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傳千年的「裹屍布」裡,藏著什麼動物?| 一周科技

2020-09-05 知識分子


跟蹤前沿進展,掌握最新動態

一手掌握一周重大科技新聞


撰文 | 蛋炒飯 黃宇翔 鄭 頤

責編 | Yuki醬


●  ●  ●


1、流傳千年的 「裹屍布」 裡,藏著什麼動物?


製作木乃伊是古埃及人的強項。他們會對屍體進行防腐處理,再用布纏繞包裹起來,保藏千年。不僅是人,動物也會被製成木乃伊——比如上圖展示的這三個藏品,你能猜出它們是什麼動物嗎?近日,來自英國斯旺西大學的專家利用顯微CT技術,在不破壞木乃伊 「裹屍布」 的前提下,查明了這些動物的身份。它們分別是一隻紅隼、一隻身首異處的埃及家貓,以及一條被盤成一捆的埃及眼鏡蛇。顯微CT掃描獲得的諸多細節,能夠幫助科學家深入了解古埃及宗教與動物之間的聯繫。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8-020-69726-0


2、發幾張 「自拍」 給醫生,就能診斷心臟疾病?

圖片來源:Pixabay

隨著智慧型手機的普及,「自拍」 成了現代人的樂趣之一。不過,除了娛樂,自拍還有一項鮮為人知的重要功能——診斷心臟病。《歐洲心臟雜誌》上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向醫生發送「自拍照」可能成為一種廉價、簡單的心臟病檢測方法。該研究表明,使用深度學習的計算機算法,通過分析人面部的四張不同角度的照片,即可成功檢測冠心病(CAD)。在測試組中,1013名患者敏感性為80%,特異性為54%。雖然該算法目前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假陽性率46%,僅有漢族人做測試),但其研究成果具有開創性意義,使其有望成為在一般人群中篩查心臟病高危患者的高效檢測工具。在自拍前,記得關掉美顏。

文章連結:

https://academic.oup.com/eurheartj/advance-article/doi/10.1093/eurheartj/ehaa640/5895010


3、說好的要減肥,為什麼離開可樂炸雞就會 「人生無趣」?

圖片來源:Pixabay

堅持鍛鍊和控制飲食是減肥的必備條件。但習慣了漢堡炸雞的日常之後,回歸 「粗茶淡飯」 的飲食常令不少人痛苦難耐,這是什麼原因呢?近日一篇發表在《自然-神經科學》的論文,對這一現象背後的神經生物學機制進行了闡釋:研究者對小鼠下丘腦弓狀核(ARC)區域的一組調控飲食行為的神經元進行螢光成像記錄(使用由中國科學家李毓龍團隊開發的多巴胺螢光探針)。此前研究發現,接受正常飲食的小鼠在飢餓狀態下這些神經元會激活,引發小鼠食慾,進食普通飼料;但當研究者用高熱量的食物對小鼠進行一段時間投餵後,小鼠再次進入飢餓狀態時,普通飼料似乎就顯得 「難以下咽」,小鼠寧可挨餓也不願多吃。進一步的神經環路研究表明,前期的高熱量飲食重塑了ARC區域進食神經元的狀態,使得其在飢餓條件下更難以被激活。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3-020-0684-9


4、新型味覺細胞被發現,可同時鑑別多種味覺

圖片來源:Pixabay

我們的舌頭上分布著大量的味覺細胞,不同類型的味覺細胞能夠品嘗到酸、甜、苦、鹹、鮮幾種基本味覺。它們各司其職最終在腦中完成味覺信息的整合,幫助我們鑑別吃下的東西是美食還是毒物。近期,布法羅大學的研究者從小鼠的味蕾中分離出了一群全新的細胞類型,這種細胞對包括苦、甜、鮮、酸多種類型的味覺刺激都有響應,因此被命名為 「廣譜響應味覺細胞」(Broadly-responsive taste cells)。這種新發現的味覺細胞究竟有什麼生理功能,是接下來有待解決的問題。

文章連結:

https://journals.plos.org/plosgenetics/article?id=10.1371/journal.pgen.1008925


5、皮皮蝦下手那麼狠,「小拳拳」 為何不會受傷?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雀尾螳螂蝦Odontodactylus scyllarus)是一種生活在海裡的兇殘的生物。這種皮皮蝦的 「拳頭」 能以23 米/秒的速度、1500牛頓的力對獵物進行擊打,將其置之於死地。人們不由好奇,雀尾螳螂蝦出拳又快又狠,為什麼自己不會受傷呢?近日,科學家發現了它們的一種「高防」機制:「拳頭」 的外層,是由高度礦化的羥磷灰石納米晶體與軟質有機物相互嵌合形成的雙連續結構。遇到高衝擊力時,受力點周圍的納米晶體會變形以及分裂成更小的顆粒,與此同時,周遭的有機物會變得堅硬,防止分裂進一步擴散;若遇到的衝擊力較低,變形的晶體還會恢復原樣。通過這樣巧妙的機制,皮皮蝦的 「拳頭」 變得更堅硬的同時,又能緩解和吸收大量的衝擊力。如果模仿這個結構製造出剛硬又防震的材料,將會在建築、航空航天等領域一展身手。

文章連結: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3-020-0768-7


6、「強顏歡笑」,也能讓你更樂觀

圖片來源:Pixabay

假裝微笑,能改變人的心態嗎?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是肯定的。最近,一項心理學研究指出,一個人露出笑容的時候,即使並非主動,也比不笑時能更積極地看待他人的表情和動作。研究人員讓受試者咬一支筆,來模擬笑的表情。實驗中,受試者需要分別在咬筆和不咬筆的情況下,隨機觀看不同表情的人物圖像,並快速判斷圖像裡的人物是開心還是難過。結果發現,當受試者咬筆 「假笑」 的時候,會更傾向於將畫面裡的人標記為 「開心」。也就是說,當人自己臉上有笑容的時候,會更容易認為他人也是 「開心」 的。該研究提示了身體動作與知覺意識間的潛在聯繫。

文章連結:

https://econtent.hogrefe.com/doi/10.1027/1618-3169/a000470

相關焦點

  • 耶穌裹屍布是真實的嗎?基督徒膜拜的裹屍布,在都靈50年展出一次
    它便是當初用於包囊被釘後死在十字架上的主耶穌遺體的裹屍布。這一神秘的裹屍布據傳就是耶穌受難後用過的裹屍布,它安放在義大利西北部地區小鎮都靈的都靈主教堂裡,敬奉約四米長一米寬的亞麻布,通過亞麻布上若隱若現的印痕和泛黃的血印,依稀可見一個男人正面和後面的影像。這塊不值一提的亞麻布,被信徒認為就是主耶穌遺體的裹屍布。
  • 一周科技精選|馬斯克現場溜豬、它在外太空可待3年
    一周科技精選NEWS(8.24~8.30)為你精選科技「新鮮事」每周都有你不知道的內容一周熱議天問一號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據中國探月工程消息,8月25日22時45分,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距離地球突破1000萬公裡,飛行裡程約9300萬公裡,探測器飛行正常。
  • 都靈裹屍布的歷史之謎
    【摘要】:1988年,「裹屍布」的一小部分被剪下做化驗,包括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學院三個舉世知名實驗室的結果都指出,裹屍布只有約六七百年歷史,屬於中世紀的藝術品……
  • 世界未解之謎——耶穌的裹屍布
    這塊布究竟是不是耶穌的裹屍布,歷來就存在著爭論。研究者們運用各種不同的方法,從不同的角度對裹屍布的真偽做出了自己的判斷。 1988年4月21日,美國亞利桑那大學、英國牛津大學考古學研究所及瑞士蘇黎世聯邦科技學院這三個舉世聞名的實驗室共同利用碳14斷代法對三塊從裹屍布上取下來的標本進行斷代,結果證明這塊裡屍布是1260年至1390年之間的產物,而且布上褪色的汙跡顯示出的人形痕跡是後人用紅色的黏石和硃砂蛋彩畫顏料塗上去的,這一切似乎證明了這塊裹屍布是中世紀的贗品。
  • 流傳千年的顏色——礦物顏料
    1981年,人們修復義大利畫家波提切利的著名壁畫《春》時發現,在過去500多年裡,畫上的綠色竟然沒有變色,化驗之後才知道畫家採用了磨碎的孔雀石當顏料。傳說中古代的弗呂吉亞王國的國王米達斯的父親的裹屍布是用含有針鐵礦的染料染色的,這種染料在原始的未褪色狀態下會使裹屍布看起來像是用金子織成的。歷史學家推測,米達斯國王的「點石成金」的傳說或起源於此。
  • 乾隆的「裹屍布」,曾被孫殿英盜取,為何能拍賣出1.3億元?
    古代的文物多種多樣,有的是瓷器珠寶,有的是木雕玉床,殊不知曾經古人身上的裹屍布也是一樣文物,曾經乾隆皇帝的裹屍布,更是被拍賣出了1.3億元的價格,這東西從何而來,它又真的值這麼高的價錢嗎,而買回去的人又是抱著什麼樣的心態呢?
  • 慈禧墓裡最寶貝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她的「裹屍布」
    在我國的考古團隊裡有發掘幾起皇家的陵墓,裡面也有發現不少的金銀珠寶,在他們發現的幾座陵墓裡慈禧的陵墓是最讓人震驚的,因為他們發現在慈禧墓裡最寶貝的,不是金銀珠寶,而是她的「裹屍布」。    這讓很多的人好奇,裹屍布有什麼值得寶貝的,不就是一塊破布嗎?哪裡比得上那些金銀珠寶來的值錢,來的寶貝?要她的裹屍布幹嘛?
  • 《最強蝸牛》手遊裹屍布如何獲得 裹屍布獲取攻略
    導 讀 在最強蝸牛手遊中裹屍布究竟該怎麼獲取呢?獲取的途徑內容又是什麼呢?想了解的話,下面就來看一下具體內容是什麼吧!
  • 乾隆的裹屍布為什麼非常值錢?
    因為這壓根兒就不是簡單的裹屍布,想想也是必然,帝王家怎麼可以用簡單的裹屍布呢?一、關於外界的誤解。當我們談論這個話題的時候,很多小夥伴說:它很值錢,原因也很簡單嘛,誰讓這是帝王的東西呢。我們發現尤其是一些古代帝王他們用過的東西,頂了天也就幾百萬,但是這個乾隆的裹屍布,它的價格甚至超過千萬超過了億,這是一個極其可怕的存在。之所以乾隆的裹屍布非常的貴,是因為三方面的貴,分別是材料的貴,內涵的貴,歷史研究價值的貴。二、一般人不敢想像的材料。這件裹屍布它的長和寬分別是2米和1.38米,它的材料用的是藏羚羊和金絲。
  • 都靈裹屍布:世界上最神聖的裹屍布,據傳耶穌死後靠此布成聖
    都靈裹屍布:世界上最神聖的裹屍布,據傳耶穌死後靠此布成聖。24歲時,伊曼紐拉·馬裡內利在羅馬梵蒂岡附近散步時,在修女經營的一家商店的櫥窗裡,瞥見了一張印在紀念品上的「基督的美麗臉龐」。她說:「這張圖像在很多待售物品中顯得非常不凡,圖像是黑白色的,圖像上的人閉著眼睛,痛苦但很平靜。」
  • 一塊「裹屍布」,到底貴在哪裡呢?看完才明白!
    據當時的史料記載,孫殿英和其手下士兵,在取空乾隆棺中的陪葬寶物後,還將鑲嵌在乾隆「裹屍布」上的所有珍珠寶石都用軍刀刮下。而在刮完上面的珍珠寶石後,他們順手就將這塊「裹屍布」隨手丟到了一邊,之後溥儀命人重新歸葬被盜挖後的乾隆慈禧陵墓時,滿清的一位遺老在墓中發現了那塊被丟掉的「裹屍布」。
  • 曠世聖物真假之爭:碳14鑑定耶穌裹屍布為假,為何有人就是不信?
    義大利的都靈大教堂藏著一件聞名於世界的奇異藏品——都靈裹屍布,俗稱「耶穌的裹屍布」。這是一件神秘而又有著重大意義的遺物,在西方傳說中,耶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後,門徒四處逃散,其屍首無人收殮。只有一個叫約瑟的人前去收斂,把他的屍體用細麻布裹好,隨後下葬。然而不久後,耶穌竟然死而復生,不見蹤影,只留下了那塊裹屍布。
  • 教皇舉行守夜儀式抗疫,都靈裹屍布被線上展示:可讓人們看到希望
    同時,讚揚了都靈大主教在網上公開展示都靈裹屍布的行為,裹屍布被稱「打開了人們的心靈,讓他們看到了信仰和希望」。 此前,羅馬教皇讚揚了都靈大主教的一項倡議,稱在網上公開都靈裹屍布符合遭受流感大流行的信徒的要求。大主教諾西利亞說,他收到了成千上萬的請求,年輕人和老年人都希望能夠遠程觀看裹屍布。
  • 7歲駱賓王寫的詠鵝毫無情感 為何能流傳千年?鵝鵝鵝三字堪稱一絕
    那大家是否好奇,這首詩一沒金句、二沒鍊句、三沒情感、四沒思想格局,為何還能流傳千年,登上教科書呢?要了解這首詞,你一定要了解作者,《詠鵝》是駱賓王7歲時候寫的一首五言古詩,雖說駱賓王是"初唐四傑"之一,但是僅僅7歲孩子寫出來的詩我想很難有思想高度,更別說情感了,有的可能只是畫面感。
  • 耶穌裹屍布上,神秘人影是誰?為何有神奇能量?困惑專家2000年
    耶穌裹屍布上,神秘人影是誰?為何有神奇能量?困惑專家2000年有關耶穌的去世自古以來瀰漫著各種各樣的探討,其中有關耶穌裹屍布上的影像就是最詭異的一例,一塊血跡斑斑的條形絲絨布,變成基督信徒能夠用生命守護的聖物。
  • 一本流傳千年的符咒奇書,老祖宗說:詭異至極,不可學!
    一本流傳千年的符咒奇書,老祖宗說:詭異至極,不可學!戰國時期在我國歷史上,是一段很值得評說的時代,春秋之後,中國就迎來了一個大變革時期,即戰國時期。當時百家思想爭鳴,各路思想文化在這個時期,發生了一次大碰撞,我們比較熟悉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等等,都是在這個時候出現的。
  • 耶穌裹屍布之謎,耶穌基督受難的遺物?
    慈悲耶穌有人說他是神,還有人說他是人,耶穌是人還是神至今都是未解之謎,傳說耶穌有一個裹屍布被人們當神一樣徒奉。在義大利西北部的城市都靈,從公元16世紀起就有一件鎮市之寶,保存在約翰大教堂裡,世代承受著基督教信徒的頂禮膜拜,它被譽為基督教的聖物,這就是舉世聞名的「都靈裹屍布」,也稱作「耶穌裹屍布」。
  • 乾隆皇帝的裹屍布經歷了什麼?三年間,從9萬元升值到1.3億
    歡迎來到百家號,今天我們講述的是:乾隆皇帝的裹屍布經歷了什麼?三年間,從9萬元升值到1.3億。2005年,一件「清末袈裟」出現在一場北京的拍賣會中,這件物品的標價僅僅8萬元,但是卻無人問津,只能流拍。但是在2010年,就是這件物品裡的一塊布卻被眾人當做國寶,最後以1.3億元的天價被拍賣。而這塊布居然是一塊裹屍布,為什麼區區一塊裹屍布在幾年間價格差距如此之大呢?2005年,在北京舉辦的一次拍賣會中,其他很多的藏品接二連三被別人買下,但是一件僅僅標價8萬元的清朝袈裟是沒有人想要,最後只能流標。
  • 神秘的可可西裡,藏著哪些珍稀動物?
    崑崙山南麓、可可西裡山南麓和庫賽湖新生湖(海丁諾爾)一帶是野犛牛最為集中的區域。似乎在青海可可西裡世界遺產地和緩衝區的任何區域,任何時刻,都能看見藏野驢矯健的身姿。藏野驢是世界上現存體型最大的野生馬科動物,也可能是非洲以外現存數量最大的野生馬科動物。與藏羚、野犛牛一樣,藏野驢是青藏高原特有物種,分布範圍相當大,也較為連續。
  • 都靈裹屍布並非偽造 印記或因地震輻射形成(圖)
    義大利都靈理工大學的一支研究小組表示神秘的都靈裹屍布並非偽造,裹屍布上耶穌印記的真實性之所以遭到很多人的質疑可能與公元33年耶路撒冷的一場地震有關。這場地震的強度達到8.2級,足以從碎裂的巖石中釋放出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