圓,使全體人民在理想信念、價值理念、道德觀念上緊緊團結在一起,讓正能量更強勁、主旋律更高昂。」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

全球知名網絡企業被曝遭黑客攻擊,涉及近5000萬用戶;某著名連鎖酒店有超過1.3億入住用戶的數據包被非法出售,洩露數據總數高達5億條;晶片公司宣布晶片存在嚴重設計漏洞,引發「計算機史上最大安全事件」;勒索病毒肆虐全球,一天之內橫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

當網絡空間成為國家繼陸、海、空、天之後的第五疆域,保障網絡空間安全就是保障國家主權。

「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習近平總書記的這一重要論斷,把網絡安全上升到了國家安全的層面,為推動我國網絡安全體系的建立,樹立正確的網絡安全觀指明了方向。

安全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安全的保障,安全和發展要同步推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相輔相成的,「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一體之兩翼、驅動之雙輪,必須統一謀劃、統一部署、統一推進、統一實施。做好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處理好安全和發展的關係,做到協調一致、齊頭並進,以安全保發展、以發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勢、成長治之業。」

近年來,我國網絡安全法治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2016年11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高票通過,成為我國網絡安全領域的首部專門法律,為依法治網、化解網絡風險提供了法律武器;2017年3月,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通過《民法總則》,明確對個人信息、數據、虛擬財產予以保護;最高法、最高檢出臺一系列司法解釋,闡明相關法律問題;中央網信辦、公安部、工信部、文化部等出臺多個部門規章,對網際網路信息搜索、移動網際網路應用程式等及時依法規範……

網絡安全威脅和風險日益突出,並逐漸向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生態、國防等領域傳導滲透。這是令世界各國都頭疼的難題,我國也不例外。

9月16日,2019年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在天津拉開帷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國家網絡安全工作要堅持網絡安全為人民、網絡安全靠人民,保障個人信息安全,維護公民在網絡空間的合法權益。要堅持網絡安全教育、技術、產業融合發展,形成人才培養、技術創新、產業發展的良性生態。要堅持促進發展和依法管理相統一,既大力培育人工智慧、物聯網、下一代通信網絡等新技術新應用,又積極利用法律法規和標準規範引導新技術應用。要堅持安全可控和開放創新並重,立足於開放環境維護網絡安全,加強國際交流合作,提升廣大人民群眾在網絡空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網絡安全產業迅速發展領跑全球、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等各類新型網絡社會組織紛紛成立、「網絡空間安全」成為一級學科、連續多年舉辦全國高校網絡安全聯賽、國家網絡安全宣傳周走進尋常百姓……近年來,在各方面的齊抓共管下,網絡安全的共治共建漸入佳境。

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

從北京飛紐約最少需要13個小時,而在北京訪問紐約的網站,一秒鐘都用不了。從誕生以來,網際網路就以其「無遠弗屆」的特點,迅速發展壯大。在虛擬的網絡空間裡,三維世界成了二維平面,人類從來沒有如現在這般緊密相連。

「每一次產業技術革命,都給人類生產生活帶來巨大而深刻的影響。現在,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日新月異,引領了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了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了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網際網路讓世界變成了『雞犬之聲相聞』的地球村,相隔萬裡的人們不再『老死不相往來』。可以說,世界因網際網路而更多彩,生活因網際網路而更豐富。」2015年12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開幕式上發表主旨演講。正是在這篇演講中,習近平總書記率先提出推進全球網際網路治理體系變革應堅持的「四項原則」: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他還就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提出「五點主張」:加快全球網絡基礎設施建設,促進互聯互通;打造網上文化交流共享平臺,促進交流互鑑;推動網絡經濟創新發展,促進共同繁榮;保障網絡安全,促進有序發展;構建網際網路治理體系,促進公平正義。

自此,「烏鎮聲音」成為引領網際網路國際合作的友誼之聲,「共同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主張,也逐漸成為全球共識。在這份充盈著中國智慧的中國方案中,傳遞出負責任大國的勇毅擔當。

「世界各國雖然國情不同、網際網路發展階段不同、面臨的現實挑戰不同,但推動數字經濟發展的願望相同、應對網絡安全挑戰的利益相同、加強網絡空間治理的需求相同。各國應該深化務實合作,以共進為動力、以共贏為目標,走出一條互信共治之路,讓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更具生機活力。」2018年11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致第五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的賀信中希望大家集思廣益、增進共識,共同推動全球數位化發展,構建可持續的數字世界,讓網際網路發展成果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中國網絡觀』讓人印象深刻。」著名計算機科學家羅伯特·卡恩說,習近平主席的一攬子闡述,表明了網際網路是一個非常獨特的共同家園,所有人都應該共同承擔責任。

從《網絡空間國際合作戰略》的發布,到杭州G20峰會《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的籤署;從共同推動網際網路關鍵資源管理權完成轉移,到積極助推網際網路域名地址分配機構的國際化進程……中國在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

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我們有信心也有決心探索網絡強國建設新路徑,開拓全球網絡治理新境界,讓網際網路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強大助力。

相關焦點

  • 「天眼時評」一封貴州人民寫給總書記的公開信丨讀「乾興平」署名...
    這一天,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舉行,我省最後一批援鄂醫療隊勝利班師回黔;這一天,《人民日報》在頭版刊發「任仲平」署名文章《風雨無阻向前進》,《貴州日報》也在頭版刊發「乾興平」署名文章《向著勝利奮勇前進》。此時此刻,環球同此涼熱。《向著勝利奮勇前進》的確非比尋常。
  • 習近平出席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
    認真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全國網信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築牢國家網絡安全屏障,我們就一定能更好建設網絡強國,讓網際網路更好造福人民。[詳細] 向網絡強國邁出堅定有力步伐
  • 望海樓: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深厚博大的航天「三大精神」一脈相承,體現著偉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激勵全體航天人建設航天強國、實現航天夢想的強大精神動力。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勉勵中國航天人要大力弘揚航天「三大精神」,尤其是今年航天日前夕,習近平總書記在給參與「東方紅一號」任務的老科學家的回信中,再次指出要敢於戰勝一切艱難險阻,勇於攀登航天科技高峰,讓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邁得更穩更遠,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
  • 中科院黨組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
    大家一致認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我國海洋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要論述,從國家安全、經濟建設、國際合作等方面闡明了海洋強國的重要意義,為海洋強國建設指明了方向;中科院必須加快海洋科技創新步伐,為海洋強國建設作出應有貢獻。
  • 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調研指導在人民日報社引起熱烈反響
    總書記來了!人民日報社大院沸騰了!   2月19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主持召開黨的新聞輿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為召開這次座談會,習近平到人民日報社、新華社、中央電視臺等3家中央新聞單位進行實地調研。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書記處書記劉雲山陪同調研並出席座談會。
  • 習近平總書記14次闡釋網際網路建設 發展成果要惠及13億人
    19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要適應大趨勢,在踐行新發展理念上先行一步,推進網絡強國建設,推動我國網信事業發展,讓網際網路更好地造福國家和人民。   習近平指出,我國有7億網民,這是一個了不起的數字,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就。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新華社北京11月30日電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文章強調,當今中國正經歷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也正進行著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創新。
  • 胡春華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
    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我們黨在現代化建設新階段,對「三農」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和重大的實踐意義。(一)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形成新型工農城鄉關係的客觀要求。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在現代化進程中,如何處理好工農關係、城鄉關係,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現代化的成敗。
  • 生態環境部黨組書記孫金龍在《人民日報》發表署名文章《持續改善...
    這是黨中央深刻把握我國生態文明建設及生態環境保護形勢,著眼美麗中國建設目標,立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戰略部署。我們要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準確把握持續改善環境質量的重要意義、重點任務和主要措施,堅決抓好貫徹落實。
  • 匯聚建設航天強國的磅礴力量
    在取得發射成功的同時,長徵五號火箭也創造了多項紀錄:這是長徵五號火箭的第一次工程應用性任務,標誌著長徵五號火箭已經具備執行國家重大航天工程任務的條件,正式開始「服役」;這是我國火箭第一次達到並超過第二宇宙速度,徹底擺脫地球引力,飛出了我國運載火箭的最快速度;這是我國發射的重量最重的深空探測器,重量達到5噸,這一重量的火星探測器在世界範圍也是屈指可數;這是長徵五號系列火箭80天內的第二次發射,邁出了大型低溫運載火箭
  • 深入學習習近平網絡強國戰略思想 全面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
    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網絡安全和信息化是事關國家安全和國家發展、事關廣大人民群眾工作生活的重大戰略問題,要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明確提出實施網絡強國戰略。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的調查報告,截至2017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7.72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5.8%,超過全球平均水平4.1個百分點。
  • 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新動能成為經濟發展重要引擎
    2019年,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作為黃河入海口城市、黃河三角洲中心城市,東營迎來了重大發展機遇!2018年以來,東營市緊緊圍繞國家、省關於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決策部署,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強化新舊動能轉換的思路創新、機制創新、措施創新,加快各項任務推進和落實,新舊動能轉換取得積極成效,高質量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 中科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科院深海所重要指示精神
    視察結束後,正在當地相關院屬單位調研的中科院院長、黨組書記白春禮,立即在深海所主持召開座談會學習習近平總書記視察中的重要指示精神,對下一步深海科技創新工作作出部署,並於4月13日下午在京主持召開院黨組中心組學習會進一步學習貫徹,切實提高加快中科院改革創新步伐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
  • 習近平金句熠熠生輝
    思想要有新指導,戰略展開新布局,焦點對準新矛盾,著力應對新挑戰,勇於新擔當,邁出新步伐,事業推出新進展,生活充滿新期待。 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目標進發的巨輪,沒有坐享其成的乘客、事不關己的看客,你,我,他,億萬萬中國人,都是划槳者、搏擊者。我們深知探明路子不易,深懷「四個自信」不移,喊著同一個號子,朝著同一個方向。
  • 中科院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深海所重要指示精神—新聞—科學網
  •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
    《求是》雜誌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  《建設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的考古學,更好認識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12月1日出版的第23期《求是》雜誌將發表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的重要文章
  •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關於網絡強國戰略的精彩論述摘編
    、加強國際合作等方面部署網絡強國建設。2016年4月19日,習近平在京主持召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再次強調推進網絡強國建設。2018年4月20日至21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身為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主任的習近平出席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值此之際,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特推出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建設網絡強國的精彩論述摘編,以饗讀者,共同學習。
  • 憶過去 言現在 話未來 習近平署名文章壯大世界朋友圈
    3月26日,習近平在捷克《權利報》發表題為《奏響中捷關係的時代強音》的署名文章,回憶了中捷兩國源遠流長的深厚友誼,講述了兩國現今的深入合作交流,並對兩國未來發展寄予厚望。  實際上,在出訪前在相關國家媒體上發表署名文章,已成為習近平主席外交訪問的「標準配置」之一。
  • 習近平總書記的讀書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讀書,正是熱愛讀書、善於讀書,涵養了總書記深厚的文化素養、通達的治國智慧和博大人文情懷。習近平總書記有自己的讀書方法論,那就是把讀書當成一種生活方式;古今中外,博覽專攻;學思結合,知行合一;以文會友,以友輔仁。
  • 馬勇霞:海南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實現歷史性跨越
    海南省政協黨組副書記、副主席馬勇霞在開幕式發言中表示,隨著自由貿易港政策紅利的不斷釋放,海南必將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實現歷史性的跨越。  馬勇霞介紹,自今年6月1日,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總體方案公布以來,各項核心政策相繼逐項落地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