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風雪強勢來襲,5萬印軍孤立無援?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

2020-11-25 大國觀

暴風雪強勢來襲,5萬印軍孤立無援?印媒:莫迪真的開始急了

自從今年二月開始,印度軍隊便開始了頻繁的軍事行動,在莫迪的帶領下,印軍表現得無比強勢,先是全員出動,佔領了拉達克高原地區的多個山頭,還派出了數十架戰機,在邊境線周圍全天候巡邏,想要通過兵力數量的優勢,給解放軍來一個下馬威,可面對印度的挑釁,解放軍也早就做好了萬全準備,在邊境地區修建了許多軍事設施,三公裡就建一個哨所,徹底斷絕了印軍夜間突襲的想法。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冬季的到來卻帶給印軍另一個難題,那就是零下十幾度的極端氣溫。雖然截止到十月月底,駐紮在拉達克高原地區的印軍士兵數量已經突破了二十萬人,但在這些士兵中至少還有一半,沒能住上防寒帳篷,就連基本的保暖軍大衣,還存在著好幾萬的缺口,雖然印度軍方已經做出承諾,將會在未來兩周之內,及時給前線的陸軍士兵進行全面補給,但突然而來的暴風雪,卻直接中止了後勤部隊上山的計劃。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如果在十二月到來之前, 駐紮在高原地區的印軍士兵,還未能夠全部住上防寒帳篷的話,那就不得不進行大面積撤軍,否則不只只是被凍傷那麼簡單了,還很有可能出現生命危險,這也是莫迪最不想看到的事情。

據印度民間新聞網本周周一最新報導稱,拉達克地區在本周內還將會出現暴風雪天氣,這也意味著,印度軍隊此前特地徵用的NH1戰略公路,將徹底失去任何作用,雖然除了這一條公路之外,位於拉達克北部地區的馬來納裡高速公路也可以讓後勤部隊通過,但依然無法排除周邊山區發生雪崩的可能性,目前的印軍只能夠通過直升機空投的方式,來給山上的印軍士兵們送去援助物資,雖然效率極低,但也是聊勝於無了。總之留給莫迪的時間確實不多了,如果不處理好,那麼印軍將會直接不戰而敗。

相關焦點

  • 莫迪果然是在強撐!印媒說出20萬印軍困境,再不撤離就來不及了
    印度總理莫迪不知道是怎麼想的,對於國內嚴重的疫情、持續爆發的農民抗議是不聞不問,反而天天在邊境線上搞小動作。特別是在拉達克地區,布下重兵,但是相應的後勤物資卻遲遲跟不上,導致軍隊上下是怨聲載道。據環球網報導,印度有關人士指出:今年想在拉達克地區留守,要面臨許多難題,如果不能及時解決,印度20萬部隊將陷入困境。
  • 中國犛牛越境被印軍扣押,印媒:可能是動物間諜
    上個月中印邊境地區有17犛牛越過中印實控線到達印度境內被印度軍隊扣押,直到本月7號印方才將牛歸還給中國,然而印度媒體在得知消息後便開始大肆炒作,聲稱這些犛牛身上可能藏有間諜設備或者它們本身就是間諜,並且詢問印度軍隊扣押期間是否對這些犛牛做了盡職調查。
  • 一大噩耗擊穿邊境印軍,最可怕敵人已到來,這次莫迪純屬自作自受
    12萬,單日新增病例高達5.6萬,印度正在取代美國,成為全球疫情的震中,然而莫迪政府並沒有拿出任何好的措施,反而期待國際社會的援助。然而現實非殘酷,高原前線已經開始下雪了,至少20萬印軍士兵駐紮在前線,還有大量先進武器裝備集結在這裡,每天的後勤消耗非常驚人,如果不能趕在11月大雪封山之前儲備足夠的物資,印軍或將會有全軍覆沒的風險。
  • 印軍地面運輸已被迫停止了,高原大雪封山:9萬印軍被困聽天由命
    隨著拉達克北部錫亞琴冰川道路的停止使用,從左吉拉山口開始的道路也開始進入封山狀態。因為大雪和崎嶇的山路,已經無法保障載重卡車的正常通行。所以印軍的大規模地面運輸,已經被迫停止了!而且,這種輔助動力系統需要安裝在坦克外部,因此,還具備一定的防水功能,該裝置的防水深度要求達到5米。印度陸軍的T-72和T-90坦克一共需要3257組輔助動力系統。 1輛坦克都需要2-4個輔助動力系統和備用系統。印軍還在增加訂購米17發動機。印度有近200架米17直升機,這種直升機可以載重4噸貨物,或者裝載30-35名士兵,是印度最重要的通用直升機。
  • 印軍再次越境打響邊境第一槍,誰給的莫迪勇氣,一次次的挑釁?
    不過,這樣的事情不止發生過一回,就在前不久印軍也曾非法越境悍然鳴槍恐嚇,印方的越境舉動,一下子讓邊境緊張的局勢迅速飆升。根據印媒最新報導,印度陸軍一共有40個師,現如今邊境地區就佔到了三成,由此可見印軍對邊境戰爭的重視程度。但就算是印度頻繁進行軍事調動,但成效一直未能達到預期。
  • 15式坦克黑壓壓一片,印軍被迫撤離班公湖,莫迪暴跳如雷抱怨上當
    有分析人士猜測,印軍早上在班公湖冰天雪地一般的環境中醒來時,就能睜眼看到眼前黑壓壓一片的解放軍15式輕型坦克,以及天上24小時盤旋的無人機,因此被迫撤離成為唯一的選擇。事實上,此前印媒就曾指出,眼下中方是當今世界上最大的無人機玩家之一。報導稱,嚴峻高原一線的印度士兵遭遇了中方無人機24小時的不間斷監視,這無疑讓印軍在對峙中陷入被動地位。
  • 山區下雪降溫,印軍佩戴美國暴風雪面罩!專家挖苦:印軍太寒酸
    《印度斯坦時報》報導,隨著拉達克山區下了第一場雪,而且氣溫已經下降,印度陸軍已經開始配備美國空運來的美制暴風雪面罩。近日,美國根據與印度籤署的後勤協議向印度運輸了大量防寒裝備和軍用糧食。同時,還要與印度進行三項軍事合作。
  • 印度邊境環境惡劣,莫迪若無法保障後勤,印軍撤得回來嗎?
    圖為印度士兵自從邊境局勢緊張以來,印度已經在邊境地區集結了數十萬大軍,但現在印度真正的敵人現身了,邊境10萬大軍卻一槍不敢開,難道張召忠的預言將成真的了?原來印度邊境的環境非常惡劣,寒冷與飢餓正威脅著印度士兵的生命,莫迪如果無法保障後勤,印軍撤得回來嗎?印度為此可能付出大量生命的代價。
  • 莫迪徹底被打入深淵!暴雪摧毀印軍求生信念,5萬人陷入斷糧恐慌
    難道真的就像網上所說的「得不到的永遠都是最好的」?反正單說印度這個國家,對於克什米爾地區印度絕對是完美的詮釋了這一句話。人況且都要為自己的所作所為負責,更何況是印度這樣的一個13億人口大國,近些日子,印度終於為自己的窮兵黷武付出了慘重的代價!
  • 印軍對拉達克態度發生180度大轉變
    新德裡態度反覆無常,印軍態度180度大轉變 6月18日,莫迪在電視臺公開喊話:「我向全國人民保證,我們的陣亡士兵絕不會白白犧牲」;19日,印度國防長辛格與國防參謀長在軍隊會議決定,提高印度三軍警戒水平,授予拉達克地區一線部隊決斷權;19日,印度外交發言人喊話:「中方試圖單方面改變該地區(中印拉達克地區)現狀導致暴力衝突。」
  • 冬季河流乾枯,5萬印軍斷水到處打井找水:到現在還沒找到地下水
    印媒報導,現在已經進入10月,在冬季以後,在列城的河流將會幹枯或者結冰停止流動。因為,列城附近河流的水源來自於錫亞琴冰川雪山,天氣寒冷以後,流動的雪水就會停止結冰,導致河流乾枯。而印軍控制的某湖也是鹹水,淡水在對面。
  • 印軍翻出14年前舊睡袋挨凍,解放軍卻在吃火鍋
    ,印媒再次報導,在前線邊境駐紮的印軍被迫只能使用14年前就積壓在倉庫裡的睡袋。印度方面如今在中印邊界對峙的前線部署了大概五萬多名士兵,而這立即讓後勤方面的壓力非常之大,無奈之下印軍後勤人員翻箱倒櫃找出了一批舊睡袋來充當緊急保暖物資。
  • 對峙關鍵時刻,高原邊境巨大危機正在降臨,印軍曝出一個罕見動作
    據了解,印軍已經對於鄰國的「作戰手冊」,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印軍在地道中設置了大直徑的管道,以阻止敵軍的越界行為,這些管道是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直徑都在2米左右,十分龐大。但是歷史經驗證明,印度的陰謀終將失敗,部署著大批印軍的邊境地區氣候十分寒冷。據介紹,高原地區的降雪量巨大,而氣溫在零下40攝氏度左右,再加上印軍缺乏取暖的裝備,而且邊境的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因此大量印軍正在遭受極端天氣的折磨。而軍事專家們表示,印度要想在高原地區過冬,必須要有防寒住所,燃料以及食物和飲用水,但是就印軍目前的情況來看,這三點是滿足不了的,主要是因為印度後勤保障存在巨大漏洞。
  • 中印開始對等脫離接觸?但印軍必須先撤,然後解放軍再考慮撤
    目前的進展是中印兩軍應當開始對等脫離接觸,中國提出正當要求,讓印軍先停止越界,開始撤出,然後解放軍再撤軍。中國的意見中印邊境的軍事對峙完全是由印度一方引起的,這一點人所共知,印度自己也心知肚明,印度總理莫迪此前已經表示過
  • 印軍開始垂頭喪氣,軍方緊急下令,從爭議區域撤兵
    6月初強勢喊話的印度陸軍司令,其遭到了光速打臉,6月18日,印度軍方緊急從克什米爾地區撤兵,對印度軍方的撤兵行動,印軍依舊保持「死鴨子嘴硬」的狀態,印軍表示印度的撤軍並不是因為害怕,而是為了恢復當地和平。在印軍撤兵克什米爾地區的四天前,印軍遭受了無法反擊的攻擊。
  • 安倍莫迪秘密搞日印核協議 打的什麼算盤?
    印度總理莫迪將於10日起對日本進行為期三天的訪問。據悉,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計劃在莫迪訪日期間籤署日印民用核協議。如果協議達成,這將是日本首次與未加入《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國家締結核能協定。安倍為何首先突破「核界限」?背後的真實目的又是什麼?
  • 印軍禁用89款手機應用,含微信、臉書
    圖自印媒印度電視臺指出,軍方人員若未按照指示卸載應用將受到嚴懲。印軍方面8日表示,「鑑於敵對情報機構所針對的案件數量呈指數級增長,以及考慮到現有網絡安全漏洞,軍方人員禁止使用臉書帳戶……7月15日後,任何人員使用臉書或被禁止的應用都將被上報。」
  • 印媒:中印兩軍在拉達克結束對峙
    印媒報導稱,印度陸軍方面表示,根據現有緩和緊張關係的雙邊機制,「雙方尋求並同意」進行代表團級會談。印媒稱,中國和印度的軍隊近日在拉達克地區發生短暫對峙。報導稱,這次對峙事件是在印度陸軍山地打擊軍與印度空軍將於下月舉行聯合軍演前發生的。這次軍演期間,印方將在其東部前線部署軍隊,進行實戰演練。另據《印度時報》網站9月12日報導,消息人士透露:「印度士兵在巡邏時遭遇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士兵,後者強烈反對他們進入該地區。兩國士兵發生衝突,雙方向該地區派遣了一些增援部隊。
  • 印軍向中國歸還17頭犛牛,被印媒「腦補」成間諜
    印媒文章捕風捉影地稱,印度軍方歸還這些犛牛,可能意味著軍方已經做過「盡職調查」,但動物用於間諜行動的新聞並不罕見。 【文/觀察者網 趙挪亞】當地時間9月7日,印度東部軍區司令部官方發布推特確認,印度出於「人道主義姿態」,當天向中國歸還13頭犛牛,以及4頭小牛。
  • 邊境衝突加國內危機,印政客:並非妄言_騰訊網
    印度右翼組織「溼婆軍」領袖對莫迪發起了嚴厲指責,他表示新德裡中央和地方的關係正在迅速惡化,莫迪的農民政策正在傷害廣大民眾,不需要多久就會重蹈蘇聯分裂的覆轍。 他認為,新德裡為了排除異己,正在試圖破壞地方各邦的穩定,這破壞了印度立國的根基,使得印度地方和中央的關係出現不可彌補的裂痕,最終可能導致印度「四分五裂」,而這並非聳人聽聞的妄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