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龍-法晚聯合報導(記者 張蕊 徐焱)3月24日上午,盯著兒子進入教室的背影,王潔(化名)不由自由地開始緊張。當天的課程,老師預告會有一場小測驗,是為了測試孩子們這段時間學習狀況。「上次考完後,老師單獨和我談了一次話。」王潔笑了下,「很婉轉地勸我們退學。」
這是一個培訓學校的奧數班,裡面有十幾個孩子在上課,王潔上四年級的兒子是其中之一。「我們上了不到半年課吧。」王潔說,她的兒子到現在還沒有找對感覺,所以成績一直不是太好。
包括「華杯賽」、「迎春杯」、「走美賽」等和奧數有關的所有比賽被叫停的事情,王潔早就知道了,她覺得這是好事情,「壓力太大。」當然這說的不僅是孩子,家長亦同樣如此。
奧數學習初衷
為拓寬解題思路
最初王潔給孩子報奧數班的想法很簡單,就是學習解題的思路。因為她發現,每次學校的數學考試,最後一道題就是奧數題,兒子從來沒有答對過,「很多時候那道題就是空白。」王潔問兒子為什麼不做,兒子說完全沒思路。
「我當時問他,他們班有同學會做不,他說有,還不少。」得知這樣的情況,王潔很快聯繫到了一名會做奧數題孩子的家長,「他說他家孩子已經學了一年多奧數了。」那個周末,王潔就帶孩子去報了班。
入學測試的時候,王潔的兒子成績就不好,所以被通知只能上基礎班,在這個班裡,最小的學生才剛一年級。
一名教了幾十年數學的蘇老師告訴《法制晚報》記者,最初試卷上印著奧數題,是為了提醒學生學習思路要拓寬一些,不要僅僅局限於課本上的知識。但後來,這種做法卻偏離了初衷,不少家長看到孩子答不上題,就開始著急,開始想辦法讓孩子去學習奧數。蘇老師也承認,將奧數學習推向一個新高度是有些重點學校將奧數比賽的成績作為了招生和升學的一個考量指標,這樣就讓更多的家長趨之若鶩。
著名經濟學家宋清輝在接受《法制晚報》記者採訪時指出,奧數杯比賽被叫停,意味著「奧數徵途」入口已被封死,此舉對於數學杯賽的舉辦者和想通過比賽達到挑選學校等目的的學生和家長來說,確實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蘇老師希望奧數比賽被叫停,可以讓奧數的學習回到一個正常的軌道,「就是學習思維,讓孩子拓寬解題思路。」
興業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競賽培訓機構將調整內容,行業規範發展會成為未來的趨勢。可以預見的是,培訓機構原有的課後「超綱輔導」及「提前教學」等業務將被取消。
四大杯「停賽」
引導競賽正規化發展
2 月28 日,「華杯賽」組委辦公室擴大會議決定,將向教育部呈報申請進行重新核准。在重新核准前,決賽活動暫緩舉行。
此前,教育部辦公廳公布了《關於規範管理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表彰等活動的公告》,要求「現有面向基礎教育領域開展的競賽、掛牌、命名及表彰等活動一律按管理權限進行重新核准」。教育部聯合四部委出臺《關於切實減輕中小學生課外負擔開展校外培訓機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學校老師不得課外組織培訓,禁止校外培訓機構組織中小學生競賽,中小學不得將競賽結果與招生掛鈎。在這一思想指導下,學而思已暫停小學數學聯賽的報名工作。
據了解,在北京,「迎春杯」、「華杯賽」、「走美杯」、「希望杯」是四大常見奧數杯賽。
業內人士分析稱,「華杯賽」是教育部公告公布後首個受影響的比賽,「華杯賽」暫停或成風向標,將引導以後的競賽向正規化方向發展。
顯然「華杯賽」不是唯一被叫停的比賽。3月8日,「走美杯」組委會宣布改為提交建模論文。3月18日,「希望杯」小學奧數競賽未能如期舉行。
興業證券的分析報告指出,叫停此類比賽,會使得素質教育市場迎來較大發展空間。當然,縮短學生學校學習的時間,社區、社會教育支持體系需要跟上,對社會教育機構的教育內容提供需求增加。
「當學生強制性學習的課程內容被壓縮後,學生對豐富的、可選擇的且對學生生活世界有意義的學習內容需求增加。在國家進一步強調素質化教育的前提下,這將利好以才藝培養為主的素質教育市場。」該分析報告指出。文/記者 張蕊 徐焱
數學多項競賽停辦、暫緩
比賽項目 比賽原定時間(每年) 現狀
華杯賽 初賽 12月15日
決賽 次年3月14日 暫緩舉行
總決賽 次年7月-8月
走美杯 3月中上旬 初賽暫緩
希望杯 初賽 3月中旬 停止「希望杯」第 1 試;
複賽 4中中旬 暫緩「希望杯」第 2 試
迎春杯 初賽 11月-12月 停辦
決賽 次年1月-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