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媒:零下30度,印軍派來善於潛水的海軍突擊隊?中國人心態變了

2020-12-03 騰訊網

在印度士兵仍處於邊境所遇的種種困境之際,印度媒體報導出一則最新消息,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在近日被正式部署到班公湖地區。在此之前,印度空軍特種部隊和印度陸軍特種部隊自邊境發生衝突的第一天起,就被派到所謂拉達克地區的東部。據悉,印度陸軍和空軍特種部隊截止到目前為止,在邊境已經呆了六個多月。

現在,印度海軍特種部隊被派到邊境,印度人對此指出這是為了加強三軍的融合,同時也是為了給海軍特種部隊提供在極寒的條件下作戰的機會。很快,印度海軍特種部隊將會在邊境得到新的船隻,而此次這一舉動,就印度媒體的話來說,這意味著三軍特種部隊已經全部抵達班公湖地區。

邊境局勢緊張之際,印度再一次的部署徹底打翻了此前要撤軍的假象,顯而易見,哪怕是在邊境遭遇了多個危機的情況下,印軍都不可能撤軍。可問題是印軍還撐得住嗎?印度士兵所需要的高原物資非常緊缺,大雪已經封山,印度再想通過地面運輸已然是不可能了。要是通過空中運輸,所需的飛機數量也是一個問題。

當下,保暖衣物不足,住的是沒有保暖作用的帳篷,就連食物都是毫無營養的冷罐頭,營養跟不上,士兵們的抵抗力就會下降。如此一來,就會有大量的印度士兵出現各種疾病,有傳言說,已經有不少印度士兵被凍傷。或許也正因如此,印軍前不久才釋放撤軍的信號,可現在又部署海軍特種部隊,勢必會有更多的印度士兵陷入邊境的困境中。

印度頻繁在邊境部署軍事力量,其用意不言自明,印度海軍突擊隊這次進入拉達克地區,自然也是想在邊境有所「作為」。據了解,這是一支非常善於潛水,且能夠使用氣墊船進行高速水上行動的兩棲特種部隊。也不知道印軍是怎麼想的,在持續幾個月的零下30度的氣溫下派來善於潛水的海軍突擊隊,能起到什麼作用?

首先,印度海軍突擊隊所擅長的氣墊船並沒有任何作用,僅看我軍在班公湖部署的遙控武器站就知道差距有多大。近期,在伊朗核專家遭到遇襲身亡事件中,1挺遙控機槍僅用三分鐘就幹掉了數十名保鏢,更不用說我軍部署的是12.7毫米甚至是14.5毫米的大口徑遙控機槍。再者,零下30度是什麼概念?想必就連大部分印度人都知道在這種氣溫下,班公湖必定會結冰,派擅長潛水的海軍突擊隊等於是擺設。本以為印軍能有多大能耐,這下看來,國內印度人怕是要先被氣死,至於我國,看清楚印軍行為後,心態自然也就變了。與我軍相比,印度軍方還差得遠,現在就且看印軍在邊境還會發生什麼有趣的事。

相關焦點

  • 印軍秘密部署蛙人隊,在海拔4000米班公湖潛水是玩命
    但是從印軍在列城演習中投入的傘兵部隊細節看,印度方面仍然在對軍事強硬抱有幻想。目前,印度軍隊在拉達克地區的總兵力超過八萬人,其中包括北方司令部下轄第14軍的三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據稱還有大量優選的狙擊手。印軍此次在列城演習中投入傘兵,目的是展示他們戰時機動兵力投送能力。另外,在班公湖印軍會場還有一個細節,可能讓印度軍方露了馬腳---就是向印度防長辛格現場展示的一款蛙人水下推進器。
  • 暴風雪強勢來襲,5萬印軍孤立無援?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
    暴風雪強勢來襲,5萬印軍孤立無援?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自從今年二月開始,印度軍隊便開始了頻繁的軍事行動,在莫迪的帶領下,印軍表現得無比強勢,先是全員出動,佔領了拉達克高原地區的多個山頭,還派出了數十架戰機,在邊境線周圍全天候巡邏,想要通過兵力數量的優勢,給解放軍來一個下馬威,可面對印度的挑釁,解放軍也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在邊境地區修建了許多軍事設施,三公裡就建一個哨所,徹底斷絕了印軍夜間突襲的想法
  • 邊境印軍上演三軍匯合,但這次印媒改哀嘆了:連正常巡邏都困難?
    據印度《經濟時報》報導稱,印度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已經被部署到了邊境地區。據消息人士介紹,早在邊境衝突開始的時候,印度空軍的特種部隊以及印度陸軍的特種部隊就已經被部署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的東部。那麼此次海軍陸戰隊特種部隊也加入到這一陣營中,印度上演了一個三軍匯合。他們稱,這次部署是為了加強三軍的融合,並為海軍特種部隊提供在極端寒冷的天氣條件下作戰的機會。
  • 印度士兵遭遇天災人禍,印軍撤還是不撤
    據了解,印媒一貫擅長通過半真半假的消息對外展現印度「強硬態度」,從而挑動國內的民粹情緒。印度於11月14日將迎來印度教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排燈節。有分析人士認為,印媒此舉的目的是,通過對外向中國施壓給國內解壓。但這種做法顯然不利於中印雙方在前幾輪接觸上達成的先期共識,也不利於雙方繼續交涉,反而會誤導輿論,混淆視聽。
  • 中國犛牛越境被印軍扣押,印媒:可能是動物間諜
    印媒為了證明對犛牛的指控不是空穴來風,還專門以美國海軍為例子證明中國有訓練犛牛做「動物間諜」的可能。文章稱美國海軍在冷戰期間一直使用一些訓練有素的海豚,通過安裝特殊傳感器來探測蘇聯的水雷以及潛艇,因此印媒認為解放軍也有可能派出動物間諜。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印媒文章捕風捉影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做過「盡職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官方發布推特確認,印度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向中國歸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
  • 印軍歸還17頭犛牛,印媒:犛牛有可能是中國派遣的「動物間諜」
    近段時間,在印度的多次挑釁下,中印局勢可謂是十分緊張,印軍似乎已經到了風聲鶴唳,草木皆兵的境地。就在近期,印媒又報導了一件有趣的事。據《今日印度》網站報導:於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將此前越過實控線遭扣留的17頭犛牛歸還給中國。
  • 印媒說出20萬印軍困境,再不撤離就來不及了
    莫迪將這20萬印軍安扎在拉達克地區,可以說是用心險惡。該地區與周邊國家接壤,可以迅速地入侵爭議地帶,戰略價值極高,所以莫迪寧願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要在這裡紮根。為此還特地從美國人手中買來適合高海拔投放補給的運輸機。
  • 印軍地面運輸已被迫停止了,高原大雪封山:9萬印軍被困聽天由命
    現在印軍在山區已經部署了大約150輛T-72和T-90型坦克。印度坦克部隊指揮官達拉上校說,雖然印度使用了特殊的燃料和潤滑油,但是,每天晚上,這些T-72型坦克還是需要進行2次熱車,否則設備將會被凍壞。
  • 「闢謠」我軍使用微波武器,印軍這波操作暴露其艱難處境
    據觀察者網11月19日報導,英國《泰晤士報》炒作解放軍今年8月曾在中印邊界班公湖地區「使用微波武器逼退印軍,一槍不發奪回山頭」的說法,迅速引起英、土澳等國的一番惡意炒作。印媒也不甘示弱,聲稱印軍疑似受到聲波武器、微波武器的攻擊。
  •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印軍對拉達克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
    新德裡態度反覆無常,印軍態度180度大轉變 6月18日,莫迪在電視臺公開喊話:「我向全國人民保證,我們的陣亡士兵絕不會白白犧牲」;19日,印度國防長辛格與國防參謀長在軍隊會議決定,提高印度三軍警戒水平,授予拉達克地區一線部隊決斷權;19日,印度外交發言人喊話:「中方試圖單方面改變該地區(中印拉達克地區)現狀導致暴力衝突。」
  • 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印媒再次報導,在前線邊境駐紮的印軍被迫只能使用14年前就積壓在倉庫裡的睡袋。印度方面如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前線部署了大概五萬多名士兵,而這立即讓後勤方面的壓力非常之大,無奈之下印軍後勤人員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批舊睡袋來充當緊急保暖物資。
  • 4000米雪山我軍炊事班高喊「交槍不殺」,印軍交械投降
    在58年前的1962年中印邊境反擊戰,就是在加勒萬河谷、以及班公湖地區,我軍打垮了印軍精銳第114旅。加勒萬河谷是高原嚴寒地區,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坡度達40度以上。這裡空氣稀薄,地面光禿。其新藏公路以西、班公湖以北的數萬平方公裡內荒無人煙。印軍修建了完善的工事,比如,第11旅第14營第3連陣地以沙袋和片石砌成的半地下室5個、地堡16個。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 被印媒「腦補」成動物間諜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近日,印度曾以「越境」為名,將13頭進入印度非法佔領區域的犛牛送歸我方。可莫名其妙的是,《今日印度》新聞網卻在9日發了篇文章,暗指這些犛牛可能是「被派過來的動物間諜」。圖源:《今日印度》這篇報導在開頭就忍不住自吹自擂了一把,作者把這次送歸犛牛的行動稱作是「慷慨的人道主義精神」,並表示印軍在7天中很好地照顧了犛牛。
  • 印媒:中印兩軍在拉達克結束對峙
    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方面表示,根據現有緩和緊張關係的雙邊機制,「雙方尋求並同意」進行代表團級會談。印媒稱,中國和印度的軍隊近日在拉達克地區發生短暫對峙。報導稱,這次對峙事件是在印度陸軍山地打擊軍與印度空軍將於下月舉行聯合軍演前發生的。這次軍演期間,印方將在其東部前線部署軍隊,進行實戰演練。另據《印度時報》網站9月12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士兵在巡邏時遭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後者強烈反對他們進入該地區。兩國士兵發生衝突,雙方向該地區派遣了一些增援部隊。
  • 想與中國打「持久戰」印軍最大的問題:後勤保障
    印媒坦承邊境印軍當前最大問題:後勤保障) 報導稱,目前印度陸軍在所謂的「拉達克地區」部署了近3個師的兵力,其中2個師是從其他戰區調來,在後勤保障方面受到更大限制。其他新調入部隊也面臨類似難題。過去6周,從平原調入拉達克地區的部分印軍部隊已經開始動用當地庫存,印軍倉儲物資正在快速消耗。「拉達克東部地區冬季降雪量很小,內部交通順暢,甚至還可以起降直升機。但該地區經濟落後,幾乎沒有任何農產品或工業補給,所有供應品都依賴從域外輸入。
  • 邊境數萬印軍如何熬過冬天?中將實話實說:能活下來就不錯了!
    但是,印軍這番為了證明自己的「壯舉」卻遭到了印軍高層的無情打臉:別說熬過冬季了,能活下來都算是幸運的了。    據海外網援引印度斯坦時報報導,當地時間11月30日,印度陸軍中將帕努·辛格在接受記者採訪時,竟然公開抨擊印軍的邊境策略,暴露了印軍的致命軟肋,引起了印度政府和媒體的強烈不滿
  • 印度迎來最低溫,邊境多人凍死無藥可救,印媒:戰機已經裂開
    印度迎來最低溫,邊境多人凍死無藥可救據報導,其實在雪崩前,印軍方面就受到了降雪預警,但是卻無視了警告,依舊在預警區域進行了駐紮,結果雪崩事故捲走了3名印軍,其中1人已經死亡。此次事故足以顯示出,印度其實並沒有在這樣特殊氣候下作戰的經驗。
  • 冬季河流乾枯,5萬印軍斷水到處打井找水:到現在還沒找到地下水
    印媒報導,現在已經進入10月,在冬季以後,在列城的河流將會幹枯或者結冰停止流動。因為,列城附近河流的水源來自於錫亞琴冰川雪山,天氣寒冷以後,流動的雪水就會停止結冰,導致河流乾枯。而印軍控制的某湖也是鹹水,淡水在對面。
  • 印軍前沿哨所遭雪崩襲擊,已有1死2傷!這只是大規模傷亡的前兆
    俄媒此前就曾指出,克什米爾地區即將進入大雪封山的季節,天氣將持續惡化,部分地區雪崩概率增高。早在今年年初,印控克什米爾地區的印度軍隊和邊境安全部隊就遭受過一次雪崩襲擊,這次雪崩共造成9名人員死亡,其中包括4名印度陸軍士兵和5名印度平民。自印軍大規模駐紮克什米爾北部地區以來,已經發生多起由雪崩造成的大規模傷亡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