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募撰稿人/主筆
撰稿 | YUE(哈爾濱工業學 博士生)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又稱為有機電雷射顯示、有機發光二極體,屬於一種電流型的有機發光器件,具有厚度薄、響應速度快、驅動電壓低、工作溫度範圍廣、低能耗以及可製備柔性器件等優點,是當今國內外顯示和照明領域研究的熱點課題之一。目前,人們對紅光OLED和綠光OLED的研究已經趨於成熟,但對藍光OLED的研究卻一直較為滯後。
(1)發光效率較低;
(2)使用壽命較短;
藝術插圖/圖源:長春光機所,Light學術出版中心,新媒體工作組在此背景下,日本九州大學的安達千波矢【⏬拓展連結】研究團隊基於熱活化延遲螢光——TADF(thermally activated delayed fluorescence)及超螢光技術設計了一種具有高效率、窄帶寬、強穩定性的純藍光OLED。與以前報導的具有相似色純度的高效率OLED相比,研究人員在高亮度下獲得了更長的使用壽命。說明:因為之前的大部分研究提到的藍光OLED,發射光譜較寬且多為藍綠光OELD,所以這裡強調純藍光OLED,與其區分。該成果以「Stable pure-blue hyperfluoresce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efficiency and narrow emission」為題發表在Nature Photonics。TADF是利用熱活化的方式實現螢光發射的一種材料,其本身不需要藉助稀有金屬便可實現接近100%的轉換效率,因此被眾多研究人員所青睞。但與此同時也存在一些其他問題:比如發射光譜較寬、色純度較低等。為了解決TADF電致發光色純度的問題,日本九州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新型天藍色的TADF材料——HDT-1(TPh2Cz2DPhCzBN),並應用超螢光技術將一種窄帶的藍光發射材料——ν-DABNA(終端螢光摻雜材料)與HDT-1(輔助摻雜材料)共同沉積到基底中,這樣便可使HDT-1產生的能量轉移到ν-DABNA上,從而實現發射光由天藍色到純藍色的顏色轉換,如圖2所示。文章信息
Chan, CY., Tanaka, M., Lee, YT. et al. Stable pure-blue hyperfluorescence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with high-efficiency and narrow emission. Nat. Photonics (2021).論文地址
https://doi.org/10.1038/s41566-020-00745-z歡迎課題組投遞成果宣傳稿
轉載/合作/課題組投稿,請加微信:447882024
開 放 投 稿:Light:Advanced Manufacturing
ISSN 2689-9620
期 刊 網 站:www.light-am.com
開 放 投 稿:eLight
CN 22-1427/O4
ISSN 2662-8643
期 刊 網 站:elight.springeropen.com
這是中國光學發布的第1584篇,如果你覺得有幫助,轉發朋友圈是對我們最大的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