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瓶頸!長壽命的高效「純藍光」OLED

2021-03-05 中國光學


招募撰稿人/主筆

撰稿 | YUE(哈爾濱工業學 博士生)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雷射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具有厚度薄、響應速度快、驅動電壓低、工作溫度範圍廣、低能耗以及可製備柔性器件等優點,是當今國內外顯示和照明領域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

目前,人們對紅光OLED綠光OLED的研究已經趨於成熟,但對藍光OLED的研究卻一直較為滯後

(1)發光效率較低;

(2)使用壽命較短;

藝術插圖/圖源: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在此背景下,日本九州大學安達千波矢【⏬拓展連結】研究團隊基於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超螢光技術設計了一種具有高效率、窄帶寬、強穩定性的純藍光OLED。與以前報導的具有相似色純度的高效率OLED相比,研究人員在高亮度下獲得了更長的使用壽命。說明:因為之前的大部分研究提到的藍光OLED,發射光譜較寬且多為藍綠光OELD,所以這裡強調純藍光OLED,與其區分。該成果以「Stable pure-blue hyperfluoresce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efficiency and narrow emission」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TADF是利用熱活化的方式實現螢光發射的一種材料,其本身不需要藉助稀有金屬便可實現接近100%的轉換效率,因此被眾多研究人員所青睞。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發射光譜較寬色純度較低等。為了解決TADF電致發光色純度的問題,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天藍色的TADF材料——HDT-1(TPh2Cz2DPhCzBN),並應用超螢光技術將一種窄帶的藍光發射材料——ν-DABNA(終端螢光摻雜材料)HDT-1輔助摻雜材料)共同沉積到基底中,這樣便可使HDT-1產生的能量轉移到ν-DABNA上,從而實現發射光由天藍色到純藍色的顏色轉換,如圖2所示。

通過實驗測試得知,這種新型的純藍光OLED表現出較高的性能:外部量子效率(EQE)可達27%、電致發光峰值為471nm、半峰全寬(FWHM)僅為18nm、CIE色坐標為(0.15,0.20),這足以證明該設備已經達到了高反射率窄帶寬的藍光OLED的性能要求。此外,研究人員進一步採用雙單元堆疊串聯的結構設計,並通過實驗測試證明:在相同電流下,發射功率增加了一倍;在高亮度屬性下,壽命增加了一倍。在中等強度下(峰值亮度的50%),該設備可以在10000個小時內保持其亮度。

圖源:Nature Photonics, 1-5. Fig S18這種新型超螢光的純藍光OLED打破了現有藍光OLED的技術瓶頸,儘管它的使用壽命對於實際應用而言仍然太短了,但是嚴格控制製造條件可以實現更長的使用壽命。因此這些初步結果為這種方法最終獲得高效穩定的純藍光OLED指明了非常有希望的未來。在不久的將來,超螢光藍光OLED可以替代當前的藍光OLED,用於超高清顯示器。

文章信息

Chan, CY., Tanaka, M., Lee, YT. et al. Stable pure-blue hyperfluoresce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efficiency and narrow emission. Nat. Photonics (2021).

論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0-00745-z

 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開 放 投 稿:eLight

CN 22-1427/O4

ISSN 2662-8643

期 刊 網 站:elight.springeropen.com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584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 

相關焦點

  • 藍光高效長壽命發光電化學池的研究進展
    尤其是穩定、高效的藍光LEC的缺乏,極大的限制了LEC的應用。針對這一問題,二十多年來,科學家們在高效藍光新型材料的開發及器件結構設計等方面取得了極大的進展,非常有必要對此領域目前的發展情況進行總結,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提出建議。
  • 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 oled和量子點電視的區別有哪些
    市面上有oled電視機與lcd電視機,僅僅是從名稱上就能看出兩者的材料不同,oled和lcd在傷眼的程度上同樣存在差異。oled和lcd哪個傷眼睛?還有oled與量子點電視是否存在差別?如何才能更好地區分?今日我們就來聊聊oled電視。
  • 國際OLED藍光材料形成壟斷格局,TADF技術開發如火如荼
    OLED的三種顏色的發光材料中,藍光摻雜材料的發射波長最短,因此能壘最高;並且與之匹配的金屬材料種類較少。此外,由於藍光材料癿能隙較寬,對載流子注入發光層的效率有影響,進而影響器件的整體性能,導致藍光材料效率和壽命都不如紅綠光材料。
  • 來自稀土的藍光OLED:高效穩定,補齊三基色|NSR
    北京大學研究者將稀土鈰(III)配合物Ce-2引入OLED,實現了高效、穩定的天藍色發光。以Ce-2為代表的鈰(III)配合物有望成為新一代發光材料,實現高效穩定的OLED全色顯示與照明。
  • 來自稀土的藍光OLED:高效穩定,補齊三基色 | NSR
    北京大學研究者將稀土鈰(III)配合物Ce-2引入OLED,實現了高效以Ce-2為代表的鈰(III)配合物有望成為新一代發光材料,實現高效穩定的OLED全色顯示與照明。而在近三十年來快速發展的O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領域,高效穩定的藍光同樣是三基色中最難獲得的一種。在產業應用中,使用具有100%激子利用率的高效磷光材料,可以製造出足夠好的紅光和綠光器件。但是,目前還缺少兼具高激子利用率和短激發態壽命的優質藍光OLED材料。
  • 讓OLED 的「藍」更純了,科學家研發出新分子技術
    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採用一種新的發射體分子組合,能產生一種高效率的純藍色光線發射,並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亮度,克服過往 OLED 顯示屏幕缺乏高效能藍光的挑戰。
  • 手機LCD和OLED屏幕哪個對眼睛傷害小?不說你一定猜不到!
    今天我們就聊下手機屏幕傷眼的問題在消費者最為關心的藍光在LED液晶電視上對眼睛有害,在OLED電視則無害的問題,其實早在多年前LED液晶電視上世時,就已經被證明藍光LED電視有害是謠言。藍光是波長在400—500納米之間的光。研究表明,波長越短,能量就越高,穿透力越強。
  • 日本科學家研發新技術改善OLED屏幕藍光發射率和壽命
    日本九州大學(Kyushu University)研究團隊近日宣布,採用一種新的發射體分子組合,能產生一種高效率的純藍色光線發射,並在一定的時間內保持亮度,克服過往OLED顯示屏幕缺乏高效能藍光的挑戰圖片來源:日本九州大學目前OLED顯示屏幕在藍光光源方面遇到了挑戰,雖然有高性能的紅色和綠色有機發光二極體,但缺乏性能相似的藍色光源。研究人員表示,雖然目前紅色和綠色OLED的選擇越來越多,但仍缺乏能發射高效藍光的元件。藍光元件在效能、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等條件經常都要權衡、取捨。
  • 中國學者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應用瓶頸
    (黑龍江大學提供)   7月12日,黑龍江大學發布消息,該校許輝教授領導的磷基光電功能材料科研團隊,首次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器件的應用瓶頸。   新一代熱激發延遲螢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OLED在保留上一代高效率的同時,採用純有機分子發光材料,從而解決了上述問題,但TADF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極性,從而引起更為嚴重的發光猝滅現象。
  • 《Nanomaterials》:一種高效、長壽命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
    編輯推薦:本文報導了在摻鎂氧化鋅(MZO)電子傳輸層(ETL)中摻入不同鹼金屬碳酸鹽,製備出高效、長壽命的量子點發光二極體(QLEDs)。鹼金屬碳酸鹽混合在MZO,可以控制帶隙、電性能和熱穩定性。因此,這可以提高QLEDs的運行壽命。
  • 防藍光眼鏡:高效防止藍光傷害 長效呵護雙眼健康
    接下來我們就一起走進藍光,認識藍光吧! 首先我們應該正確地看待藍光。人眼可見光的波長範圍在380-780nm之間,是由紅、黃、藍等可見光組成,波長越小,能量越高。而藍光波長在 400~500 納米,是波長最短的可見光。在這個區間又將藍光劃分為兩個波段,通常被我們稱為「有益藍光」和「有害藍光」。
  • 高效雙極藍光熱激發延遲螢光主體材料——破解低成本有機電致發光...
    新一代熱激發延遲螢光(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 TADF)OLED在保留上一代磷光OLED高效率的同時,採用純有機分子發光材料,從而解決了上述問題。但TADF材料往往具有更高的極性,從而引起更為嚴重的發光猝滅現象,必須採用主體基質加以分散以抑制這種猝滅效應。
  • 國內外從事OLED三類材料體系研發工作,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是相同的
    有機發光層的材料必須具備固態下有較強螢光、載子傳輸性能好、熱穩定性和化學穩定性佳、量子效率高且具有真空蒸鍍的特性,一般有機發光層的材料通常使用與電子傳輸層或空穴傳輸層所採用的材料相同,例如Alq被廣泛用於綠光,Balq和DPVBi則被廣泛應用於藍光。
  • AOM:紅磷光客體敏化熱活化延遲螢光藍光的150 lm/W長壽命疊層雜化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
    白光有機發光二極體(WOLED)作為平面光源,具有無藍光危害,無眩光,柔性可彎折等獨特的性質,被認為是固態照明光源的明日之星。
  • 量子點與oled電視誰好?
    未來隨著技術瓶頸的突破,或將能實現真正的QLED主動發光顯示技術,其顯示性能將會更加卓越。  現在回頭看看前文提到的——量子點電視值得買嗎?  如果在液晶電視和量子點電視之間抉擇,在預算充足情況下,量子點電視當然值得買。連科技部「十三五」 計劃中都把量子點列印顯示列為關鍵性技術了,在未來,量子點技術還會不香嗎?
  • 打破國外壟斷,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發布,2股或受益
    近日,中國空氣動力研究與發展中心正式宣布了一則好消息,公開發布了一款名為NNW-FlowStar的純國產氣動分析與設計軟體,打破外國技術在我國航天軟體領域的壟斷。下一步將推出系列特色優勢軟體,掌握自主智慧財產權,打破國外工業軟體技術壟斷和封鎖,打造國產自主計算流體力學軟體生態。點評:工業軟體是「中國製造2025」的必經之路,是科技強國的核心實力。在目前的國際環境大背景下,突破制約我國產業安全的關鍵技術瓶頸,打破可能被「卡脖子」的技術領域壁壘已經迫在眉睫。截止2019年,我國工業軟體市場規模達1796多億。
  • 研究人員開發出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
    然而,藍色OLED在效率和穩定性方面一直存在瓶頸,需要在效率、色彩純度、成本和壽命之間進行權衡。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高效純藍色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目前正在進行壽命測試。基於超螢光(使用雙分子工藝發光),OLED發出純藍色的光芒,與其他高效器件相比,OLED表現出顯著提高的壽命,而且所有這些都不需要使用昂貴的金屬原子。
  • 化工行業:氘代化合物在OLED藍光材料應用前景廣闊
    價格漲幅超過5%的產品:掛牌純MDI、DMF、掛牌聚合MDI、天然乳膠、丁二烯、液氯、鈦精礦、鈦白粉(銳鈦型NA100)、鹽酸(31%)、苯酐、國際丁二烯、NYMEX天然氣、PU漿料(幹法)、鹽酸(合成酸)、改質煤瀝青、液氨、BDO(華東)、炭黑、鞋底原液、甲基環矽氧烷(DMC)、棉短絨、國際硫磺、40D氨綸等;價格跌幅超過5%的產品:國產維生素D3、丙烯酸、國產維生素A、布倫特原油、WTI原油、環氧丙烷
  • 復旦《尖端科學》高效的藍光發射鈣鈦礦納米晶
    但是,缺乏高效的藍光鈣鈦礦納米晶。在此,作者製備了釹(III)(Nd3+)摻雜的CsPbBr3納米晶,從綠色到深藍色具有了可調諧光電發射。這為膠體CsPbX3 NCS中的B位組成工程開闢了新的可能性。但是,由於缺乏高效的藍光鈣鈦礦納米晶,限制了它們在光電應用中的發展。來自復旦大學張樹宇副教授團隊最新研究表明,CsPbBr3納米晶通過釹摻雜可以實現從綠光到深藍光的可調諧光電發射,在中心波長在459 nm處的納米晶具有90%的量子產率。
  • OLED屏,電壓只要2.9伏,就達到現代屏幕亮度的100倍!
    有機發光二極體(oled)不再由含有半導體材料鎵的化合物組成,而是由以碳為主要成分的有機化合物組成。這一物理原理已經為人所知幾十年了,但大約10年前,當日本演示了一種將電能高效轉化為光的方法時,OLED成為了研究的焦點。從那以後,研究人員一直致力於生產基於tadf的oled,因為這些oled不需要昂貴含有稀土金屬的分子複合物,而目前oled使用的正是稀土金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