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主從式雙處理器的光纖比色測溫儀軟體設計

2020-12-04 電子產品世界

  摘要: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eepw.com.cn/article/80510.htm

  介紹一種基於DSP和MCU雙處理器的內調製光纖比色測溫儀的設計原理。測溫儀以AT89C55和TMS320F206為核心,對內調製光電探測器進行線性補償和溫度補償,並加入比輻射率的修正。本系統能夠對環境溫度變化大、周圍環境惡劣的高溫物體進行高精度的溫度測量。

  在冶金、鋼鐵、建築材料、化工等眾多行業中,溫度是確保順利生產和質量控制的重要參數。溫度測量直接關係到產品的質量,關係到生產成本。熔融狀態下,鋼、鐵溫度在1200℃以上,主要測量方法有接觸式的金屬熱電偶溫度計和非接觸式的輻射溫度計。

  內調製光電管利用內調製機制,把高溫物體輻射出的光信號直接轉化為受調製的交流信號,方便了後級放大處理,簡化了測試設備,克服了直流放大的缺點,為提高系統信噪比和可靠性奠定了基礎。筆者對利用內調製探測器進行高溫測量開展了多年的應用研究,並研製出了基於單片機的光纖比色溫度儀;

  基本上能完成溫度測量的功能。從武鋼連鑄、濟鋼轉爐等生產現場的使用情況看,儀器還可以進一步改進。由於單片機先天數據處理能力不足,當要建立較為完善的處理模型,例如進行線性補償及溫度補償;

  發射係數修正、甚至進行四比色測溫時,面對大量的數據要進行複雜快速的處理,單片機已不可能實現實時測溫。引入DSP對數據進行高效處理,強有力地提升了測溫儀的功能。採用主從式雙處理器結構能較好地解決這些問題,並且還具有進一步開發的潛力。

  1 系統測溫原理

  從經典物理學的觀點看,任何黑體都會向外輻射能量,其輻射出度與溫度及波長有關,具體有普郎克定律和維恩定律描述。而物體的比色溫度簡稱色溫是指如果黑體與實際物體在某一光譜區內的兩個波長下的單色亮度之比相等,則黑體的溫度為實際物體的顏色溫度。

  根據比色測溫原理,假設兩路不同波長輻射轉換後的光電流分別為I1和I2,T為待求溫度,則可以寫出:

  I1=Mλ1D1 (1)

  I2=Mλ2D2 (2)

  式中,M是單色輻射出度,由維恩近似公式得到

  

 

  由此可以得到:

  

 

  D1和D2分別為兩路系統的係數,C1和C2分別為普朗克第一、第二輻射常數。當λ1和λ2兩單色波長接近時,求出兩路光強比值,即可以計算出被測物體的溫度T。

  2 系統結構及設計

  2.1 系統的信號處理總體流程

  測溫儀系統主要由內調製光電探測器、前置模擬處理部分和以單片機、DSP為核心的雙處理器控制及處理部分構成。

  內調製光敏探測器輸出的微弱電信號由前置模擬電路處理,得到與光強成正比的電壓信號;兩路光電信號由兩個獨立的16位高精度模數轉換器MAX195同步採集,同時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得到環境溫度數據,單片機將這些數據傳遞給DSP;DSP再根據事先設定的修正模式及參數經過運算處理後,得到被測溫度數據,反饋給單片機;由單片機根據用戶的操作將溫度數據輸出到LED、微型印表機、上傳給微機或者通過D/A轉換以電流形式輸出給監控儀表。

  2.2 測溫儀硬體結構

  測溫儀硬體結構如圖1所示。

  

 

  系統軟體由兩部分組成:作為主機的單片機MCU部分主要完成系統的外部接口、控制功能;作為從機的數位訊號處理器則通過主機傳送來的各種數據通過一系列修正模型計算出溫度,然後將結果返回給主機。

  這樣將原本由單片機處理需要花費很長時間的數學模型計算交給DSP,讓MCU和DSP各取所長,使得整個系統計算溫度的速度大大提高,提高了測溫儀的實時響應特性。

  2.2.1 單片機MCU部分

  單片機主要負責信號的採集和人機接口。主要包括A/D採集和轉換模塊、與數字溫度傳感器DS18B20的接口模塊、顯示模塊以及鍵盤輸入處理模塊。

  由於光敏管具有非線性特性,此外還受環境溫度的影響,因此,為提高測量精度,不僅要對其非線性進行校正,還要對其溫度特性進行補償,這就導致其數位訊號修正表是二維的。大量實驗結果表明,內調製光敏管的輸出特性隨溫度變化的漂移相對其非線性較小,故先校正非線性特性,再對溫度進行補償。

  設被測物體輻射出的光信號經過內調製光敏管轉換後變成微弱電壓信號,再由放大器放大,然後經A/D轉換得到的結果為Vi,測得環境溫度為Ti,假設T1≤Ti≤T2,對應於修正表中的位置查表可以得到:在T1環境溫度時處於V1、V2之間,在T2溫度時處於V1′、V2′之間,分別查表得到光強值P1、P2和P1′、P2′,於是插值得到Pi、Pi′。

  

 

  P為插值校正後的值,內調製光電探測器輸出電流I與光強值P成正比,代入公式(5)便可以得到物體的色溫。

  雖然選取兩個接近的波長作為測溫儀的工作波段,希望兩個波長處的單色輻射率近似相等,使得非黑體的色溫與它的實際溫度相等。但作為高精度的測量,仍不能忽視在冶金行業等工業生產過程中,有某些金屬材料的輻射率隨波長的增加而減少,即所測的色溫高於物體的真實溫度。為了得到更精確的測量結果,必須考慮比輻射率的修正。考慮到實際被測物體為非黑體,可以得到:

  

 

  其中,T為非黑體的色溫,T′為非黑體的實際溫度。通過(9)式的修正,可以得到更為精確的結果。

  2.2.2 針對不同測溫對象的模式處理

  可以說,經過線性補償、環溫補償以及各種修正的加入後,儀器已經能應付絕大部分高溫測量的需要。但在某些特定的應用中,仍需根據現場的特殊環境和要求使測溫儀能夠更好地適應不同的環境。

  (1)連鑄現場鋼板測量模式:高溫的鋼板上會有塊狀的氧化層附著,氧化層的溫度相比鋼板的表面溫度要低得多。在生產中需要測量鋼板表面的溫度,而不是附著在其上的塊狀氧化層的溫度。因此如果不做任何處理,那麼測溫儀的示值與鋼板表面的溫度肯定是不相符的。這種情況下,在DSP的數字濾波處理程序上必須能夠除掉氧化層的影響。

  (2)轉爐鋼水溫度測量模式:程序通過信號的檢測,判斷出轉爐的生產工作狀態。當轉爐轉動到一定角度時系統開始測量,在轉爐迴轉之前可以通過分析信號準確得出鋼水的溫度,而不是爐內鋼渣等其他幹擾物質的溫度。將此溫度值保持到下次轉動爐體出鋼,以便工人記錄操作。由於現場幹擾信號較大,要求軟體能剔除大量幹擾信號。出鋼時爐口有大量的煙塵、熾熱的火焰,為得到鋼水的溫度,程序把連續測量的溫度值存儲下來後,利用統計誤差修正的方法對大量數據進行處理,得到接近真實情況的溫度值。

  

 

  3 實驗結果

  測溫儀由武鋼溫度計量實驗室的高溫黑體輻射爐進行標定,標定後對黑體爐的溫度進行測量。在900°C~1700°C的測量範圍內,與黑體爐的比照結果,測溫儀的測量精度在±1°C。

  通過實驗室測試和現場使用情況看,本雙處理器系統響應速度快(響應時間小於15ms)、使用壽命長、抗電磁幹擾、靈敏度高,使用範圍一般為900°C~1700°C,在一定程度上能克服少量的煙霧、水汽和粉塵的影響,已經在濟南鋼鐵廠轉爐鋼水溫度測量中取得了初步的應用。通過調整軟體,能夠完成許多特殊環境下的在線測量,在傳統的高溫測量領域有著十分廣闊的應用前景。

相關焦點

  • 基於DSP的自適應光纖/千兆網接口設計
    在高速千兆長距離傳輸速度下,網絡傳輸的誤碼率增加,傳輸性能下降較快,所以基於網線的傳輸距離一般不大於100 m。為了實現長距離通信,使用光作為傳輸媒介的光纖通信得到應用和發展。光纖通信可以長距離進行,光信號衰減小,抗串擾能力強。在使用10 μm的單模光纖時,傳輸距離高達5 000 m,滿足大部分應用場合。
  • 紅外線測溫儀價格貴嗎 如何正確選擇遠紅外測溫儀
    紅外線測溫儀價格貴嗎 如何正確選擇遠紅外測溫儀 非接觸紅外測溫產品包括可攜式、在線式和掃描式三大系列,並備有各種選配件和相應的計算機軟體,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種型號及規格。在不同規格的各種型號測溫儀中,正確地選擇紅外測溫儀型號對用戶來說是十分重要的。
  • 簡述紅外測溫儀技術現代應用
    當用紅外輻射測溫儀測量目標的溫度時首先要測量出目標在其波段範圍內的紅外輻射量,然後由測溫儀計算出被測目標的溫度。單色測溫儀與波段內的輻射量成比例;雙色測溫儀與兩個波段的輻射量之比成比例。紅外測溫採用逐點分析的方式,即把物體一個局部區域的熱輻射聚焦在單個探測器上,並通過已知物體的發射率,將輻射功率轉化為溫度。
  • 基於FPGA的數字閉環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設計
    為了檢測調製解調電路是否符合設計要求,並提高陀螺的實際應用精度,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光纖陀螺儀模擬表頭及其測試系統,能有效地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光纖陀螺儀主要由兩個部分組成。伺服於表頭的調製解調電路根據輸入的電信號,經過相應的變換後形成反饋信號送至表頭的相位調製器中。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相應的調製解調電路應該根據溫度、振動等情況做出相應的改變,才能最大限度地保證陀螺的精度要求。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FPGA的測試系統,模擬光纖陀螺儀的表頭,並檢測調製解調電路的性能。
  • 基於RS485總線的溫溼度監控系統設計
    系統採用兩級主從式總線型網絡拓撲結構。由1臺PC機(作為上位機)、若干臺AT89S52單片機(作為下位機)和RS-485總線通訊網絡組成。整個系統在監控系統治理軟體的控制下,同一協調工作,完成設計功能。
  • 基於單片機的主從紅外通信的系統設計
    本文設計了一種基於單片機PIC18F248的主從式紅外通信系統,主要設計了紅外接口電路以及主機和從機通信軟體流程。  系統硬體電路設計  在主從式紅外通信系統中,主機及從機的紅外發射電路相同,紅外線的載波頻率都為38KHz,在同一時間內,可以是主機發射,從機接收;或者從機發射,主機接收。
  • 進口紅外測溫儀介紹|上海明策
    在這個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紅外測溫儀的市場也是越來越廣闊了。從當初很單一的選擇到現在的眾多品牌,可以說紅外技術是在飛速的發展,對於用戶來說選擇的範圍擴大了,同時選擇的難度也大了。很多用過impac紅外測溫儀的用戶都知道impac測溫儀的質量是可以保證的,使用者的話是有說服力的。
  • 基於FPGA的雙向多路信號光纖傳輸組件設計
    摘要:多路信號的光纖傳輸在新型產品的研製中得到了越來越廣泛的應用,文章首先介紹了基於FPGA的雙向多路信號光纖傳輸組件的工作原理,在此基礎上設計了光纖傳輸組件的硬體結構和基於FPGA的軟體結構,設計了光碟機動電路和光接收電路,最後通過實驗驗證了雙向多路信號光纖傳輸組件設計的正確性。
  • 【抗疫利器】MEDICAS 醫學雙攝紅外熱成像測溫儀
    MEDICAS醫學雙攝紅外熱成像測溫儀具備非接觸式測量、數據精準、響應速度快、適用於大範圍內人員體溫監測等技術特點,非常適合系統具備:熱紅外成像測溫儀和全高清RGB雙相機、標配用於實時溫度校準的黑體(0.09℃),可通過HDMI便捷地連接到任意顯示器或電視機,並通過標準USB鍵盤或無線遙控系統進行遠程控制。RGB鏡頭具備全高清(1920×1080像素)解析度,提供了特殊的3D降噪功能,圖像清晰度高。
  • 基於S3C44B0的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信號處理系統的設計與實現
    被布拉格光纖光柵反射回來的光的波長與布拉格光柵結構相關。由於光纖的變形直接影響其內部布拉格光柵的結構,所以布拉格光纖光柵可以用作一種敏感元件。布拉格光纖光柵傳感器就是利用布拉格光纖光柵的這一性質設計的各種物理量傳感器,如應變、壓力、溫度等,通過檢測這些傳感器反射光的波長變化,就可以得到所需的被測物理量。
  • 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
    Talanta: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納米纖維膜上氯黴素的比色生物傳感器的設計與製備DOI:10.1016/j.talanta.2020.121054酶聯免疫分析法(ELISA)對靶分子具有高度特異性和選擇性,並且便於現場檢測。
  • 基於嵌入式Linux的語音識別系統硬軟體設計
    該設計運用三星公司的S3C2440,結合ICRoute公司的高性能語音識別晶片LD3320,進行了語音識別系統的硬體和軟體設計。
  • ZEMAX在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中的應用
    本文利用ZEMAX軟體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的設計。在ZEMAX開發環境下建立多模光纖準直器光路系統的理論模型,通過人工優化的方法,設計並製作了可調焦的多模光纖準直器,仿真結果與實際結果相一致,證實了利用ZEMAX進行多模光纖準直器設計的可行性和準確性。利用所建立的模型,分析了各種因素對光纖準直器耦合效率和準直度的影響。
  • 基於Blackfin 處理器的TFT LCD 驅動設計
    本文就探 討了兩種基於 Blackfin 嵌入式處理器的 TFT LCD 的驅動方案。1、Blackfin 處理器和 TFT 液晶簡介Blackfin系列處理器是ADI公司研製的業內首款嵌入式處理器,它將微控制器、DSP和媒體處理器的優 勢集成於單一架構中,已被廣泛應用於消費類多媒體、網絡通信等多個領域。
  • 基於光纖傳感技術的水流流向監測傳感器設計
    原標題:光纖光柵水流流向傳感器的設計摘要:為了實時監測大跨橋梁建設與運營過程中的水流流向變化,以有效分析和掌控水流對橋墩的衝刷,維護水中墩臺基礎,利用SolidWorks軟體設計了一種基於光纖傳感技術的水流流向監測傳感器。
  • 基於KL46主控制器的光萬用表設計
    摘要:針對國內市場上的光萬用表存在測量不夠精確或者功耗過高的問題,設計了一款手持式光萬用表,給出了主要模塊的硬體原理圖、系統軟體流程圖及光功率計校準方法,該儀表以超低功耗微處理器KL46為控制核心,集成光功率計、紅光光源和1310
  • 紅外線測溫儀使用方法 紅外線測溫儀原理
    紅外線測溫儀使用方法 紅外線測溫儀原理紅外線測溫儀應用廣泛,大到各種工業,小到我們的日常生活都需要應用。大家對紅外測溫儀的了解有多少?紅外測溫儀怎麼用?紅外測溫儀的原理是什麼?我們一起來看看。非接觸紅外測溫儀包括可攜式、在線式和掃描式三大系列,並備有各種選件和計算機軟體,每一系列中又有各種型號及規格。在不同規格的各種型號測溫儀中,正確選擇紅外測溫儀型號對使用者來說是十分重要的。應用範圍電力:燃煤發電廠、燃氣供熱電廠、水電站、核電站、地區供熱管網、大型電力變壓器的溫度保護和信號傳送等。冶金:鋁廠、銅廠、鋼廠等。
  • 基於FPGA的分布式光纖檢測系統設計
    城建施工、洪水侵襲、人為破壞、地殼運動等人為行為或者天災的破壞,都很容易造成光纖線路的故障。如何有效地保證光纖通信系統的可靠性,一直是一個有待解決的技術難題。本設計在光纖通信的基礎之上,通過對光纖通信監測系統的可靠性進行研究。以FPGA代替傳統的 MCU架構完成數據的採集和處理,能完成高速的實時數據採集,測量誤差小,工作可靠性高。
  • 汽車修補漆目視比色和色差儀顏色測量(Ⅱ)
    基於△L*、△a*、△b*容差系統的評判示意圖見圖7,基於△L*、△C*、△H*容差系統的評判示意圖見圖8。     當色差儀測量和目視比色評定結果發生矛盾的時候,一般以目視比色評定結果為準;當不同人之間目視比色評價有爭議時,應以色差儀據為準。
  • 多功能可攜式紅外線測溫儀設計
    紅外線測溫儀的丈量規模比電感式測溫儀大一倍,紅外線測溫儀不僅能檢測金屬方針,並且還能檢測電介質,如紙、玻璃、木材和塑料等,乃至能夠經過牆面或紙殼進行檢測,稱得上運用廣泛呀。紅外線測溫儀設計紅外線測溫儀針對量測人體額溫基準設計,使用非常簡單、方便。1秒可準確測溫,無鐳射點,免除對眼睛之潛在傷害,不需接觸人體皮膚,避免交叉感染,一鍵測溫,排查流感。