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用金融投資400年的經驗教訓,指導日常生活?丨21讀書

2020-12-01 騰訊網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回想一下社會經濟新聞,會發現泡沫層出不窮,危險的幻覺持續不斷,上升到了一個讓人目眩神迷的高度,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然而,這些一個又一個精心設計過的概念,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旁氏騙局,南海泡沫。

那麼,在金融投資400年裡,留下了哪些值得關注的經驗或教訓?其中又有怎樣的底層觀念或規則值得掌握?

21讀書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金融投資400年:投資者必讀金融理財寶典》

編輯丨黎雨桐;實習生思純

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

你可以看到,儘管媒體有多種說法,事實上幾個世紀以來,金融市場上沒有任何重要的東西發生了改變。

——《福布斯》雜誌

題記

曾幾何時,我的知識體系存在嚴重的偏科。

那時候雖然也在年讀100本書,但我就喜歡呆在自己喜歡的舒適區,只看自己局限的領域,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狹隘地看很多不熟悉的人事物。

隨著閱讀領域的擴大,強制讓自己一點點走出舒適區,我發現這些需要強制自己一點一點進行的晦澀閱讀,哪怕生硬,哪怕枯燥,的的確確會為我呈現打開世界的全新視角。

所以,我一直在致力於每年都在進行不太熟悉的領域的經典書籍閱讀,尤其是那些對整個領域行業的成就,歷史,發展,經驗教訓有總結性精彩論述的入門科普。

說來慚愧,我也算是相關專業出身,雖然了解書中的很多著名經濟歷史事件的大致走向,但只是填鴨式殘留有模模糊糊的印象,知其然,並不知其所以然。

比如密西西比計劃、荷蘭鬱金香狂潮和南海泡沫事件,我知道那些深陷於投機狂潮中的人們的瘋狂舉動;也藉由《金融投資400年》這本書重新溫故知新,更深入地理解了交易所裡價格漲跌動因、投機原則、經紀人貪婪的原因及空頭的花招等。

不過更重要的是,耗費心力時間閱讀之後的內化反思,我有沒有能力總結出一些有助於自身底層思維方式的點,即我能不能用金融思維反向指導自己的普通生活?

01 逆向思維的重要性

神通廣大的南海公司在僅僅8個月的時間裡,經歷了正常企業幾十年的歷程:脫穎而出、迅速發展,慘澹收場,一敗塗地,淪為反面教材。

神話一般的奇蹟,其實更多都是經過人為操縱,建立在欺詐、錯覺、盲從與暴怒的基礎上。

道理大家都知道,從個人投資裡「不要盲目地追漲殺跌」,到謹慎觀望每一個日新月異速度崛起的新興領域。

然而,我們回想一下社會經濟新聞,會發現泡沫層出不窮,危險的幻覺持續不斷,上升到了一個讓人目眩神迷的高度,承載了太多人的希望,一個又一個精心設計過的概念,其實都是換湯不換藥的旁氏騙局,南海泡沫。

當你發現場內沒有背鍋的笨蛋,那個愚蠢的倒黴蛋,很可能就是你自己。

我並不想對商業模式,進行過多評價,畢竟雖有泡沫,也確實有欣欣向榮的革命性產業迅速擴張,日新月異的變革,和與日俱增的生存壓力,讓我們不得不學會主動擁抱變化。過於固步自封,無視機遇和風口,不過是溫水煮青蛙——看不見、看不起、看不懂、來不及。

眼饞那些天方夜譚的人生逆襲傳奇,又更容易忽視缺陷,風險甚至是騙局,只願意相信自己期待的假象。

獨立思考和自主判斷能力就顯得更為重要。

最簡單的例子,面對資訊時代鋪天蓋地的過剩信息,該看什麼,該忽略什麼,該相信哪些?

至少,作者約瑟夫 德 拉 維加,一位17世紀居住在阿姆斯特丹的猶太商人兼詩人,都如此清醒自知:

在新聞(之類的東西)常常不存在任何價值,原因是相互抵消、對抗的力量(或許)是向相反的方向起作用的,這就令其合力為零。

有些東西,也許會隨著時代進步,科技飛躍,意識形態轉變,而被顛覆;但有些東西,真的不會改變,歷久彌新。

02 人,其實是先變愚蠢,然後變壞的

這些歷史上的金融危機,經濟案件,真正的危害,遠不止本身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而是背後細思恐極的弊端和缺陷。

南海泡沫的故事裡,很多人不同程度地推波助瀾,哪怕每個人看似只是自私了一點,或者豁出去不顧底線原則一次,但積少成多,沒有一片雪花無辜。

他們在被提拔之前,也不過是才智平平的普通人。每個人都自以為是,神不知鬼不覺的以為自己是最聰明的人,可以以權謀私後,全身而退。

整個大氛圍,也容易助長這種鋌而走險的偏激想法。

永遠不能輕易考驗人性。

這種浮躁病態的迫切焦慮,使得相應的道德水準也開始鬆動。

普通人的生活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奢靡之風。人們不滿於正常的、按部就班的行業那緩慢卻確定無疑的利潤模式,一心希望第二天就能獲得無窮無盡的財富。

冷靜思考一下,這和賭博無異:

渴望一夜暴富,為此囂張至極,無法無天、目空一切,甚至可以拋棄所有,而且停不下來,直到崩潰。

前一陣某知名連鎖咖啡品牌,靠著講故事的過硬能力,瘋狂擴張,被發現財務報表人為造假的行為,馬上應聲落馬,原形畢露。

套用南海泡沫,同理分析,就會想通很多問題。

同樣地,我現在學會從經濟和資本角度,去解讀社會新聞,甚至娛樂熱搜頭條,都會有種豁然開朗的感受。

一旦發現了人性,資本邏輯和內在驅動力,很多讓人疑惑的操作,就變得可以理解了。

03 投資心態的「穩」值得借鑑

《金融投資400年》裡提到:

面對不幸所帶來的疾風驟雨時,一個人應做到面不改色心不跳絲毫不畏縮、怯懦,就如同那面對閃電發出勇敢咆哮的雄獅一樣,而非如同鹿一樣,才聽到雷聲就嚇得逃之天天。

懂投資的人,並且真正可以在市場浮沉中,屹立不倒,哪怕偏安一隅的人,都有著過硬的心理素質,可以稱得上寵辱不驚。

作者總結了幾條投資原則:

1、不要建議別人買進、賣出股票,一旦你的眼光出現問題,再好的建議,也可能是坑。

2、見好就收,保證當下的利潤,不要因為錯過利潤而自責。

3、無論任何人,想要成為贏家,必須具備耐心和資金實力。

4、只有心中永存希望的人,才可能獲勝。

5、少做交易。

6、做股票交易比賺錢更重要的是,克服人性弱點。

看似老生常談,但我們往往總會忽略最簡單,最基本的道理,自以為可以凌駕於規則之上,掌控大局。

其實這幾條也非常有實操性,比如雙十一,我就沒有陷入鋪天蓋地的帶貨和營銷。

對應下來,意外和這幾條投資建議很接近:

1、產品體驗感因人而異,沒必要過度迷信別人,選擇適合自己,真正需要的東西。

2、不要因為錯過特價,沒發揮好而自責;也不要過度投入在消費這件事上,花錢畢竟還是應該開心,而不是給自己添堵。

3、無論任何人,想要成為贏家,必須具備耐心和資金實力——買前最重要的一問,我們有錢嗎?

4、買少買精

5、克服人性想佔便宜的欲望

我們總是需要構建一個更加全面的知識體系和底層觀念,去應對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

即使要做有一技之長的專才,也並不妨礙我們觸類旁通,用更多的視角看世界。

就像這本《金融投資400年》,不需要死記硬背,不需要強行輸入,但裡面的某個靈光一現,就是我們平凡生活中的雞毛蒜皮的憂愁的解答。

贈書福利

一部內容翔實、案例鮮活的金融投資類通俗讀物,集合了《驚人的幻覺和大眾的瘋狂》和《困惑之惑》。前者通過密西西比計劃、荷蘭鬱金香狂潮和南海泡沫事件,描繪了深陷於投機狂潮中的人們的瘋狂舉動;後者以對話的形式將交易所裡價格漲跌動因、投機原則、經紀人貪婪的原因及空頭的花招等一一予以揭露。全面展示了「一段關於財富、貪婪、欺詐與金融創新的精彩歷史」。

《金融投資400年:投資者必讀金融理財寶典》

作者:(英)查爾斯·馬凱,(荷)約瑟夫·德·拉·維加著

譯者:江月

出版社: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

現在,21君給大家謀福利啦,免費送書!

如何獲得?

留言評論本期【21讀書】,獲得點讚最多(點讚數需不少於50)的讀者將獲得《迷人的經濟學》一套,同時,21君會在前二名以外挑選部分留言走心的讀者,也免費贈送《迷人的經濟學》一套。點讚截止時間為12月2日12點,屆時21君會給獲獎讀者留言,請各位留意微信提醒哦~

為了給讀者提供更多的機會,每四期連續贈書的活動中,同一讀者只能獲獎1次(同一微信ID、手機號、地址均視為同一讀者)

21君

小夥伴們,你覺得金融投資的哪些底層觀念或規則可以用於指導日常生活?

來和我們分享一下吧~

相關焦點

  • 讀書心得分享丨王桑:精儘自我,勇攀高峰——讀《我的經驗與教訓》有感
    精儘自我,勇攀高峰         ——讀《我的經驗與教訓》有感                   王桑  大客戶中心近期有一本暢銷書頻頻出現在各大新聞媒體,即中國人的老朋友蘇世民的大作《我的經驗與教訓》。
  • 如何讀好一本書?「樊登讀書」創始人的秘訣是……丨21讀書
    21讀書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讀懂一本書:樊登讀書法 》,網絡每本書都有自己的使命,而讀書的過程就是人為地弄清楚一本書解決了什麼問題,抓住一本書的脈絡和重點
  • 21世紀年度好書(2020)入圍的30本名單
    導讀:在疫情的反覆無常中,我們即將送走2020年。人們面對複雜問題的智慧和勇氣,也體現在了2020年的圖書市場中。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經濟研究院評選出的「21世紀年度好書」吧。
  • 如何用10句話說清楚一個物理原理?丨21讀書
    今天,我們一起來看看李永樂老師是如何描繪物理學這所大廈的框架的吧。  21讀書  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李永樂老師給孩子講物理》  編輯丨阿巷;實習生思純  圖片來源丨視頻截圖,網絡等  我以為是我沒有學習物理的天分,後來才發現,是我沒有遇到一個好的物理老師。
  • 21世紀2020年度好書入圍書單發布,北大滙豐提供學術支持
    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經濟研究院自2016年發起「21世紀年度好書」評選,到今年已是第五屆,共計30本著作入圍2020年度「21世紀年度好書」。21世紀經濟報導、21世紀經濟研究院2020年度「21世紀年度好書」共有30本入圍,這些著作不僅思想性、可讀性強,而且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特別值得推薦的是,今年的好書評選第一次增加了金融類圖書,選定了多位重磅作者的新書,為讀者提供他們關於資本市場監管、金融危機反思、價值發現式投資等多方面的思考,既關照現實,又關係長遠。希望讀者在閱讀中有所收穫。
  • ...我們生活的「獨角獸」公司是怎麼做到今天這個樣子的?丨21讀書
    1886 年,伯宰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出生。他家在紐約州東南部的長島有一座農場,他在那裡生活了很久,並愛上了動物標本剝製術(那個年代愛好這個的孩子不多)。這讓他後來成了政府部門的博物學家。因為這份工作,他最終去了加拿大東北角的拉布拉多。在那裡,他看到因紐特人捕魚後把魚扔到冰上,讓魚瞬間凍住,以鎖住鮮味。伯宰回到美國之後,他嘗試用乾冰塊凍魚,又發現蔬菜也可以冷凍。
  • 新書上架丨《馮唐成事心法》馮唐21萬字實用乾貨講述20年實戰經驗
    管理是一生的日常,成事是一生的修行。近日,由磨鐵圖書策劃,馮唐《馮唐成事心法》正式與讀者見面。馮唐將他10年麥肯錫戰略規劃經驗,5年華潤醫療集團創始心得,5年中信資本投資管理啟示,全都寫進了這本實踐指南中,《馮唐成事心法》是他20年持續跨界成事經驗的全面總結。
  • 「金融阿爾法狗」PK投資高手誰會贏
    日前,金融時報刊發一篇報導稱,人工智慧是不是真的能自學成才,超越人類投資專家,還有待去驗證。與圍棋和電競不同,金融市場投資是一個受宏觀環境、市場波動、突發事件等等眾多不可控因素影響的複雜決策,人工智慧如何能像真人一樣完成如此複雜的決策?就此,記者採訪了相關專家。
  • 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可以說,人工智慧技術與金融業深度融合是金融科技大方向所指,用機器替代和超越人類部分經營管理經驗與能力也將引領未來的金融模式變革。智能金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高級形態,是在數位化基礎上的升級與轉型,是未來發展趨勢,也將成為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在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的同時,也不斷挑戰著社會既有的法律、倫理和秩序,且亟待回應。
  • 模型思維,一種更高級的思考方式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作者丨萬維鋼編輯丨陳思;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掌握多種模型,就像站在一間擁有很多窗戶的房子裡,以不同的方式看向世界。題記很多人都知道投資者查理·芒格喜歡談論「思維模型」,他說:「要想獲得普世智慧,80~90個重要的模型就能完成90%的工作。」
  • 人類消除飢餓面臨的種種難題丨21讀書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在物質條件日益充裕的今天,大部分人很難想像吃不飽、穿不暖的生活。然而,飢餓在世界範圍內仍然廣泛存在。6.9億人口仍然忍受著飢餓的折磨,10億人口因營養過剩遭受肥胖等富貴病的困擾,世界糧食鴻溝長期存在。  人類何時全面告別飢餓?如何告別飢餓?
  • 陳根:人工智慧融合金融服務,金融生活走向完全自動化
    可以說,人工智慧技術與金融業深度融合是金融科技大方向所指,用機器替代和超越人類部分經營管理經驗與能力也將引領未來的金融模式變革。智能金融是金融科技發展的高級形態,是在數位化基礎上的升級與轉型,是未來發展趨勢,也將成為金融業的核心競爭力所在。但在智能金融引領金融生產根本顛覆的同時,也不斷挑戰著社會既有的法律、倫理和秩序,且亟待回應。
  • 零利率環境下如何投資?日本的經驗教訓
    從2008年算起,全世界的金融市場就進入了一個比較特殊的時期,我們可以把它稱為零利率時期。世界主要國家的央行行長們,本來並沒有打算保持接近零的低利率長達十幾年。
  • 21年香港研究生金融專業選擇乾貨!
    2021年在專業選擇上,出現了一股趨勢,是關於金融科技,大數據的熱點。很多有一定工作經驗的學生,希望在未來的轉型道路上學些新東西,於是諮詢「金融科技」是今年明顯的一個變化。那麼我們來看看,關於這個方向有哪些專業是相關的?如何申請?
  • 20到39歲腫瘤發病率增長80%,我們該如何面對疾病與死亡?丨21讀書
    每周一本書  讓閱讀,豐滿人生  日常生活中,因為忙碌或者太過沉重,疾病與死亡相關的話題,經常被有意或者無意地暫時放到一邊。直到它們敲響我們自己或者身邊親友的門,很多人才會被動開始思考相關的問題,關於生存,關於生命的意義,關於怎樣活著才算不負此生,等等。
  • 《蘇世民——我的經驗與教訓》5
    蘇世民所達到的成就,得益於他所受的教育,所以黑石決定投資教育事業,於是先後在美國,非洲,亞洲投資各種書院學校,當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清華大學的蘇世民經濟學院。他從一個普通家庭的孩子,成長為一位名校高材生,然後進入大公司,然後自立門戶,然後,把黑石公司打造成一個擁有企業文化投資公司,這其中的艱辛和困難可想而知。然而蘇世民沒有擔心或害怕,他一路過關斬將,創建出優秀的企業,他不但積極的分享自己的成功經驗,並且用教育事業幫助和引領更多的人,認為「以幫助他人為己任,你的人生就會充實而有意義。」
  • 太陽能電站何時能走入我們日常生活?
    那麼,藉此機會,在西部建設太陽能光伏電站有哪些經驗可以汲取,國內太陽能光伏企業又如何破冰迎春呢? 近日,記者走進天華陽光公司在新疆阿拉爾市成功併網的首座**大光伏地面電站,只見一排排連成片的太陽能光伏板,如同藍色向日葵一般背朝沙漠、面朝藍天,將沙海變成電站,令人別有一番感受在心頭。
  • 11.30月線收官,美盤黃金原油投資如何操作?實時行情指導
    剛入市黃金的朋友可能會因為工作、生活等問題無法獲取國際市場第一新聞或消息,這對咱們做黃金來講是很大的困擾,所以林臻東歡迎做投資的朋友找到我一起共同交流與進步,讓各位隨時隨地第一時間知道國際市場動向,做最穩健的單子,獲取更多投資實時資訊、行情走勢分析,交易策略指導。
  • 2019年讀書清單
    219讀書清單2017年,我訂了一個目標,每年要閱讀完100本書,沒讀完的書都不能列入這個名單。2017年完成了109本。2018年讀完了126本,感興趣之前書單的讀者請參閱文末連結。2019年目前讀完了100本。書單如下。
  • 去規模化如何引領終身學習?丨21讀書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來源丨本文內容綜合選自《去規模化:小經濟的大機會》編輯丨阿巷;實習生 思純圖片來源丨圖蟲創意,視覺中國在去規模化的世界裡,體系將會遵從人們的需求。二、 兩個去規模化教育嘗試01 教育道場大約150 年以來,學校的規模在不斷擴大,就像工廠和企業一樣。這種教育方式在工業取代農業成為社會進步和繁榮的基礎的一個世紀前是正確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