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加強高原作戰,印軍欲大量購買裝甲車,國產貨還是美國貨犯了難

2021-01-09 環球觀察局

最近印軍似乎在為高原作戰做好準備。雖然前段時間印軍購買了大量的高原防護裝備。但是,印度還是不滿足於其現在擁有的裝備,打算再買一批可用於高原地區的裝甲車。據印度國防新聞8月6日報導,印度陸軍最近打算買一批高原裝甲車,因為印度陸軍認為中國最近在邊境地區部署了裝甲步兵車。北方鄰國都有的武器裝備,印度怎麼能沒有呢?

所以印度陸軍開始計劃選購裝甲車了。選來選去,印軍一共選中了三款車。似乎是為了堵住印度國內反對派對於「印度製造」的質疑。印軍這次把本土製造的裝甲車放進了要購買的候選名單裡,但是選國產貨還是美國貨,印度人犯了難。

根據印度國防新聞的報導,印度陸軍目前正在考慮將國產的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輛、美國悍馬裝甲車以及美國斯特賴克步兵作戰車輛都買來用用。據悉,與其他兩種車輛相比,印度本土的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輛有著更高的調試機會。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輛已與國防研究與發展組織實驗室共同研發完成,並經過嚴格測試,可在包括高海拔地區在內的各種極端條件下運行。

接下來印度的報導中,列舉了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的一系列優點,比如,塔塔車具有兩棲驅動模式以及帶有液壓氣動支柱的獨立懸架。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不僅可以攜帶大約10到12名人員,而且還可以用作偵察車、步兵運輸車或後勤運輸車。

但是,重點來了,因為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從未使用過。也就是沒有正式在軍隊服役的經驗,所以印度人不太敢用自己家國產的這輛裝甲車。與此同時,美國悍馬裝甲車與美國史崔克裝甲車可是已經在美軍中廣泛服役過的。所有印軍犯了難了,到底是買哪種裝甲車好呢?

不過更值得注意的是,美國悍馬裝甲車可是早在二零零幾年的時候,就開始被媒體瘋傳說要退役的。雖然這個消息傳了很久,美國悍馬裝甲車還沒有完全停產。但是從這個事件也可得知,人們是如何地不看好美國悍馬裝甲車。

現在印軍要買裝甲車,結果竟然是在國產塔塔輪式裝甲防護車和美國悍馬裝甲車中糾結,由此可見,印度人這是對於自己的國防工業有多不自信啊!(劉十九)

相關焦點

  • 印度軍工出馬,為印軍開發裝備!藉此對抗中國,想清楚了?
    印度國產LCA戰機在高原進行部署測試 當然,印度軍工政策延續性不足也是一大詬病,無論是印度國大黨還是人民黨,在制訂軍事工業發展政策時,往往會選擇見效最快、最能得到民眾支持的措施。
  • 對峙關鍵時刻,高原邊境巨大危機正在降臨,印軍曝出一個罕見動作
    據了解,印軍已經對於鄰國的「作戰手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管道,以阻止敵軍的越界行為,這些管道是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直徑都在2米左右,十分龐大。但是歷史經驗證明,印度的陰謀終將失敗,部署著大批印軍的邊境地區氣候十分寒冷。據介紹,高原地區的降雪量巨大,而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再加上印軍缺乏取暖的裝備,而且邊境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因此大量印軍正在遭受極端天氣的折磨。而軍事專家們表示,印度要想在高原地區過冬,必須要有防寒住所,燃料以及食物和飲用水,但是就印軍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三點是滿足不了的,主要是因為印度後勤保障存在巨大漏洞。
  • 印媒:巴軍在克什米爾部署彩虹4 印度面臨兩線作戰
    作者署名:笑天據印度媒體《歐亞時報》網站報導,印度陸軍第14軍為準備在拉達克地區過冬而列出的一個裝備需求清單。同時在查謨和克什米爾地區執行任務的印度第15和第16軍也提出了一個清單,列出需要採購的武器裝備,其中包括槍掛榴彈發射器、無人機、輪式裝甲車和其他防禦裝備。在印軍提出這些採購要求之前,巴基斯坦方面正在克什米爾實際控制區附近部署「彩虹-4」無人機,而這些無人機具備很強的攻擊力,可進行打擊印度部署在該地區的各種軍事目標。
  • 西方衛星曝光一張照片,翼龍、風影、翔龍高原列陣,玩起大象漫步
    近段時間印軍異常囂張,不僅多次越境挑釁,還叫囂得厲害。近日西方衛星曝光一張照片,引起國際社會軍迷廣泛關注,翼龍、風影、翔龍高原列陣,這些無人機竟然玩起大象漫步,瞬間令印軍將領開始緊張。無人機是一種不載人的飛機,通過遙控設備操作無人機,可以執行各種偵察和攻擊任務。各種不能類型的無人機,側重的能力各不同,不僅給民用事業帶來便利,在軍事作用上也擁有巨大能力。
  • 一大噩耗擊穿邊境印軍,最可怕敵人已到來,這次莫迪純屬自作自受
    然而現實非殘酷,高原前線已經開始下雪了,至少20萬印軍士兵駐紮在前線,還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集結在這裡,每天的後勤消耗非常驚人,如果不能趕在11月大雪封山之前儲備足夠的物資,印軍或將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在不久前印度剛剛宣布,再次從美國訂購7萬隻SIG-716突擊步槍,可見現在印軍買槍的心情非常急迫。
  • 山區下雪降溫,印軍佩戴美國暴風雪面罩!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
    《印度斯坦時報》報導,隨著拉達克山區下了第一場雪,而且氣溫已經下降,印度陸軍已經開始配備美國空運來的美制暴風雪面罩。近日,美國根據與印度籤署的後勤協議向印度運輸了大量防寒裝備和軍用糧食。同時,還要與印度進行三項軍事合作。
  • 中國對印軍使用微波武器?真這麼幹對缺冬衣的印軍反而可能是福利
    理想中的軍用微波武器要通過高增益定向天線向指定目標輻射高方向性微波能量,將能量聚集成小的微波束,以集中的高能量摧毀作戰平臺中的電子設備。而警用或者防暴用的微波拒止武器威力就小一些,以「打疼」人的裸露皮膚、驅散人群為主要目的,不要求殺傷或者殺死。這兩種武器都要由大功率發射機、大型高增益天線或天線陣面、瞄準和控制系統以及大型載具車組成。
  • 印軍秘密部署蛙人隊,在海拔4000米班公湖潛水是玩命
    但是從印軍在列城演習中投入的傘兵部隊細節看,印度方面仍然在對軍事強硬抱有幻想。目前,印度軍隊在拉達克地區的總兵力超過八萬人,其中包括北方司令部下轄第14軍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據稱還有大量優選的狙擊手。印軍此次在列城演習中投入傘兵,目的是展示他們戰時機動兵力投送能力。另外,在班公湖印軍會場還有一個細節,可能讓印度軍方露了馬腳---就是向印度防長辛格現場展示的一款蛙人水下推進器。
  • 印度邊境大地震,雪崩衝毀營房,唯一補給通道被斷,印軍身陷絕境
    據悉,印軍在山區的營地接連發生5.1級和5.3級的地震,山體滑坡和雪崩不僅摧毀印軍營房,還將唯一生命通道給切斷,為來疏通這唯一的公路,印軍用上從瑞士購買的吹雪機。然而外國進口的高端設備,在短時間內也無法解除印軍困境,雪堆裡摻雜的石塊,很難被吹雪機清除,現在大量被困印軍需要緊急救援。
  • 印度士兵遭遇天災人禍,印軍撤還是不撤
    印度撤還是不撤?據網上消息,印軍士兵駐守在拉達克地區海拔五千米左右海拔,在零下50度的氣溫下,很多印軍士兵連帳篷都沒有。 據悉,印度在拉達爾地區屯兵20萬,但其似乎並沒有準備20萬人的後勤裝備來過冬,根據印軍審計結果,印軍缺乏防寒服、雪鏡、防寒軍靴等高山必備的冬季裝備,短缺率為24%到100%。印度一面加緊生產,另一面緊急向美國求購包括高原帳篷、極地作戰服等各式高原防寒物資。
  • 邊境印軍上演三軍匯合,但這次印媒改哀嘆了:連正常巡邏都困難?
    他們稱,這次部署是為了加強三軍的融合,並為海軍特種部隊提供在極端寒冷的天氣條件下作戰的機會。若是按照印度人以往的慣例,此次三軍匯合印度國內民眾必定會大肆歡呼一陣,但是奇怪的是,這次印度媒體不僅沒有大肆宣揚歡呼,反而還十分沮喪,這是怎麼一回事?
  • 中印衝突的印軍精銳部隊素質如何:都沒敢來收屍
    解放軍也分批釋放了被俘印軍人員,據說第一批釋放了35個,第二批釋放的10人裡有一個中校、三個少校,可能還有尉官,那就是很多軍官了。死亡的裡面可能還有一些軍官。必須說,印軍這次至少做到軍官身先士卒了,這是精銳部隊的起碼錶現。但在更加要緊的戰鬥組織和作戰控制方面,做得非常糟糕。戰鬥經過現在只有語焉不詳的道聽途說。印度軍方沒有公開,中國軍方更是一聲不吭。
  • 印軍再次越境打響邊境第一槍,誰給的莫迪勇氣,一次次的挑釁?
    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回,就在前不久印軍也曾非法越境悍然鳴槍恐嚇,印方的越境舉動,一下子讓邊境緊張的局勢迅速飆升。根據印媒最新報導,印度陸軍一共有40個師,現如今邊境地區就佔到了三成,由此可見印軍對邊境戰爭的重視程度。但就算是印度頻繁進行軍事調動,但成效一直未能達到預期。
  • 印媒:零下30度,印軍派來善於潛水的海軍突擊隊?中國人心態變了
    現在,印度海軍特種部隊被派到邊境,印度人對此指出這是為了加強三軍的融合,同時也是為了給海軍特種部隊提供在極寒的條件下作戰的機會。很快,印度海軍特種部隊將會在邊境得到新的船隻,而此次這一舉動,就印度媒體的話來說,這意味著三軍特種部隊已經全部抵達班公湖地區。
  • 印軍士兵露宿雪坑,只能用劣質睡袋嗎?美軍處理剩餘庫存不保質量
    大家都知道高原已經進入了冬季,大雪紛飛的時節。對印度駐高原部隊來說,真正的難題已經不是如何作戰,而是如何保證自己的生存了,為了能夠在高原上越冬,印軍已經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物資來了印軍為保證士兵過冬,特意從美國進口陳年睡袋,原本是美軍在2006年採購的東西,屬於從倉庫中翻出來的陳年舊貨,還不如找我們訂貨,論到生產越冬用的東西,還有誰比我們更專業呢?
  • 第一書記帶貨來了!彝族漆器、黑綿羊亮相,高原玫瑰上架快手小店
    5月13日,「脫貧攻堅·我為家鄉帶貨」特別欄目來了兩位涼山州的特別嘉賓,他們不是來自當地的扶貧開發局,而是當地村莊的第一書記哦。涼山州雷波縣大杉坪村的第一書記劉友全,為封面新聞的網友們推薦的當地特色產品是彝族漆器,而來自布拖縣宜牧村的第一書記阿爾日沙,則帶來了家鄉的黑綿羊,並邀請網友們去村莊「觀光旅遊」。
  •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1962年中印戰爭,印軍損失了8700人
    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政府忍無可忍,決定出兵反擊,教訓一下這個狂妄自大的傢伙,進而收復失地。中央軍委和總參謀部調集部隊進行了這次自衛反擊,在中印邊界的東段和西段展開行動。戰事從1962年10月20日開始,11月21日基本結束,歷時一個月,經歷了兩個作戰階段。第一階段的主要反擊方向是東段的克傑朗和達旺地區。
  • 大量印軍突然噁心和嘔吐,微波武器小試牛刀
    據俄羅斯衛星網絡報導,近期印度軍隊在高原部署的士兵突然出現噁心和嘔吐;當時,印度後方的指揮員認為這是高原反應,但隨後局勢開始迅速蔓延,大批士兵喪失戰鬥力,不得不在一夜之間撤退到後方。就這樣沒開一槍一炮,就成功將偷襲的印軍全部驅離。微波武器是一種定向能量武器,又稱射頻武器或電磁脈衝武器,可用於攻擊各類武器裝備的電子系統,尤其是敵方指揮控制中心,通信傳輸網絡等重要信息戰節點目標可導致整個作戰指揮系統的"瞬間崩潰",也可直接無視防禦工事或裝甲內殺死內部人員。
  • 論戰略運輸能力,印軍拿什麼抗衡解放軍
    無論武器多先進,部隊多精銳,只有抵達了一線,才有作戰的基礎。青藏高原的寒冬已經來臨,我們不妨來個中印兩軍的戰略運輸能力大比拼。 翻看電子地圖,從喀喇崑崙山脈到喜馬拉雅山脈一線,無疑是一堵牆,從印度平原仰望中國的青藏高原,就是在「翻牆」。這堵牆緊挨著的,是遼闊的青藏高原。
  • 法國鱷魚恤甩賣一年遭質疑 一字之差全為國產貨
    面對詢問,塗門店一名營業員告訴記者,活動將持續到春節,「春節前還會進新貨,一些厚點的衣服,到時候可以來看一下。」記者又問為什麼經常搞清倉甩賣,該店員笑而不答。  「這幾家店經常搞清倉、清庫存甩賣,怎麼有那麼多貨可以清啊?」經常逛街的市民王女士說,「無限期天天甩賣,這明顯是在欺騙消費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