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北京長城給人的感覺是雄偉壯麗、氣勢如虹,那麼印度泰姬陵則處處散發著清雅脫塵、亭亭玉立的雋美之氣。泰姬陵是印度文化與穆斯林藝術最完美的結合,是世界遺產中的經典傑作之一,擁有處女座無法挑剔的完美對稱式設計,被譽為世上「最完美建築」。
陵園南邊有一座高30米的紅砂石拱門,拱門頂部兩側各有一座八角亭,中間有兩排各11個頗具伊斯蘭特色的「皇冠」,表示泰姬陵歷時22年建成,有人說這是通往天堂的入口。邂逅泰姬陵,從這裡開始。穿過拱門,印入眼帘的是一個巨大的莫臥兒花園,小徑將花園共分成四大部分十六個小花圃。「四」,在伊斯蘭教中象徵著神聖與平和。
每當天空晴朗,萬裡無雲的時候,水池中就會映出白玉般的泰姬陵倒影,就像有兩座泰姬陵互相輝映,如果仔細觀察,清澈、平靜的水面上,泰姬陵的倒影猶如一幅戴著王冠的少女頭像,真是美妙極了。沿著植布柏樹的小道走到水池的盡頭,需要套上鞋套方可繼續拾級而上,一側有免費的鞋套可以憑門票領取當你第一次近距離接觸泰姬陵的時候,一定會被這座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巨大陵墓清真寺深深吸引,純白的泰姬陵在晨曦中顯得壯麗無比。
整座宮殿式建築體形雄渾清雅,輪廓簡潔明亮。泰姬陵陵園由殿堂、鐘樓、尖塔、水池等構成,並鑲嵌有玻璃、瑪瑙等裝飾,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在主陵墓的入口,抬起頭可以更清楚的欣賞陵墓的細節之美。主殿建築上部為一高聳飽滿的穹頂,下部為八角形陵壁,上下總高74米。四方拱門的門框上鑲嵌了由黑色大理石組成的古蘭經經文。
中央八角形大廳是陵墓的中心,設有一扇極為精美的門扉窗欞,據說由中國巧匠雕刻。正中心位置安放著穆塔茲·瑪哈兒的墓冢,沙·賈汗的墓冢則位於其旁邊。內部不可拍照,不妨留點神秘感吧!如今,沙賈汗和蒙泰姬都靜靜躺在精美絕倫的石棺裡,被細緻透明的大理石屏風圍繞起來。陵墓的大門永遠都不會上鎖,有一些巖鴿不時飛進飛出。叫聲加上迴響,有些飄忽,有些憂傷。
據稱,泰姬陵建築材料收集自印度各地和亞洲諸國,綠松石、玉和水晶來自中國,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碧玉來自旁遮普邦,藍寶石來自斯裡蘭卡,而瑪瑙則來自阿拉伯。光是運輸這些材料就使用了逾1千頭大象。完美,是形容泰姬陵的唯一形容詞。泰姬陵的成就首先在於建築群總體布局的完美。布局很單純,陵墓是唯一的構圖中心。從某種角度來說,泰姬陵是真正的360°無死角的完美建築。清晨日出,伴著朝霞與亞穆納河嫋嫋的晨霧,從睡夢中醒來的泰姬陵,初泛金光,仿佛一位在溪水邊梳妝打扮的清純少女,婀娜多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