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以750W刷新國內零點檔票房首映記錄的小時代3,作為系列曲第三部,將小妞電影的華麗外殼打造得更為精美。但無論是使用得更加頻繁的慢鏡還是奢華升級的場景,在這些外殼的磚瓦之下,都是迎合職場女性回憶的後青春白日夢。所謂後青春,即是在青春漸行漸遠之時,仍抱有對青春的虛幻想像。
四女主打開幻想之門 青春的影子你能找到多少?影片臉譜化的人物設定,幾乎可以滿足所有女性觀眾的自我投射和代入:女王顧裡負責提升團體的權力地位以及庇護團體成員,暗合了每個事業型女生希望成為而不能成為的那部分自己;鄰家女孩林蕭負責話語講述,平凡是歷史旁觀者的唯一資質。她的不平凡,只能由進入一個不平凡的小團體和找到一個不平凡的男人來實現。這或許是大多數女孩對白馬王子式愛情的期許。
而冰山美人南湘,其才華擊中了大把女文青的軟肋,出眾外貌和悲慘命運的結合更像是古希臘英雄悲劇的翻版;每一部影視作品裡都會出現的擔任插科打諢功能的唐宛如,則是團體中最底層的人物----什麼都沒有,但卻擁有誰都沒有的東西---「表面」的快樂。四位女主綜合了絕大部分的女性性格元素,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她們其實是一個人,一個女性幻想中完美的自己。
如果說小時代1、2為未涉世事,身在校園抑或初入職場的小女生打造了未來職場的海市蜃樓,那麼小時代3則是反其道而行之,將感受視角對準了脫離了校園庇護已久的一批女性,拍她們未曾經歷過的青春,填補未曾發生的衝突和戲劇性人生。
這就是小時代3為什麼能受到姑娘們青睞的原因-----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在片中或多或少找到自己的影子,並且,這個影子打著青春的旗號。就像小說中曾有的一句話「不會有人永遠年輕,但是總有人正年輕著。」青春就像單行道,你只能往一頭走,永遠不可能掉頭往回。
郭敬明正是抓住了青春的不可逆性,並將這種不可逆性無限放大:高中接力賽的開場;現實與過去的回憶不斷交織;姐妹互救在多年後的角色互換;部分場景的驚人重疊,都透出一股濃濃的緬懷感。
這些場景或許是大多數觀眾曾經經歷過的,其美好程度或者慘烈程度則又是大多數觀眾無法達到的。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們的青春相對蒼白。正是這種蒼白為電影的虛構提供可能,為後青春的狂歡仲夏夜之夢提供可能。
導演功力依舊慘澹 情節生硬難跳脫MV之感只是,郭敬明能抓住觀眾的心理,也能在畫面上打造出某種格調的唯美感,但作為導演專業的肄業學生,已然是一個商人作家的他在青春小說創作上的確有一定的才華,但移植到電影文本上時,尤其是在小時代1、2的操刀過後,他仍然缺乏作為編劇和導演的基本功:鏡頭景別的單調使用,情節的生硬拼接,線索的跳脫不明,人物情感轉換的突兀,都讓小時代3有著更超前兩部的MV感甚至是小說感。
相對於未曾發生的未來式的青春,已經凝固的過去式無疑更具有緬懷意義。小時代3將其抹白以後以訖觀者,重寫一本青春回憶錄,仿佛是讓銀幕前的觀眾,在不再青春的年紀,又走了一遍青春之路。
只不過,那是你們的青春,不是我的。
文/盜版慄山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